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40-80W紫外線燈管,它涉及電器領(lǐng)域,當鎮(zhèn)流器接通電源經(jīng)第一電感、第二電感、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組成的濾波器抗干擾,再由橋堆整流第八電容濾波后得到較穩(wěn)定的直流電源。通過集成電路控制驅(qū)動第一場效應管、第二場效應管形成半橋電路,再經(jīng)第六電容、第三電感、第七電容等輸出驅(qū)動點亮燈管。第六電阻、第七電阻啟動取電電阻。第四電容、第一整流二極管、第二整流二極管、第三電容、第二電容、第三電阻組成電荷泵電路給集成電路工作供電。(*該技術(shù)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shù)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shù)涉及一種紫外線燈管,具體涉及一種新型40-80W紫外線燈管。
技術(shù)介紹
紫外線燈管是利用紫外線的特殊作用制成的燈管。廣泛用于竹木地板、家具、裝飾材料、印刷、印鐵制罐、塑膠涂裝、標牌、電路板、光盤等行業(yè);紫外線燈管也是半導體、電子元件、液晶等粘接固化的理想光源。現(xiàn)有的40-80W紫外線燈管存在耗能高、噪音大、失真聞等諸多缺點。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shù)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40-80W紫外線燈管,它能在輸出端短路或電·流異常時自動切斷輸出,在輸出端開路或紫外線燈損壞時自動切斷輸出,具有浪涌保護功能,防止浪涌沖擊,電壓適應性強,低內(nèi)耗、低噪音、低失真、低波峰系數(shù)、低EMI,帶軟啟動和低溫啟動功能。為了解決
技術(shù)介紹
所存在的問題,本技術(shù)是采用以下技術(shù)方案它包括第一電感-第三電感L1-L3、熔斷器F、橋堆D、第一電容-第十電容C1-C10、第一二極管-第三二極管D1-D3、第一電阻-第七電阻R1-R7、第一場效應管Ql、第二場效應管Q2、集成電路1C、紫外線燈LAMP、工作指示燈LED,熔斷器F與第一電感LI的一端連接,第一電感LI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九電容C9的一端、第十電容ClO的一端以及橋堆D的3腳連接,橋堆D的I腳分別與第十電容ClO的另一端、第九電容C9的另一端以及第二電感L2連接,橋堆D的4腳分別與第五電阻R5的一端、第八電容CS的負極、第一二極管Dl的正極、第三電容C3的負極、第三電阻R3的一端、第二電容C2的一端、集成電路IC的2腳、第二電阻R2的一端、第一電容Cl的一端以及第一場效應管Ql的源極連接,橋堆D的2腳分別與第五電阻R5的另一端、第八電容CS的正極、第二場效應管Q2的漏極、第三二極管D3的正極、第六電阻R6的一端、工作指示燈LED的正極連接,集成電路IC的I腳分別與第七電阻R7的一端、第二二極管D2的負極、第三電容C3的正極、第三電阻R3的另一端、第二電容C2的另一端連接,集成電路IC的3腳與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連接,集成電路IC的4腳與第一電容Cl的另一端連接,集成電路IC的5腳與第一電阻Rl的一端連接,第一電阻Rl的另一端與第一場效應管Ql的柵極連接,集成電路IC的6腳分別與第五電容C5的一端、第四電容C4的一端、第二場效應管Q2的源極、第一場效應管Ql的漏極連接、第六電容C6的一端連接,第四電容C4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一二極管Dl的負極、第二二極管D2的正極連接,集成電路IC的7腳與第四電阻R4的一端連接,第四電阻R4的另一端與第二場效應管Q2的柵極連接,集成電路IC的8腳與第五電容C5的另一端連接,第六電阻R6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三二極管D3的負極、工作指示燈LED的負極、紫外線燈LAMP的2腳連接,第七電阻R7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七電容C7的一端、紫外線燈LAMP的I腳連接,第七電容C7的另一端與紫外線燈LAMP的3腳連接,第六電容C6的另一端與第三電感L3的一端連接,第三電感L3的另一端與紫外線燈LAMP的4腳連接。