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輾環機徑向軋制裝置,它包括固定在輾環機機身上的主輥座以及設置于主輥座上的主輥驅動機構,在輾環機機身上還設置有下滑座,在下滑座上安裝滾輪與設置于輾環機機身上的導軌配合在設置于下滑座和主輥座之間的主油缸驅動下實現下滑座在輾環機機身上的移動;在下滑座左部座體的頂部設置有轉軸與上支撐架左部架體鉸接,在上支撐架和下滑座之間設置上支撐架翻轉驅動機構;其特征是下滑座右部座體上設置支承芯輥的軸承;在上支撐架右部和下滑座之間設置芯輥,在上支撐架上設置芯輥升降機構;上支撐架中部沿主輥座行進軌跡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導向凹槽,在主輥座頂部兩側設置有在導向凹槽中滑動的凸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對環件進行徑向軋制的輾環機,尤其涉及一種輾環機徑向軋制裝置。輾環機用于制造高質量的無縫環形鍛件,如軸承環、齒圈、法蘭、輪轂、薄壁桶形等。
技術介紹
輾環機(又稱碾環機,軋環機)是用于制造高質量的無縫環形鍛件的有效設備。輾環(又稱碾環,軋環)時,把加熱后的毛坯套入芯輥,芯輥向環件施加壓力,壓向主輥,主輥驅動旋轉,實現環件壁厚減小,直徑增大。現有國產輾環機采用固定式芯輥機構,上下料采用垂直式上下料,由于沒有芯輥升降機構。特別不適用大型環件和薄壁環件的下料,大型環件和薄壁環件垂直下料容易變形。專利號為200710018199. O的專利提供了一種芯輥升降機構,本專利技術涉及金屬材料加工方法及設備,尤其是超大直徑鋁合金環件的軋制工藝及設備,其設備在機座上連接 有徑向軋制機構和軸向軋制機構,徑向軋制機構連接有主軋輥傳動裝置(I)和芯輥裝置(J),軸向軋制機構連接有軸向軋輥傳動裝置(19)。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超大直徑鋁合金環件軋制工藝及設備,在軋制過程順利平穩,成品環尺寸精度高。但其芯輥升降機構的在工作臺以下,造成設備地基需要很深,成本高,而且不便于維護。輾環機軋環工作時,芯輥向主輥方向運動,將環件壓向主輥,施加軋制力,芯輥承受軋環工作壓力。另外,由于軋環過程中環件因加速和減速等原因帶來的切向負荷,芯輥就會受到左右方向的外力,需要限制其左右方向位移;軋環過程中環件因毛坯不規則、爬輥、芯輥提起和下落等原因會引起的上下方向的負荷,芯輥就會受到上下方向的外力,需要限制其上下方向的位移。芯輥下端固定和下抽芯輾環機徑向軋制機構,其上支撐架不能限制芯輥的上下位移。為了更換主輥,上支撐架有時需要向上翻轉,芯輥下端固定和下抽芯輾環機徑向軋制機構,未能同時解決限制上下位移和上支撐架翻轉的矛盾。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上述問題,設計了一種輾環機徑向軋制裝置,它適用于徑向輾環機,也適用于徑軸向輾環機。一種輾環機徑向軋制裝置,它包括固定在輾環機機身上的主輥座以及設置于主輥座上的主輥驅動機構,其特征是在輾環機機身上還設置有下滑座,在下滑座上安裝滾輪與設置于輾環機機身上的導軌配合在設置于下滑座和主輥座之間的主油缸驅動下實現下滑座在輾環機機身上的移動; 在下滑座左部座體的頂部設置有轉軸與上支撐架左部架體鉸接,在上支撐架和下滑座之間設置上支撐架翻轉驅動機構;下滑座右部座體上設置支承芯輥的軸承; 在上支撐架右部和下滑座之間設置芯輥,在上支撐架上設置芯輥升降機構; 上支撐架中部沿主輥座行進軌跡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導向凹槽,在主輥座頂部兩側設置有在導向凹槽中滑動的凸耳。本方案的具體特點還有,在凸耳表面固定設置有上導向板,側導向板和底面導向板與導向凹槽滑配。在導向凹槽左部的底面上開有供凸耳通過的缺口。在導向凹槽右部可限制上支撐架的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自由度,如圖4。在導向凹槽左部底面開一個缺口,其長度大于凸耳的長度,(此段距離處在非軋制工作區,僅為了給上料留出足夠空間,方便操作)只限制上支撐架左右和向下的自由度,不限制向上的自由度。此時可通過翻轉油缸,驅動上支撐架,繞轉軸向上翻起,以方便更換主輥等維修操作。在芯輥距離主輥最遠時 ,即主輥座上的凸耳處在導向凹槽有缺口的一段時,設置這一段為了方便上料,不是軋環工作區段。在此段,芯輥不會受到向上的外力。因此芯輥由導向凹槽有缺口區段到無缺口區段時,靠上支撐架的自重,運動副的上接觸面會始終貼合。就實現了芯輥移動機構在全行程上運動自如。所述上支撐架翻轉驅動機構是指設置于上支撐架和下滑座之間的翻轉油缸。所述主油缸的缸體和活塞桿分別通過鉸軸與下滑座及主輥座連接。