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包含有焦粉熱回收裝置的干熄焦裝置,包括干熄爐、一次除塵器以及鍋爐,所述一次除塵器設置在所述干熄爐的出風口與所述鍋爐的進風口之間,以使攜帶焦粉的高溫循環氣體與所述焦粉分離后進入所述鍋爐,在所述一次除塵器顆粒輸出口設有將所述一次除塵器分離的焦粉中的熱量回收的熱回收裝置。該包含有焦粉熱回收裝置的干熄焦裝置不僅可以減少熱量的浪費,而且可以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焦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包含有焦粉熱回收裝置的干熄焦裝置。
技術介紹
干熄焦法是利用較冷的循環氣體在干熄爐與紅焦進行熱交換,吸收紅焦熱量的循環氣體導入鍋爐內回收熱量,產生蒸汽,循環氣體經冷卻、除塵后經風機返回干熄爐內再次進行熱交換,如此反復循環。這種熄焦方法不僅可以將紅焦的顯熱回收,減少污染物的排放,而且可以改善焦炭的質量。因此,干熄焦法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對干熄焦裝置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圖I為現有的干熄焦裝置的結構簡圖。請參閱圖1,干熄焦裝置包括干熄爐I、一次除塵器2、鍋爐3、二次除塵器4、循環風機5、熱管換熱器6以及排焦裝置7。在干熄爐I的靠上位置設有環形風道10,干熄爐I通過環形風道10與一次除塵器2的進風口連接,一次除塵器2的出風口通過高溫膨脹節與鍋爐3的輸入口連接,鍋爐3的輸出口、二次除塵器4、循環風機5、換熱器6以及干熄爐I的進風口通過與之對應尺寸地氣體管路依次連接。排焦裝置7設置在干熄爐I的底部。干熄焦裝置在運行過程中,由于干熄爐I頂部空間較小,即干熄爐I頂部沒有設置用于分離焦粉的上層空間,而且循環氣體在環形風道10內的流速較快,因此,被循環氣體帶走的焦粉較多。焦粉容易對鍋爐3內的鍋爐管造成磨損,因此,需要將夾雜在循環氣體中的焦粉分離,即由一次除塵器2將焦粉與循環氣體分離。由一次除塵器2分離出的焦粉的溫度較高,在將其排除干熄焦裝置之前,需要對焦粉進行冷卻。水冷系統是常用的降低焦粉溫度的裝置,借助水冷系統中的冷卻液將焦粉中熱量的帶出,升溫后的冷卻液降溫后再循環使用。然而,這種冷卻焦粉方式未將焦粉中的熱量回收利用,不僅容易污染環境,而且造成了能源的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包含有焦粉熱回收裝置的干熄焦裝置,其可以將一次除塵器分離出的焦粉中的熱量回收利用,不僅可以減少熱量的浪費,而且可以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包含有焦粉熱回收裝置的干熄焦裝置,包括干熄爐、一次除塵器以及鍋爐,所述一次除塵器設置在所述干熄爐的出風口與所述鍋爐的進風口之間,以使攜帶焦粉的高溫循環氣體與所述焦粉分離后進入所述鍋爐,在所述一次除塵器顆粒輸出口設有將所述一次除塵器分離的焦粉中的熱量回收的熱回收裝置。優選地,所述熱量回收裝置為旋風分離器,所述旋風分離器包括旋風分離器殼體、旋風分離器顆粒輸出口、旋風分離器進風口以及旋風分離器出風口,所述旋風分離器進風口設置在所述旋風分離器殼體的靠上位置,所述旋風分離器出風口設置在所述旋風分離器·殼體的頂部,所述旋風分離器顆粒輸出口設置在所述旋風分離器殼體的底部;所述旋風分離器進風口與所述旋風除塵器顆粒輸出口連接,由所述旋風除塵器分離的焦粉與第一低溫循環氣體自所述旋風分離器進風口進入所述旋風分離器內,完成熱交換后的所述高溫焦粉由所述旋風分離器顆粒輸出口排出,吸收了所述高溫焦粉熱量的所述第一低溫循環氣體自所述旋風分離器出風口排出。優選地,所述旋風分離器出風口與所述一次除塵器進風口連接,從而使吸收了高溫焦粉中的熱量的所述第一低溫循環氣體在被除塵后進入所述鍋爐 內。優選地,在所述旋風分離器顆粒輸出口位置設有第二鎖氣閥,用于控制由所述旋風分離器分離熱交換后的所述焦粉的排出速度。優選地,在所述旋風分離器顆粒輸出口位置設有第二料位計,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鎖氣閥的開啟和關閉。優選地,所述旋風分離器殼體的底部為圓錐形結構。優選地,在所述一次除塵器的底部設有第一鎖氣閥,用于控制由所述一次除塵器分離的所述高溫焦粉的排出速度。優選地,在所述一次除塵器的底部設有第一料位計,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鎖氣閥的開啟和關閉。