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剪切紡織材料的開槽刀片,包括可旋轉的圓盤形刀片本體,所述刀片本體正面和/或背面于其邊緣處設有剪切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本體的正面還開設有自其剪切部的內側徑向向內延伸的凹槽;和/或所述刀片本體的背面同樣開設有自其剪切部的內側徑向向內延伸的凹槽。一種設備,至少包括機架、安裝于機架上的剪切刀片、用于驅動所述剪切刀片的動力機構、安裝于機架上的用于將紡織材料導引至剪切刀片的導引機構、以及安裝于機架上的用于吸走剪切料的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刀片為上述所述的用于剪切紡織材料的開槽刀片。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之開槽刀片及其應用的設備,所述開槽刀片有利于減少磨損、延長磨刀間隔周期、以及其使用壽命。(*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剪切紡織材料的開槽刀片,包括可旋轉的圓盤形刀片本體,所述刀片本體正面和/或背面于其邊緣處設有剪切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本體的正面還開設有自其剪切部的內側徑向向內延伸的凹槽;和/或所述刀片本體的背面同樣開設有自其剪切部的內側徑向向內延伸的凹槽。一種設備,至少包括機架、安裝于機架上的剪切刀片、用于驅動所述剪切刀片的動力機構、安裝于機架上的用于將紡織材料導引至剪切刀片的導引機構、以及安裝于機架上的用于吸走剪切料的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刀片為上述所述的用于剪切紡織材料的開槽刀片。本技術之開槽刀片及其應用的設備,所述開槽刀片有利于減少磨損、延長磨刀間隔周期、以及其使用壽命。【專利說明】一種用于剪切紡織材料的開槽刀片及其應用的設備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剪切紡織材料的開槽刀片及其應用的設備。
技術介紹
:現有的用于剪切紡織材料的刀片,包括可旋轉的圓盤形刀片本體,所述刀片本體正面和/或背面于其邊緣處設有剪切部,但刀片本體的正面和背面自其邊緣處的剪切部至刀片本體的中心均為一平面,當相同結構的兩刀片本體上下設置并使其剪切部相互配合實現剪切功能時,上下刀片本體的剪切部始終處于相互配合磨損的狀態,存在刀片磨損較快、磨刀間隔周期短(I?2周)、使用壽命短(大約5?10周)的缺陷。故有必要對現有的用于剪切紡織材料的刀片及其應用的設備作出改進,使刀片減少磨損、延長磨刀間隔周期、以及其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剪切紡織材料的開槽刀片,該開槽刀片有利于減少磨損、延長磨刀間隔周期、以及其使用壽命。一種用于剪切紡織材料的開槽刀片,包括可旋轉的圓盤形刀片本體,所述刀片本體正面和/或背面于其邊緣處設有剪切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本體的正面還開設有自其剪切部的內側徑向向內延伸的凹槽;和/或所述刀片本體的背面同樣開設有自其剪切部的內側徑向向內延伸的凹槽。本技術之開槽刀片,其于刀片本體的正面開設有自其剪切部的內側徑向向內延伸的凹槽、和/或所述刀片本體的背面同樣開設有自其剪切部的內側徑向向內延伸的凹槽,從而為相同結構的兩刀片本體上下設置并使其剪切部相互配合實現剪切功能時提供了可減少剪切部摩擦接觸面積的方案,當刀片本體因摩擦接觸面變小時,即可減少刀片本體的磨損,延長磨刀間隔周期,使其磨刀間隔周期延長至I?2個月,同時也延長了刀片的使用壽命,使用壽命可長達5?10個月。本技術可通過如下方案進行改進:所述凹槽為環形凹槽,利于減少磨損、延長磨刀間隔周期、以及其使用壽命。所述刀片本體的中心處開設有可與旋轉軸相配合的裝配孔,該裝配孔與所述凹槽之間設有便于使刀片本體被夾持安裝的凸起部,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所述剪切部的外表面為一傾斜面,有利于形成鋒利的剪切部,提高剪切效率。所述刀片本體的正面與背面之間形成一圓形外側面,該圓形外側面與剪切部的傾斜面之間形成一夾角a,其中夾角a取值范圍為:60° < a < 90°,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利于形成鋒利的剪切部。所述刀片本體包括兩個,兩刀片本體沿縱向方向上下設置,其中,上刀片本體的剪切部與下刀片本體的剪切部至少部分相互對應配合實現剪切功能,且上刀片本體的剪切部至少部分伸入下刀片本體的凹槽內、以及下刀片本體的剪切部至少部分伸入上刀片本體的凹槽內。結構簡單,可減少剪切部摩擦接觸面積,減少刀片本體的磨損,延長磨刀間隔周期、及其使用壽命。本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設備,該設備中的開槽刀片有利于減少磨損、延長磨刀間隔周期、以及刀片的使用壽命。