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三極管與散熱片的成型工裝。
技術介紹
大功率的三極管在工作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為了加強三極管管芯所發熱的傳導,保證三極管穩定、可靠、安全的工作,需要給三極管加裝散熱片。傳統的加裝方式是將三極管與散熱片焊接,或人工將三極管與散熱片對準位置,然后用U型夾將它們夾緊固定,后者相對成本低,靈活度高,方便拆卸,循環利用,但是,由于U型夾的彈力很大,將U型夾打開再完全的夾住散熱片與三極管十分費力,人工操作耗時較大,因此,需要一種可以替代人工操作的方便省力快捷的成型工裝。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利用沖壓機使三極管與散熱片一次成型的工裝,本技術的三極管與散熱片的成型工裝,該工裝與沖壓機配合使用,使三極管與散熱片通過U型夾夾緊成型,該工裝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設有插座,所述插座與所述基座通過滑軌連接,所述插座的前側設有調節所述插座前后位置的拉手,所述插座上面步有插置所述三極管的管腳和所述散熱片的管腳的插孔,所述三極管和所述散熱片通過插腳插接在所述插座的插孔中,所述插座的后面設有小滑桿,所述小滑桿上設有升降臺,所述升降臺的前端設有彈簧片,所述升降臺的側面連接有控制所述升降臺上下移動的調節臂,所述插座的兩端設有大滑桿,所述大滑桿上設有下模,所述下模的上端固定連接沖壓臺,所述沖壓臺的上端是沖壓機的沖頭。所述拉手與所述插座鉸鏈連接,所述拉手還通過支座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拉手向上時,所述插座向內作直線運動,所述拉手向下時,所述插座向外作直線運動。所述升降臺在與所述小滑桿的接觸處、所述下模在與所述 ...
【技術保護點】
三極管與散熱片的成型工裝,該工裝與沖壓機配合使用,使三極管(1)與散熱片(2)通過U型夾(3)夾緊成型,其特征在于,該工裝包括基座(4),所述基座(4)上設有插座(5),所述插座(5)與所述基座(4)通過滑軌連接,所述插座(5)的前側設有調節所述插座(5)前后位置的拉手(6),所述插座(5)上面布設有插置所述三極管(1)的管腳和所述散熱片(2)的管腳的插孔,所述三極管(1)和所述散熱片(2)通過插腳插接在所述插座(5)的插孔中,所述插座(5)的后面設有小滑桿(7),所述小滑桿(7)上設有升降臺(8),所述升降臺(8)的前端設有彈簧片(9),所述升降臺(8)的側面連接有控制所述升降臺(8)上下移動的調節臂(10),所述插座(5)的兩端設有大滑桿(11),所述大滑桿(11)上設有下模(12),所述下模(12)的上端固定連接沖壓臺(13),所述沖壓臺(13)的上端是沖壓機的沖頭(14)。
【技術特征摘要】
1.三極管與散熱片的成型工裝,該工裝與沖壓機配合使用,使三極管(1)與散熱片(2)通過U型夾(3)夾緊成型,其特征在于,該工裝包括基座(4),所述基座(4)上設有插座(5),所述插座(5)與所述基座(4)通過滑軌連接,所述插座(5)的前側設有調節所述插座(5)前后位置的拉手(6),所述插座(5)上面布設有插置所述三極管(1)的管腳和所述散熱片(2)的管腳的插孔,所述三極管(1)和所述散熱片(2)通過插腳插接在所述插座(5)的插孔中,所述插座(5)的后面設有小滑桿(7),所述小滑桿(7)上設有升降臺(8),所述升降臺(8)的前端設有彈簧片(9),所述升降臺(8)的側面連接有控制所述升降臺(8)上下移動的調節臂(10),所述插座(5)的兩端設有大滑桿(11),所述大滑桿(11)上設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瓊,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動力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