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散熱器鰭片與底座的自動化組裝方法及其設備,該制程系包括(1)自動化料帶輸送,并依序通過沖壓而成型鰭片(2)將底座移動至鰭片的沖斷位置(3)以沖壓鉚合沖頭將鰭片沖斷,并與底座同步完成緊配鉚合(4)同向往復移動底座,使鰭片植滿底座為止(5)側向移動取出散熱器成品,并由另一底座同步接替重復上述制程;其設備包括一組自動化料帶輸送裝置、一組自動沖壓模具及一組三軸聯動模具,系使用兩個治具分別承載一底座,并通過三軸聯動模具控制底座精確移動至鰭片的沖斷位置,以配合自動化的料帶輸送,利用沖壓鉚合沖頭將鰭片沖斷,并與底座同步完成緊配鉚合,所述三軸聯動模具系反復移動治具,直到鰭片植滿底座為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系提供一種散熱器鰭片與底座的自動化組裝方法及其設備,其系通過一組自動化料帶輸送裝置、一組自動沖壓模具及一組三軸聯動模具的自動化制程,而將底座與鰭片快速組裝為一緊配鉚合的散熱器成品。
技術介紹
習知由復數鰭片與底座組成的散熱器,一般制程系將復數鰭片預先排列植設于一底座,再利用沖壓沖頭將鰭片個別逐片的夾置結合于底座的夾槽,其過程中需耗費大量的人工操作,無法實現一貫化的自動量產,不僅增加人工成本,且生產效率緩慢,無法取得快速量產的優勢,也難以進一步降低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之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種散熱器鰭片與底座的自動化組裝方法,其制程包括(I)自動化料帶輸送,并依序通過沖壓而成型鰭片;(2)將底座移動至鰭片的沖斷位置;(3)以沖壓鉚合沖頭將鰭片沖斷,并與底座同步完成緊配鉚合;(4)同向往復移動底座,使鰭片植滿底座為止;以及(5)側向移動取出散熱器成品,并由另一底座同步接替重復制程;通過上述制程,即可實現一貫化的快速自動量產,將鰭片與底座緊配結合為一散熱器,以節省人工并降低成本。本專利技術之次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種散熱器鰭片與底座的自動化組裝設備,其系包括一組自動化料帶輸送裝置、一組自動沖壓模具及一組三軸聯動模具,系使用兩個治具分別承載一底座,并通過三軸聯動模具控制底座精確移動至鰭片的沖斷位置,以配合自動化的料帶輸送,再利用沖壓鉚合沖頭將鰭片沖斷,并與底座同步完成緊配鉚合,而所述三軸聯動模具系反復移動治具,直到鰭片植滿底座為止。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其進行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流程 圖2為本專利技術自動化組裝設備的配置組合 圖3為本專利技術以一沖壓鉚合沖頭沖斷鰭片并與底座完成同步緊 配鉚合的狀態示意 圖4為本專利技術中三軸聯動模具配置組合的示意 圖5為本專利技術側向移動以待取出散熱器成品的狀態示意 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散熱器成品立體圖。附圖標識說明 I、鰭片10、自動化料帶輸送裝置101、料帶導正支架2、底座 20、自動沖壓模具201、上模 202、沖壓鉚合沖頭21、插槽 30、三軸聯動模具301、X軸驅動馬達 302、Y軸驅動馬達303、模具滑臺 304、治具40、料帶 401、廢料帶。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依附圖I至6及實施例將本專利技術方法設備的構成特征與其它作用、目的詳細說明如下 茲第一圖所示系本專利技術「散熱器鰭片與底座的自動化組裝方法」的流程步驟,其實施制程包括 (O自動化料帶輸送,并依序通過沖壓而成型鰭片; (2)將底座移動至鰭片的沖斷位置; (3)以沖壓鉚合沖頭將鰭片沖斷,并與底座同步完成緊配鉚合; (4)同向往復移動底座,使鰭片植滿底座為止; (5)側向移動取出散熱器成品,并由另一底座同步接替重復制程;通過上述制程,即可實現一貫化的快速自動量產,將鰭片與底座緊配結合為一散熱器,以節省人工并降低成本。請參照第二圖所示,上述的自動化料帶輸送流程步驟,鰭片I是在料帶40輸送過程中,依序通過上模201的逐步沖壓而形成鰭片1,并通過自動化料帶輸送裝置10抵達預定的沖斷位置,于經過沖斷后,所述廢料帶401系可通過一設于尾端的料帶導正支架102送出。上述的底座2,其系承置于一與料帶40呈同方向往復移動的治具304,該底座2系配合治具304的往復移動,以使底座2可往復移動至鰭片I的沖斷位置,并于沖斷的同時,可同步緊配鉚合于底座2預設的插槽21,利用治具304的往復移動,使鰭片I植滿底座2后而停止治具304的作動。