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全自動茶葉成型機,包括料筒以及料筒中所裝的擠壓盤,在料筒的上端設有進料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料筒的上方和下方分別設置有進料裝置和出料裝置,所述進料裝置包括連接于進料口的進料托盤,以及進料托盤內設置的能將茶葉推入進料口的進料推桿;所述擠壓盤是上、下兩個帶有內拱形面的內凹壓盤,上、下內凹壓盤的開口相對;所述出料裝置包括所述料筒的下端設置的出料口,該出料口上裝有能開閉的出料門,該出料門的頂面上設置所述下內凹壓盤,在出料口的下方是出料托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快速將片狀茶葉推壓成顆料狀,成型速度高,并且能自動進料、出料,工作效率高,實現了自動化作業。(*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制茶機械,特別是涉及全自動的茶葉成型機。
技術介紹
現有的茶葉成型機,包括具有上開口的料筒,料筒的上開口就是進料口,在料筒中裝有一個能做上下運動的平板狀的擠壓盤,其工作流程是先使擠壓盤上升至料筒上方,操作者將茶葉通過進料口倒入料筒,進行人工放料;然后吉亞盤進入料筒上下運動,對茶葉進行推壓,最終視察也有片狀被推壓成顆粒狀;出料時,擠壓盤上行至料筒上方,茶粒從料筒 的進料口出料。這種現有的茶葉成型機,平板狀的擠壓盤將茶葉推壓成顆粒狀需要較長的時間,茶葉成型效率低,而且,需要人工放料,取料,工作效率低,不能實現自動化作業。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出了一種全自動茶葉成型機,他能快速將片狀茶葉推壓成顆粒狀,并且能自動進料、出料,工作效率高,實現自動化作業。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全自動茶葉成形機,包括料筒以及料筒中和出料裝置,所述進料裝置包括連接于進料口的進料托盤,以及進料托盤內設置的能將茶葉推入進料口的進料推桿;所述擠壓盤是上、下兩個帶有內拱形面的內凹壓盤,上、下內凹壓盤的開口相對;所屬出料裝置包括所述料筒的下端設置的出料口,該出料口上裝有能開閉的出料門,該出料門的頂面上設置所述下內凹壓盤,在出料口的下方是出料托盤。本技術將平板型擠壓盤改為帶有內拱形面的內凹壓盤,茶葉在內拱形空間內被推壓,茶葉在內拱形曲面的推壓下受到多個方向的擠壓力,茶葉在內拱形壁的推壓碰撞下以及茶葉之間摩擦、碰撞下,被快速的成型為顆粒狀,成型速度快;而進料口處設置進料推桿和進料托盤構成的進料裝置,在進料推桿的作用下實現自動進料,通過設置出料裝置,打開帶下凹壓盤出料門后,茶粒通過出料口落入所述出料托盤,實現自動出料,還可另外加設輸送皮帶,實現更高程度的自動化加工,組成自動生產線。本技術進料時,所述上內凹壓盤上行至所述進料托盤的上方,而出料門關閉。進一步的,為增加出料門的承重能力,所述出料門是鉸接在出料口上的整塊板,在出料門的下側設置有可水平已懂得擋鐵;該擋鐵支撐在機臺上,當出料門關閉時,擋鐵的上表面與出料門的下表面相貼靠,當出料門打開時,擋鐵移動至所述料筒的筒壁外側。進一步的,為快速移動擋鐵,減少擋鐵的懸臂長度,所述擋鐵為左、右兩塊,在所述出料門的底面鉸接有液壓推桿,液壓推桿的另一端鉸接在機臺上。進一步的,所述上內凹壓盤的上端鏈接有伸出所述料筒的亞盤推桿。進一步的,在所述進料口外側設置有感應器,當所述料筒裝滿茶葉后,PLC控制器接受到感應器發出的信號并控制動力單元,停止所述進料推桿的推料動作。進一步的,所述上內凹壓盤向下內凹壓盤推壓茶葉,其推壓時間由PLC控制器設定,到達設定時間后,PLC控制器控制上內凹壓盤停止推壓運動,進行出料程序。進一步地,所述進料推桿在料筒左、右側各設置一個,進料推桿包括桿部和垂直于桿部的推茶部。為進一步的提高茶葉的成型速度,所述料筒為圓筒,所述內凹壓盤是設有內凹秋眠的半球形壓盤,所述進料推桿的推茶部為半環形。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能快速將片狀茶葉推壓成顆粒狀,成型速度高,并且能自動進料、出料,工作效率高,實現了自動化作業。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進料時上內凹壓盤上升后,進料裝置的俯視圖。圖3是本技術的出了門打開時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現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參見圖I和圖2,一種全自動茶葉成形機,包括料筒I、進料裝置2、擠壓裝置3和出料裝置4,在圓筒形的料筒I的上端設有進料口 11,料筒的下端設有出料口 12.