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滅弧片及其用于斷路器的滅弧機構,該滅弧片包括第一引弧片、第二引弧片和第三弧片;其中,第一引弧片、第二引弧片為V形槽結構,第三引弧片為U形槽結構,第一引弧片、第二引弧片和第三引弧片在底部依序一體相連接而使得三個引弧片的槽相連通;第一引弧片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二引弧片的高度尺寸,第三引弧片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一引弧片的高度尺寸;第一引弧片的開口尺寸大于第二引弧片的開口尺寸,第三引弧片的開口尺寸大于第一引弧片的開口尺寸。滅弧機構包括動觸頭、滅弧片、隔弧板、靜觸頭和軀殼。該結構既能夠極大提升滅弧機構的滅弧能力,從而有效提升產品的分斷能力;又能夠有效節省銅材使用量,從而降低了產品的材料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保護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電保護設備的滅弧片以及包括該滅弧片的用于斷路器的滅弧機構。
技術介紹
斷路器是一種能夠關合、承載和開斷正常回路條件下的電流,并能關合、在規定的時間內承載和開斷異常回路條件(包括短路條件)下的電流的開關裝置。滅弧機構是斷路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斷路器的性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滅弧片則是滅弧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斷路器(即電保護設備)的滅弧效果。圖I為現有技術的微型斷路器的滅弧機構的滅弧片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的微型斷路器的滅弧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現有技術的微型斷路器的滅弧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現有技術的微型斷路器的滅弧機構的動觸頭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現有技術的微型斷路器的滅弧機構的靜觸頭的結構示意圖,如圖I所示,現有技術的微型斷路器的滅弧機構的滅弧片^為V形形狀,參見圖2至圖5所示,現有技術的微型斷路器的滅弧機構包括動觸頭2'、滅弧片^、隔弧板3'、靜觸頭4'和軀殼5',其中,動觸頭2'、滅弧片^、隔弧板3'和靜觸頭4'分別裝在軀殼5'內并處于對應配合的位置,在這種結構中動觸頭2 ;、靜觸頭4'、隔弧板3'和軀殼5'組合形成一個具有兩個出氣通道的滅弧室10 ',兩個出氣通道分別為通道101 ’和通道102 ’,滅弧片I ’設在滅弧室10 ’內,且滅弧片I'被做成V形形狀置于動觸頭2 '和靜觸頭4'之間,動觸頭2'在滅弧片I ^的V型槽11 ^內運動。在斷路器正常工作時,動觸頭2 '和靜觸頭4'處于閉合狀態,即兩者相接觸,當電路產生短路故障時斷路器保護機構動作,動觸頭2 '和靜觸頭4'斷開,即動觸頭2'與靜觸頭4'相脫離,在斷開過程中動、靜觸頭間產生強電弧導致瞬間在滅弧小室10'內產生高壓氣體,高壓氣體在通過通道101 '和通道102 '釋放的過程帶動電弧移動,同時由于動觸頭2'是在滅弧室V型槽11'內運動的,動、靜觸頭斷開后電弧處于滅弧室的V型槽11丨內而形成局部強磁場,電弧在磁場的作用下向滅弧片方向運動而達拉長電弧提升電弧電壓的效果。因此,該滅弧機構是利用氣吹和磁吹共同達到滅弧效果的。這種滅弧機構的設計方案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缺陷1、這種滅弧機構磁吹功能不強且比較滯后,只有在動觸頭斷開至少三分之二以上開距時才能靠滅弧片發揮磁吹的作用;而在動、靜觸頭斷開初期即動、靜觸頭間隙在3mm以內時,磁吹和氣吹作用都弱,此時電弧在幾乎無磁吹和氣吹的情況下快速燃燒,電弧快速增大增粗導致后續難于熄滅;2、這種滅弧機構用銅材量大,靜觸頭觸點末端設有折角41丨,特別是動觸頭既是結構件又是載流件,用銅量巨大,極大增加了產品的材料成本;3、該滅弧系統的滅弧小室不符合氣體動力學設計,使得氣流不順暢,較大影響氣吹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滅弧片及其用于斷路器的滅弧機構,一方面,能夠極大提升滅弧機構的滅弧能力,從而有效提升產品的分斷能力;另一方面,能夠有效節省銅材使用量,從而降低了產品的材料成本。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滅弧片,包括第一引弧片、第二引弧片和第三弧片;其中,第一引弧片為V形槽結構,第二引弧片為V形槽結構,第三引弧片為U形槽結構,第一引弧片、第二引弧片和第三引弧片在底部依序一體相連接而使得三個引弧片的槽相連通;第一引弧片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二引弧片的高度尺寸,第三引弧片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一引弧片的高度尺寸;第一引弧片的開口尺寸大于第二引弧片的開口尺寸,第三引弧片的開口尺寸大于第一引弧片的開口尺寸。所述的第一引弧片向外側還延伸設有形成引弧角的第一延伸段,且第一延伸段向斜上方伸出。所述的第三引弧片向外側還延伸設有形成引弧角的第二延伸段,且第二延伸段向斜下方伸出。 