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沖擊吸收部件具備管狀體,該管狀體具有多個平板部和設置在這些平板部間的多個拐角部,且與長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狀為多邊形,在設構成所述管狀體的在所述長度方向的端部上的所述多邊形的全部邊的平均邊長為L、設距離所述端部的在所述長度方向上的距離為X、設a為1以上的整數時,至少對所述距離X滿足下式(1)的所述管狀體的第一區域通過激光進行了熱處理,(a-1/2)L≤X≤aL......式(1)。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通過激光進行了熱處理的沖擊吸收部件。本申請基于2010年08月26日在日本提交的特愿2010-189431號及2010年08月26日在日本提交的特愿2010-189477號而要求優先權,并將其內容援用于此。
技術介紹
作為汽車等的沖擊吸收部件,多使用具有多邊形截面的管狀的沖壓成形品等。該沖擊吸收部件大致區分時被使用于兩個用途。一個是例如構成發動機艙、行李室等,以在汽車等碰撞時壓壞來吸收沖擊能量的方式起作用的沖擊吸收部件。另一個是例如構成駕駛室等,在汽車等碰撞時也從乘客的生存空間確保的觀點出發來抑制變形那樣的沖擊吸收部件。 其中在以在汽車等碰撞時吸收沖擊能量的方式起作用的沖擊吸收部件中,當其軸線方向承受沖擊能量時壓壞變形,由此吸收沖擊能量。為了在壓壞變形時以有限的變形量吸收更大的沖擊能量,增大沖擊吸收部件的截面尺寸、厚度是有效的。但是在該情況下,與沖擊吸收部件的體積、重量的增加相聯系,不僅導致燃料消耗率的惡化,還會導致車輛彼此的碰撞時給于對方車輛的損壞的增大。另一方面,提出了對作為沖壓成形品等的沖擊吸收部件部分地實施激光熱處理,部分地提高沖擊吸收部件的強度的方法(例如專利文獻廣4)。此處,所謂激光熱處理是,首先將能量密度高的激光束照射在未處理的沖擊吸收部件上,將沖擊吸收部件局部地加熱到相變溫度或熔點以上。此后,通過自冷卻作用進行淬火硬化。例如,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通過激光對沖壓成形品進行局部的熱處理來實現沖壓成形品的強度上升的方法。具體地,在專利文獻I中,在將鋼板冷軋成形后,通過激光束以條紋狀或格子狀地急速加熱到規定溫度以上。此后通過冷卻,強化了冷軋成形的沖壓成形品。通過采用這樣的方法,與將沖壓成形品整體同樣地熱處理了的情況相比,能夠抑制熱處理后的形變的發生。尤其,在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方法中,在沖壓成形品的外面上以長度方向條紋狀進行了激光熱處理、或在沖壓成形品的整個外面上以格子狀進行了激光熱處理。此外,在專利文獻2所公開的方法中也公開了,以在抑制形變發生的同時提高沖壓成形品的強度為目的而對沖壓成形品進行局部的熱處理。尤其在專利文獻2所公開的方法中,對需要沖壓成形品的強度的部位、例如通過車輛碰撞試驗、有限元法等而解析的高應力部進行熱處理。具體地,以在沖壓成形品的長度方向全長上延伸的條狀或格子狀進行了激光熱處理。并且,專利文獻3公開了在使進行激光熱處理的鋼板的含有成分為特定的成分的基礎上進行激光熱處理的方法,由此在維持鋼板的加工性的同時提高激光熱處理的部位的強度。在專利文獻3所公開的方法中,也對需要使強度上升的部位進行了激光熱處理,具體地,以在沖壓成形品的長度方向全長上延伸的直線狀進行了激光熱處理。專利文獻4中公開了以提高沖壓成形品的沖擊能量吸收能力為目的而沿著壓縮載荷的負荷方向對沖壓成形品的外周面以線狀進行激光熱處理的方法。根據該方法,朝向與沖擊載荷的輸入方向相同的方向進行激光熱處理。由此,能夠增大對變形的抵抗,并且能夠使壓壞模式變得規則。尤其是,在專利文獻4所公開的方法中,沿著壓縮載荷的負荷方向在沖壓成形品的長度方向全長上連續地通過激光進行了熱處理。總之,在專利文獻f 4所公開的方法中,都對沖壓成形品的外面中需要強度的部分進行了激光熱處理,具體地,以在沖壓成形品的長度方向全長上連續地延伸的線狀進行激光熱處理、或在沖壓成形品的外面整體上以格子狀等通過激光進行了熱處理。