主輥座固定不動,通過主油缸,可驅動下滑座和上支撐架并帶動芯輥移動。所述芯輥升降機構包括固定設置于上支撐架上的上軸承座和至少一只升降油缸,在上軸承座上設置有與升降油缸對應的至少一只拉桿,拉桿的兩端分別與橫梁和上軸承座固定連接,升降油缸活塞桿與橫梁鉸接;芯輥上端固定在軸承內套中,芯輥下端插入下滑座的軸承中。芯輥向下運動插入下滑座的軸承中,以開始軋環工作。當芯輥向上運動,抽出芯輥時,可以進行上料、和下料。向上運動,抽出芯輥,準備上料。在升降油缸的驅動下,橫梁帶到上軸承座上下運動,實現芯輥升降。芯輥升降油缸有兩個分布于芯輥的兩側,與芯輥升降油缸相對應在芯輥兩側設置有兩只拉桿; 所述芯輥上端固定在軸承內套中是指芯輥頂端設置一段螺桿穿過軸承內套后由螺母實現軸向固定;在芯輥上部位于螺桿下方設置一段外六方狀結構,與對應設置于軸承內套上的內六方孔配合實現周向固定。 在上軸承座的兩側分別設置長條狀垂向凸耳,在上支撐架上與垂向凸耳對應設置有第一垂直導向槽,在上支撐架上方設置導向柱,在導向柱上設置接續第一垂直導向槽的第二垂直導向槽,導向柱上端通過斜向支撐與上支撐架連接,連接板把兩側的導向柱連接在一起。在垂向凸耳表面包覆導向襯板與第一垂向導向槽和第二垂直導向槽滑配。第二垂直導向槽寬度和深度與上支撐架的第一垂直導向槽一致,安裝時與之對齊。導向襯板厚度可修磨,以便調整間隙。他們在上支撐架的第一垂直導向槽中上下運動。由于運動副布置在上軸承座兩側,其導向型式比圓柱形導向在軋制方向(圖3右側方向)上節省了空間。使在芯輥與主輥可以靠的更近,適用軋制薄壁環件的需要,并且由足夠空間將導向槽的側壁的厚度做大,使導向副的剛性加強,減小變形,提高軋環精度。當芯輥上抽,上軸承座滑出上支撐架的導向槽時,就進入導向柱的導向槽中。導向柱下端通過螺釘固定在上支撐架上,導向柱上端通過斜向支撐與上支撐架連接,連接板把兩側的導向柱連接在一起。主輥驅動機構由安裝在主輥座上的電機以及由電機驅動的減速機和聯軸器與主輥連接。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芯輥升降機構,并安裝在上支撐架上;2、芯輥升降機構與上支撐架之間采用六面滑動導向副,并布置在兩側。3、芯輥移動機構與主輥座采用滑動導向運動副,在軋環工作時能夠限制上支撐架與主輥座的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位移,但在芯輥與主輥距離最遠時,只限制左右和向下的位移,不限制向上的位移,通過翻轉油缸,就能驅動上支架向上翻起。這就使芯輥移動機構與主輥座的導向問題與方便了更換主輥,維修方便問題同時解決。4、把芯輥升降機構安裝在上支撐架上,上下料時,芯輥向上運動,與下滑座上的工作臺分離。沒有了芯輥的障礙(以前的輾環機芯輥固定,從上方套入環件,環件垂直上下料),就方便環件上下料,對于輾環機與周邊設備聯線生產,便于實現自動化。上下料方便還避免環件吊裝不當引起變形。這點對于軋制薄壁環件很重要。5、把芯輥升降機構安裝在上支撐架上,比安裝在工作臺下面。可以減小地坑深度,降低成本。并且便于維修。6、由于芯輥升降機構與上支撐架采用六面導向運動副,并布置在兩側。六面導向運動副的導向 板厚 度可修磨,以便調整間隙,而且布置在兩側的六面導向運動副,有較大布置空間,可以做到提聞設備的剛度,提聞了導向精度,有利于大型環件生廣和薄壁環件生廣,并提聞了環件的軋制精度。六面導向運動副布置在上軸承座兩側,還可減小上軸承座在軋制方向的尺寸,使在芯輥與主輥可以靠的更近,適用軋制薄壁環件的需要。附圖說明圖I為徑向軋制裝置示意圖;圖2為芯輥升降機構剖面示意圖(A-A視圖);圖3為芯輥升降機構與上支撐架的運動副;圖4為上支撐架與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輾環機徑向軋制裝置,它包括固定在輾環機機身上的主輥座以及設置于主輥座上的主輥驅動機構,在輾環機機身上還設置有下滑座,在下滑座上安裝滾輪與設置于輾環機機身上的導軌配合在設置于下滑座和主輥座之間的主油缸驅動下實現下滑座在輾環機機身上的移動;在下滑座左部座體的頂部設置有轉軸與上支撐架左部架體鉸接,在上支撐架和下滑座之間設置上支撐架翻轉驅動機構;其特征是下滑座右部座體上設置支承芯輥的軸承;在上支撐架右部和下滑座之間設置芯輥,在上支撐架上設置芯輥升降機構;上支撐架中部沿主輥座行進軌跡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導向凹槽,在主輥座頂部兩側設置有在導向凹槽中滑動的凸耳。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單寶德,劉琳,
申請(專利權)人:濟南鑄造鍛壓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