一種用于斷路器的滅弧機構,包括動觸頭、滅弧片、隔弧板、靜觸頭和軀殼,其中,動觸頭、滅弧片、隔弧板和靜觸頭分別裝在軀殼內并處于對應配合的位置,由動觸頭、靜觸頭、隔弧板和軀殼圍成一個滅弧室,滅弧室的兩頭分別設有第一出氣通道和第二出氣通道,滅弧片設在滅弧室內,且滅弧片置于動觸頭和靜觸頭之間,以使得動觸頭運動時經過該滅弧片;所述滅弧片包括第一引弧片、第二引弧片和第三弧片;其中,第一引弧片為V形槽結構,第二引弧片為V形槽結構,第三引弧片為U形槽結構,第一引弧片、第二引弧片和第三引弧片在底部依序一體相連接而使得三個引弧片的槽相連通;第一引弧片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二引弧片的高度尺寸,第三引弧片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一引弧片的高度尺寸;第一引弧片的開口尺寸大于第二引弧片的開口尺寸,第三引弧片的開口尺寸大于第一引弧片的開口尺寸;所述滅弧片的第一引弧片設在靠近靜觸頭的位置。所述的第一引弧片向外側還延伸設有形成引弧角的第一延伸段,且第一延伸段向斜上方伸出并靠近所述靜觸頭。所述的第三引弧片向外側還延伸設有形成引弧角的第二延伸段,且第二延伸段向斜下方伸出。所述的動觸頭由銅材料制作而成的觸頭部件和由鐵材料制作而成的支架部件組成,觸頭部件固定在支架部件上。所述的支架部件的末端設為弓I弧角結構。所述第一出氣通道和第二出氣通道在與滅弧室的相接處均設為喇叭口結構,且喇叭口是由第一出氣通道、第二出氣通道向滅弧室方向呈漸次增大。本技術的一種滅弧片及其用于斷路器的滅弧機構,是對滅弧片進行了重新設計,在滅弧片兩端各設有一個引弧角,滅弧片部分則分成三段設計靠近靜觸頭部分采用V形槽結構,開口尺寸設為A,緊接著的中間部分采用短腳V形槽結構,開口尺寸設為B,后段則采用U形槽結構,其開口尺寸設為C,則三段的開口尺寸應符合公式C>A>B。在滅弧片靠近靜觸頭的一端設有一個引弧角,則可以取消了原有技術的靜觸頭觸點末端折角。在動觸頭方面,對原有技術的動觸頭進行了分解設計,分解成觸頭部件和支架部件兩個零件,其中觸頭部件為銅材質執行載流功能,支架部件為鐵材質執行支撐件功能,并在支架部件末端設計有引弧角。對構成滅弧小室的軀殼內壁出氣通道則采用喇叭口設計,使其更符合氣體動力學。(所述氣體動力學設計是1、指滅弧小室出兩個出氣孔外其他地方盡可能密閉;2、內壁及氣體流道采用圓滑特性,無尖角或突起等增加氣體流動阻力的特征;3、出氣孔采用喇叭口設計。其目的是使在動靜觸點間產生的高壓氣體能夠盡快從出氣孔排出,以便快速把電弧吹斷。)在斷路器遭遇短路故障時,動、靜觸頭在保護機構的驅動下斷開。在斷開初期即開距在3mm以內時,電弧處于滅弧室前段V形槽內,由于V形槽開口 A僅比觸頭寬度大一點且動觸頭背面緊貼著鐵材質的動觸頭支架,所以電弧周圍能產生強大的磁場,該磁場可以將電弧往滅弧室方向移動,電弧在磁場的作用下移動至滅弧室的引弧角和動觸頭的支撐部件的引弧角上,此時電弧即被分割成兩段,將靜觸頭、滅弧室引弧角和動觸頭的支架部件引弧角連成一串,這樣電弧即被移至滅弧室V形槽底部,既減輕了電弧對觸頭的燒蝕又可以讓電弧充分燃燒滅弧室來達到降溫作用。隨著動觸頭繼續運動至滅弧室中段短腳V形槽處時,由于短腳V形槽開口 B更小,其將能對電弧再次進行切割。當動觸頭完全打開時動觸頭處于滅弧室后段U形槽附近,此時動觸頭的支架部件的引弧角與滅弧室后段的引弧角形成一個喇叭口,該喇叭口可以移到電弧移動至第二出氣通道直至拉斷熄滅。同時滅弧室U形槽開口 C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滅弧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引弧片、第二引弧片和第三弧片;其中,第一引弧片為V形槽結構,第二引弧片為V形槽結構,第三引弧片為U形槽結構,第一引弧片、第二引弧片和第三引弧片在底部依序一體相連接而使得三個引弧片的槽相連通;第一引弧片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二引弧片的高度尺寸,第三引弧片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一引弧片的高度尺寸;第一引弧片的開口尺寸大于第二引弧片的開口尺寸,第三引弧片的開口尺寸大于第一引弧片的開口尺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滅弧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引弧片、第二引弧片和第三弧片;其中,第一引弧片為V形槽結構,第二引弧片為V形槽結構,第三引弧片為U形槽結構,第一引弧片、第二引弧片和第三引弧片在底部依序一體相連接而使得三個引弧片的槽相連通;第一引弧片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二引弧片的高度尺寸,第三引弧片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一引弧片的高度尺寸;第一引弧片的開口尺寸大于第二引弧片的開口尺寸,第三引弧片的開口尺寸大于第一引弧片的開口尺寸。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滅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引弧片向外側還延伸設有形成引弧角的第一延伸段,且第一延伸段向斜上方伸出。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滅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引弧片向外側還延伸設有形成引弧角的第二延伸段,且第二延伸段向斜下方伸出。4.一種用于斷路器的滅弧機構,包括動觸頭、滅弧片、隔弧板、靜觸頭和軀殼,其中,動觸頭、滅弧片、隔弧板和靜觸頭分別裝在軀殼內并處于對應配合的位置,由動觸頭、靜觸頭、隔弧板和軀殼圍成一個滅弧室,滅弧室的兩頭分別設有第一出氣通道和第二出氣通道,滅弧片設在滅弧室內,且滅弧片置于動觸頭和靜觸頭之間,以使得動觸頭運動時經過該滅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滅弧片包括第一引弧片、第二引弧片和第三弧片;其中,第一引弧片為V形槽結構,第二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慧德,徐明,
申請(專利權)人:廈門宏美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