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卸式集裝箱,包括箱體以及連接在箱體上的裝卸設備,箱體在長度方向上的兩端部分別設置有一對裝卸設備,且成對的兩裝卸設備分別位于箱體在寬度方向上的兩側,每一裝卸設備包括側端可在水平方向上伸縮的一伸縮機構,底端可在豎直方向上升降的一升降機構以及一支腿,伸縮機構連接在箱體的端部,升降機構連接在伸縮機構可伸縮的側端,以伸出箱體外側或縮回箱體端部,支腿連接在所述升降機構的底端,以下降至低于箱體底端或上升至高于箱體的底端。該自卸式集裝箱可方便地將集裝箱從運輸車上脫離,操作簡便、結構小巧、重量輕,不會占用很多空間且適合隨箱攜帶,并且還能夠符合集裝箱的標準尺寸要求,可方便地與標準運輸體系相接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集裝箱,尤其涉及ー種可自主裝卸的集裝箱。
技術介紹
集裝箱運輸因其固有的優勢被廣泛應用于各種貨物的航空運輸、海洋運輸、陸地運輸(包括公路、鉄路)。為了適應集裝箱運抵后的裝卸作業需求,航空運輸在空港、海洋運輸在海港、陸地運輸在車站往往都會設置有大型裝卸設備,因此集裝箱“港到港”和“站到站”運輸的優越性十分明顯。然而,隨著物流業的進一步發展,“門到門”的運輸需求越來越多,如何更好地滿足“門到門”的運輸需求已成為發展集裝箱運輸的關鍵之一?!伴T到門”運輸的重要特點就是集裝箱的起運地和到達地往往不能夠空港、海港或車站那樣配備投資大、利用率高的大型裝卸設備,并且由于大型裝卸設備的體積較大不適合集裝箱攜帯運輸,故而大量的集裝箱不得不在港區內拆箱裝運,既增加了裝卸工作量,又不能充分發揮集裝箱運輸安全、快速的優越性。即使集裝箱拖車送貨上門,因沒有專用的裝卸設備而無法立即卸下,集裝箱只能掛在拖車上打開門裝卸貨物,故而占用運輸車輛資源,延誤了運輸往返時間,又不利于集裝箱循環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目前可用于集裝箱裝卸的各類裝卸設備主要可分為如下三種第一種為安裝在現場的大型鋼繩起吊設備或交叉式升降設備等;第二種為升降叉車、機動起重機、自裝卸式運輸車、側提升裝卸車等機動裝卸設備;第三種為隨集裝箱攜帯的輔助裝卸設備或隨運輸車的便攜式升降裝置等。而要適合“門對門”的運輸方式的裝卸作業,其裝卸設備的選擇主要集中在隨集裝箱攜帯的輔助裝卸設備和自裝卸式運輸車。由于自裝卸式運輸車成本較高,不具備普及條件,隨集裝箱攜帯的輔助裝卸設備則成為ー種較好的選擇。然而,現有的各種隨集裝箱攜帯的輔助裝卸設備往往存在著占用空間較大、攜帯不便、重量較大以及操作較為麻煩的問題,往往會額外增加集裝箱的運營成本,造成規格與現有標準集裝箱沖突以及難以與原有的標準運輸體系接軌等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自卸式集裝箱所存在的由于攜帶的輔助裝卸設備占用空間較大、攜帯不便、重量較大以及操作較為麻煩故而會額外增加集裝箱的運營成本,造成規格與現有標準集裝箱沖突以及難以與原有的標準運輸體系接軌等等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自卸式集裝箱,包括箱體以及連接在所述箱體上的裝卸設備,所述箱體在長度方向上的兩端部分別設置有一對所述裝卸設備,且成對的兩裝卸設備分別位于所述箱體在寬度方向上的兩側,每ー裝卸設備包括側端可在水平方向上相對箱體伸縮的一伸縮機構、底端可在豎直方向上升降的一升降機構以及一支腿,所述伸縮機構連接在所述箱體的端部,所述升降機構連接在所述伸縮機構可相對箱體水平伸縮的側端,以隨著所述伸縮機構的伸縮伸出箱體外側或縮回箱體端部,所述支腿連接在所述升降機構的底端,以隨著所述升降機構的升降下降至低于所述箱體底端或上升至高于所述箱體的底端。所述的自卸式集裝箱,其中,所述伸縮機構包括至少一伸縮臂,所述伸縮臂包括一導槽以及一臂體,所述導槽固定連接在所述箱體端部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臂體滑動插設在所述導槽內且所述臂體的一端可滑動至伸出箱體外側,所述升降機構連接在所述臂體可伸出所述箱體外側的一端。所述的自卸式集裝箱,其中,所述伸縮臂為汽車起重機伸縮臂。所述的自卸式集裝箱,其中,所述伸縮機構還包括ー連接板,所述升降機構通過所述連接板垂直連接在所述臂體可伸出所述箱體外側的一端且在所述升降機構的底端上升至最高位置時所述支腿的底端不低于所述箱體的底端。 所述的自卸式集裝箱,其中,所述箱體端部的兩側分別豎直設置有一端部角柱,所述端部角柱上開設有形狀與上升至最高位置的所述升降機構連接有所述支腿的結構相適配的容置槽,以容置縮回箱體端部的所述升降機構以及所述支腿。所述的自卸式集裝箱,其中,所述導槽的一端連接在一端部角柱朝向另一端部角柱的ー側。所述的自卸式集裝箱,其中,所述裝卸設備還包括至少一伸縮驅動機構以及至少一升降驅動機構,各伸縮機構均連接著伸縮驅動機構以被驅動進行伸縮動作,各升降機構均連接著升降驅動機構以被驅動進行升降動作。