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功能性食品,以飴糖、蜂蜜果糖、大豆磷脂、維生素C為主要成分制作的第三代功能性食品,具有潤肺、止咳、止咽喉痛、提高免疫機能、防止齲齒、預防色素沉著、防治黃褐斑、雀斑發生、使皮膚保持潔白細嫩、促進傷口愈合、強健血管和骨骼等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到一種功能性食品。
技術介紹
飴糖出自《本草經集注》。陶弘景方家用飴糖,乃云膠飴,皆是濕糖如厚蜜者,建中湯中多用之。其凝強及牽白者不入藥。今酒用曲,糖用蘗,猶同是米麥,而為中上之異,糖當以和潤為優,酒以醺亂為劣。《蜀本草》:《圖經》云,飴即軟糖也,北人謂之場。粳米、粟米、大麻、白術、黃精、枳犋子等,并堪作之,惟以糯米作者入藥。《本草綱目》:按劉熙《釋名》云,餹之清者曰飴,形怡怡然也;稠者曰餳,強硬如錫也;如餳而濁者曰沃;《方言》謂之長韹。《楚辭》云,巨妝蜜餌用長韹是也。飴餳用麥蘗或谷芽同諸米熬煎而成,古人寒食多食餳,故醫方亦收用之。《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蜂蜜甘平無毒,主益氣補中,久服輕身延年。《本草綱目》記載蜂蜜有五功補中、清熱、解毒、潤燥、止痛。現代醫學也證明,蜂蜜對 神經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病等,均有療效。蜂蜜果糖是將蜂蜜中葡萄糖、蔗糖、雜質過濾后得到的一種透明的液體,蜂蜜果糖其代謝途徑與胰島素無關,人體攝入不會引起血糖及胰島素水平波動。大豆卵磷脂被譽為與蛋白質、維生素并列的“第三營養素”。然而,真正了解大豆卵磷脂的人卻很少,卵磷脂在我國也只是少數人享用的“貴族食品”。維生素C的作用很多,維生素C有分解皮膚中黑色素,預防色素沉著,防治黃褐斑、雀斑發生,使皮膚保持潔白細嫩的功能,并有促進傷口愈合、強健血管和骨骼的作用。所以將飴糖、蜂蜜果糖、大豆磷脂、維生素C組合在一起可以發揮相乘作用,充分發揮其功效,制作出第三代功能性食品。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以上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功能性食品。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該功能性食品的配方組份飴糖1-100份蜂蜜果糖1-100份大豆磷脂O. 3-50份維生素CO. 3-30份混合后制造的一種功能性食品。取飴糖(1-100份)、蜂蜜果糖(1-100份)、大豆磷脂(O. 3-50份)、維生素 C (O. 3-30份)混合后經真空干燥制造的粉末食品。取將飴糖(1-100份)、蜂蜜果糖(1-100份)、大豆磷脂(O. 3-50份)、維生素 C(O. 3-30份)混合后經熱交換器加熱、模具成型、在-5°c -15°C之間冷卻后形成的固體食品O取飴糖1-100份蜂蜜果糖1-100份大豆磷脂O. 3-50份維生素CO. 3-30份混合后經熱交換器加熱、制作成外層,在將制作好的內層和外層按重量比為內層15% -85%外層 15%-85%組合,在-5°C_25°C之間冷卻后形成的多層固體食品。所述內層為飴糖、蜂蜜果糖、大豆磷脂、碳酸鈣、芝麻、黑芝麻、松子仁、杏仁、榛子仁、花生仁、核桃仁、食用菌、葉酸、 維生素B族、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薄荷粉、薄荷提取物、牛奶、牛初乳、奶粉、奶稀、牛初乳粉、可可粉、蜂王漿、蜂王漿粉、蜂花粉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取飴糖(1-100份)、蜂蜜果糖(1-100份)、大豆磷脂(O. 3-50份)、維生素 C (O. 3-30份)混合后加入水沖入二氧化碳或不沖入二氧化碳制得的液體飲品。本專利技術的蜂蜜果糖來源優先選用ZL96113165. 9的專利技術生產制造的蜂蜜果糖。本專利技術的飴糖來源優先選用ZL01127693. 2專利技術生產制造的飴糖。