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轉子壓平衡機,包括工裝板、定位治具和上鉚合結構,所述工裝板位于定位治具下方,工裝板由底板和下感應柱組成,下感應柱安裝在底板下方;定位治具由定芯柱、配重定位塊和磁鋼感應柱組成,定芯柱下端設置有配重定位塊,配重定位塊上對應于下感應柱位置處設置有磁鋼感應柱;定上鉚合結構位于位治具上方,上鉚合結構由上鉚合座、承壓板、脫料板、鉚合沖頭和上感應柱組成,上鉚合座下端設置有承壓板,承壓板下端通過定位導柱連接有脫料板,脫料板中間設置有鉚合沖頭,且脫料板上設置有上感應柱。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在本體機構不變下更換工裝來達到定頻/變頻機種共享,并能判定磁鋼有無安裝,替代磁鋼檢測專用傳感器,降低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壓縮機轉子制造領域,特別是一種具有定頻變頻機種共享和變頻機磁鋼檢測功能的轉子壓平衡機。
技術介紹
壓縮機轉子壓平衡機作為制冷設備的關鍵部件,其性能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而其發展也由恒定軸轉速的定頻技術轉向了變頻技術,變頻技術調溫速度快、電壓及環境要求低、溫控精度較高,而此性能大都依靠內置馬達轉子來實現,因此馬達轉子的磁性成為影響壓縮機性能的重要因素,而且現有壓縮機變頻馬達轉子的充磁往往通過充磁設備來實現,但在充磁前轉子與配重塊的鉚接,及鉚接前磁鋼是否有裝放的檢測,皆會影響轉子充磁的效能。 現有壓縮機轉子壓平衡機僅能單做定頻機種或變頻機種,而無法在整體機構不變化,僅更改機種工裝,來達到可以定頻/變頻機種共享及變頻機磁鋼檢測,因此,改變單純壓定頻和單純壓變頻轉子平衡機的狀況,設計磁鋼是否有裝放的檢測更為靈活實用的轉子壓平衡是很有必要的。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以上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本技術提供一種轉子壓平衡機,具有定頻變頻機種共享和變頻機磁鋼檢測功能。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轉子壓平衡機,包括工裝板、定位治具和上鉚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裝板位于定位治具下方,所述的工裝板由底板和下感應柱組成,下感應柱安裝在底板下方;所述的定位治具由定芯柱、配重定位塊和磁鋼感應柱組成,定芯柱下端設置有配重定位塊,配重定位塊上對應于下感應柱位置處設置有磁鋼感應柱;所述的定上鉚合結構位于位治具上方,上鉚合結構由上鉚合座、承壓板、脫料板、鉚合沖頭和上感應柱組成,上鉚合座下端設置有承壓板,承壓板下端通過定位導柱連接有脫料板,脫料板中間設置有鉚合沖頭,且脫料板上設置有上感應柱。所述的底板上設置有定位銷,底板的邊沿上設置有把手。所述的感應柱上設置有絕緣導柱,絕緣導柱與感應柱的連接處設置有圓線彈簧。所述的上感應柱的結構與下感應柱的結構相同。本技術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所述的轉子壓平衡機,打破以往定頻機種單純壓定頻機平衡塊機和單純壓變頻機平衡塊機的狀況,同時以本體機構不變,更換工裝來達到定頻/變頻機種共享,并以PLC微弱訊號與機臺串聯方式,判定磁鋼有無安裝,替代了磁鋼檢測專用傳感器,降低了成本。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所述轉子壓平衡機的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所述轉子壓平衡機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I的A部分局部放大圖。圖中1-工裝板,2-定位治具,3-上鉚合結構,4-下感應柱,11-底板,12-把手,13-定位銷,21-定芯柱,22-配重定位塊,23-磁鋼感應柱,31-上鉚合座,32-承壓板,33-脫料板,34-定位導柱,35-鉚合沖頭,36-上感應柱,41-絕緣導柱,42-圓線彈簧。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I、圖2、圖3所示,一種轉子壓平衡機,包括工裝板I、定位治具2和上鉚合結構3,工裝板I位于定位治具2下方,上鉚合結構3位于定位治具2上方,工裝板I由底板11和下感應柱4組成,底板11上設置有定位銷13,下感應柱4安裝在底板11下方;所述的定位治具2由定芯柱21、配重定位塊22和磁鋼感應柱23組成,定芯柱21下端設置有配重 定位塊22,配重定位塊22上對應于下感應柱4位置處設置有磁鋼感應柱23 ;所述的上鉚合結構3由上鉚合座31、承壓板32、脫料板33、鉚合沖頭35和上感應柱36組成,上鉚合座31下端設置有承壓板32,承壓板32下端通過定位導柱34連接有脫料板33,脫料板33中間設置有鉚合沖頭35,且脫料板33上設置有上感應柱36。