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一種數控車床氣動尾座,其包括底座和拖板,兩者以滾動式導軌安裝連接形成拖板相對底座軸向滑移調節,安裝頂針的軸套筒支承在尾座內能承受較大軸向力和徑向力的軸承中,尾座和連接座固定在拖板上,該連接座與由電腦系統控制的氣動元件連接。本設計改進了尾座結構,拖板與底座之間設置滾動式導軌連接,同時使頂針的軸向調節由電腦系統控制的氣動元件完成軸套筒、尾座、拖板同步相對底座的移動實現,故不存在軸套筒與尾座間的頻繁接觸磨損,可使用具有活頂針功能的死頂針,改變了原手動進退,改進后的氣動尾座機械精度高,操作簡便,工作效率高,使用壽命長;電腦系統控制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操作者勞動強度。(*該技術在201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數控車床的尾座結構,尤其是實現氣動進退調節的數控 車床氣動尾座。
技術介紹
數控車床在加工零件時, 一端由主軸箱夾頭夾住所加工零件,另一端由尾座 頂針頂住,由于尾座大調節位置確定后就固定不動,而頂針在頂住加工零件前需 按要求進行軸向小調節,且由安裝頂針的軸套筒的軸向調節來實現?,F有技術的 軸套筒是通過尾座手柄的搖動來達到的,頂針的軸向位置由軸套筒在尾座內的滑 移距離決定,操作時搖動尾座后部的尾輪,手搖一轉,軸套筒帶動頂針伸縮4 6毫米,然后通過尾座頂部的夾緊手柄鎖緊軸套筒,頂針的軸向位置亦被確定,這與普通車床的尾座結構是相同的。其缺點體現在首先,這種手搖調節工作效 率低,操作者勞動強度大,軸套筒頻繁的軸向滑移調節,加速尾座與軸套筒的摩 擦磨損,形成間隙,導致直接影響零件加工精度和降低設備使用壽命;其次,選 用活頂針或死頂針根據加工的速度和精度而定, 一般在高速加工、對零件精度要 求不高的情況下選用活頂針,因死頂針不宜高速、易咬死;在低速加工時、零件 精度要求又較高,選用死頂針。活頂針因結構原因,剛性差,壽命低,易造成軸 向間隙,使加工精度下降。因此,如何改進尾座結構,使尾座提高精度,操作簡 便,降低操作者勞動強度,又能使用價廉的死頂針藉以提高加工精度、降低成本、 借助數控車床電腦系統控制程序完成軸向調節的氣動尾座,將是本技術要探 討的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利用電腦系統 控制氣動元件進而帶動改進的尾座結構和拖板與底座的連接結構,來達到調節軸 套筒和頂針軸向位置的滑移調節的車床氣動尾座,從而避免軸套筒與尾座滑動面 的滑動磨損,結合使用價廉的死頂針使其具有活頂針功能,以提高機械精度、延 長使用壽命、提高工作效率和減輕操作者勞動強度。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數控車床氣動尾座,其包含固定在數控車床導軌上的底座,底座上設有 相對其軸向滑移的拖板,拖板頂面設有內含軸套筒和頂針的尾座,尾座相對拖板 軸向定位、縱向調節后固定,其特征在于a、 所述的底座與軸向滑移的拖板的滑動面上分別設有一對組成滾動式導軌的固定導軌和相對固定導軌滑移的滾動導軌,每對固定導軌與滾動導軌中設有由保持架相隔離的滾動件;b、 所述的拖板頂面的尾座后方后方設有由電腦系統控制的氣動元件或手動按鈕點動實現推動的連接座;c、 所述的尾座內的軸套筒兩端支承在尾座內由鑲套作軸向定位的至少2個 雙向受力的軸承中,尾部設有軸向調節件。所述的氣動元件包括與連接座連接的氣缸軸,安裝氣缸軸的氣缸固定在與底 座固定的安裝座上。所述的尾座與拖板的軸向定位是在結合面上設有相配裝的2個定位槽和2個 定位榫。所述的支承軸套筒的雙向受力軸承是圓錐軸承或角接觸軸承,設置2 5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改進了尾座結構和拖板與底座的相對滑移結 構,即在拖板與底座之間設置了一對本申請人在先申請的02260472.3的滾動式 導軌,同時頂針的軸向調節由電腦系統控制的氣動元件實現,即頂針的軸向調節 由軸套筒與尾座的同步移動實現,故不存在軸套筒與尾座之間的頻繁接觸磨損, 可使用具有活頂針功能的價廉死頂針,改變了原手動進退,改進后的氣動尾座因 采用了滾動式導軌,故滾動摩擦系數低,導向間隙小,機械移動精度高,有利于 加工高精度機械產品,同時還具有操作簡便、工作效率高、使用壽命長、操作者 勞動強度低等特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軸套筒與尾座部分剖視結構圖。圖3為拖板與底座之間的滾動式導軌連接結構圖(即圖1的前側視圖)。 圖4為滾動式導軌結構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再進行詳細描述。