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抗體釋放反應套管,包括加樣管和保溫管,所述加樣管包括管體和設于管體開口處的管蓋,所述管體置于保溫管內,所述管體上固定設有一端蓋,所述端蓋底部與保溫管管口密封連接。該抗體釋放反應套管中,加樣管的管體與管蓋可開式連接,方便操作人員加樣以及離心后取液,且密封性好,減少泄露污染和氣溶膠的產生。同時,通過端蓋將加樣管固定在保溫管內,保溫管中加入56℃熱水,再通過醫用橡膠材料將端蓋與保溫管的連接處密封連接,保證在離心過程中保溫管內溫度的恒定性,進而提高檢測陽性率,有利于臨床的及時診斷和治療,還有效避免了交叉污染,保護操作人員和離心機工作臺面環境的生物安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醫學臨床實驗室體外診斷檢測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抗體釋放反應套管。
技術介紹
“抗體釋放反應”在新生兒溶血病診斷和可疑輸血反應中具有重要意義,“抗體釋放反應”陽性是新生兒溶血病實驗室篩查的金標準,臨床實驗室最為常用最經典方法是“熱放散”。傳統檢測步驟是將可疑患兒的紅細胞洗滌后置于56°C水浴箱內10分鐘左右,取出后立即3000r/min離心2min,然后取上清液檢測其中是否有相關抗體。檢測過程中保持反應溫度在56°C對結果影響極大,若溫度降低,則56°C “熱放散”釋放出的抗體成分會重新與 紅細胞上的抗原結合,導致假陰性。目前臨床實驗室標準室內溫度為18 25°C,紅細胞在離心2min時間內的保溫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實驗室多采用的是離心前在離心機套管5'內加入56°C水浴箱的熱水,然后把紅細胞抗體反應試管4'中,再將反應試管4'放入離心機套管5'中,利用熱水保溫,見圖I。這種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問題I.普通實驗室水浴箱內的56°C熱水都屬于定期更換的循環水,極易產生細菌污染,裝入離心機套管后勢必造成套管污染,進一步交叉污染離心機內其他離心樣品管,導致生物危害。2.裝入56°C循環水的離心機套管在3000r/min的高速下離心,會產生大量具有感染性物質的“氣溶膠”,普通實驗室尤其是中小醫院實驗室進行“抗體釋放反應”時多不具備對離心機提供額外生物防護的物質條件,勢必造成“氣溶膠”顆粒被操作人員吸入或交叉污染離心機臺面周邊其他工作材料,易導致院內感染的發生,不符合生物安全實驗室的發展趨勢。3.裝入56°C循環水的離心機套管需要離心2min,套管內溫度必須保持在56°C以避免“熱放散”釋放出的抗體成分重新與紅細胞上的抗原結合,而許多中小醫院實驗室無力保證始終恒溫的實驗室環境,使離心尚未結束套管內溫度就已無法維持在56°C,導致冬季時“抗體釋放反應”假陰性率較高,嚴重影響了臨床準確診斷和及時治療,加大了醫療風險。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降低交叉污染率且減少離心時產生氣溶膠的抗體釋放反應套管。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種抗體釋放反應套管,包括加樣管和保溫管,所述加樣管包括管體和設于管體開口處的管蓋,所述管體置于保溫管內,所述管體上固定設有一端蓋,所述端蓋底部與保溫管管口密封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管蓋一端與管體鉸接連接,另一端設有彈性扣,所述管體開口處設有一固定扣,所述彈性扣與固定扣連接。優選地,所述端蓋底部與保溫管管口通過醫用橡膠材料密封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加樣管與保溫管的材料均為耐熱防裂的醫用高分子材料。本技術涉及的抗體釋放反應套管中,加樣管的管體與管蓋可開式連接,方便操作人員加樣以及離心后取液,且密封性好,減少泄露污染和氣溶膠的產生。同時,通過端蓋將加樣管固定在保溫管內,保溫管中加入56°c熱水,再通過醫用橡膠材料將端蓋與保溫管的連接處密封連接,保證在離心過程中保溫管內溫度的恒定性,進而提高檢測陽性率,有利于臨床的及時診斷和治療,還有效避免了交叉污染,保護操作人員和離心機工作臺面環境的生物安全。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技術中抗體釋放反應套管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中加樣管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中加樣管與端蓋連接后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實施例。