所述進料裝置2包括進料托盤21和進料推桿22,如圖I所示,所述進料口 11與進料托盤21相連接,在進料托盤21內設有能將茶葉推入進料口 11的進料推桿22,所述進料推桿22在料筒I的左、右側各設置一個,進料推桿22包括桿部221和垂直于桿部221的推茶部222,推茶部222為半環形。如圖I和圖3所示,出料裝置包括所述料筒I的下端設置的出料口 12,該出料口12上裝有能開閉的出料門41,該出料門41的頂面上固定有下內凹壓盤32,在出料口 12的下方是出料推盤43.所述出料門41是鉸接在出料口 12上的整塊板,在出料門41的下側設置有可水平移動的擋板7,擋板7為左、右兩塊,兩檔板7支撐在機臺6上,擋板7可以通過液壓推桿,或者是絲桿螺母副導航,也可以使齒輪齒條機構來實現水平移動。當出料門41關閉時,擋板7的上表面與出料門41的下表面相貼靠,當出料門41打開時,兩檔鐵7分別左、右移動至所述料筒I的筒壁外側,出料時,出料門41呈垂直狀態。如圖I和圖3所示,出料門41的底面鉸接有液壓推桿42的另一端鉸接在機臺6上,由液壓推桿42實現出料門41的開閉。如圖I所示,擠壓裝置3包括上、下兩個帶有內拱形面的內凹形盤,內凹形盤是具有內凹球面的半球形壓盤,上、下內凹壓盤31、32的開口相對,上內凹壓盤31的上端連接有伸出所述料筒I的壓盤推桿33,與上內凹壓盤31相連的壓盤推桿33穿過導向板61.進料時,所述上內凹壓盤的31上行至所述進料托盤21的上方,出料門41關閉,由下內凹壓盤32位于料筒I內接料,落入進料托盤21的茶葉被兩進料推桿22從左、右側往中間經進料口 11推入料筒I,在所述進料口 11外側設置有紅外感應器5,當所述料筒I裝滿茶葉后,紅外感應器5將信號傳遞給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接收到紅外感應器5發出的信號并控制動力單元,停止所述進料推桿22的推料動作;接著進入推壓成型程序,上內凹壓盤31下行進入料筒1,所述上內凹壓盤31向下內凹壓盤32做相對運動的推壓茶葉,其推壓時間由PLC控制器設定,到達設定時間后,PLC控制器控制上內凹壓盤31停止推壓運動,并依次打開擋板7和出料門41,使茶粒通過出料口 12落入所述出料托盤43.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 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全自動茶葉成型機,包括料筒以及料筒中索狀的擠壓盤,在料筒的上端設有進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的上方和下方分別設置有進料裝置和出料裝置,所述進料裝置包括連接于進料口的進料托盤,以及進料托盤內設置的能將茶葉推入進料口的進料推桿;所述擠壓盤是上、下兩個帶有內拱形面的內凹壓盤,上、下內凹壓盤的開口相對;所屬出料裝置包括所述料筒的下端設置的出料口,該出料口上裝有能開閉的出料門,該出料門的頂面上設置所述下內凹壓盤,在出料口的下方是出料托盤。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全自動茶葉成型機,包括料筒以及料筒中索狀的擠壓盤,在料筒的上端設有進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的上方和下方分別設置有進料裝置和出料裝置,所述進料裝置包括連接于進料口的進料托盤,以及進料托盤內設置的能將茶葉推入進料口的進料推桿;所述擠壓盤是上、下兩個帶有內拱形面的內凹壓盤,上、下內凹壓盤的開口相對;所屬出料裝置包括所述料筒的下端設置的出料口,該出料口上裝有能開閉的出料門,該出料門的頂面上設置所述下內凹壓盤,在出料口的下方是出料托盤。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動茶葉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門是鉸接在出料口上的整塊板,在出料門的下側設置有可水平移動的擋鐵;該擋鐵支撐在機臺上,當出料門關閉時,擋鐵的上表面與出料門的下表面想貼靠,當出料門打開時,擋鐵移動至所述料筒的筒壁外側。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動茶葉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門的底面鉸接有液壓推桿,液壓推桿的另一端鉸接在機臺上。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動茶葉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強,
申請(專利權)人:羅強,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