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池剔除裝置,包括吹氣機構和接收機構,吹氣機構包括氣嘴和氣閥,接收機構包括剔除電池傳送帶和導流塊,導流塊位于剔除電池傳送帶的上方,導流塊上對應氣嘴處設置有電池流道,電池流道的方向與氣嘴的出氣方向一致,電池流道呈向下傾斜狀,其靠近末端處設置有圓弧狀的導流槽;所述剔除電池傳送帶的向下翻轉處設置有不合格電池放置區。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電池流道末端的導流槽增加了電池下落的行程,引導電池在下落過程中保證成水平狀態,使電池順暢地下落至剔除電池傳送帶上,這樣不僅實現了不合格池進行有序的剔除,而且在剔除過程中不會發生電池損傷、短路等二次破壞現象的目的,有效地節約了生產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池制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電池驗電機上的電池剔除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電池作為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已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使用。但是,我國電池工業的生產自動化、機械化程度不高,生產過程受人為因素 的影響較大,為了適應世界電池發展的趨勢,必須提高電池生產的自動化水平。作為電池生產的重要環節,電池質量的過程控制十分重要,不合格的產品必須立即剔除處理,而不應當再流入下一個環節。其中作為主要指標的電池電性能的檢測尤為重要,必須對電池進行檢測,以便剔除不合格電池。驗電機是用來檢測的電池是否有電的檢測設備,其工作平臺上的鏈輪步進前進,將電池一個一個的送到驗電工位上,當檢測到不合格電池時,系統控制剔除裝置啟動將不合格電池吹出。但是不合格電池中可能含有誤吹而出的合格電池,也有一些只是性能稍差但仍可用的電池,總之不應當全部報廢。但是,目前的各類檢測機械中的電池自動剔除裝置一般都是剔除后電池混亂堆集在一起,極易造成電池短路,從而使電池徹底地變成了廢品。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電池剔除裝置,以實現對不合格電池進行有序的剔除,而且在剔除過程中不會發生電池損傷、短路等二次破壞現象的目的,有效地節約生產成本。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電池剔除裝置,包括吹氣機構和接收機構,所述吹氣機構包括氣嘴和氣閥,所述接收機構包括剔除電池傳送帶和導流塊,所述導流塊位于所述剔除電池傳送帶的上方,所述導流塊上對應所述氣嘴處設置有電池流道,所述電池流道的方向與所述氣嘴的出氣方向一致,所述電池流道呈向下傾斜狀,其靠近末端處設置有圓弧狀的導流槽;所述剔除電池傳送帶的向下翻轉處設置有不合格電池放置區。優選的,所述電池流道對應所述氣嘴的一端呈開口狀,開口端的開口寬度至其中間逐漸變窄,中間寬度至其末端逐漸變寬。優選的,所述氣嘴有兩個并且并排間隔設置,所述每個氣嘴皆與一個所述氣閥獨立連接。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提供的電池剔除裝置,電池流道末端的導流槽增加了電池下落的行程,引導電池在下落過程中保證成水平狀態,使電池順暢地下落至剔除電池傳送帶上,然后電池隨剔除電池傳送帶移動并有序地置入不合格品放置區內。這樣不僅實現了不合格池進行有序的剔除,而且在剔除過程中不會發生電池損傷、短路等二次破壞現象的目的,還有效地節約了生產成本。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圖I為安裝有本技術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電池剔除裝置的驗電機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電池剔除裝置(參見圖I),包括吹氣機構和接收機構,所述吹氣機構包括氣嘴12和12’和氣閥(圖中未標示),所述接收機構包括剔除電池傳送帶18和導流塊15,氣嘴12和12’有兩個并且并排間隔設置,每個氣嘴皆與一個氣閥獨立連接,導流塊15位于剔除電池傳送帶18的上方。導流塊15上對應氣嘴12和12’處設置有電池流道16和16’,電池流道16和16’的方向分別與氣嘴12和12’的出氣方向一致,電池流道16和16’對應氣嘴12和12’的一端呈開口狀,開口端的開口寬度至其中間逐漸變窄,中間寬度至其末端逐漸變寬。