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碳纖維生態草河湖水處理裝置,屬于污水處理領域。
技術介紹
近年來,河湖水體富營養化事件在我國頻繁發生,氮、磷是富營養化的主要元素,為此國家出臺了更為嚴格的地表水標準。最新的《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規定,IV類水體排放標準為C0D& ( 30mg/L ;NH3-N ( I. 5mg/L。由于河湖沿岸的污水排放使地表水體污染愈加嚴重,保持河湖水質達標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因此,通過在現有的生物處理裝置中布置碳纖維生態草(碳纖維束)作為微生物載體,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該裝置具有抗沖擊負荷、改善去除COD和脫氮效果、減少污泥產量等優勢。目前,碳纖維生態草與生物處理裝置結合的科學研究在我國很少,也沒有足夠的 科技成果支撐工程應用,科技成果的支撐不足影響碳纖維生態草的推廣應用。由于現階段我國河湖水體的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迫切需要開展碳纖維生態草這類環保、節能、高效的污水處理裝置以及相關工藝技術的研究開發,為水體污染控制領域提供實用、高效、節能新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碳纖維生態草河湖水處理裝置,是通過向生物反應器內布置碳纖維生態草來改善河湖水生化處理效果的工藝。碳纖維生態草河湖水處理裝置包括進水池I、進水泵2、缺氧池3、好氧池4 :串聯至少2個池、空壓機5、空氣流量計6、出水池7和混合液回流泵8。其特征在于進水池I通過進水泵2與缺氧池3相連。缺氧池3連接混合液回流管,內部自上而下布置碳纖維生態草,并通過底部閘板與好氧池4連接。好氧池4內部自上而下布置碳纖維生態草,與空壓機5和空氣流量計6連接;好氧池4串聯2個以上好氧池, ...
【技術保護點】
碳纖維生態草河湖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進水池(1)、進水泵(2)、缺氧池(3)、好氧池(4)、空壓機(5)、空氣流量計(6)、出水池(7)和混合液回流泵(8);進水池(1)通過進水泵(2)與缺氧池(3)相連;缺氧池(3)連接混合液回流管,內部自上而下布置碳纖維生態草,并通過底部閘板與好氧池(4)連接;好氧池(4)內部自上而下布置碳纖維生態草,與空壓機(5)和空氣流量計(6)連接;好氧池(4)為串聯的2個以上好氧池,末端好氧池連接有混合液回流管,混合液回流管通過混合液回流泵(8)與缺氧池(3)的混合液回流管相連;好氧池(4)與出水池(7)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碳纖維生態草河湖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進水池(I)、進水泵(2)、缺氧池(3)、好氧池(4)、空壓機(5)、空氣流量計(6)、出水池(7)和混合液回流泵⑶;進水池(I)通過進水泵(2)與缺氧池(3)相連;缺氧池(3)連接混合液回流管,內部自上而下布置碳纖維生態草,并通...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