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竹制打擊樂器音板的制作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斷竹、剖片、粗刨留青、裝窯碼堆、升溫、加濕、高溫熱解、調濕降溫、出窯、平衡養生、精刨、稱重分類、組坯膠合。按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的竹制打擊樂器音板的制作方法,具有工藝合理、生產效率高、生產周期短、能耗低、無環境污染、生材利用率高等特點,其生產出的竹制打擊樂器音板音調、響度及音色好,而且產品性能穩定、密度較高、強度高、硬度大、韌性大、含水率穩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打擊樂器音板的加工
,尤其涉及。
技術介紹
衡量竹樂器發聲材料品質的主要參數為音調、響度和音色,其性能的好壞取決于竹材料的寬泛密度、平衡含水率、彈性模量、竹材內部結構的致密性及竹材的纖維孔的多少。普通炭化竹工藝是在較高溫度和濕度的狀態下改變竹材的顏色,并對竹材里面的 營養成分進行破壞和剔除。但這種工藝不能破壞竹材細胞中的吸水羥基官能團,故炭化出的竹片在大氣中含水率不穩定,導致尺寸也不穩定,也不能有效的提高竹材料的密度,對竹材強度及彈性模量也無增益,阻抑了竹制樂器發聲用材的選材。重組竹工藝是在高溫條件下炭化竹束或竹絲,浸膠后通過特高噸位壓機壓制成型的一種工藝,雖然可以提高竹材的硬度及密度。但此種竹材的竹纖維已被高溫導致斷裂,纖維孔也已被膠水堵死,且被碾實,板材不具備活性及韌性,而且隨著環境溫熱條件的變化或使用過程中內應力的釋放,會出現尺寸變形,表面開裂、翹曲、凹凸不平等現象。因此,普通炭化竹工藝和重組竹工藝制成的竹材料不適合作為竹樂器發聲材料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針對炭化竹工藝和重組竹工藝生產的竹材料不適合作為竹樂器發聲材料的缺陷,提供了一種工藝合理、生產效率高、生產周期短、耗能低、無污染、生材利用率高的制造方法,其生產出的竹制打擊樂器音板音調、響度及音色好,而且產品性能穩定、密度較高、強度高、硬度大、韌性大、含水率穩定等優點。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竹發聲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生產步驟包括 (I)斷竹 要求選用竹齡在4-6年的竹材料,并把竹材料斷開,所斷開的斷竹長度控制在300-3000mmo(2)剖片 把斷竹進行剖片,并且去掉內節。通常所剖竹片的寬度為18mm、23mm和26_,公差控制在 ±lmm。(3)粗刨留青對上一步所剖竹片進行粗刨留青,留青率25-35%。通常所刨竹片的厚度為6. 5mm、7.5mm>8. 5mm>9. 5mm,公差控制在 + lrnm。(4)裝窯碼堆對上一步粗刨留青后的竹片裝入到加熱窯中分層碼堆,各層用隔條隔開,各層隔條在材堆高度上對齊,各層被隔條隔開的空隙為均勻的通風氣道; (5)升溫 在常溫下升溫到60-80°C,將竹條烘干至含水率為12-20%,而后按8-12°C /h的升溫速度升溫至100-120°C ; (6)加濕 從100-120°C時,開始飽和蒸汽跟進,一直跟進到溫度達150-180°C ; (7)高溫熱解 在飽和蒸汽保護的特定溫度150-180°C下保持3小時。在該溫度濕度狀態下,竹材料的細胞壁發生熱解。(8)調濕降溫 按干濕球顯示折算出所需含水率的調濕蒸汽發生量進行調濕降溫,降溫速度12-18°C /h,降溫時間5小時以上。(9)出窯 當窯內的溫度低于75-85°C時,即可出窯。(10)平衡養生 出窯后冷卻至常溫,與大氣進行平衡含水率調整。冷卻過程中,注意不得淋雨、浸水。(11)精刨 取平衡養生7天以上的熱解片,進行精刨,竹片相鄰邊應為直角,兩側不允許有毛刺、刨痕;無明青、明黃;寬、厚尺寸誤差控制在+0. 5mm以內; (12)稱重分類 將同種規格的精刨竹片用天平進行稱重,然后按不同的重量等級依次做好標識備用; (13)組坯膠合 將同種規格、同種重量等級的精刨竹片進行錯節或對節組坯,膠合成符合樂器尺寸大小的音板。將音板養護7-10天后,按音準要求進行裁形調音階,即可用于竹制打擊樂器。作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所述步驟(3)的竹片留青率為30%。作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所述步驟(5),在常溫下逐漸升溫到70°C,而后按10°C/h得升溫速度升溫至110°C。作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所述步驟(6),從110°C時,開始飽和蒸汽跟進,一直跟進到溫度為160°C。作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所述步驟(7),在飽和蒸汽保護的特定溫度160°C下保持3小時。作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所述步驟(8,降溫速度為15°C /h。作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所述步驟(9),當窯內的溫度低于80°C時,出窯。