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龜鱉養殖池,包括設有斜坡的池體,池體側壁上設有排水口、進水口以及連接排水口的排水管、連接進水口的進水管,池體中設有加熱裝置和投喂裝置、以及在排水口的內側設置的隔網,進水管中連接一個控制進水量的第一電磁控制閥,排水管中連接一個控制排水量的第二電磁控制閥,排水口設置在斜坡的底端,進水口設置在斜坡頂端,池體中還設置水溫測試器以及連接水溫測試器的數據傳感器,數據傳感器與總溫度控制器連接。在營造龜鱉良好生長環境的同時,實現了人工智能化控制,可明顯提高工作效率,減小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養殖池,尤其是涉及一種龜鱉養殖池。
技術介紹
現有的龜鱉養殖池結構簡單,在更換水體時都是人工目測,養殖池最頂端的水難以放滿,需要另接水源補滿,這樣會影響龜鱉的生長環境,同時增加人工的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龜鱉養殖池,解決現有的龜鱉養殖池結構簡單及補、排水不方便的問題。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龜鱉養殖池,包括池體,在池體的底部設有斜坡,池體的側壁上設有排水口、進水口以及連接排水口的排水管、連接進水口的進水管,所述的池體中設有加熱裝置和投喂裝置、以及在排水口的內側設置的隔網,進水管中連接一個控制進水量的第一電磁控制閥,排水管中連接一個控制排水量的第二電磁控制閥,所述的排水口設置在斜坡的底端,所述的進水口設置在斜坡頂端,所述的池體中還設置水溫測試器以及連接水溫測試器的數據傳感器,所述的數據傳感器與總溫度控制器連接。具體的,所述的投喂裝置包括一個投食框、設置在投食框頂部的浮球、以及設置在投食框底部的投食板。具體的,所述的加熱裝置包括進氣管和設置通氣孔的釋放管。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在池體底部設置斜坡,并且設置了控制進水量的第一電磁控制閥以及控制排水量的第二電磁控制閥。在營造龜鱉良好生長環境的同時,實現了人工智能化控制,可明顯提高工作效率,減小勞動強度。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較為詳細的說明。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構造示意圖。圖中1·池體、2.斜坡、3.側壁、4.排水口、5.進水口、6.排水管、7.進水管、8.隔網、9.第一電磁控制閥、10.第二電磁控制閥、11.水溫測試器、12.數據傳感器、13.總溫度控制器、14.投食框、15.浮球、16.投食板、17.進氣管、18.釋放管。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如圖I所示,一種龜鱉養殖池,包括池體1,在所述的池體I的底部設有斜坡2,池體I的側壁3上設有排水口 4、進水口 5以及連接排水口 4的排水管6、連接進水口5的進水管7,所述的池體I中設有加熱裝置和投喂裝置、以及在排水口 4的內側設置的隔網8,其特征在于進水管7中連接一個控制進水量的第一電磁控制閥9,排水管6中連接一個控制排水量的第二電磁控制閥10,所述的排水口 4設置在斜坡2的底端,所述的進水口 5設置在斜坡2頂端,所述的池體I中還設置水溫測試器11以及連接水溫測試器11的數據傳感器12,所述的數據傳感器12與總溫度控制器13連接。具體的,所述的投喂裝置包括一個投食框14、設置在投食框14頂部的浮球15、以及設置在投食框14底部的投食板16。具體的,所述的加熱裝置包括進氣管17和設置通氣孔的釋放管18。以上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專利技術的范圍進 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專利技術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本專利技術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權利要求1.一種龜鱉養殖池,包括池體,在池體的底部設有斜坡,池體側壁上設有排水口、進水口以及連接排水口的排水管、連接進水口的進水管,所述的池體中設有加熱裝置和投喂裝置、以及在排水口的內側設置的隔網,其特征在于進水管中連接一個控制進水量的第一電磁控制閥,排水管中連接一個控制排水量的第二電磁控制閥,所述的排水口設置在斜坡的底端,所述的進水口設置在斜坡頂端,所述的池體中還設置水溫測試器以及連接水溫測試器的數據傳感器,所述的數據傳感器與總溫度控制器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龜鱉養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喂裝置包括一個投食框、設置在投食框頂部的浮球、以及設置在投食框底部的投食板。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龜鱉養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熱裝置包括進氣管和設置通氣孔的釋放管。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龜鱉養殖池,包括設有斜坡的池體,池體側壁上設有排水口、進水口以及連接排水口的排水管、連接進水口的進水管,池體中設有加熱裝置和投喂裝置、以及在排水口的內側設置的隔網,進水管中連接一個控制進水量的第一電磁控制閥,排水管中連接一個控制排水量的第二電磁控制閥,排水口設置在斜坡的底端,進水口設置在斜坡頂端,池體中還設置水溫測試器以及連接水溫測試器的數據傳感器,數據傳感器與總溫度控制器連接。在營造龜鱉良好生長環境的同時,實現了人工智能化控制,可明顯提高工作效率,減小勞動強度。文檔編號A01K67/02GK102972348SQ20121055801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0日專利技術者任青松, 向玉堂 申請人:向玉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龜鱉養殖池,包括池體,在池體的底部設有斜坡,池體側壁上設有排水口、進水口以及連接排水口的排水管、連接進水口的進水管,所述的池體中設有加熱裝置和投喂裝置、以及在排水口的內側設置的隔網,其特征在于:進水管中連接一個控制進水量的第一電磁控制閥,排水管中連接一個控制排水量的第二電磁控制閥,所述的排水口設置在斜坡的底端,所述的進水口設置在斜坡頂端,所述的池體中還設置水溫測試器以及連接水溫測試器的數據傳感器,所述的數據傳感器與總溫度控制器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任青松,向玉堂,
申請(專利權)人:向玉堂,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