依第二圖所示,本專利技術所為「散熱器鰭片與底座的自動化組裝設備」,主要系包括一組自動化料帶輸送裝置10、一組自動沖壓模具20及一組三軸聯動模具30,其中 自動化料帶輸送裝置10,系可自動輸送一料帶40,而尾端并架設一料帶導正支架101,用以自動送出廢料帶401 ; 自動沖壓模具20,其系包含一上模201及一沖壓鉚合沖頭202,上模201系于料帶40通過時,可依序沖壓而成型復數并排的鰭片1,各鰭片I系相連于料帶40并向下垂立,當底座2移動至鰭片I的沖斷位置時,該沖壓鉚合沖頭202即可沖斷鰭片1,且向下重壓,使鰭片I與底座2同步完成緊配鉚合(如第三圖); 三軸聯動模具30,如第四圖所示,其系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X軸驅動馬達301及一個Y軸驅動馬達302,Y軸驅動馬達302系控制一模具滑臺303可為Y軸方向的往復移動,兩個或兩個以上的X軸驅動馬達301則分別結合控制一治具304可為X軸方向的往復移動,而兩個治具304均結合設于模具滑臺303,且各治具304系提供底座2承置,以通過三軸聯動模具30的往復移動,使底座2可同向(X軸方向)往復移動至鰭片I的沖斷位置,至完成鰭片I植滿底座2為止,提供側向(Y軸方向)移動(如第五圖),取出緊配結合后的散熱器成品(如第六圖),再由另一底座2同步接替重復上述制程,實現一貫化的自動量產。上述的驅動馬達301或302,其系適合采用伺服馬達,用以控制治具304的精準到位及依序移動。上述自動沖壓模具20的沖壓鉚合沖頭202,其系同時具有剪料與鉚合功能結構的一體沖頭,故于沖壓時可完成鰭片I的截斷并同步緊配鉚合于底座2預設的插槽21。綜上所述,誠可見本專利技術所為散熱器鰭片與底座的自動化組裝方法及其設備,其整體手段應用系前所未見,且能實現由鰭片與底座緊配鉚合快速制造散熱器的一貫化自動量產,故能節省人工、降低成本,為此依法申請專利,敬請詳審并賜準其專利技術專利,實感德 便。權利要求1.一種散熱器鰭片與底座的自動化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實施制程包括 (O自動化料帶輸送,并依序通過沖壓而成型鰭片; (2)將底座移動至鰭片的沖斷位置; (3)以沖壓鉚合沖頭將鰭片沖斷,并與底座同步完成緊配鉚合; (4)同向往復移動底座,使鰭片植滿底座為止; (5 )側向移動取出散熱器成品,并由另一底座同步接替重復制程; 通過上述制程,系將鰭片與底座緊配結合為一散熱器,以實現一貫化的快速自動量產。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散熱器鰭片與底座的自動化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自動化料帶輸送的流程中,料帶系依序通過上模的逐步沖壓而形成鰭片,并通過自動化料帶輸送裝置抵達預定的沖斷位置。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散熱器鰭片與底座的自動化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鰭片于沖斷后所剩余的廢料帶系通過一設于尾端的料帶導正支架送出。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散熱器鰭片與底座的自動化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向往復移動的底座,其系承置于一與料帶呈同方向往復移動的治具,使底座配合治具往復移動至鰭片的沖斷位置,并于沖斷時將鰭片同步緊配鉚合于底座預設的插槽。5.一種散熱器鰭片與底座的自動化組裝設備,其特征在于系包括一組自動化料帶輸送裝置、一組自動沖壓模具及一組三軸聯動模具,其中 自動化料帶輸送裝置,系自動輸送一料帶; 自動沖壓模具,系包含一上模及一沖壓鉚合沖頭,各鰭片系相連于料帶并向下垂立,當底座移動至鰭片的沖斷位置時,該沖壓鉚合沖頭即沖斷鰭片,且向下重壓,使鰭片與底座同步完成緊配柳合; 三軸聯動模具,系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X軸驅動馬達及一個Y軸驅動馬達,Y軸驅動馬達系控制一沿Y軸方向往復移動的模具滑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X軸驅動馬達系分別結合控制一沿X軸方向往復移動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散熱器鰭片與底座的自動化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實施制程包括:(1)自動化料帶輸送,并依序通過沖壓而成型鰭片;(2)將底座移動至鰭片的沖斷位置;(3)以沖壓鉚合沖頭將鰭片沖斷,并與底座同步完成緊配鉚合;(4)同向往復移動底座,使鰭片植滿底座為止;(5)側向移動取出散熱器成品,并由另一底座同步接替重復制程;通過上述制程,系將鰭片與底座緊配結合為一散熱器,以實現一貫化的快速自動量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崇賢,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漢旭五金塑膠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