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塑復合膜分離工藝中的內轉筒連續式浸泡反應器,涉及一種鋁塑復合膜分離設備。設有圓柱形反應室、帶螺旋葉片旋轉內筒、帶螺桿出料管、帶螺桿進料管、廢氣噴淋裝置和藥劑注入管;所述帶螺旋葉片旋轉內筒設在圓柱形反應室內,所述帶螺旋葉片旋轉內筒上設有螺旋葉片;所述帶螺桿出料管的出料口與圓柱形反應室連通,所述帶螺桿進料管的進料口與圓柱形反應室連通,所述廢氣噴淋裝置的進口與圓柱形反應室的頂部連通;所述藥劑注入管的注入口與圓柱形反應室的底部連通。利用帶螺旋葉片的內轉筒的緩慢運動,使多組份藥劑與物料充分混合,并沿螺旋葉片方向有序運動,保證物料浸泡均勻充分,避免在葉片式的中心攪拌器的作用下無序運動。(*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鋁塑復合膜分離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鋁塑復合膜分離工藝中的內轉筒連續式浸泡反應器。
技術介紹
軟飲料的磚形包裝通常采 用塑料(PE)膜-紙芯-鋁塑復合膜的復合結構,由于鋁塑復合膜具有良好的阻氧性能,因此具有良好的防潮、防霉變、保鮮性能,被廣泛使用。使用過的軟飲料包裝材料要回收循環使用,通常先進行紙-塑分離,再進行鋁-塑分離。對于紙-塑分離技術,目前已相當成熟并廣泛使用;而對于鋁塑復合膜,尚鮮有成熟的實用技術來回收分離循環使用,從而導致環境污染,成為繼快餐盒“白色污染”后日益引人關注的污染源。目前對于鋁塑復合膜的分離回收處理,通常采用物理-化學方法,即尋找合適的化學藥劑對其進行浸泡,再使用機械方式對浸泡過的物料(鋁塑復合膜)進行強力分離。對于鋁塑復合膜進行化學浸泡,通常采用間歇式浸泡工藝,即在容器內放入5% 8%固液比的物料(其中液體占92% 95%、鋁塑復合膜占5% 8%左右),加入一定的藥劑,浸泡一定的時間后,將藥劑抽走循環使用,再加入清水漂洗,然后加入清水攪拌出料。出料后鋁塑復合膜轉入下道的剝離工序。間歇式的浸泡工藝雖可實現鋁一塑分離,但普通存在以下缺點(I)藥劑雖可循環使用,為兼顧產能和功效,藥劑不可能抽得很干,在鋁塑復合膜表面沾帶大量藥膜無法回收,造成藥劑消耗量大,藥劑費用較高。(2)殘留藥劑在清洗時最終進入污水處理系統,加大后端污水處理的壓力,綜合成本會上升。(3)整個浸泡工藝須經過送料-加藥-浸泡-抽藥-清洗-出料冗長的工藝過程,一般為4 5h,造成產能低、電費高、工人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惡劣。上述原因給實際生產造成極大的困難。據報道有一種V型反應器,試圖進行連續生產,其基本結構為在V型管中裝有螺桿,V型管中充滿浸泡液,物料經進料口螺桿輸送至出料口,在輸送過程中進行化學浸泡。但由于其沒有反應室,為了保證物料在進出口之間停留以滿足足夠的化學反應浸泡的時間,V型管道必須做得很長,而物料在浸泡發生化學反應時難免產生或包裹氣泡,造成物料比重變小,產生強大的浮力,在管道中發生“堵料”,因而難以實現長時間連續生產。小規模的鋁塑復合膜分離,主要是在城鄉結合部進行。由于土地資源相對便宜,因此采用建池體裝浸泡藥液,物料用網袋裝,放入池中浸泡,然后取出轉入剝離工序。這種生產工藝同樣存在藥劑浙不干,污水處理壓力大;出料時采用敞開式,藥劑易揮發污染環境的問題(由于鋁塑復合膜的生產工藝特殊,結合緊密,要進行分離一般采用酸性溶液且復配系統化學活性較強,方能實現剝離目的,故揮發性較強)。中國專利CN1718408公開一種將廢舊鋁塑復合膜中的塑料與金屬鋁箔進行分離的方法。它首先將廢舊鋁塑復合膜浸泡在含有3 15個碳原子的有機溶劑中,并進行攪拌,經過O. 5 20h后,取出鋁塑復合膜并放入離心機中,將吸附在鋁塑復合膜中的有機溶劑脫附出來,脫附出來的溶劑可以繼續使用;同時,采用手工方法,將脫附后的鋁塑復合膜中的鋁箔與塑料進行剝離與篩選,得到可以再利用的鋁箔與塑料。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利用帶螺旋葉片的內轉筒的緩慢運動,使多組份藥劑與物料充分混合,并沿螺旋葉片方向有序運動,保證物料浸泡均勻充分,避免在葉片式的中心攪拌器的作用下,無序運動,而造成有些物料“短路”,即物料從進料口進入反應器,但未按設計路線運行,徑直快速從出料口出去,未經充分浸泡,造成后端剝離效率不高,影響產品品質等缺點的鋁塑復合膜分離工藝中的內轉筒連續式浸泡反應器。本技術設有圓柱形反應室、帶螺旋葉片旋轉內筒、帶螺桿出料管、帶螺桿進料管、廢氣噴淋裝置和藥劑注入管;所述帶螺旋葉片旋轉內筒設在圓柱形反應室內,所述帶螺旋葉片旋轉內筒上設有螺旋葉片;所述帶螺桿出料管的出料口與圓柱形反應室連通,所述·帶螺桿進料管的進料口與圓柱形反應室連通,所述廢氣噴淋裝置的進口與圓柱形反應室的頂部連通;所述藥劑注入管的注入口與圓柱形反應室的底部連通。所述帶螺旋葉片旋轉內筒由內筒和螺旋葉片組成,所述內筒可采用圓筒,所述螺旋葉片可焊接固定在內筒上。所述帶螺桿出料管由出料圓管和出料螺桿組成,所述出料螺桿設在出料圓管內。