如圖1 4所示,數控車床氣動尾座,包括安裝在數控車床導軌上的底座9,底座底面的兩條導軌槽可沿車床導軌作軸向調節,尤其遇到加工短料時, 一般由 此調節,調節后將底座固定。拖板8設在底座頂部,相對底座可作軸向滑移調節,該滑移調節通過設在底 座與拖板之間的一對滾動式導軌實現,所述的一對滾動式導軌是本申請人在先獲 得的專利號為02260472.3的專利結構,該滾動式導軌的滾動摩擦件由內含保持 架19分隔滾動件的固定導軌12和滾動導軌11組成,滾動件可以是鋼柱18或鋼 球。為設置滾動式導軌,如圖3 4所示,底座9制成凸臺型,拖板8制成"n" 字型,當然也可以互相轉換。即在底座沿軸向的凸臺兩外側面固定一對固定導軌 12 (或滾動導軌11),拖板沿軸向的兩內側固定一對滾動導軌11 (或固定導軌 12), 二對導軌以頂針1軸線為中心,對稱分設在頂針軸心線的兩側,每側的固 定導軌與滾動導軌相對并相鄰安裝,形成安裝滾動鋼柱18的"V型安裝槽或安 裝滾動鋼球的半圓安裝槽,本技術采用鋼柱為滾動件,故安裝槽為"V"型, 鋼柱與鋼柱之間由保持架19相隔離,即形成相對滑移的滾動式導軌。滾動式導 軌中的一對固定導軌和一個滾動導軌安裝后用定位柱銷和螺釘固定;另一個滾動 導軌調節好滾柱與"V"型槽的間隙后用螺釘固定,此時,拖板8底面與底座9 頂面不接觸留有間隙。固定導軌12和滾動導軌11由優質軸承鋼制作,也可用淬 火硬度較高、耐磨性好的材料制作,經精加工(磨削)而成,不須人工鏟刮。滾 動式導軌使拖板8相對底座9作軸向滑移調節時實現滾動摩擦軸向調節,具有滾 動摩擦系數低,滾動導向間隙小,移動精度高,有利于加工高精度機械產品。拖 板相對底座調節后的軸向定位可由電腦系統控制的氣動元件實現,也可由手動按 鈕點動實現。尾座3設在拖板8上,尾座在拖板上的軸向定位由尾座底部的2個定位槽 17 (或定位榫IO)和拖板頂面的2個定位榫10 (或定位槽17)配裝實現定位, 作縱向調節后由螺釘緊固連接一體。簡化了尾座結構,不須尾輪也不須鎖緊手柄。 尾座內的軸套筒2外表面為階梯軸,支承在尾座內的2個圓錐軸承14中,該軸 承以軸套筒自身肩胛面和鑲套13作內、外圈軸向定位,能承受較大的軸向力和 徑向力,軸套筒頭部的錐孔與死頂針1的錐柄相配裝,尾部由調節件螺母16、 墊圈15併緊。尾座后方的拖板上固定一連接座4,該連接座與電腦系統控制的氣動元件連 接,氣動元件包括氣缸軸5,氣缸7安裝在與底座固定的安裝座6上,氣缸內的氣缸軸在電腦系統控制下推動連接座并帶動拖板、尾座、軸套筒、頂針作同歩相 對底座軸向滑移調節,這里的軸套筒只起安裝頂針作用,頂針頂緊被加工零件后 軸套筒與頂針同步旋轉,不作移動調節,故與尾座之間無滑動磨損問題。 控制氣動尾座的電腦系統由人工點動實現或編程自動實現。權利要求1、一種數控車床氣動尾座,其包含固定在數控車床導軌上的底座(9),底座上設有相對其軸向滑移的拖板(8),拖板頂面設有內含軸套筒(2)和頂針(1)的尾座(3),尾座相對拖板軸向定位、縱向調節后固定,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底座(9)與軸向滑移的拖板(8)的滑動面上分別設有一對組成滾動式導軌的固定導軌(12)和相對固定導軌滑移的滾動導軌(11),每對固定導軌與滾動導軌中設有由保持架(19)相隔離的滾動件;b、所述的拖板(8)頂面的尾座(3)后方設有由電腦系統控制的氣動元件或手動按鈕點動實現推動的連接座(4);c、所述的尾座內的軸套筒(2)兩端支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數控車床氣動尾座,其包含固定在數控車床導軌上的底座(9),底座上設有相對其軸向滑移的拖板(8),拖板頂面設有內含軸套筒(2)和頂針(1)的尾座(3),尾座相對拖板軸向定位、縱向調節后固定,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底座(9)與軸向滑移的拖板(8)的滑動面上分別設有一對組成滾動式導軌的固定導軌(12)和相對固定導軌滑移的滾動導軌(11),每對固定導軌與滾動導軌中設有由保持架(19)相隔離的滾動件;b、所述的拖板(8)頂面的尾座(3)后方設有由電腦系統控制的氣動元件或手動按鈕點動實現推動的連接座(4);c、所述的尾座內的軸套筒(2)兩端支承在尾座(3)內由鑲套(13)作軸向定位的至少2個雙向受力的軸承中,尾部設有軸向調節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盛煥君,
申請(專利權)人:盛煥君,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97[中國|寧波]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