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用于電子傳輸/注入及發光層的新材料,以及使用該材料的有機電致發光裝置,特別涉及提供電致發光裝置表現高發光效率,較長壽命及低驅動電壓的用于有機電致發光(EL)裝置的材料。
技術介紹
為滿足有機發光裝置(OLED)的應用,以更重視新穎有機材料的開發。此類裝置,因為在制造顯不輝売發光率的聞密度像素顯不器上提供有成本優勢,更具有長壽命、聞效率、低驅動電壓及廣色域,而具商業性吸引力。 典型的OLED包括至少ー夾置于陽極與陰極之間的有機發光層。當施加電流時,陽極注入空穴且陰極注入電子至該ー層或多層有機層。被注入的空穴及電子各自遷移(migrate)至相反的帶電荷電極。當電子及空穴局限在相同的分子上時,形成“激子(exciton) ”,該激子具有受激發能態的局限化電子-空穴對。當激子通過發光機制松弛吋,光被發射出來。為了提升此等裝置的電荷傳輸能力及發光效率,已于發光層旁結合一層或多層的額外層體,例如電子傳輸層及/或空穴傳輸層,或電子阻擋層及/或空穴阻擋層。現有技術文獻中已充分發表在主體材料摻雜另一材料(客體),以提升裝置性能及調整色度。全文并入本文參考的US4769292、US5844363及US5707745中敘述了數種OLED材料及裝置組構。制造具多層薄膜結構的有機EL顯示器的原因包含使該類電極及有機層之間的接ロ穩定。此外,在有機材料中,該電子及空穴的遷移率(mobility)明顯不同。因此,若使用相稱的空穴傳輸層及電子傳輸層,空穴及電子可有效地傳輸至該發光層。此外,若在該發光層中空穴及電子的密度平衡時,可増加發光效率。適當地組合上述有機層可增進該裝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有機電致發光裝置的式(I)化合物:式中,X1、X2、X3及Y獨立地表示選自由N、O、B及S組成的組的雜原子,以至少2個雜原子形成環結構;X1、X2、X3、Y可以相同或不同;Ar1、Ar2、Ar3及Ar4各自獨立表示經C1?16烷基取代的C6?14芳香烴基、經C6?18芳基取代的C6?14芳香烴基、未經取代的C6?14芳香烴基;或含有選自由N、O、及S組成的組的雜原子的C3?15雜環芳香烴基;Ar5、Ar6及Ar7各自表示經C1?16烷基取代的C6?14芳香烴基、經C6?18芳基取代的C6?14芳香烴基、未經取代的C6?14芳香烴基;或含有選自由N、O、及S組成的組的雜原子的C3?15雜環芳香烴基;或經C1?16烷基取代的C6?24縮合多環芳基、經C6?18芳基取代的C6?24縮合多環芳基、未經取代的C6?24縮合多環芳基,并且,Ar5、Ar6及Ar7各自形成離域環的部分。FDA00002033096700011.jpg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班如曼,傅益煥,江昆峯,林芳世,葉政鋒,朱常瑩,
申請(專利權)人:昱鐳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