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通過縮小缺口部的寬度使得能夠容易地確保端蓋的強度的電動機。該電動機具備:電樞;磁軛,具有底部和開口端且將所述電樞收納;以及端蓋。所述端蓋大致將所述磁軛的開口端閉塞。在所述端蓋的周壁上,形成有向所述磁軛的外部膨出的連接器部、和缺口部。通過該缺口部從所述端蓋的內部至所述連接器部為止配設有一對供電部件。所述端蓋在與所述缺口部對應的位置上具有能夠收容所述噪聲抑制元件的收容凹部。所述各個供電部件具有與所述收容凹部對應的收容凹部對應部、和與所述缺口部對應的缺口對應部。一對供電部件的收容凹部對應部之間的間隔比缺口對應部之間的間隔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動機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可對噪聲抑制元件進行配設的電動機。
技術介紹
以往,已知有一種電動機,具備:電樞;大致筒狀的磁軛,具有底部和開口端,電樞可旋轉地被收容在該磁軛中;以及端蓋(endbracket),其以大致將磁軛的開口端閉塞的形式被固定,在端蓋上設置有電容器等噪聲抑制元件。例如,在日本特開2009-112095號公報所述的電動機中,在端蓋的周壁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從軸向上看向磁軛的外部膨出的連接器部。在該端蓋的周壁的、與連接器部對應的部分上,形成有使該端蓋的內部與連接器部連通的缺口部。一對供電部件通過該缺口部從端蓋的內部延伸至連接器部為止。該一對供電部件具備與所述缺口部對應的一對缺口對應部,在該一對缺口對應部之間配置有噪聲抑制元件。該噪聲抑制元件的端子被沿徑向外側延出,且在連接器部處被連接在一對供電部件上。然而,在上述的電動機中,在與缺口部對應的、一對供電部件的缺口對應部之間配置有噪聲抑制元件。所以,可能會出現因配置有缺口對應部的缺口部(周壁的中斷部分)的寬度變大而造成該部分的端蓋的強度變弱的問題。因此,為了確保端蓋的強度,例如須要加厚其周邊厚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過縮小缺口部的寬度使得能夠容易地確保端蓋的強度的電動機。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形態提供一種電動機,該電動機具備:電樞;大致筒狀的磁軛,具有底部和開口端;以及端蓋,具有徑向以及軸向。所述電樞可旋轉地被收容在所述磁軛中。所述端蓋以大致將所述磁軛的開口端閉塞的形式被固定在所述磁軛上。在所述端蓋的周壁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從所述軸向上看向所述磁軛的外部膨出的連接器部。在該端蓋的周壁的、與所述連接器部對應的部分上,形成有使該端蓋的內部與所述連接器部連通的缺口部。通過該缺口部從所述端蓋的內部至所述連接器部為止配設有一對供電部件。噪聲抑制元件的一對端子分別能夠連接在該一對供電部件上。所述端蓋在與所述缺口部對應的位置上具有能夠收容所述噪聲抑制元件的收容凹部。所述收容凹部的圓周方向寬度比所述缺口部的圓周方向寬度大。所述各個供電部件具有與所述收容凹部對應的收容凹部對應部、和與所述缺口部對應的缺口對應部。一對供電部件的收容凹部對應部之間的間隔比缺口對應部之間的間隔大。基于本專利技術,可提供一種通過縮小缺口部的寬度使得能夠容易地確保端蓋的強度的電動機。附圖說明圖1A是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電動機的局部俯視圖。圖1B是沿圖1A的1B-1B線的剖視圖。圖2是組裝轉速檢測部件之前的圖1A的電動機的局部俯視圖。圖3是用于說明圖1A的電動機的端蓋的局部俯視圖。