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可調溫茶葉萎凋房結構,其包括放置茶葉涼青萎凋架的萎凋房,萎凋房內設有溫濕度計,所述萎凋房內的一端設有加溫裝置,所述加溫裝置設有布置在萎凋房墻底的熱風通道,熱風通道上設有兩個以上熱風出口,熱風出口處設有風量調節裝置,所述萎凋房內的另一端設有抽排風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使萎凋房內熱空氣對流效果良好,使整個萎凋房房內的溫度都能均勻一致,能夠在萎凋房放置很多的茶葉涼青萎凋架,從而能把茶葉涼青萎凋架上的茶葉攤得更薄更均勻,再通過準確的加溫控制,使茶葉萎凋的效果更加符合精制紅茶的要求,進一步提高茶葉的品質,尤其適合坦洋工夫等紅茶的加工使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種可調溫茶葉萎凋房結構
本技術涉及制茶生產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調溫茶葉萎凋房結構。
技術介紹
紅茶屬于全發酵茶類,是以茶樹的芽葉為原料,經過萎凋、揉捻、發酵、干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制而成,萎凋工藝是其中的重點工藝之一,茶葉鮮葉在一定的條件下,均勻地散失適量的水分,使細胞脹力減小,葉質變軟,便于揉卷成條,為后續的揉捻創造條件。目前工夫紅茶的萎凋工藝一般采用自然萎凋或加溫萎凋,自然萎凋包括室內自然萎凋或日光萎凋;加溫萎凋是由人工加溫萎凋,通常采用萎凋槽或萎凋機進行萎凋。現有技術采用萎凋槽或萎凋機進行萎凋時,其大批量萎凋時茶葉堆積很多,萎凋效果不如自然萎凋好,影響紅茶的品質,因此需要對現有的加溫萎凋裝置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溫度調節均勻可靠、茶葉萎凋效果好的可調溫茶葉萎凋房結構。本技術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調溫茶葉萎凋房結構,包括放置茶葉涼青萎凋架的萎凋房,萎凋房內設有溫濕度計,其中所述萎凋房內的一端設有加溫裝置,所述加溫裝置設有布置在萎凋房墻底的熱風通道,熱風通道上設有兩個以上熱風出口,熱風出口處設有風量調節裝置,所述萎凋房內的另一端設有抽排風裝置。所述熱風通道的入口設在萎凋房外,與熱風通道入口相連處設有加熱爐和鼓風機,將加熱爐產生的熱量吹入萎凋房內的熱風通道中,通過熱風出口將熱量傳至萎凋房中。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結構,通過在萎凋房的一端設置熱風加溫裝置,在萎凋房的另一端設置抽排風裝置,使萎凋房內熱空氣對流效果良好,使整個萎凋房房內的溫度都能均勻一致,能夠在萎凋房放置很多的茶葉涼青萎凋架,從而能把茶葉涼青萎凋架上的茶葉攤得更薄更均勻,再通過準確的加溫控制,使茶葉萎凋的效果更加符合精制紅茶的要求,進一步提高茶葉的品質,尤其適合坦洋工夫等紅茶的加工使用。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其中圖I是本技術可調溫茶葉萎凋房結構的剖視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詳細說明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請參閱圖I所示,本技術可調溫茶葉萎凋房結構包括放置茶葉涼青萎凋架的萎凋房1,萎凋房I內設有溫濕度計2,其中所述萎凋房I內的一端設有加溫裝置3,所述加溫裝置3設有布置在萎凋房I墻底的熱風通道31,熱風通道31上設有兩個以上熱風出口 32,熱風出口 32處設有風量調節裝置33,所述萎凋房I內的另一端設有抽排風裝置4。所述熱風通道31的入口設在萎凋房I外,與熱風通道31入口相連處設有加熱爐5 和鼓風機6,將加熱爐5產生的熱量吹入萎凋房I內的熱風通道31中,通過熱風出口 32將熱量傳至萎凋房中,熱風通道31與抽排風裝置4使萎凋房I內的空氣能夠很好的對流。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可調溫茶葉萎凋房結構,包括放置茶葉涼青萎凋架的萎凋房,萎凋房內設有溫濕度計,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房內的一端設有加溫裝置,所述加溫裝置設有布置在萎凋房墻底的熱風通道,熱風通道上設有兩個以上熱風出口,熱風出口處設有風量調節裝置,所述萎凋房內的另一端設有抽排風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可調溫茶葉萎凋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熱風通道的入口設在萎凋房外,與熱風通道入口相連處設有加熱爐和鼓風機。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可調溫茶葉萎凋房結構,其包括放置茶葉涼青萎凋架的萎凋房,萎凋房內設有溫濕度計,所述萎凋房內的一端設有加溫裝置,所述加溫裝置設有布置在萎凋房墻底的熱風通道,熱風通道上設有兩個以上熱風出口,熱風出口處設有風量調節裝置,所述萎凋房內的另一端設有抽排風裝置;本技術使萎凋房內熱空氣對流效果良好,使整個萎凋房房內的溫度都能均勻一致,能夠在萎凋房放置很多的茶葉涼青萎凋架,從而能把茶葉涼青萎凋架上的茶葉攤得更薄更均勻,再通過準確的加溫控制,使茶葉萎凋的效果更加符合精制紅茶的要求,進一步提高茶葉的品質,尤其適合坦洋工夫等紅茶的加工使用。文檔編號A23F3/06GK202738717SQ20122036719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7日專利技術者傅佛華, 傅煒生 申請人:福建省寧德市赤溪茶葉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調溫茶葉萎凋房結構,包括放置茶葉涼青萎凋架的萎凋房,萎凋房內設有溫濕度計,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房內的一端設有加溫裝置,所述加溫裝置設有布置在萎凋房墻底的熱風通道,熱風通道上設有兩個以上熱風出口,熱風出口處設有風量調節裝置,所述萎凋房內的另一端設有抽排風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傅佛華,傅煒生,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省寧德市赤溪茶葉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