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客車進氣系統,包括天窗、進氣管,所述天窗裝于客車頂部,包括主蓋板、進氣滑蓋、滑道、氣流緩沖腔;所述主蓋板鉸接于客車頂部,所進氣滑蓋、滑道、氣流緩沖腔成對存在,分別裝于主蓋板兩側,所述進氣滑蓋一端鉸接于主蓋板中部位置,一端與滑道可滑動裝配;所述進氣管路在客車頂部對稱裝配,一端與氣流緩沖腔連通,其上有朝下均布的通氣口;本客車進氣系統在客車運行時,進氣滑蓋將氣流引導至氣流緩沖腔內,使得氣體可以通過與氣流緩沖腔相通的進氣管進入車廂內,換氣時吹向車廂內的風速較小,氣流均勻;開蓋即可使用,無需動力裝置。(*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配件
,具體涉及ー種客車進氣系統。
技術介紹
客車是人們日常出行常用的交通工具,體型龐大,可以承載較多的乘客,相對常用的小轎車,客車在城市中廣泛的運用可以大大的緩解城市中的交通,我們把常在城市中循固定路線,有或者無固定班次時刻,承載旅客出行的客車成為公共汽車,也叫巴士或者公交 車。其使用費用便宜,快捷高速,大大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但是由于公交汽車的乘客太多,尤其在高峰時期,乘客常常會擁滿整個車廂,使得車廂內空氣污濁無比,危害了人們的健康,由于客車內部的空間較大,雖然通過普通的天窗和窗戶來換氣可以改善車廂內的空氣狀況,但是其效果并不明顯,靠近窗戶旁邊的乘客感覺風特別大,而擁擠時客車里邊的乘客卻常常感覺不到風,而且窗戶打開,一些乘客可能會會把頭部伸出窗外,給客車的安全行駛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以上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裝于客車頂部,可以均勻高效效的對客車的內部進行換氣的客車進氣系統。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客車進氣系統包括天窗、進氣管,所述天窗裝于客車頂部,包括主蓋板、進氣滑蓋、滑道、氣流緩沖腔;所述主蓋板鉸接于客車頂部,所進氣滑蓋、滑道、氣流緩沖腔成對存在,分別裝于主蓋板兩側,所述進氣滑蓋一端鉸接于主蓋板中部位置,一端與滑道可滑動裝配;所述進氣管路在客車頂部對稱裝配,一端與氣流緩沖腔連通,其上有朝下均布的通氣ロ。作為優選,所述天窗還包括裝于主蓋板兩側,分別與客車頂部和滑道固定連接的固定板。作為優選,所述每個氣流緩沖腔接有兩根進氣管。作為優選,所述天窗裝于客車頂部靠前位置,在頂部靠后位置裝有,出氣頂窗。作為優選,所出氣頂窗鉸接于客車頂部,其開ロ方向向后。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客車進氣系統在客車運行時,通過進氣滑蓋將氣流引導至氣流緩沖腔內,減緩了氣流的速度,同時為客車外部的氣流相對客車快速運行,使氣流緩沖腔內氣體相對客車內部具有一定壓強,使得氣體可以通過與氣流緩沖腔相通的進氣管進入車廂內,換氣時吹向車廂內的風速較小,氣流均勻,進氣滑蓋的傾斜進氣設計,使得該客車進氣系統的換氣速度較快。開蓋即可使用,無需動力裝置。附圖說明圖I是客車進氣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出氣頂窗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進ー步說明如圖I所示實施例中,該客車進氣系統包括天窗I、進氣管2,所述天窗I裝于客車頂部,包括主蓋板11、進氣滑蓋12、滑道13、氣流緩沖腔14 ;所述主蓋板11鉸接于客車頂部,所進氣滑蓋12、滑道13、氣流緩沖腔14成對存在,分別裝于主蓋板11兩側,所述進氣滑蓋12 —端鉸接于主蓋板11中部位置,一端與滑道13可滑動裝配;所述進氣管路2在客車頂部對稱裝配,一端與氣流緩沖腔14連通,其上有朝下均布的通氣ロ。該客車進氣系統在客車頂部安裝時,所述主蓋板11的開ロ向后,該系統是依靠汽 車運行時汽車與外界之間的風壓自動換氣,無需動カ裝置,在客車行駛時,打開所述天窗1,該客車進氣系統自動換氣,由所述天窗I開ロ的大小和客車的運行速度來決定換氣的快慢,當客車運行時,客車運行方向4如圖I所示,在天窗的主蓋板11打開,帶動進氣滑蓋12聯動,進氣滑蓋12另一端在滑道13上滑動,進氣滑蓋12產生向前的傾斜面。如圖I所示,外部氣流5迎面吹來,進氣滑蓋12將外部氣流5引導至氣流緩沖腔內14,減緩了氣流的速度,同時為客車外部的氣流相對客車快速運行,使氣流緩沖腔14內氣體相對客車內部具有一定壓強,使得氣體可以通過與氣流緩沖腔14相通的進氣管2進入車廂內,該客車進氣系統換氣時氣流均勻,換氣時吹向車廂內的風速整體較小,進氣滑蓋的傾斜進氣設計,使得該客車進氣系統的換氣速度較快。