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為有關一種電動齒輪箱馬達握把模塊快速拆合結構,屬于機械類,其包括一設置有板機的槍身本體,該槍身本體橫向結合有一卡槽的槍把及樞設于該槍身本體上且鄰近該板機一側處的卡扣組件,該卡扣組件一端與該卡槽相互卡掣的卡扣部,其中槍身本體一端設有一與該槍把結合的對接部,該對接部的內壁設有一導引部及一與該對接部結合的結合部,而馬達上設有一彈性部件,使用者僅需扳動卡扣組件使卡扣部遠離槍把上的卡槽,此時使用者即可將槍把退出;反之,當槍把利用橫向方式結合到槍身本體時,通過導引部設計能有效減少齒輪機構間的干涉,達到方便更換配件的實用目的。(*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動齒輪箱馬達握把模塊快速拆合結構
本技術為提供一種電動齒輪箱馬達握把模塊快速拆合結構,尤指一種利用卡扣組件及導引部的搭配動作,以方便使用者進行配件更換的電動齒輪箱馬達握把模塊快速拆合結構。
技術介紹
目前,由于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在工作之余需通過娛樂來調劑身心,然而具有充滿刺激性及挑戰性地娛樂活動更是廣受一般人所喜愛,其中以射擊游戲更是廣受大多數男性青睞,近年來坊間針對喜愛射擊游戲的玩家,推出一種名叫生存游戲的射擊活動,而活動過程中所使用的槍枝其射擊方式大多是利用瓦斯或電發的方式,以達到讓槍內的BB彈可擊發出去。然而,一般槍機于制作過程或更換其槍機內所設置的組件時,都必須利用螺絲鉗及六角工具進行拆卸,因此不論在拆卸或組裝過程時,都必須相當熟悉才能將組件機構一一組裝完成,但若是一般使用者想自行進行更換馬達或機構零件時,就無法輕易組裝完成,因此對消費者相當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齒輪箱馬達握把模塊快速拆合結構,能快速進行槍把更換作業的電動齒輪箱馬達握把模塊快速拆合結構。本技術包括一設置有板機的槍身本體,該槍身本體橫向結合有一設有卡槽的槍把及樞設于該槍身本體上且鄰近該板機一側處的卡扣組件,該卡扣組件一端設有一與該卡槽相互卡掣的卡扣部,其中槍身本體一端與該槍把結合的對接部,該對接部的內壁設有一導引部及一與該對接部結合的結合部。其中該對接部外壁形成有至少一供該結合部滑設的滑槽,該對接部上設有至少一連接端子,該連接端子位于該導引部一側處,該卡扣組件于背離該卡扣部一端處設有一與該槍身本體結合的扣合部,該槍把內設有一傘形齒輪的馬達,該槍身本體內收容有一與該傘形齒輪相互嚙合的盤形齒輪。本技術為一種電動齒輪箱馬達握把模塊快速拆合結構,包括—設置有板機的槍身本體;一與該槍身本體結合的槍把,設有一^^槽;一樞設于該槍身本體上且鄰近該板機一側處的卡扣組件,其一端設有一與該卡槽相互卡掣的卡扣部。—種電動齒輪箱馬達握把模塊快速拆合結構,包括一橫向結合有槍把的槍身本體,該槍身本體一端設有一與該槍把結合的對接部, 該對接部的內壁設有一導引部;一與該對接部結合的結合部,設于該槍把上。其中該槍把及該槍身本體分別設有至少二連接端子,該連接端子位于該導引部二側處;其中該對接部外壁形成有至少一供該結合部滑設的滑槽,且該結合部內側的二端處設有一與該連接端子電性連結的配電盤;其中該卡扣組件于背離該卡扣部一端處設有一與該槍身本體結合的扣合部;其中該槍把內設有一馬達,該馬達上設有一端子臺;其中該馬達上設有一傘形齒輪;其中該槍身本體內收容有一與該傘形齒輪相互嚙合的盤形齒輪;其中該導引部由凸部及凹部所組成。藉由上述的結構組成,欲當使用者進行配件更換時,使用者僅需扳動扣合部使一端的卡扣部遠離槍把上的卡槽后,即可將槍把退出;反之,若當槍把利用橫向方式導入至槍身本體進行結合時,本技術巧妙的利用導引部的路徑設計及馬達上彈性部件設置,讓馬達上的傘形齒輪與盤形齒輪進行嚙合時,有效避免齒輪機構的干涉同時達到緩沖作用與防止馬達的動作噪音,達到方便更換配件的實用目的。本技術的優點在于利用卡扣組件及導引部的搭配動作,以方便使用者進行配件更換,達到快速進行槍把更換作業。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分解圖。圖2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圖3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示意圖一。圖 4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示意圖二。圖 5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實施示意圖一。圖 6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實施示意圖二。具體實施方式如附圖I至附圖4所示,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分解圖 局部示意圖二,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技術包括一設置有板機11的槍身本體1,該槍身本體I 一端設有一與下述槍把2結合的對接部12,該對接部12的內壁設有一導引部13,該導引部13由凸部及凹部所組成;—與該槍身本體I橫向結合的槍把2,該槍把2設有 ^槽21及一與該對接部12 結合的結合部22 ;一樞設于該槍身本體I上且鄰近該板機11 一側處的卡扣組件3,其一端設有一與該卡槽21相互卡掣的卡扣部31。