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新型AO生物除磷脫氮處理裝置,特別是涉及ー種污水生物處理裝置。
技術介紹
污水廠升級改造后的出水要求達到ー級A排放標準,對N和P的去除要求很高,必須采用具有除磷脫氮功能的生物處理裝置。脫氮是這一處理過程的難點,普通A20裝置,一般以脫氮為主,除磷為輔,未能去除的磷需在后續深度處理中去除。在這個裝置中,厭氧池用于生物除磷,缺氧池用于生物脫氮。原污水中的碳源物質(BOD)先進入厭氧池,聚磷菌優 先利用污水中的易生物降解有機物成為優勢菌種,為除磷創造了條件,污水然后進入缺氧池,反硝化菌利用其它可能利用的碳源將回流到缺氧池的硝態氮還原成氮氣排入大氣中,達到脫氮的目的。由于生物脫氮效率不可能達到100%,一般情況下不超過85%,出水中總會有相當數量的硝態氮,這些硝態氮隨回流污泥進入厭氧區,將優先奪取污水中易生物降解有機物,使聚磷菌缺少碳源,失去競爭優勢,降低除磷效果。在進水碳源(BOD)不足情況下,這種現象尤為明顯。針對此情況又開發了新型AO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種既能保證生物脫氮,又具有較好的除磷效果的污水生物處理裝置。采用的技術方案是ー種污水生物處理裝置,包括好氧池和污水進管,好氧池的前面依次設有欲曝氣池、第一缺氧池、厭氧池,其特征是在厭氧池的前面加設有第二缺氧池,所述的污水進管分別與第二缺氧池和厭氧池相連通,好氧池通過一次污水處理管與ニ沉池相連通,ニ沉池的底部通過回流污泥管與第二缺氧池相聯通,好氧池通過內回流污泥管與第一缺氧池相聯通,ニ沉池分別連接有污泥輸出管和二次水處理管,欲曝氣池和好氧池分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污水生物處理裝置,包括好氧池和污水管,好氧池的前面依次設有欲曝氣池、第一缺氧池、厭氧池,其特征是在厭氧池的前面設有第二缺氧池,所述的污水進管與分別與第二缺氧池和厭氧池相連通,好氧池通過一次污水處理管與二沉池相連通,二沉池的底部通過回流污泥管與第二缺氧池相聯通,好氧池通過內回流污泥管與第一缺氧池相聯通,二沉池分別連接有污泥輸出管和二次水處理管,所述的欲曝氣池和好氧池分別通過管路與空氣輸入管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學,
申請(專利權)人:大連恒基新潤水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