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新型純電動公交車專用變速器,其由外殼及安裝在外殼內的電機、主軸、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一制動器、第二制動器、第三制動器構成,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均由各自的太陽輪、行星輪、行星架及齒圈構成,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太陽輪均與電機的轉子通過主軸連接,第一行星排的齒圈與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連接,第二行星排的齒圈與第三行星排的行星架連接,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齒圈分別與第一制動器、第二制動器及第三制動器對應安裝。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設計科學合理,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節油節電,適用工況廣的優點,極具市場推廣價值。(*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汽車變速器領域,特別是一種新型純電動公交車專用變速器。
技術介紹
目前,純電動公交車的變速器包括電機直驅式及電機+二 四檔AMT兩種形式。其中,電機直驅式應用較為廣泛,具有結構簡單的優點,但是其存在如下問題需要電機容量大,并且需要低速大扭矩,因此能耗高,電損高;且要求電池容量大,電池組重量占整車20%左右,造成整車重量大、油耗高;電機尺寸大、電池數量多也造成整個傳動部分占用空間過大,不利于空間擺布安裝。電機+ 二 四檔AMT式的優點是動力性好,電機容量和尺寸都可小一些。但是電控系統比較復雜,且AMT中的同步器存在負荷大、易損壞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純電動公交車專用變速器,其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節油節電,適用工況廣的優點。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新型純電動公交車專用變速器,其特征在于由外殼及安裝在外殼內的電機、主軸、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一制動器、第二制動器、第三制動器構成,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均由各自的太陽輪、行星輪、行星架及齒圈構成,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太陽輪均與電機的轉子通過主軸連接,第一行星排的齒圈與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連接,第二行星排的齒圈與第三行星排的行星架連接,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齒圈分別與第一制動器、第二制動器及第三制動器對應安裝。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專利技術結構設計科學合理,采用電機帶動三組單行星排進行傳動,實現減速箱的小電機驅動,可采用小容量、小體積的電機即可實現工作要求,同時可減小所需配備電池組的體積及重量,從而使變速器結構更加緊湊,起到減小占用空間,以及節電節油的作用;而且,具有三檔變速功能,適用工況范圍廣泛,與制動器相匹配的電控系統簡單;采用電機驅動,通過控制電機電流大小,還可在一定速度范圍內可實現無極變速,是一種具有較高創新性的純電動公交車變速器,極具市場推廣價值。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標號說明I外殼、電機2、太陽輪3、行星輪4、第三制動器5、齒圈6、行星架7、第二制動器8、齒圈9、行星輪10、行星架11、第一制動器12、齒圈13、行星輪14、行星架15、太陽輪16、太陽輪17、主軸18。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一種新型純電動公交車專用變速器,其由外殼I及安裝在外殼內的電機2、主軸18、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一制動器12、第二制動器8、第三制動器5構成。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均由太陽輪、行星輪、行星架及齒圈構成,行星輪安裝在行星架上并嚙合安裝在太陽輪及齒圈之間。第一行星排由太陽輪17、行星輪14、行星架15及齒圈13構成。第二行星排由太陽輪16、行星輪10、行星架11及齒圈9構成。第三行星排由太陽輪3、行星輪4、行星架7及齒圈6構成。速比范圍5. 667 I. 00。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太陽輪均與電機的轉子通過主軸連接,第一行星排的齒圈與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連接,第二行星排的齒圈與第三行星排的行星架連 接,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齒圈分別與第一制動器、第二制動器及第三制動器對應安裝。第一制動器、第二制動器及第三制動器的外部總成與控制系統連接。本變速器的各檔位傳動路線為A檔第一制動器閉合。此時第一行星排的齒圈13鎖死,動力傳遞電機I —太陽輪17 —行星輪14 —行星架15 —輸出。用于起步、坡道,需要大扭矩的行駛工況。B檔第二制動器閉合。此時第二行星排的齒圈9鎖死,動力傳遞電機I —太陽輪16 —行星輪10 —行星架11 —第一行星排一第一行星排的行星架15 —輸出。用于城市內行駛工況或乘員少時。C檔第三制動器閉合。此時第三行星排的齒圈6鎖死,動力傳遞電機I —太陽輪3 —行星輪4 —行星架7 —第二行星排和第一行星排一第一行星排的行星架15輸出。用于城郊、城市高速路行駛工況。權利要求1. 一種新型純電動公交車專用變速器,其特征在于由外殼及安裝在外殼內的電機、主軸、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一制動器、第二制動器、第三制動器構成,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均由各自的太陽輪、行星輪、行星架及齒圈構成,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太陽輪均與電機的轉子通過主軸連接,第一行星排的齒圈與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連接,第二行星排的齒圈與第三行星排的行星架連接,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齒圈分別與第一制動器、第二制動器及第三制動器對應安裝。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新型純電動公交車專用變速器,其由外殼及安裝在外殼內的電機、主軸、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一制動器、第二制動器、第三制動器構成,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均由各自的太陽輪、行星輪、行星架及齒圈構成,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太陽輪均與電機的轉子通過主軸連接,第一行星排的齒圈與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連接,第二行星排的齒圈與第三行星排的行星架連接,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齒圈分別與第一制動器、第二制動器及第三制動器對應安裝。本技術結構設計科學合理,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節油節電,適用工況廣的優點,極具市場推廣價值。文檔編號F16H3/62GK202707959SQ20122041785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2日專利技術者莫俊榮, 孟昭俊, 吳東, 劉強, 羅紅平 申請人:天津中德傳動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純電動公交車專用變速器,其特征在于:由外殼及安裝在外殼內的電機、主軸、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一制動器、第二制動器、第三制動器構成,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均由各自的太陽輪、行星輪、行星架及齒圈構成,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太陽輪均與電機的轉子通過主軸連接,第一行星排的齒圈與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連接,第二行星排的齒圈與第三行星排的行星架連接,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齒圈分別與第一制動器、第二制動器及第三制動器對應安裝。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莫俊榮,孟昭俊,吳東,劉強,羅紅平,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中德傳動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