本技術(shù)當鎮(zhèn)流器接通電源經(jīng)第一電感LI、第二電感L2、第一電容Cl、第二電容C2組成的EMI濾波器抗干擾,再由橋堆D整流第八電容CS濾波后得到較穩(wěn)定的直流電源。通過集成電路IC (IR2153)控制驅(qū)動第一場效應管Q1、第二場效應管Q2形成半橋電路,再經(jīng)第六電容C6、第三電感L3、第七電容C7等輸出驅(qū)動點亮燈管。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啟動取電電阻。第四電容C4、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第三電容C3、第二電容C2、第三電阻R3組成電荷泵電路給集成電路IC工作供電。本技術(shù)具有短路/過流保護功能,在輸出端短路或電流異常時自動切斷輸出;具有開路/壞燈保護功能,在輸出端開路或紫外線燈損壞時自動切斷輸出;具有浪涌保護,防止浪涌沖擊;高壓啟動,啟輝電壓值為1000V左右(視燈管功率而定),故不宜頻繁啟動;電壓適應性強,電子鎮(zhèn)流器可在180V 260V電壓范圍內(nèi)正常使用;低內(nèi)耗,本產(chǎn)品效率高達90%;低噪音,運行時噪音達ANSI CLSS A標準;低失真,總諧波失真小于20%,對電網(wǎng)污染極低;低波峰系數(shù),波峰系數(shù)小于I. 7,可延長燈管的壽命;低EMI,對射頻的干擾減至最低;帶軟啟動,可減少對燈絲的沖擊,并延長燈管的壽命;可低溫啟動,即使環(huán)境溫度低至-2°C,仍可正常啟動。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shù)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看圖1,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以下技術(shù)方案它包括第一電感-第三電感L1-L3、熔斷器F、橋堆D、第一電容-第十電容C1-C10、第一二極管-第三二極管D1-D3、第一電阻-第七電阻R1-R7、第一場效應管Q1、第二場效應管Q2、集成電路1C、紫外線燈LAMP、工作指不燈LED,熔斷器F與第一電感LI的一端連接,第一電感LI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九電容C9的一端、第十電容ClO的一端以及橋堆D的3腳連接,橋堆D的I腳分別與第十電容ClO的另一端、第九電容C9的另一端以及第二電感L2連接,橋堆D的4腳分別與第五電阻R5的一端、第八電容C8的負極、第一二極管Dl的正極、第三電容C3的負極、第三電阻R3的一端、第二電容C2的一端、集成電路IC的2腳、第二電阻R2的一端、第一電容Cl的一端以及第一場效應管Ql的源極連接,橋堆D的2腳分別與第五電阻R5的另一端、第八電容CS的正極、第二場效應管Q2的漏極、第三二極管D3的正極、第六電阻R6的一端、工作指示燈LED的正極連接,集成電路IC的I腳分別與第七電阻R7的一端、第二二極管D2的負極、第三電容C3的正極、第三電阻R3的另一端、第二電容C2的另一端連接,集成電路IC的3腳與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連接,集成電路IC的4腳與第一電容Cl的另一端連接,集成電路IC的5腳與第一電阻Rl的一端連接,第一電阻Rl的另一端與第一場效應管Ql的柵極連接,集成電路IC的6腳分別與第五電容C5的一端、第四電容C4的一端、第二場效應管Q2的源極、第一場效應管Ql的漏極連接、第六電容C6的一端連接,第四電容C4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一二極管Dl的負極、第二二極管D2的正極連接,集成電路IC的7腳與第四電阻R4的一端連接,第四電阻R4的另一端與第二場效應管Q2的柵極連接,集成電路IC的8腳與第五電容C5的另一端連接,第六電阻R6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三二極管D3的負極、工作指示燈LED的負極、紫外線燈LAMP的2腳連接,第七電阻R7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七電容C7的一端、紫外線燈LAMP的I腳連接,第七電容C7的另一端與紫外線燈LAMP的3腳連接,第六電容C6的另一端與第三電感L3的一端連接,第三電感L3的另一端與紫外線燈LAMP的4腳連接。