所述天窗I還包括裝于主蓋板11兩側,分別與客車頂部和滑道13固定連接的固定板15。該對稱固定板15的設計使得該所述天窗I整體呈方形,在客車頂部安裝時更加的方便。同時方形與現在大多數的客車天窗形狀相似,這樣可以方便使用該客車進氣系統對現在的汽車進行改進。所述每個氣流緩沖腔14接有兩根進氣管2。所述天窗I裝于客車頂部靠前位置,如圖2所示,在頂部靠后位置還裝有出氣頂窗3。所述出氣頂窗3鉸接于客車頂部,其開ロ方向向后。這種出氣頂窗3設計可以使得通過天窗I、進氣管2吹入客車內部的氣體方便的從頂窗3流出,氣體交換更加的均勻快速。權利要求1.一種客車進氣系統,包括天窗(I)、進氣管(2),所述天窗(I)裝于客車頂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包括主蓋板(11)、進氣滑蓋(12)、滑道(13)、氣流緩沖腔(14);所述主蓋板(11)鉸接于客車頂部,所進氣滑蓋(12)、滑道(13)、氣流緩沖腔(14)成對存在,分別裝于主蓋板(11)兩側,所述進氣滑蓋(12) —端鉸接于主蓋板(11)中部位置,一端與滑道(13)可滑動裝配;所述進氣管路(2)在客車頂部對稱裝配,一端與氣流緩沖腔(14)連通,其上有朝下均布的通氣口。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客車進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I)還包括裝于主蓋板(11)兩側,分別與客車頂部和滑道(13)固定連接的固定板(15)。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客車進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氣流緩沖腔(14)接有兩根進氣管(2)。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客車進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I)裝于客車頂部靠前位置,在頂部靠后位置還裝有出氣頂窗(3)。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客車進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氣頂窗(3)鉸接于客車頂部,其開口方向向后。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客車進氣系統,包括天窗、進氣管,所述天窗裝于客車頂部,包括主蓋板、進氣滑蓋、滑道、氣流緩沖腔;所述主蓋板鉸接于客車頂部,所進氣滑蓋、滑道、氣流緩沖腔成對存在,分別裝于主蓋板兩側,所述進氣滑蓋一端鉸接于主蓋板中部位置,一端與滑道可滑動裝配;所述進氣管路在客車頂部對稱裝配,一端與氣流緩沖腔連通,其上有朝下均布的通氣口;本客車進氣系統在客車運行時,進氣滑蓋將氣流引導至氣流緩沖腔內,使得氣體可以通過與氣流緩沖腔相通的進氣管進入車廂內,換氣時吹向車廂內的風速較小,氣流均勻;開蓋即可使用,無需動力裝置。文檔編號B60J7/00GK202641328SQ20122032305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9日專利技術者湯廣順 申請人:蕪湖市寶藝游樂科技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客車進氣系統,包括天窗(1)、進氣管(2),所述天窗(1)裝于客車頂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包括主蓋板(11)、進氣滑蓋(12)、滑道(13)、氣流緩沖腔(14);所述主蓋板(11)鉸接于客車頂部,所進氣滑蓋(12)、滑道(13)、氣流緩沖腔(14)成對存在,分別裝于主蓋板(11)兩側,所述進氣滑蓋(12)一端鉸接于主蓋板(11)中部位置,一端與滑道(13)可滑動裝配;所述進氣管路(2)在客車頂部對稱裝配,一端與氣流緩沖腔(14)連通,其上有朝下均布的通氣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湯廣順,
申請(專利權)人:蕪湖市寶藝游樂科技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