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產生的積極的有益的效果是 (I)按本專利技術生產出的竹制打擊樂器音板的音調、響度及音色好,而且產品性能穩定、密度較高、強度高、硬度大、韌性大、含水率穩定。(2)按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竹制打擊樂器音板的制作方法,其具有工藝合理、生產效率高、生產周期短、耗能低、無污染、生材利用率高的特點。(3)按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竹制打擊樂器音板的制作方法,由于剔除了竹材內部的糖類脂類物質,并且使附著在細胞壁的毛細管凝結水揮發,因此其具有不易脹裂、霉變和縮節的特點。(4)按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竹制打擊樂器音板的制作方法,由于在生產過程中使竹材的細胞壁結構重新排列,解列了竹材細胞中的吸水羥基官能團,從而降低了竹材在大氣環境中的吸濕性和吸水性,保證了竹材的平衡含水率,提高了竹材的尺寸穩定性,實現了竹材品質的改良。(5)按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竹制打擊樂器音板的制作方法,在不改變竹材體積的情況下,能夠使竹材內部組織結構更致密更緊湊,達到了竹材有效密度增大的效果,從而使其強度和彈性模量增大。(6)按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竹制打擊樂器音板的制作方法,生產出的產品具有較高的密 度,其密度可達O. 85-1. lg/cm3。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實施例I :(I)斷竹,選用竹齡在4-6年的竹材料,并把竹材料斷開,所斷開的斷竹長度為300mm。(2)剖片,把斷竹進行剖片,所剖的竹片寬度為18mm,其寬度公差控制在±lmm。(3)粗刨留青,對上一步所剖竹片進行粗刨留青,竹片厚度為6. 5mm,留青率25%,其厚度公差控制在±lmm。(4)裝窯碼堆,對上一步粗刨留青后的竹片裝入到加熱窯中分層碼堆,各層用隔條隔開,隔條為不銹鋼方鋼或矩形鋼隔條,每層隔條要統一,各層隔條在材堆高度上對齊,各層被隔條隔開的空隙為均勻的通風氣道。(5)升溫,在常溫下逐漸升溫到60°C,將竹條烘干至含水率為12%,而后按8°C /h的升溫速度升溫至100°C。(6)加濕,從100°C時,開始飽和蒸汽跟進,一直跟進到溫度為150°C。(7)高溫熱解,在飽和蒸汽保護的特定溫度150°C下保持3小時。在該溫度濕度狀態下,竹材料的細胞壁發生熱解。(8)調濕降溫,按干濕球顯示折算出所需含水率的調濕蒸汽發生量進行調濕降溫,降溫速度12°C /h,降溫時間5小時以上。(9)出窯,當窯內的溫度低于75°C時,出窯。(10)平衡養生,出窯后冷卻至常溫,與大氣進行平衡含水率調整,注意不得淋雨、浸水。(11)精刨,取平衡養生7天以上的熱解片,進行精刨,竹片相鄰邊應為直角,兩側不允許有毛刺、刨痕;無明青無明黃;寬、厚尺寸誤差控制在+0. 5mm以內。(12)稱重分類,將同種規格的精刨竹片用天平進行稱重,然后按重量等級不同依次做好標識備用。(13)組坯膠合,將同種規格、同種重量等級的精刨竹片進行錯節或對節組坯,膠合成符合樂器尺寸大小的音板。實施例2 (I)斷竹,選用竹齡在4-6年的竹材料,并把竹材料斷開,所斷開的斷竹長度為3000mm。(2)剖片,把斷竹進行剖片,所剖的竹片寬度為26mm,其寬度公差控制在±lmm。(3)粗刨留青,對上一步所剖竹片進行粗刨留青,竹片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竹制打擊樂器音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斷竹選用竹齡在4?6年的竹材料,并把竹材料斷開,所斷開的斷竹長度控制在300?3000mm;(2)剖片把斷竹進行剖片,并且要去掉內節;(3)粗刨留青對上一步所剖竹片進行粗刨留青,留青率25?35%;(4)裝窯碼堆對上一步粗刨留青后的竹片裝入到加熱窯中分層碼堆,各層用隔條隔開,各層隔條在材堆高度上對齊,各層被隔條隔開的空隙為均勻的通風氣道;(5)升溫在常溫下升溫到60?80℃,將竹條烘干至含水率為12?20%,而后按8?12℃/h的升溫速度升溫至100?120℃;(6)加濕從100?120℃時,開始飽和蒸汽跟進,一直跟進到溫度達150?180℃;(7)高溫熱解在飽和蒸汽保護的特定溫度150?180℃下保持3小時;(8)調濕降溫按干濕球顯示折算出所需含水率的調濕蒸汽發生量進行調濕降溫,降溫速度12?18℃/h,降溫時間5小時以上;(9)出窯當窯內的溫度低于75?85℃時,即可出窯;(10)平衡養生出窯后冷卻至常溫,與大氣進行平衡含水率調整,得到熱解片;(11)精刨取平衡養生7天以上的熱解片進行精刨,寬、厚尺寸誤差控制在+0.5mm以內;(12)稱重分類將同種規格的精刨竹片用天平進行稱重,然后按不同的重量等級依次做好標識備用;(13)組坯膠合將同種規格、同種重量等級的精刨竹片進行錯節或對節組坯,膠合成符合樂器尺寸大小的音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熊曉洪,熊曉晶,鄒善旺,羅久興,鄔康文,
申請(專利權)人:江西省貴竹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