圖4A~4D分別是用于說明圖1A的電動機的供電部件的說明圖。圖5A是不同規格的電動機的局部俯視圖。圖5B是沿圖5A中的5B-5B線的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將本專利技術具體化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如圖1A以及圖1B所示,電動機1具備:磁軛2,由磁性金屬材料形成為具有底部和開口端的大致筒狀;以及端蓋3,其以大致將磁軛2的開口端閉塞的形式被固定。在磁軛2的內周面固裝有未予圖示的磁體。在磁軛2內收容有電樞。該電樞的旋轉軸4可旋轉地被未予圖示的軸承和軸承5支承,該未予圖示的軸承被保持在磁軛2的底部中央、即開口端的相反側的端面中央,該軸承5被保持在端蓋3的底部上。在旋轉軸4上,除了固定有卷裝有繞組的芯之外,還固定有換向器以及傳感器磁體6(參照圖1B)。如圖1B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傳感器磁體6在從所述軸承5沿軸向錯開的位置、即軸承5的附近位置處被固定在旋轉軸4上。端蓋3由樹脂材料形成,且形成為具有底部和與磁軛2的開口端對應的開口端的大致圓筒狀。在端蓋3的底部中央形成有沿軸向貫穿端蓋3的底部的貫穿孔3a,該貫穿孔3a用于插入旋轉軸4的前端部。該貫穿孔3a的磁軛2內部側保持有所述軸承5。在旋轉軸4的前端部上連結有負荷側的連結部(未圖示)。在端蓋3的周壁的一部分上,一體形成有從旋轉軸4的軸向、即端蓋3的軸向上看向磁軛2的外部膨出的連接器部3b。在該端蓋3的周壁的、與連接器部3b對應的部分上,形成有使該端蓋3的內部與連接器部3b連通的缺口部(周壁的中斷部分)3c。連接器部3b具有沿著所述軸向延伸成大致筒狀的筒狀部3d,以使其能夠嵌合控制裝置的外部連接器(即,未予圖示的電源裝置)。在圖1B中,筒狀部3d沿著磁軛2向上方延伸。如圖3所示,端蓋3在與所述缺口部3c對應的位置上具有收容凹部3e。收容凹部3e的與徑向垂直的方向(即圓周方向)的寬度比缺口部3c的此寬度要大。該收容凹部3e形成為大致4邊形,其由從所述軸向上看沿著徑向平行延伸的2個邊、和以將這2個邊之間連接的形式沿著徑向的垂直方向延伸的2個邊組成,該收容凹部3e沿軸向(即,圖3中的紙面深度方向)凹設。如圖1A所示,在端蓋3上設置有一對供電用刷、即第1供電用刷11以及第2供電用刷12,從軸向上看該一對供電用刷被配置在磁軛2的內部,且被保持為能夠在徑向上移動。在端蓋3上設置有為了使所述供電用刷11、12分別按壓接觸換向器而向徑向內側彈壓的未予圖示的受扭螺旋彈簧。如圖2以及圖3所示,在端蓋3上設置有一對供電部件、即第1供電部件21以及第2供電部件22,該一對供電部件分別與所述供電用刷11、12電氣連接,且從所述軸向上看從磁軛2的內部經由所述缺口部3c延伸至連接器部3b(筒狀部3d)為止。詳細地講,如圖4A以及圖4B所示,第1供電用刷11的豬尾線(pigtail)11a通過扼流圈23以及板狀的熱敏電阻器(thermistor)24被連接在第1供電部件21上。如圖4C以及圖4D所示,第2供電用刷12的豬尾線12a通過扼流圈25被連接在第2供電部件22上。如圖2以及圖3所示,一對供電部件21、22具有與所述收容凹部3e對應的收容凹部對應部21a、22a和與所述缺口部3c對應的缺口對應部21b、22b,并且一直延伸至連接器部3b的筒狀部3d為止。在供電部件21、22的前端部上,設置有沿著所述筒狀部3d向軸向延伸的連接端子部21c、22c。如圖2以及圖3所示,在一對供電部件21、22被組裝在端蓋3上的狀態下,所述收容凹部對應部21a、22a之間的間隔比所述缺口對應部21b、22b之間的間隔要大。另外,如圖1B以及圖3所示,在一對供電部件21、22被組裝在端蓋3上的狀態下,收容凹部對應部21a、22a與在收容凹部3e的寬度方向上對置的一對內側面3f齊平。