在本實施例中,底板11上設置有定位銷13,底板11的邊沿上設置有把手12,定位銷13的設置保證了工裝板I與定位治具2的位置對應,把手12的設置方便了工裝板I的移動。在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下感應柱4上設置有絕緣導柱41,絕緣導柱41與感應柱4的連接處設置有圓線彈簧42,圓線彈簧42具有緩沖下感應柱4的受力和保護下感應柱4的作用。在本實施例中,上感應柱36的結構與下感應柱4的結構相同。本技術的工作方式如下當轉子(圖中未給出)放置于定位治具2時,因為轉子安裝有磁鋼,磁鋼感應柱23會因磁鋼重量下沉,突出定位治具2,定位治具2置于工裝板I后,因突出的磁鋼感應柱23將絕緣導柱41及下感應柱4下頂,使感應柱4與工裝板I脫離,造成將PLC與機臺間的訊號斷開,表示轉子內部安裝有磁鋼。當工裝板I回路斷開后,上鉚合結構3下降預壓工件,當另一邊轉子安裝有磁鋼時,將上感應柱36上頂,使上感應柱36與脫料板33脫離,造成將PLC與上鉚合結構3間的訊號斷開,表示轉子內部安裝有磁鋼,此時PLC判斷轉子磁鋼皆有安裝后,即加壓上鉚合結構3,完成變頻機種壓平衡塊功能,當轉換定頻時,僅須更換定頻工裝板1,即可使用。本技術通過上述的結構設置,打破以往定頻機種單純壓定頻機平衡塊機和單純壓變頻機平衡塊機的狀況,能夠實現在本體機構不變條件下,更換工裝來達到定頻/變頻機種共享,并以PLC微弱訊號與機臺串聯方式,判定磁鋼有無安裝,從而替代磁鋼檢測專用傳感器,降低成本。權利要求1.一種轉子壓平衡機,包括工裝板、定位治具和上鉚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裝板位于定位治具下方,所述的工裝板由底板和下感應柱組成,下感應柱安裝在底板下方;所述的定位治具由定芯柱、配重定位塊和磁鋼感應柱組成,定芯柱下端設置有配重定位塊,配重定位塊上對應于下感應柱位置處設置有磁鋼感應柱;所述的定上鉚合結構位于位治具上方,上鉚合結構由上鉚合座、承壓板、脫料板、鉚合沖頭和上感應柱組成,上鉚合座下端設置有承壓板,承壓板下端通過定位導柱連接有脫料板,脫料板中間設置有鉚合沖頭,且脫料板上設置有上感應柱。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轉子壓平衡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上設置有定位銷,底板的邊沿上設置有把手。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轉子壓平衡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應柱上設置有絕緣導柱,絕緣導柱與感應柱的連接處設置有圓線彈簧。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轉子壓平衡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感應柱的結構與下感應柱的結構相同。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轉子壓平衡機,包括工裝板、定位治具和上鉚合結構,所述工裝板位于定位治具下方,工裝板由底板和下感應柱組成,下感應柱安裝在底板下方;定位治具由定芯柱、配重定位塊和磁鋼感應柱組成,定芯柱下端設置有配重定位塊,配重定位塊上對應于下感應柱位置處設置有磁鋼感應柱;定上鉚合結構位于位治具上方,上鉚合結構由上鉚合座、承壓板、脫料板、鉚合沖頭和上感應柱組成,上鉚合座下端設置有承壓板,承壓板下端通過定位導柱連接有脫料板,脫料板中間設置有鉚合沖頭,且脫料板上設置有上感應柱。本技術能夠在本體機構不變下更換工裝來達到定頻/變頻機種共享,并能判定磁鋼有無安裝,替代磁鋼檢測專用傳感器,降低成本。文檔編號B21D39/00GK202701183SQ20122038549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6日專利技術者朱振剛 申請人:珠海啟世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轉子壓平衡機,包括工裝板、定位治具和上鉚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裝板位于定位治具下方,所述的工裝板由底板和下感應柱組成,下感應柱安裝在底板下方;所述的定位治具由定芯柱、配重定位塊和磁鋼感應柱組成,定芯柱下端設置有配重定位塊,配重定位塊上對應于下感應柱位置處設置有磁鋼感應柱;所述的定上鉚合結構位于位治具上方,上鉚合結構由上鉚合座、承壓板、脫料板、鉚合沖頭和上感應柱組成,上鉚合座下端設置有承壓板,承壓板下端通過定位導柱連接有脫料板,脫料板中間設置有鉚合沖頭,且脫料板上設置有上感應柱。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振剛,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啟世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