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開槽加工的切削刀片,包括一中央柄部和位于端部的切削頭部,所述柄部包括一上表面(1),一底表面(2)和相鄰的側表面(5,6)。上表面和前留隙面(8)之間的交線形成一主切削刃(8a)。主切削刃(8a)在兩側延伸至一副切削刃(8b)。每個切削頭部的前端表面包括一上留隙面(18),它通過一凹入表面(19)延伸到一個下表面(20),該下表面(20)軸向向內凹進一定距離,并具有等于或小于切削頭部的整個寬度(D)的寬度。(*該技術在2019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車削溝槽和切斷加工的切削刀片。特別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切削刀片適合于車削溝槽,盡管它也可用于進行各種軸向開槽和切斷加工,以及用于軸向和徑向車削。在這些機加工中,切屑的斷裂和形成對最終產品的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現代高生產率的機器特別依賴于優良的切屑輸送。長的、不受控制的切屑很容易引起機器的中斷和部件的損壞。因此,切屑控制必須給予充分重視,并且它影響著工具的設計。用于開槽和切斷加工的切削刀片通常被夾持在一個刀架上,它成形為片狀,以插入所產生的溝槽中。這種切削刀片例如可從US-A-4,778,311,US-A-4,992,008,US-A-5,135,336和US-A-5,423,639中已知,如果可能的話,目前要求在所產生的槽中要獲得改進的表面光潔度。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切削刀片,它適于在產生于工件的槽中獲得改進的表面光潔度。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切削刀片,它適于進行反復的徑向開槽及縱向車削。本專利技術的第三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切削刀片,它在制造過程中從壓制技術的角度看比較有利,因為具有大的半徑的部分通常給出更加密實的效果,特別是在生產更難加工的壓制材料如金屬陶瓷時更是如此。本專利技術的第四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端切削刀片,其位于主切削刃下方的留隙面將作為一個軸向止動表面,從而其設計被優化,使得在連續的機加工過程中切削刀片被適當地保護。本專利技術的這些目的通過具有權利要求1特征部分所限定特征的用于開槽加工的切削刀片達到。為了解釋而非限制的目的,下面參考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其中附圖說明圖1為從上側觀察到的本專利技術的切削刀片的立體圖。圖2為圖1所示切削刀片的側視圖。圖3為圖1所示切削刀片的俯視圖。圖4為圖1所示切削刀片的正視圖。圖5為沿圖3中切削刀片的V-V線的剖視圖。圖1-5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用于開槽加工的切削刀片,它包括一個六面體狀的本體,其具有一上表面1,一底表面2,一前端表面3及一與前端表面具有同樣形狀的后端表面4,以及相對設置的平行側面5、6。切削刀片的上表面1和底表面2上形成有一縱向內凹的V形鍵槽1a,2a。上表面上具有一個延伸到傾斜面1b,1c中的凹道。中央凹槽2a每一側的底部支撐表面2b,2c以在瑞典專利申請9703434-2中所述的方式被相應地傾斜,并抵靠一刀架的對應支撐表面,所述專利的內容結合在此做為參考。切削刀片的中央部分是一個在其每一端帶有一切削頭部的柄部。每個切削頭部具有一端表面,它由一前留隙面7構成,該前留隙面7與上表面1以一正角相交,從而形成一橫向刃8a。切削刃8a呈環形,并以相同的半徑延伸至側刃8b。切削刃8a,8b具有一直徑D,其大于側表面5、6之間的垂直距離。其結果是,側刃8b及其側留隙面11、12設置在從切削刀中橫向向外伸出并以一傾斜的分隔線13與側表面5相交的位置上。或者,主切削刃可以具有沿垂直于切削刀片的縱向取向的直線輪廓,從而側刃將與切削刀片的縱向呈一特定的間隙角而延伸。位于切削刀片每一端的切削頭部設有一上切屑表面13,其具有以多個凹槽14的形式形成的切屑形成裝置,每個凹槽14具有凹入的橫截面。在這些凹槽和切削刃之間,設有一平面狀加強倒棱15,它可以加強切削刃。所述平面狀的倒棱15與中間平面P重合。這些凹槽14沿著垂直于切削刃而延伸的刃彼此相交。切削頭部的上側的中央平面呈凸出表面16的形式,如圖5中最清楚地所示,其最高點與凹槽1a的底面平齊或比之略低。凹槽14被設置成給予切削刀片一在5°-30°之間的正切屑角,以使得切屑可以發生彈性變形,從而易于斷裂。如圖2所示,凸出表面16與由表面1a,1b,1a限定出的區域之間的過渡部分由一向上傾斜的表面17形成,其應當相對于中間平面P傾斜30°-55°。