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藥用復合片加工涂敷干燥機,包括第一立式烘道、第二立式烘道、第N立式烘道、拱形臥式烘道、膠粘劑槽、PVDC乳液槽、涂布輥和變向輥,所述拱形臥式烘道設置于多個立式烘道的上方,所述膠粘劑槽位于所述第一立式烘道的下方,PVDC乳液槽位于第二至第N立式烘道的下方,涂布輥中的吃膠輥位于所述PVDC乳液槽和所述膠粘劑槽中,本發明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生產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藥用復合片的方法,通過采取多段較短的立式隧道和一段較長拱形臥式隧道,既縮小了整個機器,節省了廠房空間面積,又提升了涂敷隧道烘烤鼓風干燥的速度,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產品合格率高、涂敷烘烤干燥速度快、成本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新型干燥機,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藥用復合片加工涂敷干燥機;本專利技術還涉及一種藥用復合片生產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藥用復合片加工涂敷干燥機用于生產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藥用復合片方法。
技術介紹
聚偏二氯乙烯(PVDC)是一種阻隔性極其優良的高分子材料,特別適用于食品藥品的長效保質包裝。但因其結晶度比較高,難以單獨作為塑料加工使用,目前均采用的是以原始聚偏二氯乙烯合成乳液進行涂敷干燥成膜或在其他高分子塑料片材或薄膜(如聚氯乙烯 PVC硬片或聚丙烯PP薄膜)上涂敷干燥成膜復合加工成型使用,如現在價格昂貴的固體藥用泡罩包裝復合硬片PVC/PVDC便是通過這種乳液涂敷干燥成膜復合加工技術生產的。但目前涂敷加工制造這種復合硬片的技術存在如下缺點所采用的涂敷隧道干燥機為水平臥式,由于PVDC乳液的水分難以揮發干燥,而水分干燥的速度和徹底程度又直接影響著PVDC高分子結晶的好壞或結晶度的高低,也就關乎著復合片材阻隔性質量的好壞,因此為了保證水分揮發干燥較順暢徹底和PVDC結晶致密度達到較高程度,現在的臥式涂敷隧道干燥機就作成分3段涂敷PVDC乳液的干燥機即第I道是為增強與基材附著粘接力的膠粘液底涂,以后的第2 4道才是PVDC乳液涂敷干燥,每段加熱烘烤隧道機器長度都較長,整個臥式隧道涂敷干燥機總長度超過了 60米,所建車間廠房要求既長又大,從機器到廠房投資造價都很高,涂敷烘烤干燥速度還較慢,產品生產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占地面積小、涂敷烘烤干燥速度快和成本低的新型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藥用復合片加工涂敷干燥機;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生產效率高、產品合格率高、涂敷烘烤干燥速度快、成本低的新型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藥用復合片加工涂敷干燥機用于生產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藥用復合片的方法。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新型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藥用復合片加工涂敷干燥機,包括第一立式烘道、第二立式烘道、第N立式烘道、拱形臥式烘道、膠粘劑槽、PVDC乳液槽、涂布輥和變向輥,所述涂布輥由上下重疊在一起的上傳輸輥和下吃膠輥組成;所述拱形臥式烘道設置于多個所述立式烘道的上方,所述膠粘劑槽位于所述第一立式烘道的下方,所述PVDC乳液槽位于所述第二至第N立式烘道的下方,所述涂布輥中的吃膠輥位于所述PVDC乳液槽和所述膠粘劑槽中。采取前幾段為易涂敷烘干的長度較短的立式隧道,后I段為較長拱形臥式隧道,并從前幾段立式隧道的頂上跨過,如此分段混合重疊兼并涂敷加工制造PVC/PVDC復合硬片的新技術就克服了上述單一水平臥式涂敷隧道干燥機的缺點,既大大縮短縮小了整個機器(總長度不到30米),節省了廠房空間面積,減少了投資造價,又提升了涂敷隧道烘烤鼓風干燥的速度,節省了熱能耗,提高了產品生產效率。進一步地,所述立式烘道的數目為4個。更進一步地,所述立式烘道的高度為2_5m,所述拱形臥式烘道的長度為15_30m。作為優選,所述立式烘道的長度為3m,所述拱形臥式烘道的長度為25m。