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提供一種兩自由度差動式往復推送裝置,包括機架及設在機架上的行星輪系機構及驅動機構、凸輪連桿機構;行星輪系機構包括行星架,行星輪系機構通過行星架與驅動機構連接;行星輪的中心軸一端設有同步帶差動機構,其另一端設有凸輪連桿機構;另外,凸輪連桿機構也與行星架連接;同步帶差動機構的動力輸出端與推手機構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兩自由度差動式往復推送裝置,各運動構件以旋轉運動的形式直接將輸入的旋轉運動轉化為往復運動,避免使用導軌與滑塊直接驅動貨物;能在更高的速度下穩定運行,這對包裝機械在保證包裝質量和提高包裝速度等方面有很大幫助。(*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輕工裝備中的推送裝置
,特別涉及一種兩自由度差動式往復推送裝置。
技術介紹
推送裝置是包裝機械中的重要部件。高速包裝機械對推送裝置的工作要求比較高;在高速運行的情況下,要求推送裝置嚴格以直線運動的形式將物品推入下一工位;而返程時需要避讓該直線運動軌跡,甚至還要完成一些簡單的包裝折疊動作,同時保證不損壞包裝物品。高速包裝機械運行速度高,推送速度可達500次/分鐘,慣性加速度大,而包裝機 械要求推送裝置接觸包裝物品時的慣性力盡量小,以防損壞包裝物品,所以開發出適合高速運行的推送裝置對提高包裝機械性能具有重要意義。推送裝置的運動軌跡一般是由直線往復運動和另外一種運動疊加而成的兩自由度平面運動。在傳統機械中,普遍采用曲柄滑塊機構來產生往復直線運動,雖然其機構較為簡單,但由于其往復運動要靠滑塊與導軌的相對滑動來保證,需要較高的加工精度、安裝精度和較大的機構空間,且易出現導軌和滑塊磨損等問題;另外,曲柄滑塊機構應用到高速機械的時候會有一定的問題,其慣性力較大,難以實現平衡,易造成機械振動及噪聲等問題,降低機械效率和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是針對現有高速包裝機械的推送裝置的技術不足,提供一種兩自由度差動式往復推送裝置。為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兩自由度差動式往復推送裝置,包括機架及設在機架上的行星輪系機構及驅動機構、凸輪連桿機構;所述行星輪系機構包括行星架,所述行星輪系機構通過行星架與驅動機構連接;所述行星輪的中心軸一端設有同步帶差動機構,其另一端設有凸輪連桿機構;另外,所述凸輪連桿機構也與行星架連接;所述同步帶差動機構的動力輸出端與推手機構連接。優選地,所述行星輪系機構為齒輪傳動行星輪系機構或同步帶傳動行星輪系機構。優選地,所述齒輪傳動行星輪系機構包括行星架及設在行星架上的太陽輪、行星輪、惰輪;其中,所述太陽輪的中心軸穿過行星架固定于機架上;所述行星輪的中心軸一端與同步帶差動機構連接,其另一端與凸輪連桿機構連接;所述惰輪分別與太陽輪、行星輪嚙合,從而驅動行星輪的轉動;且所述行星輪的齒數為太陽輪的齒數的1/2。優選地,所述同步帶傳動行星輪系機構包括行星架及設在行星架上的太陽輪、行星輪、張緊輪;其中,所述太陽輪的中心軸穿過行星架固定于機架上;所述行星輪的中心軸一端與同步帶差動機構連接,其另一端與凸輪連桿機構連接;太陽輪和行星輪為同步帶輪,太陽輪通過同步帶驅動行星輪,所述張緊輪壓在同步帶上;且所述行星輪的齒數為太陽輪的齒數的1/2。 優選地,為便于安裝與美觀,所述行星架中間設有U型切口區域,所述切口區域用于安裝太陽輪、行星輪與惰輪;或所述切口區域用于安裝太陽輪、行星輪與張緊輪。優選地,所述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齒輪、第二齒輪與動力輸入軸;所述行星架與第一齒輪嚙合,所述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嚙合;所述第二齒輪與動力輸入軸連接,所述動力輸出軸與外界動力源相連接。優選地,所述同步帶差動機構包括連桿及置于連桿內的同步帶、第一帶輪、第二帶輪與張緊輪;所述第一帶輪與行星輪的中心軸連接,該第一帶輪能相對于行星輪或連桿轉動;所述第一帶輪、第二帶輪通過同步帶連接,所述張緊輪壓在同步帶上,且所述第一帶輪的齒數為第二帶輪的齒數的1/2,所述第二帶輪輪徑大于第一帶輪;所述第二帶輪在第一 帶輪的驅動下相對連桿轉動,所述第二帶輪一端與推手機構連接;所述連桿的桿長等于太陽輪與行星輪的中心距。