優選地,所述一次除塵器為旋風除塵器,所述旋風除塵器包括旋風除塵器殼體、旋風除塵器進風口、旋風除塵器出風口以及旋風除塵器顆粒輸出口,所述旋風除塵器進風口設置在所述旋風除塵器殼體的靠上位置,所述旋風除塵器出風口設置在所述旋風除塵器殼體的頂端,所述旋風除塵器顆粒輸出口設置在所述旋風除塵器殼體的底部;攜帶焦粉的高溫循環氣體自所述旋風除塵器進風口進入所述旋風除塵器殼體內,使所述焦粉和所述循環氣體分離,與所述高溫循環氣體分離的所述焦粉自所述旋風除塵器顆粒輸出口排出,分離焦粉后的所述高溫循環氣體自所述旋風除塵器出風口排出。優選地,所述一次除塵器為重力除塵器,所述重力除塵器包括重力除塵器殼體、重力除塵器進風口、重力除塵器出風口、重力除塵器顆粒輸出口以及重力擋墻,重力除塵器進風口和重力除塵器出風口相對設置在所述重力除塵器殼體的靠上位置,所述重力擋墻設置在所述重力除塵器殼體頂部的中間位置,所述重力除塵器顆粒輸出口設置在重力除塵器殼體的底端、且位于所述重力擋墻的下方。優選地,在所述一次除塵器顆粒輸出口設有用于盛放由所述旋風除塵器分離的焦粉的焦粉容器。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包含有焦粉熱回收裝置的干熄焦裝置在一次除塵器顆粒輸出口設有將所述一次除塵器分離的焦粉中的熱量回收的熱回收裝置,借助熱回收裝置可以將焦粉中的熱量回收利用,這不僅可以減少熱量的浪費,而且可以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的干熄焦裝置的結構簡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包含有焦粉熱回收裝置的干熄焦裝置的結構簡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旋風分離器與旋風除塵器組合結構簡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包含有焦粉熱回收裝置的干熄焦裝置進行詳細描述。圖2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包含有焦粉熱回收裝置的干熄焦裝置的結構簡圖。請參閱圖2,本實施例提供的包含有焦粉熱回收裝置的干熄焦裝置包括干熄爐21、一次除塵器22、鍋爐23、二次除塵器24、循環風機25、換熱器26以及熱回收裝置29。其中,干熄爐21的頂端設有紅焦輸入口,干熄爐21的底部設有排焦裝置27,焦炭自排焦裝置27排出干熄爐21。在干熄爐21靠上位置設有環形風道210,環形風道210與一次除塵器22的進風口連接,一次除塵器22的出風口與鍋爐23的輸入口連接。鍋爐23的輸出口與二次除塵器24的進風口連接,二次除塵器24的出風口與循環風機25的進氣口連接,循環風機25的排氣口與換熱器26的輸入口連接,換熱器26的輸出口與干熄焦21的進氣口連接。本實施例中,一次除塵器22為旋風除塵器(或稱旋風分離器)。圖3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旋風分離器與旋風除塵器組合結構簡圖。請參閱圖3,旋風除塵器包括旋風除塵器殼體221、旋風除塵器進風口 222、旋風除塵器出風口 223以及旋風除塵器顆粒輸出口 224。其中,旋風除塵器殼體221為旋轉對稱結構,其底部逐漸向其軸線收縮,從而使旋風除塵器殼體221的底部呈圓錐形結構。旋風除塵器進風口 222設置在旋風除塵器殼體221靠上位置,旋風除塵器出風口 223設置在旋風除塵器殼體221頂端的對稱中心位置,旋風除塵器顆粒輸出口 224設置在旋風除塵器殼體221的底部。來自干熄爐21的攜帶焦粉的高溫循環氣體自旋風除塵器進風口 222進入旋風除塵器殼體221內,并沿旋風除塵器殼體221的內壁呈螺旋狀由上向下向圓錐體底部運動,從而形成下降的外旋氣流。在強烈旋轉過程中所產生的離心力將密度遠遠大于循環氣體的焦粉甩向旋風除塵器殼體221,焦粉一旦與旋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包含有焦粉熱回收裝置的干熄焦裝置,包括干熄爐、一次除塵器以及鍋爐,所述一次除塵器設置在所述干熄爐的出風口與所述鍋爐的進風口之間,以使攜帶焦粉的高溫循環氣體與所述焦粉分離后進入所述鍋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次除塵器顆粒輸出口設有用于回收所述一次除塵器分離的焦粉中熱量的熱回收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彬,徐列,安巍巍,聶浩,孫剛,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華泰焦化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