本具體實施方式當鎮(zhèn)流器接通電源經(jīng)第一電感LI、第二電感L2、第一電容Cl、第二電容C2組成的EMI濾波器抗干擾,再由橋堆D整流第八電容CS濾波后得到較穩(wěn)定的直流電源。通過集成電路IC (IR2153)控制驅(qū)動第一場效應管Q1、第二場效應管Q2形成半橋電路,再經(jīng)第六電容C6、第三電感L3、第七電容C7等輸出驅(qū)動點亮燈管。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啟動取電電阻。第四電容C4、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第三電容C3、第二電容C2、第三電阻R3組成電荷泵電路給集成電路IC工作供電。 本具體實施方式具有短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shù)保護點】
一種新型40?80W紫外線燈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電感?第三電感(L1?L3)、熔斷器(F)、橋堆(D)、第一電容?第十電容(C1?C10)、第一二極管?第三二極管(D1?D3)、第一電阻?第七電阻(R1?R7)、第一場效應管(Q1)、第二場效應管(Q2)、集成電路(IC)、紫外線燈(LAMP)、工作指示燈(LED),熔斷器(F)與第一電感(L1)的一端連接,第一電感(L1)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九電容(C9)的一端、第十電容(C10)的一端以及橋堆(D)的3腳連接,橋堆(D)的1腳分別與第十電容(C10)的另一端、第九電容(C9)的另一端以及第二電感(L2)連接,橋堆(D)的4腳分別與第五電阻(R5)的一端、第八電容(C8)的負極、第一二極管(D1)的正極、第三電容(C3)的負極、第三電阻(R3)的一端、第二電容(C2)的一端、集成電路(IC)的2腳、第二電阻(R2)的一端、第一電容(C1)的一端以及第一場效應管(Q1)的源極連接,橋堆(D)的2腳分別與第五電阻(R5)的另一端、第八電容(C8)的正極、第二場效應管(Q2)的漏極、第三二極管(D3)的正極、第六電阻(R6)的一端、工作指示燈(LED)的正極連接,集成電路(IC)的1腳分別與第七電阻(R7)的一端、第二二極管(D2)的負極、第三電容(C3)的正極、第三電阻(R3)的另一端、第二電容(C2)的另一端連接,集成電路(IC)的3腳與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連接,集成電路(IC)的4腳與第一電容(C1)的另一端連接,集成電路(IC)的5腳與第一電阻(R1)的一端連接,第一電阻(R1)的另一端與第一場效應管(Q1)的柵極連接,集成電路(IC)的6腳分別與第五電容(C5)的一端、第四電容(C4)的一端、第二場效應管(Q2)的源極、第一場效應管(Q1)的漏極連接、第六電容(C6)的一端連接,第四電容(C4)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一二極管(D1)的負極、第二二極管(D2)的正極連接,集成電路(IC)的7腳與第四電阻(R4)的一端連接,第四電阻(R4)的另一端與第二場效應管(Q2)的柵極連接,集成電路(IC)的8腳與第五電容(C5)的另一端連接,第六電阻(R6)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三二極管(D3)的負極、工作指示燈(LED)的負極、紫外線燈(LAMP)的2腳連接,第七電阻(R7)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七電容(C7)的一端、紫外線燈(LAMP)的1腳連接,第七電容(C7)的另一端與紫外線燈(LAMP)的3腳連接,第六電容(C6)的另一端與第三電感(L3)的一端連接,第三電感(L3)的另一端與紫外線燈(LAMP)的4腳連接。...
【技術(shù)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shù)屬性】
技術(shù)研發(fā)人員:方向波,
申請(專利權(quán))人:江西省漢華環(huán)保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