優選地,為便于安裝于美觀,所述連桿為空心狀,所述同步帶、第一帶輪、第二帶輪與張緊輪設置于連桿內。優選地,所述凸輪連桿機構包括平面凹槽凸輪和曲柄搖桿機構;所述曲柄搖桿機構包括第一桿、搖桿、第三桿與曲柄;所述第一桿一端裝在行星架上,另一端與搖桿的一端連接,所述搖桿的另一端與第三桿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三桿的另一端與曲柄的一端鉸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與行星輪中心軸連接;所述平面凹槽凸輪裝在機架上;所述搖桿上設有滾子,所述平面凹槽凸輪相應設有用于滾子運動的導軌。優選地,所述推手機構包括推手,所述推手的動力輸入端與第二帶輪中心軸的動力輸出端相連接,所述推手的動力輸出端設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用于將推送中的貨物定位。本技術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術兩自由度差動式往復推送裝置,相比起曲柄滑塊推送裝置,結構更加緊湊,慣性力小;同時,本技術使用了同步帶傳動機構,能更好地降低機械的振動及噪音。2)本技術兩自由度差動式往復推送裝置,各運動構件以旋轉運動的形式直接將輸入的旋轉運動轉化為往復運動,避免使用導軌與滑塊直接驅動貨物;能在更高的速度下穩定運行,這對包裝機械在保證包裝質量和提高包裝速度等方面有很大幫助。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兩自由度差動式往復推送裝置的前視圖;圖2為實施例I的三維圖;圖3為實施例2的三維圖;圖4為實施例I沿圖I中A-A剖面的剖視圖;圖5為實施例2沿圖I中A-A剖面的剖視圖;圖6為沿圖4或圖5中B-B剖面的局部剖視圖;圖7為實施例I中C-C剖面的剖視圖;圖8為實施例2中D-D剖面的剖視圖;圖9為沿圖4或圖5中E-E剖面的剖視圖;圖10為行星輪系機構的工作原理圖;圖11為小帶輪相對于行星架的運動規律趨勢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的技術目的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實施例不能在此一一贅述,但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實施例。除非特別說明,本技術采用的材料和加工方法為本
常規材料和加工方法。實施例I如圖1、2、4、6、7、9所示,一種兩自由度差動式往復推送裝置,包括機架I及設在機架I上的行星輪系機構及驅動機構、凸輪連桿機構。行星輪系機構包括行星架2,行星輪系機構通過行星架2與驅動機構連接。行星輪中心為空心區域8,用于安裝中心軸6,該中心軸兩端均伸出于該行星輪。行星輪的中心軸6另一端設有同步帶差動機構,同步帶差動機構的動力輸出端與推手機構連接。行星輪的中心軸6的另一端設有凸輪連桿機構;另外,所述凸輪連桿機構也與行星架2連接。行星輪系機構包括齒輪傳動行星輪系機構。齒輪傳動行星輪系機構包括行星架及設在行星架上的太陽輪3、行星輪5與惰輪4。其中,太陽輪的中心軸22穿過行星架的空心區域33固定于機架I上。行星輪的中心軸6 —端與同步帶差動機構連接,其另一端與凸輪連桿機構連接。惰輪4分別與太陽輪3、行星輪5嚙合;且行星輪5的齒數為太陽輪3的齒數的1/2。該行星架中間設有U型切口區域26,切口區域用于安裝太陽輪3、行星輪5、惰輪4。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齒輪21、第二齒輪24與動力輸入軸23 ;行星架與第一齒輪21連接,第一齒輪21與第二齒輪24嚙合;第二齒輪24與動力輸入軸23連接,動力輸出軸與外界動力源相連接。同步帶差動機構包括連桿7及置于連桿7內的同步帶12、第一帶輪9、第二帶輪11與張緊輪10。第一帶輪與行星輪的中心軸連接,該第一帶輪能相對于行星輪5或連桿7轉動。第一帶輪9、第二帶輪11通過同步帶連接;而張緊輪壓在同步帶上。