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昭61-99629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平4-72010號公報·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平6-73439號公報專利文獻4 :日本特開2004-108541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課題可是,在以在碰撞時吸收沖擊能量的方式起作用的沖擊吸收部件中,根據壓壞變形中的變形模式,通過沖擊吸收部件吸收的能量大幅度變化。作為這樣的變形模式,大致區分可列舉緊湊模式和非緊湊模式這兩個變形模式。表示了對沖擊吸收部件施加了沖擊能量時的沖擊吸收部件的壓壞變形的情形。在被稱為所謂緊湊模式的變形模式下,在沖擊能量施加到沖擊吸收部件時彎曲形變變大,不會產生局部的折斷。其結果是,以整體折疊的方式變形。另一方面,在被稱為所謂非緊湊模式的變形模式下,如果在沖擊能量施加到沖擊吸收部件時隨之發生壓曲,則產生局部的折斷,并且在這些折斷產生的部位間,沖擊吸收部件幾乎不變形,維持平板狀。此處,沖擊吸收部件對沖擊能量的吸收是通過沖擊吸收部件塑性變形來進行的。因此,在非緊湊模式下,未通過維持平板狀的部分進行沖擊能量的吸收,不能有效進行沖擊能量的吸收。另一方面,在緊湊模式下,不存在維持平板狀的部位。從而,在全部部位進行沖擊能量的吸收,因此可有效地進行沖擊能量的吸收。從而,從沖擊能量的有效吸收的觀點出發,需要使壓壞變形在緊湊模式下進行。此處,在上述專利文獻廣4所公開的方法中,以在沖壓成形品的長度方向全長上連續地延伸的線狀進行了激光熱處理、或在沖壓成形品的外面整體上以格子狀等進行了激光熱處理。這樣的激光熱處理,對壓壞變形的變形模式沒有任何幫助。從而,進行了激光熱處理的沖壓成形品的壓壞變形中的變形模式有時也會成為非緊湊模式,其結果是,有可能不能夠有效地吸收沖擊能量。因此,鑒于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過由激光對適當的部位實施熱處理來提高沖擊能量的吸收能力的沖擊吸收部件。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本專利技術人對于通過激光對具備管狀體的未處理的沖擊吸收件進行熱處理的部位、和實施完成了激光熱處理的沖擊吸收部件的沖擊能量的吸收能力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上述管狀體具有多個平板部和設置在這些平板部間的拐角部。其結果是,通過對以在沖擊吸收部件發生了緊湊模式的變形時向外側鼓起的方式變形的部位重點地進行激光熱處理,發現能夠提高沖擊能量的吸收能力。本專利技術是根據上述見解而進行的,其主旨如下所述。(I)本專利技術的一方案涉及的沖擊吸收部件具備管狀體,該管狀體具有多個平板部和設置在這些平板部間的多個拐角部,且與長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狀為多邊形;在設構成所述管狀體的在所述長度方向的端部上的所述多邊形的全部邊的平均邊長為L、設距離所述端部的在所述長度方向上的距離為X、設a為I以上的整數時,至少對所述距離X滿足下式(I)的所述管狀體的第一區域通過激光進行了熱處理。(a-1/2) L ^ X ^ aL......式(I) (2)上述(I)所述的沖擊吸收部件優選為,通過所述激光對所述距離X滿足下式(2)的所述管狀體的第二區域進行了熱處理,通過所述激光進行了熱處理的第一熱處理面積相對于所述第一區域的整個外周面積的比率,比通過所述激光進行了熱處理的第二熱處理面積相對于所述第二區域的整個外周面積的比率高。(a-1) L ^ X ^ (a-1/2) L......式(2)(3)上述(I)所述的沖擊吸收部件優選為,通過激光僅對所述第一區域進行了熱處理。(4)上述(I)所述的沖擊吸收部件優選為,在所述距離X滿足下式(3)的位置上,形成有比其周邊部分強度低的脆弱部。X= (a-3/4) L......式(3)(5)本專利技術的一方案涉及的沖擊吸收部件具備管狀體,該管狀體具有多個平板部和設置在這些平板部間的多個拐角部,且與長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狀為多邊形;在設構成所述管狀體的在所述長度方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桑山卓也,鈴木規之,宮崎康信,川崎薰,米村繁,
申請(專利權)人:新日鐵住金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