如圖1B所示,收容凹部對應部21a、22a的軸向端部(圖1B中、下端部)與端蓋3的收容凹部3e的開口周緣部(圖1B中、上端部)在軸向上抵接配置。收容凹部對應部21a、22a與所述軸承5在軸向上至少部分一致(參照圖1B)。第1噪聲抑制元件31以及第2噪聲抑制元件32分別具備一對端子31a、32a。在各個供電部件21、22的收容凹部對應部21a、22a上形成有連接槽21d、21e、22d、22e,這些連接槽作為用于對第1噪聲抑制元件31以及第2噪聲抑制元件32的端子31a、32a進行連接的連接部。詳細地講,收容凹部對應部21a、22a具有連接槽21d、21e、22d、22e,這些連接槽用于連接第1噪聲抑制元件31以及第2噪聲抑制元件32各自的一對端子31a、32a中的一個。連接槽21d、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動機,具備:電樞;大致筒狀的磁軛,具有底部和開口端,所述電樞可旋轉地被收容在所述磁軛中;以及端蓋,具有徑向、圓周方向、以及軸向,且以大致將所述磁軛的開口端閉塞的形式被固定在所述磁軛上,在所述端蓋的周壁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從所述軸向上看向所述磁軛的外部膨出的連接器部,在所述端蓋的周壁的、與所述連接器部對應的部分上形成有使所述端蓋的內部與所述連接器部連通的缺口部,通過該缺口部從所述端蓋的內部至所述連接器部為止配設有一對供電部件,噪聲抑制元件的一對端子分別能夠連接在所述一對供電部件上,所述端蓋在與所述缺口部對應的位置上具有能夠收容所述噪聲抑制元件的收容凹部,所述收容凹部的圓周方向寬度比所述缺口部的圓周方向寬度大,所述各個供電部件具有與所述收容凹部對應的收容凹部對應部、和與所述缺口部對應的缺口對應部,所述一對供電部件的收容凹部對應部之間的間隔比缺口對應部之間的間隔大。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6.30 JP 2011-1464661.一種電動機,具備:電樞;大致筒狀的磁軛,具有底部和開口端,所述電樞可旋轉地被收容在所述磁軛中;以及端蓋,具有徑向、圓周方向、以及軸向,且以大致將所述磁軛的開口端閉塞的形式被固定在所述磁軛上,在所述端蓋的周壁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從所述軸向上看向所述磁軛的外部膨出的連接器部,在所述端蓋的周壁的、與所述連接器部對應的部分上形成有使所述端蓋的內部與所述連接器部連通的缺口部,通過該缺口部從所述端蓋的內部至所述連接器部為止配設有一對供電部件,噪聲抑制元件的一對端子分別能夠連接在所述一對供電部件上,所述端蓋在與所述缺口部對應的位置上具有能夠收容所述噪聲抑制元件的收容凹部,所述收容凹部的圓周方向寬度比所述缺口部的圓周方向寬度大,所述各個供電部件具有與所述收容凹部對應的收容凹部對應部、和與所述缺口部對應的缺口對應部,其中在所述軸向上,所述缺口對應部設置在由一對所述收容凹部對應部形成的周向范圍內,所述一對供電部件的收容凹部對應部之間的間隔比缺口對應部之間的間隔大,其中,各供電部件包括單臂部,所述單臂部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一彎曲部和第二彎曲部,所述收容凹部對應部設置在所述單臂部上、沿著所述單臂部的長度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各個收容凹部對應部具有與所述噪聲抑制元件的一個端子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松本直樹,
申請(專利權)人:阿斯莫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