每個縱向表面1b,1c向上延伸至一頂端,其確定出切削刀片的最高平面,該平面高出中間平面P一個距離h。根據圖1-5所示的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示出了一個切削刀片,其中每個切削頭部的前端表面設有一第一上留隙面18,其具有一個連續的凸出表面輪廓,并延伸到中央切削刃8a。一凹入表面19形成向著下表面20的過渡表面,其向著刀片本體軸向地向內凹入。表面19,20的最大寬度必須小于切削頭部的直徑D。下表面20的目的在于充當一個將切削刀片夾持在一刀架上的軸向止動表面。表面20優選地與包括底部表面2的平面成直角。通過該實施例,在連續的機加工過程中,由于凹入表面19形成的臺肩的作用,軸向止動表面20被很好地保護。在一個可能的替換實施例中,整個主切削刃可以垂直于切削刀片的縱向延伸,在這種情況下,下表面20可以具有與切削頭部同樣的寬度。根據一個優選實施例,中間表面19可以通過一個與之相交的曲線21限定。此外,表面19和表面20之間的交界線為一直的水平線段19a。下表面20抵靠著留隙面11并由兩個對稱地傾斜延伸并向下會聚的直線段22,23限定。另外,直線段22,23之間的最大寬度應等于或小于平行側面5,6之間的寬度。其特點是,形成于切削刀片下側并由表面2a,2b形成的V形凹槽沿著刀片的整個長度延伸。其結果是,表面20與刀片前下端之間的交線具有U形輪廓。根據一個特定的優選實施例,凹入表面19的半徑尺寸使得在表面18和19之間具有一個角度差,它在10°-60°的范圍內,優選為在30°-45°之間。權利要求1.一種主要用于在金屬工件中車削溝槽的金屬切削刀片,它包括一個柄部(2)和一個前切削頭部,該柄部具有一上表面(1)、一底表面(2)以及兩個分別在上表面和底表面之間延伸的相互平行的側表面(5,6),上表面和一前留隙面(7)之間的交線形成一主切削刃(8),上表面與每個側留隙面之間的交線確定出一側刃(8b),側刃(8b)具有一適于其用途的間隙角,其特征在于,切削刀片的前端表面包括一個與切削刃相連的上留隙面(18),其通過一凹入過渡表面(19)轉變到一下表面(20),該下表面(20)向著刀片本體軸向凹入,所述軸向向內凹入的表面(20)具有一寬度,該寬度等于或小于切削頭部的整個寬度。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位于凹入過渡表面(19)和下表面(20)之間的線段(19a)具有一水平直線輪廓。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向凹入表面(20)垂直于包括有切削刀片的底部支撐表面(2)的平面。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表面(19)被一彎曲線段(21)限定,該彎曲線段(21)處于凹入表面(19)和上留隙面(18)之間的交界處,從而使得所述的下表面(20)由兩個向下會聚的線段(22,23)橫向限定。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向下會聚的線段(22,23)之間的最大寬度等于或小于切削刀片的柄部的相對平行側表面(5,6)之間的寬度。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位于切削刀片下方并由表面(2a,2b,2c)形成的V形凹槽沿切削刀片的整個長度延伸,從而下表面(20)的下方限界邊具有U形輪廓。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表面(18)和表面(19)之間的角度差在10°-60°的范圍內,優選在3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主要用于在金屬工件中車削溝槽的金屬切削刀片,它包括: 一個柄部(2)和一個前切削頭部,該柄部具有一上表面(1)、一底表面(2)以及兩個分別在上表面和底表面之間延伸的相互平行的側表面(5,6),上表面和一前留隙面(7)之間的交線形成一主切削刃(8),上表面與每個側留隙面之間的交線確定出一側刃(8b),側刃(8b)具有一適于其用途的間隙角,其特征在于,切削刀片的前端表面包括一個與切削刃相連的上留隙面(18),其通過一凹入過渡表面(19)轉變到一下表面(20),該下表面(20)向著刀片本體軸向凹入,所述軸向向內凹入的表面(20)具有一寬度,該寬度等于或小于切削頭部的整個寬度。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佩爾特格特斯特倫,佩爾漢松,克拉斯安德松,
申請(專利權)人:桑德維克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SE[瑞典]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