見圖2,本技術涉及的抗體釋放反應套管包括加樣管4和保溫管5,所述加樣管4包括管體41和設于管體41開口處的管蓋42,所述管體41置于保溫管5內,所述管體41上固定設有一端蓋2,所述端蓋2底部與保溫管5管口密封連接。優選地,見圖4,端蓋2與加樣管4為整體式結構。檢測實驗時,將待測樣品加入到管體41中,蓋上管蓋42,將56°C的熱水裝入保溫管5內,再將加樣管4放入保溫管5內,通過端蓋2底部與保溫管5的密封連接保證加樣管4與保溫管5之間的密閉空間,該結構有效避免加樣管4與保溫管5的直接接觸,且加樣管4與保溫管5之間的密閉空間大大減少了循環水感染性氣溶膠的產生,避免交叉污染,顯著降低生物安全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切實保護了操作人員和離心機工作臺面環境的生物安全。進一步地,見圖3,所述管蓋42 —端與管體41鉸接連接,另一端設有彈性扣43,所述管體41開口處設有一固定扣44,所述彈性扣43與固定扣44連接。管蓋42與管體41易開啟的結構,操作人員可單手輕松打開和關閉管蓋42,有效提高操作人員進行加樣取樣操作的便利性,減少離心時氣溶膠的產生,降低交叉污染率,避免院內感染,保證離心時反應溫度的恒定,提高陽性檢出率,且彈性扣43與固定扣44結合時能嚴密關閉內部加樣管4的管蓋42。優選地,所述端蓋2底部與保溫管5管口通過醫用橡膠材料密封連接,有效防止滲漏,保證整個反應套管的密閉性和安全性,大大減少了循環水感染性氣溶膠的產生,提高生物安全性,且保證離心過程中水溫的恒定可靠,提高檢測陽性率,有利于臨床的正確診斷和及時治療。優選地,所述加樣管4與保溫管5的材料均為耐熱防裂的醫用高分子材料。本技術涉及的抗體釋放反應套管中,加樣管的管體與管蓋可開式連接,方便操作人員加樣以及離心后取液,且密封性好,減少泄露污染和氣溶膠的產生。同時,通過端蓋將加樣管固定在保溫管內,保溫管中加入56°C熱水,再通過醫用橡膠材料將端蓋與保溫管的連接處密封連接,保證在離心過程中保溫管內溫度的恒定性,進而提高檢測陽性率,有利于臨床的及時診斷和治療,還有效避免了交叉污染,保護操作人員和離心機工作臺面環境的生物安全。·權利要求1.一種抗體釋放反應套管,包括加樣管⑷和保溫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樣管(4)包括管體(41)和設于管體(41)開口處的管蓋(42),所述管體(41)置于保溫管(5)內,所述管體(41)上固定設有一端蓋(2),所述端蓋(2)底部與保溫管(5)管口密封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抗體釋放反應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蓋(42)—端與管體(41)鉸接連接,另一端設有彈性扣(43),所述管體(41)開口處設有一固定扣(44),所述彈性扣(43)與固定扣(44)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抗體釋放反應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蓋(2)底部與保溫管(5)管口通過醫用橡膠材料密封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抗體釋放反應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樣管(4)與保溫管(5)的材料均為耐熱防裂的醫用高分子材料。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抗體釋放反應套管,包括加樣管和保溫管,所述加樣管包括管體和設于管體開口處的管蓋,所述管體置于保溫管內,所述管體上固定設有一端蓋,所述端蓋底部與保溫管管口密封連接。該抗體釋放反應套管中,加樣管的管體與管蓋可開式連接,方便操作人員加樣以及離心后取液,且密封性好,減少泄露污染和氣溶膠的產生。同時,通過端蓋將加樣管固定在保溫管內,保溫管中加入56℃熱水,再通過醫用橡膠材料將端蓋與保溫管的連接處密封連接,保證在離心過程中保溫管內溫度的恒定性,進而提高檢測陽性率,有利于臨床的及時診斷和治療,還有效避免了交叉污染,保護操作人員和離心機工作臺面環境的生物安全。文檔編號G01N33/558GK202710558SQ20122042021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抗體釋放反應套管,包括加樣管(4)和保溫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樣管(4)包括管體(41)和設于管體(41)開口處的管蓋(42),所述管體(41)置于保溫管(5)內,所述管體(41)上固定設有一端蓋(2),所述端蓋(2)底部與保溫管(5)管口密封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寓,王娟,楊均,金萍,
申請(專利權)人:劉寓,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