一種設備,至少包括機架、安裝于機架上的剪切刀片、用于驅動所述剪切刀片的動力機構、安裝于機架上的用于將紡織材料導引至剪切刀片的導引機構、以及安裝于機架上的用于吸走剪切料的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刀片為上述所述的用于剪切紡織材料的開槽刀片。本技術之設備,其開槽刀片可減少剪切部摩擦接觸面積、減少刀片本體的磨損、延長磨刀間隔周期、以及刀片的使用壽命。【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之開槽刀片的主視圖。圖2為圖1的A— A剖視圖。圖3為圖2的B部放大圖。圖4為兩開槽刀片的刀片本體沿縱向方向上下設置且剪切部相互對應配合實現剪切功能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C部放大圖。圖6為本技術之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的右視圖。圖8為本技術之設備實現紡織材料剪切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用于剪切紡織材料的開槽刀片,包括可旋轉的圓盤形刀片本體I,所述刀片本體I正面和/或背面于其邊緣處設有剪切部11,所述刀片本體I的正面還開設有自其剪切部11的內側徑向向內延伸的凹槽12 ;和/或所述刀片本體I的背面同樣開設有自其剪切部11的內側徑向向內延伸的凹槽12。進一步地,所述凹槽12為環形凹槽。更進一步地,所述刀片本體I的中心處開設有可與旋轉軸相配合的裝配孔13,該裝配孔13與所述凹槽12之間設有便于使刀片本體被夾持安裝的凸起部14。再進一步地,所述剪切部11的外表面為一傾斜面。再進一步地,所述刀片本體I的正面與背面之間形成一圓形外側面,該圓形外側面與剪切部11的傾斜面之間形成一夾角a,其中夾角a取值范圍為:60° < a < 90°。具體地,如圖4、圖5所示,所述刀片本體I包括兩個,兩刀片本體沿縱向方向上下設置,其中,上刀片本體的剪切部11與下刀片本體的剪切部11至少部分相互對應配合實現剪切功能,且上刀片本體的剪切部11至少部分伸入下刀片本體的凹槽12內、以及下刀片本體的剪切部11至少部分伸入上刀片本體的凹槽12內。如圖6至圖7所示,一種設備,至少包括機架2、安裝于機架2上的上述所述的開槽刀片的刀片本體1、用于驅動所述刀片本體I的動力機構3、安裝于機架2上的用于將紡織材料導引至刀片本體I的導引機構4、以及安裝于機架2上的用于吸走剪切料的吸管5。具體地,如圖8所示,本技術之設備在實現對紡織材料6進行剪切的功能時,紡織材料6首先由設備前面的若干滾筒牽引至導引機構4,再由導引機構4將紡織材料導引至刀片本體I進行剪切,然后由設備后面的滾筒牽引卷收,而被剪切出來的剪切邊料則由吸管5吸走。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定本技術實施的范圍,凡依本技術專利范圍所做的同等變化與修飾,皆落入本技術專利涵蓋的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剪切紡織材料的開槽刀片,包括可旋轉的圓盤形刀片本體,所述刀片本體正面和/或背面于其邊緣處設有剪切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本體的正面還開設有自其剪切部的內側徑向向內延伸的凹槽;和/或所述刀片本體的背面同樣開設有自其剪切部的內側徑向向內延伸的凹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剪切紡織材料的開槽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為環形凹槽。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用于剪切紡織材料的開槽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本體的中心處開設有可與旋轉軸相配合的裝配孔,該裝配孔與所述凹槽之間設有便于使刀片本體被夾持安裝的凸起部。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剪切紡織材料的開槽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部的外表面為一傾斜面。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剪切紡織材料的開槽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本體的正面與背面之間形成一圓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剪切紡織材料的開槽刀片,包括可旋轉的圓盤形刀片本體,所述刀片本體正面和/或背面于其邊緣處設有剪切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本體的正面還開設有自其剪切部的內側徑向向內延伸的凹槽;和/或所述刀片本體的背面同樣開設有自其剪切部的內側徑向向內延伸的凹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占吉,
申請(專利權)人:立信門富士紡織機械中山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