所述帶螺桿出料管的進料口最好與圓柱形反應室的上部連通。所述帶螺桿進料管由進料圓管和進料螺桿組成,所述進料螺桿設在進料圓管內。所述帶螺桿進料管的出料口最好與圓柱形反應室的底部側壁連通。所述廢氣噴淋裝置可采用圓管,所述圓管從反應室頂部插入反應室內,所述圓管內填充填料,所述填料可采用堿性填料。當本技術運行時,物料(鋁塑復合膜)經前處理后,由傳送帶自動連續通過帶螺桿進料管送至反應室底部,將多組份藥劑通過藥劑注入管注入反應室底部。帶螺旋葉片內筒按額定轉速緩慢轉動,加入的多組份藥劑對物料均勻浸泡,物料沿螺旋葉片均勻有序向上傳送至反應室上端,由帶旋轉螺桿出料管送出至剝離器。調整旋轉式內筒的轉速可有效控制物料在反應室內的停留時間,保證物料浸泡充分,并兼顧生產效率。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實施例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參見圖1,本技術實施例設有圓柱形反應室I、帶螺旋葉片旋轉內筒、帶螺桿出料管、帶螺桿進料管、廢氣噴淋裝置和藥劑注入管(在圖中未畫出);所述帶螺旋葉片旋轉內筒設在圓柱形反應室I內,所述帶螺旋葉片旋轉內筒上設有內筒21和螺旋葉片22,所述內筒21采用圓筒,所述螺旋葉片22焊接固定在內筒21上。所述帶螺桿出料管的出料口與圓柱形反應室I連通,所述帶螺桿進料管的進料口與圓柱形反應室I連通,所述廢氣噴淋裝置的進口與圓柱形反應室I的頂部連通;所述藥劑注入管的注入口與圓柱形反應室I的底部連通。所述帶螺桿出料管由出料圓管31和出料螺桿32組成,所述出料螺桿32設在出料圓管31內。所述帶螺桿出料管的進料口 32最好與圓柱形反應室I的上部連通。所述帶螺桿進料管由進料圓管41和進料螺桿42組成,所述進料螺桿42設在進料圓管41內。所述帶螺桿進料管的出料口 42最好與圓柱形反應室I的底部側壁連通。所述廢氣噴淋裝置可采用圓管5,所述圓管5從反應室I頂部插入反應室I內,圓管5內可在適當高度填充堿性填料51。本技術反應器殼體為圓柱形。內筒直徑一般為外筒的1/2左右,內筒上焊接螺旋形葉片,使葉片外沿與外筒內壁緊密接觸,且可自由轉動。內外圓筒間的空腔容積,由設計產量、物料反應停留時間及固液比等參數推算。物料反應停留時間依不同藥劑系統而定。進出料管均為圓管,均帶旋轉螺桿,螺桿葉片應略小于管的內壁直徑使之可以自由轉動,并可讓物料順利傳輸。噴淋管為圓柱形,插在反應室上部,在噴淋管內適當高度填充堿性吸收填料。視采用的藥劑系統不同,整個反應器的材質可采用不銹鋼或普通鋼涂布防腐材料。本技術通過內筒葉片和外筒壁較密切地結合,通過內筒旋轉葉片的旋轉而使物料有序逐步提升,從而把反應室劃分為反應區、提升浸泡區、和出料區。可使藥劑在反應區局部過濃,達到良好的反應效果。浸泡區不再加藥,僅靠反應區擴散過來的藥劑。總體達到節約藥劑、浸泡時間可控,保證良好的浸泡效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鋁塑復合膜分離工藝中的內轉筒連續式浸泡反應器,其特征在于設有圓柱形反應室、帶螺旋葉片旋轉內筒、帶螺桿出料管、帶螺桿進料管、廢氣噴淋裝置和藥劑注入管;所述帶螺旋葉片旋轉內筒設在圓柱形反應室內,所述帶螺旋葉片旋轉內筒上設有螺旋葉片;所述帶螺桿出料管的出料口與圓柱形反應室連通,所述帶螺桿進料管的進料口與圓柱形反應室連通,所述廢氣噴淋裝置的進口與圓柱形反應室的頂部連通;所述藥劑注入管的注入口與圓柱形反應室的底部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鋁塑復合膜分離工藝中的內轉筒連續式浸泡反應器,其特征在于設有圓柱形反應室、帶螺旋葉片旋轉內筒、帶螺桿出料管、帶螺桿進料管、廢氣噴淋裝置和藥劑注入管;所述帶螺旋葉片旋轉內筒設在圓柱形反應室內,所述帶螺旋葉片旋轉內筒上設有螺旋葉片;所述帶螺桿出料管的出料口與圓柱形反應室連通,所述帶螺桿進料管的進料口與圓柱形反應室連通,所述廢氣噴淋裝置的進口與圓柱形反應室的頂部連通;所述藥劑注入管的注入口與圓柱形反應室的底部連通。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鋁塑復合膜分離工藝中的內轉筒連續式浸泡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帶螺旋葉片旋轉內筒由內筒和螺旋葉片組成,所述內筒采用圓筒,所述螺旋葉片焊接固定在內筒上。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鋁塑復合膜分離工藝中的內轉筒連續式浸泡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帶螺桿出料管由出料圓管和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漢良,黃匯川,
申請(專利權)人:廈門川漢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