所述的自卸式集裝箱,其中,所述伸縮驅動機構和/或所述升降驅動機構為手動機構、電動機構、液壓機構、氣動機構、螺桿機構或絲桿機構。所述的自卸式集裝箱,其中,所述伸縮驅動機構和/或所述升降驅動機構設置在箱體的頂部、底部或者端部的中間位置。所述的自卸式集裝箱,其中,所述裝卸設備又包括至少ー控制機構,所述控制機構與所述伸縮驅動機構和/或所述升降驅動機構電性連接,以遠程或近端控制所述伸縮驅動機構和/或所述升降驅動機構的動作。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的自卸式集裝箱通過其箱體上設置的裝卸設備可方便地將集裝箱從運輸車上脫離,且該裝卸設備操作簡便、結構小巧、重量較輕,因此不會占用很多空間且適合隨箱攜帯,并且,設置有裝卸設備之后的集裝箱還能夠符合集裝箱的標準尺寸要求,可方便地與原有的標準運輸體系相接軌。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自卸式集裝箱在裝卸時的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的自卸式集裝箱在裝卸時的側視圖。圖3是本技術的自卸式集裝箱固定在運輸車上運輸時的側視圖。圖4是本技術的自卸式集裝箱固定在運輸車上運輸時的主視圖。圖5是本技術的自卸式集裝箱與運輸車在開始裝卸時的側視圖。圖6是本技術的自卸式集裝箱與運輸車在裝卸過程中的側視圖;圖7是本技術的自卸式集裝箱與運輸車在裝卸過程中的主視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自卸式集裝箱在運輸時可通過自身攜帯的裝卸設備從運輸車500上進行自卸作業。為了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和結構,現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請參閱圖I和圖2所示,本技術的自卸式集裝箱包括箱體I以及連接在所述箱體I上的裝卸設備2。所述箱體I在長度方向上的兩端部分別設置有一對所述裝卸設備2,且成對的兩裝卸設備2分別位于所述箱體I在寬度方向上的兩側。所述箱體I端部的兩側分別豎直設置有一端部角柱11,所述端部角柱11上可開設有容置槽(圖中未示出)。每ー裝卸設備2包括一伸縮機構21、一升降機構22以及ー支腿23,還可以包括至少一伸縮驅動機構、至少一升降驅動機構以及至少ー控制機構(圖中未示出)。所述伸縮機構21連接在所述箱體I的端部,且所述伸縮機構21的側端可在水平方向上相對箱體I伸縮,所述伸縮機構21可包括至少一伸縮臂211,還可以包括一連接板212。所述伸縮臂211可包括ー導槽2111以及一臂體2112。在附圖中,所述伸縮臂211為上下平行設置的兩個,其它設置的情形可以此類推。出于安全性的考慮,所述伸縮臂211可選用較為安全可靠的汽車起重機伸縮臂。所述導槽2111沿著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導槽2111的一端連接在一端部角柱11朝向另一端部角柱11的ー側。所述臂體2112滑動插設在所述導槽2111內,所述臂體2112的一端可滑動至伸出箱體I外側。所述升降機構22的底端可在豎直方向上升降。所述升降機構22為豎直方向設置且連接在所述伸縮機構21可相對箱體I水平伸縮的側端,具體來說,可通過所述連接板212垂直連接在所述臂體2112可伸出所述箱體I外側的一端。所述端部角柱11上的容置槽開設在所述端部角柱11上對應于所述升降機構22的位置,且容置槽的形狀與上升至最高位置的所述升降機構22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卸式集裝箱,包括箱體以及連接在所述箱體上的裝卸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在長度方向上的兩端部分別設置有一對所述裝卸設備,且成對的兩裝卸設備分別位于所述箱體在寬度方向上的兩側,每一裝卸設備包括側端可在水平方向上相對箱體伸縮的一伸縮機構、底端可在豎直方向上升降的一升降機構以及一支腿,所述伸縮機構連接在所述箱體的端部,所述升降機構連接在所述伸縮機構可相對箱體水平伸縮的側端,以隨著所述伸縮機構的伸縮伸出箱體外側或縮回箱體端部,所述支腿連接在所述升降機構的底端,以隨著所述升降機構的升降下降至低于所述箱體底端或上升至高于所述箱體的底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福強,尚家運,劉滿園,于春雷,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青島中集集裝箱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