一種新型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藥用復合片加工涂敷干燥機用于生產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藥用復合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膠粘劑在聚氯乙烯PVC片材上的涂敷干燥=PVC放卷機進行PVC基材放卷后,穿過涂布輥把粘合劑涂敷于放卷行進中的PVC片材一面上,經過所述新型干燥機的第一道立式烘道將膠粘劑中的稀釋劑加熱揮發干燥; (2 )聚偏二氯乙烯PVDC乳液涂敷干燥(a)將PVDC乳液通過涂布輥涂敷于經過步驟(I)工序出來的涂敷有膠粘劑的PVC基材片面上,并經過第二道立式烘道將乳液中的水分稀釋劑加熱揮發干燥,并伴隨PVDC高分子初步結晶;(b)接著又進行相同方式的重復步驟(a),使PVDC乳液涂敷干燥的次數達到2次或3次;(3) PVDC乳液涂層深度干燥結晶與收卷將步驟(b)中制備的復合片毛坯經變向輥向上調頭經過跨越多個立式烘道頂部的拱形臥式烘道進行干燥結晶,然后在所述新型干燥機頭部把涂敷生產好的PVC/PVDC復合片材經變向輥轉向向下,通過收卷機收卷。作為優選,所述步驟(b)中PVDC乳液涂敷干燥的次數為3次。此外,根據所要求的復合片產品面上PVDC涂敷定量厚度規格而定,定量越高,涂敷道數越多。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采取前幾段為易涂敷烘干的長度較短的立式隧道,后I段為較長拱形臥式隧道,并從前幾段立式隧道的頂上跨過,如此分段混合重疊兼并涂敷加工制造PVC/PVDC復合硬片的新技術就克服了上述單一水平臥式涂敷隧道干燥機的缺點,既大大縮短縮小了整個機器(總長度不到30米),節省了廠房空間面積,減少了投資造價,又提升了涂敷隧道烘烤鼓風干燥的速度,提高了產品生產效率。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新型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藥用復合片加工涂敷干燥機及其用于生產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藥用復合片方法的涂布干燥流程圖。圖中I-PVC放卷機,2-變向輥,3-涂布棍,301-上傳輸輥,302-下吃膠棍,4_膠粘劑槽,5-PVDC乳液槽,6-第一立式烘道,7-第二立式烘道,8-第三立式烘道,9-第四立式烘道,10-拱形臥式烘道,11-PVC/PVDC收卷機。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一種新型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藥用復合片加工涂敷干燥機,包括第一立式烘道6、第二立式烘道7、第三立式烘道8、第四立式烘道9、拱形臥式烘道10、膠粘劑槽4、PVDC乳液槽5、涂布輥3和變向輥2,涂布輥3由上下重疊在一起的上傳輸輥301和下吃膠輥302組成;拱形臥式烘道10設置于多個立式烘道的上方,膠粘劑槽4位于第一立式烘道6的下方,PVDC乳液槽5位于第二立式烘道7、第三立式烘道8、第四立式烘道9的下方,涂布輥3中的吃膠輥位于不同的PVDC乳液槽5和所述膠粘劑槽4中。采取前幾段為易涂敷烘干的長度較短的立式隧道,后I段為較長拱形臥式烘道10,并從前幾段立式隧道的頂上跨過,如此分段混合重疊兼并涂敷加工制造PVC/PVDC復合硬片的新技術就克服了單一臥式涂敷隧道干燥機的缺點,既大大縮短縮小了整個機器(總長度不到30米),節省了廠房空間面積,減少了投資造價,又提升了涂敷隧道烘烤鼓風干燥的速度,提高了產品生產效率。所述立式烘道的數目為4個。所述立式烘道的高度為2_5m,所述拱形臥式烘道的長度為15-30m。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立式烘道的長度為3m,所述拱形臥式烘道的長度為25m。如圖I所示,一種新型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藥用復合片加工涂敷干燥機用于 生產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藥用復合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膠粘劑在聚氯乙烯PVC片材上的涂敷干燥PVC放卷機I進行PVC基材放卷后,穿過涂布輥3把粘合劑涂敷于放卷行進中的PVC片材一面上,經過所述新型干燥機的第一道立式烘道6將膠粘劑中的稀釋劑加熱揮發干燥;(2)聚偏二氯乙烯PVDC乳液涂敷干燥Ca)將PVDC乳液通過涂布輥3涂敷于經過步驟(I)工序出來的涂敷有膠粘劑的PVC基材片面上,并經過第二道立式烘道7將乳液中的水分稀釋劑加熱揮發干燥,并伴隨PVDC高分子初步結晶;(b)接著又進行相同方式的重復步驟(a),使PVDC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藥用復合片加工涂敷干燥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式烘道、第二立式烘道、第N立式烘道、拱形臥式烘道、膠粘劑槽、PVDC乳液槽、涂布輥和變向輥,所述涂布輥由上下重疊在一起的上傳輸輥和下吃膠輥組成;所述拱形臥式烘道設置于多個所述立式烘道的上方,所述膠粘劑槽位于所述第一立式烘道的下方,所述PVDC乳液槽位于所述第二至第N立式烘道的下方,所述涂布輥中的吃膠輥位于所述PVDC乳液槽和所述膠粘劑槽中。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軍,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匯利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