由于開口端較大,不合格電池被吹出后很容易進入到電池流道16和16’中,當電池流向后端時,會被電池流道16和16’的內壁校正。電池流道16和16’呈向下傾斜狀,其下端設置有如圖中所示的圓弧狀的導流槽17和17’。剔除電池傳送帶18的向下翻轉處設置有不合格電池放置區14。本技術在使用時,是安裝在驗電機上驗電工位的后端,吹氣機構與接收機構分別位于驗電機中鏈輪13的兩端。氣嘴12和12’分別對準鏈輪13上的電池卡位,氣嘴12與氣嘴12’之間有兩個電池卡位的距離。當驗電機中的檢測裝置檢測到不合格電池A時,將信號傳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控制電池剔除機構將電池A剔除。剔除不合格電池A時,氣閥從氣嘴12或12’中吹出壓縮空氣,不合格電池A’被吹入導流塊15上的電池流道16和16’中,并經過導流槽17和17’下落到剔除電池傳送帶18上,然后隨剔除電池傳送帶18移動并有序地置入不合格品放置區14內。綜上所述,本技術提供的電池剔除裝置,電池流道末端的導流槽增加了電池下落的行程,引導電池在下落過程中保證成水平狀態,使電池順暢地下落至剔除電池傳送帶上,這樣不僅實現了不合格池進行有序的剔除,而且在剔除過程中不會發生電池損傷、短路等二次破壞現象的目的,還有效地節約了生產成本。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技術。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技術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電池剔除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吹氣機構和接收機構,所述吹氣機構包括氣嘴和氣閥,所述接收機構包括剔除電池傳送帶和導流塊,所述導流塊位于所述剔除電池傳送帶的上方,所述導流塊上對應所述氣嘴處設置有電池流道,所述電池流道的方向與所述氣嘴的出氣方向一致,所述電池流道呈向下傾斜狀,其靠近末端處設置有圓弧狀的導流槽;所述剔除電池傳送帶的向下翻轉處設置有不合格電池放置區。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電池剔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流道對應所述氣嘴的一端呈開口狀,開口端的開口寬度至其中間逐漸變窄,中間寬度至其末端逐漸變寬。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池剔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嘴有兩個并且并排間隔設置,所述每個氣嘴皆與一個所述氣閥獨立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電池剔除裝置,包括吹氣機構和接收機構,吹氣機構包括氣嘴和氣閥,接收機構包括剔除電池傳送帶和導流塊,導流塊位于剔除電池傳送帶的上方,導流塊上對應氣嘴處設置有電池流道,電池流道的方向與氣嘴的出氣方向一致,電池流道呈向下傾斜狀,其靠近末端處設置有圓弧狀的導流槽;所述剔除電池傳送帶的向下翻轉處設置有不合格電池放置區。本技術中電池流道末端的導流槽增加了電池下落的行程,引導電池在下落過程中保證成水平狀態,使電池順暢地下落至剔除電池傳送帶上,這樣不僅實現了不合格池進行有序的剔除,而且在剔除過程中不會發生電池損傷、短路等二次破壞現象的目的,有效地節約了生產成本。文檔編號B07C5/36GK202667163SQ20122028220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5日專利技術者陳軍 申請人:蘇州鄴軒電子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池剔除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吹氣機構和接收機構,所述吹氣機構包括氣嘴和氣閥,所述接收機構包括剔除電池傳送帶和導流塊,所述導流塊位于所述剔除電池傳送帶的上方,所述導流塊上對應所述氣嘴處設置有電池流道,所述電池流道的方向與所述氣嘴的出氣方向一致,所述電池流道呈向下傾斜狀,其靠近末端處設置有圓弧狀的導流槽;所述剔除電池傳送帶的向下翻轉處設置有不合格電池放置區。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軍,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鄴軒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