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拉絲粉夾,包括前夾體、后夾體,前夾體、后夾體之間設有彈性連接件,前夾體下部與后夾體下部壓合匹配,前夾體、后夾體下部對稱處各設有一組滑輪,兩組滑輪呈間隔分布設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上述組件的合理布局設置,使用時能使拉絲模盒內的拉絲粉充分與盤條接觸并隨著盤條帶入拉絲模具進行輔助拉拔,有效提高拉絲粉的利用率,從而使鋼絲質量更加穩定可靠,還可延長拉絲模具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結構合理、緊湊,成本低廉,組裝方便,使用效果好,值得推廣。(*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鐵絲、鋼絲和不銹鋼絲等生產加工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輔助拉絲粉與盤條充分接觸作用的拉絲粉夾。
技術介紹
鋼絲是鋼材的板、管、型、絲四大品種之一,是用熱軋盤條經冷拉制成的再加工產品。目前,傳統的鋼絲生產的主要工序包括原料選擇、清除氧化鐵皮、烘干、涂層處理、熱處理、拉絲、鍍層處理等。拉絲粉不僅可以降低盤條拉拔時的溫度,同時還能減小盤條在拉絲模具內拉絲處理時的摩擦力和盤條拉絲輸送的拉力消耗,有效的解決了拉拔后盤條易與模具粘貼的問題。盤條在拉絲機上拉絲作業速度較快,設于拉絲模盒內的拉絲粉難以充分與盤條接觸,也難以隨著盤條帶入拉絲模具進行輔助拉拔,使拉絲粉未得到充分利用而影響 鋼絲質量的穩定性,同時還會縮短拉絲模具的使用壽命。因此,急需出現一種能使拉絲粉與盤條充分接觸作用的輔助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能輔助拉絲粉與盤條充分接觸作用的拉絲粉夾,滿足企業高效高質量的鋼絲生產加工需求。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這種拉絲粉夾,包括前夾體、后夾體,前夾體、后夾體之間設有彈性連接件,前夾體下部與后夾體下部壓合匹配,前夾體、后夾體下部對稱處各設有一組滑輪,兩組滑輪呈間隔分布設置。這樣,使用時將粉夾夾在敞口盒體內的盤條上,盤條兩側壓著滑輪,滑輪不僅可以起到引導盤條的作用,同時還能將拉絲模盒內的拉絲粉充分的壓于盤條表面上,使拉絲粉與盤條一起進入拉絲模具內進行拉拔,提高盤條拉絲質量。進一步,彈性連接件兩端分別通過緊固件固定于前夾體、后夾體上端。這樣,彈性片通過緊固件固定于前夾體、后夾體上端使前夾體、后夾體上端使安裝時無需轉軸鉸接,安裝操作更加方便,快捷;還可提滑輪對盤條的壓力,從而促進拉絲粉與盤條充分接觸。前夾體下部、后夾體下部均為框架式結構,滑輪軸接于該框架式結構上。這樣,框架式結構的架體有利于拉絲粉被滑輪充分壓于盤條表面上,提高拉絲粉的利用率。彈性連接件為扭簧或彈性金屬片。本技術有益的效果是本技術的結構合理、緊湊,通過前夾體、后夾體、彈性連接件、滑輪和緊固件等組件的合理布局設置,使用時能使拉絲模盒內的拉絲粉充分與盤條接觸并隨著盤條帶入拉絲模具進行輔助拉拔,有效提高拉絲粉的利用率,從而使鋼絲質量更加穩定可靠,還可延長拉絲模具的使用壽命。本技術成本低廉,組裝方便,使用效果好,值得推廣。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主視時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前夾體1,后夾體2,彈性連接件3,滑輪4,緊固件5,框架式結構6。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參照附圖本實施例中的這種拉絲粉夾,包括前夾體I、后夾體2,前夾體I、后夾體2之間設有彈性連接件3,前夾體I下部與后夾體2下部壓合匹配,前夾體I、后夾體2下部對稱處各設有一組滑輪4,兩組滑輪4呈間隔分布設置。彈性連接件3兩端分別通過緊固件5固定于前夾體I、后夾體2上端。前夾體I下部、后夾體2下部均為框架式結構6,滑輪4軸接于該框架式結構6上。彈性連接件3為扭簧或彈性金屬片。本技術使用時,將粉夾夾在拉絲模盒內的盤條上,盤條兩側壓著滑輪4,滑輪4不僅可以起到引導盤條的作用,同時還能將拉絲模盒內的拉絲粉充分的壓于盤條表面上,使拉絲粉與盤條一起進入拉絲模具內進行拉拔,從而使鋼絲質量更加穩定可靠,同時還延長拉絲模具的使用壽命。雖然本技術已通過參考優選的實施例進行了圖示和描述,但是,本專業普通技術人員應當了解,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可作形式和細節上的各種各樣變化。權利要求1.一種拉絲粉夾,包括前夾體(I)、后夾體(2),所述前夾體(I)、后夾體(2)之間設有彈性連接件(3),前夾體(I)下部與后夾體(2)下部壓合匹配,其特征是所述前夾體(I)、后夾體(2)下部對稱處各設有一組滑輪(4),所述兩組滑輪(4)呈間隔分布設置。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拉絲粉夾,其特征是所述彈性連接件(3)兩端分別通過緊固件(5)固定于如夾體(I)、后夾體(2)上端。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拉絲粉夾,其特征是所述前夾體(I)下部、后夾體(2)下部均為框架式結構(6),所述滑輪(4)軸接于該框架式結構(6)上。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拉絲粉夾,其特征是所述彈性連接件(3)為扭簧或彈性金屬片。專利摘要一種拉絲粉夾,包括前夾體、后夾體,前夾體、后夾體之間設有彈性連接件,前夾體下部與后夾體下部壓合匹配,前夾體、后夾體下部對稱處各設有一組滑輪,兩組滑輪呈間隔分布設置。本技術通過上述組件的合理布局設置,使用時能使拉絲模盒內的拉絲粉充分與盤條接觸并隨著盤條帶入拉絲模具進行輔助拉拔,有效提高拉絲粉的利用率,從而使鋼絲質量更加穩定可靠,還可延長拉絲模具的使用壽命。本技術的結構合理、緊湊,成本低廉,組裝方便,使用效果好,值得推廣。文檔編號B21C1/02GK202621602SQ20122032863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9日專利技術者孫光權, 舒國張, 韓楚 申請人:光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拉絲粉夾,包括前夾體(1)、后夾體(2),所述前夾體(1)、后夾體(2)之間設有彈性連接件(3),前夾體(1)下部與后夾體(2)下部壓合匹配,其特征是:所述前夾體(1)、后夾體(2)下部對稱處各設有一組滑輪(4),所述兩組滑輪(4)呈間隔分布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光權,舒國張,韓楚,
申請(專利權)人:光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