呈上所述,其中該對接部12外壁形成有至少一供該結合部22滑設的滑槽14,而該對接部12上設有至少一連接端子15,且該連接端子15位于該導引部13 —側處,該卡扣組件3于背離該卡扣部31 —端處設有一與該槍身本體I結合的扣合部32,該槍把2內設有一具有傘形齒輪24及設有彈性部件23的馬達25,該馬達25上設有一端子臺26,另該槍身本體I內收容有一與該傘形齒輪24相互嚙合的盤形齒輪16。如附圖2至附圖6所示,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 實施示意圖二,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技術主要包含一設置有板機11的槍身本體I及一與該槍身本體I橫向結合的槍把2所組成,當使用者將槍把2進行卸除時,首先將卡扣組件3與槍身本體I結合的扣合部32向下扳動,此時利用翹翹板原理使卡扣組件3另端的卡扣部31隨即向上遠離槍把上的卡槽21,使得槍把2得以橫向滑出滑槽14,于卸除過程中由于槍身本體I上的盤形齒輪16與槍把2上的傘形齒輪24處于相互嚙合的狀態,所以在滑出時利用導引部13 的凸、凹對應設計,使得槍把2在脫離槍身本體I時能強制向一預定方向進行偏移,以有效降低盤形齒輪16與傘形齒輪24的干涉;反之,欲當使用者再次將槍把2結合至槍身本體I 上時,將槍把2對應至槍身本體I上設置的滑槽14以橫向置入方式,將槍把2與槍身本體 I進行結合,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槍把2所容置的馬達25及馬達25上設置的傘形齒輪24直接與槍身本體I上的盤形齒輪16直接進行嚙合而造成損壞,因此在槍身本體I對接部12 的內壁上應用導引部13設置,讓槍把2于置入時能經由預定設計好的路徑(即為導引部13 的凸、凹設計)來進行偏移結合,于結合過程的同時,經由槍把2結合部22上馬達25所設置的彈性部件23設計得以達到緩沖的效果并能有效抑制馬達25動作時所產生的噪音,當上述動作完成的同時,該槍把2上的卡槽21再次與卡扣組件3的卡扣部31相互卡掣,而連接端子15同時與槍把2上的馬達25連結,隨即達到快速完成組裝及卸除的實用目的。再者,馬達25的電源連結方式亦為本專利的核心技術,傳統的馬達電源為直接以電線連結至電池部與電閘開關處,其安裝布線與維修時均較為不便,本技術的馬達握把模塊快速拆合結構上,在齒輪箱對接部12的內側二端分別設有一連接端子15以電線連接至配電盤, 而在槍把2的結合部22的馬達25傘型齒輪24的后方設有一端子臺26,其端子臺26 二端亦分別設有一連接端子15以電線連接至馬達25底部的電源端子上,當槍把2與槍身本體 I作橫向結合或分離時,藉由齒輪箱對接部12的內側二端的連接端子15與馬達25的傘型齒輪24后方的端子臺26上的端子作電源的結合或分離,達到方便更換配件的實用進步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動齒輪箱馬達握把模塊快速拆合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設置有板機的槍身本體;?一與該槍身本體結合的槍把,設有一卡槽;一樞設于該槍身本體上且鄰近該板機一側處的卡扣組件,其一端設有一與該卡槽相互卡掣的卡扣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動齒輪箱馬達握把模塊快速拆合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設置有板機的槍身本體; 一與該槍身本體結合的槍把,設有ー卡槽; 一樞設于該槍身本體上且鄰近該板機一側處的卡扣組件,其一端設有一與該卡槽相互卡掣的卡扣部。2.一種電動齒輪箱馬達握把模塊快速拆合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橫向結合有槍把的槍身本體,該槍身本體一端設有一與該槍把結合的對接部,該對接部的內壁設有ー導引部; 一與該對接部結合的結合部,設于該槍把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齒輪箱馬達握把模塊快速拆合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槍把及該槍身本體分別設有至少ニ連接端子,該連接端子位于該導引部ニ側處。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齒輪箱馬達握把模塊快速拆合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對接部外壁形成有至...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廖英熙,
申請(專利權)人:怪怪貿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