且,第一帶輪9的齒數為第二帶輪11的齒數的1/2,第二帶輪11輪徑大于第一帶輪9。第二帶輪在第一帶輪的驅動下相對連桿轉動,第二帶輪的動力輸出端與推手機構連接。另外,連桿7的桿長等于太陽輪3與行星輪5的中心距。連桿為空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兩自由度差動式往復推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及設在機架(1)上的行星輪系機構及驅動機構、凸輪連桿機構;所述行星輪系機構包括行星架(2)與設于行星架(2)上的行星輪(5或35),所述行星輪系機構通過行星架(2)與驅動機構連接;所述行星輪的中心軸(6)一端設有同步帶差動機構,其另一端設有凸輪連桿機構;另外,所述凸輪連桿機構也與行星架(2)連接;所述同步帶差動機構的動力輸出端與推手機構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兩自由度差動式往復推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I)及設在機架(I)上的行星輪系機構及驅動機構、凸輪連桿機構;所述行星輪系機構包括行星架(2)與設于行星架(2)上的行星輪(5或35),所述行星輪系機構通過行星架(2)與驅動機構連接;所述行星輪的中心軸(6)—端設有同步帶差動機構,其另一端設有凸輪連桿機構;另外,所述凸輪連桿機構也與行星架(2)連接;所述同步帶差動機構的動力輸出端與推手機構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兩自由度差動式往復推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輪系機構為齒輪傳動行星輪系機構或同步帶傳動行星輪系機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兩自由度差動式往復推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傳動行星輪系機構還包括設在行星架上的太陽輪(3)與惰輪(4);其中,所述太陽輪的中心軸(22)穿過行星架(2)固定于機架(I)上;所述惰輪(4)分別與太陽輪(3)、行星輪(5)嚙合,從而驅動行星輪(5)的轉動;且所述行星輪(5)的齒數為太陽輪(3)的齒數的1/2。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兩自由度差動式往復推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帶傳動行星輪系機構還包括行星架(2)及設在行星架上的太陽輪(34)與張緊輪(36);其中,所述太陽輪的中心軸(22)穿過行星架(2)固定于機架(I)上;太陽輪(34)和行星輪(35)為同步帶輪,太陽輪(34)通過同步帶(37)驅動行星輪(35),所述張緊輪壓在同步帶上;且所述行星輪(35)的齒數為太陽輪(34)的齒數的1/2。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兩自由度差動式往復推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中間設有U型切口區域(26),所述切口區域用于安裝太陽輪(3)、行星輪(5)與惰輪(4);或所述切口區域用于安裝太陽輪(34)、行星輪(35)與張緊輪(36)。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兩自由度差動式往復推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齒輪(21)、第二齒輪(24)與動力輸入軸(23);所述行星架與第一齒輪(21)哨合,所述第一齒輪(21)與第二齒輪(24)嚙合;所述第二齒輪(2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憲民,金莫輝,曾家銓,甘波,
申請(專利權)人:華南理工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