具體實施方式II、將I公斤飴糖用熱交換器加熱到35°C -55°C后備用,2、將2公斤蜂蜜果糖用熱交換器分別加熱到35°C _55°C后備用,3、將分別加熱的飴糖、蜂蜜果糖倒入攪拌器中在不斷攪拌的情況下慢慢地加入大豆磷脂100克和維生素C20克,攪拌均勻后,4、將攪拌均勻的液體物料用灌裝機灌裝后,在0°C -25°C的冷卻后即得成品。具體實施方式2I、將I公斤飴糖用熱交換器加熱到35°C -55°C后備用,2、將2公斤蜂蜜果糖用熱交換器分別加熱到35°C _55°C后備用,3、將分別加熱的飴糖、蜂蜜果糖倒入攪拌器中在不斷攪拌的情況下慢慢地加入大豆磷脂100克和維生素C20克,攪拌均勻后,4、將攪拌均勻的液體物料加水3公斤稀釋后送入高速離心噴霧干燥機噴霧干燥,5、將噴霧干燥后所得的粉末狀物質包裝,既得成品。具體實施方式3I、將I公斤飴糖用熱交換器加熱到35°C -55°C后備用,2、將2公斤蜂蜜果糖用熱交換器分別加熱到35°C _55°C后備用,3、將分別加熱的飴糖、蜂蜜果糖倒入攪拌器中在不斷攪拌的情況下慢慢地加入大豆磷脂100克和維生素C20克,攪拌均勻后,4、將攪拌均勻的液體物料加水3公斤稀釋后送入真空干燥機中干燥,5、將真空干燥后所得的粉末狀物質包裝,既得成品。具體實施方式4I、將I公斤飴糖用熱交換器加熱到35°C -55°C后備用,2、將2公斤蜂蜜果糖用熱交換器分別加熱到35°C _55°C后備用,3、將分別加熱的飴糖、蜂蜜果糖倒入攪拌器中在不斷攪拌的情況下慢慢地加入大豆磷脂100克和維生素C20克,攪拌均勻后,4、將攪拌均勻的液體物料加適量的水3公斤稀釋后送入真空冷凍干燥機干燥,5、將真空干燥后所得的粉末狀物質包裝,既得成品。具體實施方式5I、將I公斤飴糖用熱交換器加熱到35°C -55°C后備用,2、將2公斤蜂蜜果糖用熱交換器分別加熱到35°C _55°C后備用,3、將分別加熱的飴糖、蜂蜜果糖倒入攪拌器中在不斷攪拌的情況下慢慢地加入大豆磷脂100克和維生素C20克,攪拌均勻后,4、將攪拌均勻的液體物料加熱到75°C _140°C后,倒入模具中在_5°C _15°C之間冷卻后形成固體物。5、將冷卻后形成的固體物包裝,既得成品。具體實施方式6I、將I公斤飴糖用熱交換器加熱到35°C -55°C后備用,2、將2公斤蜂蜜果糖用熱交換器分別加熱到35°C 55°C后備用,3、將分別加熱的飴糖、蜂蜜果糖倒入攪拌器中在不斷攪拌的情況下慢慢地加入大豆磷脂100克和維生素C20克,攪拌均勻后,4、將攪拌均勻的液體物料加熱到75V -140°C后制造成膏體切粒,再用模具成型后在-5°C _15°C之間冷卻后形成固體物。5、將冷卻后形成的固體物包裝,既得成品。具體實施方式7I、將I公斤飴糖用熱交換器加熱到35°C -55°C后備用,2、將2公斤蜂蜜果糖用熱交換器分別加熱到35°C _55°C后備用,3、將分別加熱的飴糖、蜂蜜果糖倒入攪拌器中在不斷攪拌的情況下慢慢地加入大豆磷脂100克和維生素C20克,攪拌均勻后作為外層原料,4、取一種或多種內層原料混合后作為內層原料。例如取花生一份500克、松子仁-份500克混合粉碎后作為內層原料,5、將攪拌均勻的外層原料加熱到75V -140°C后,倒入模具中在迅速注入內層原料后,在-5°C _15°C之間冷卻后形成多層固體物。6、將冷卻后形成的多層固體物包裝,既得成品。具體實施方式8I、將I公斤飴糖用熱交換器加熱到35°C -55°C后備用,2、將2公斤蜂蜜果糖用熱交換器分別加熱到35°C _55°C后備用,3、將分別加熱的飴糖、蜂蜜果糖倒入攪拌器中在不斷攪拌的情況下慢慢地加入大豆磷脂100克和維生素C20克,攪拌均勻后作為外層原料,4、取一種或多種內層原料混合后作為內層原料。例如取花生一份500克、松子仁一份500克混合粉碎后作為內層原料,5、將攪拌均勻的外層原料加熱到75°C _140°C后,制作成外層膏體,將內層均勻涂撒在外層膏體上,折疊或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功能性食品,其特征在于:該功能性食品的配方組份:飴糖1?100份蜂蜜果糖1?100份大豆磷脂0.3?50份維生素C0.3?30份混合后制造的一種功能性食品。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軍,
申請(專利權)人:楊軍,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