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多人往復式逃生緩降裝置,該速緩降裝置主要由收放軌道機構,行星輪式風阻緩降機構,絲杠螺母傳動機構,支撐架和鏈條傳動機構組成。鋼結構支撐架上,安裝有可移動的緩降機構,可移動軌道繩輪。通過手輪搖動鏈條傳動機構,將緩降機構伸出,搖動收放軌道機構手輪放下軌道,逃生人員掛好緩降繩索的安全掛環后將隨著下降鋼絲繩一起下降。本裝置通過行星輪風阻機構進行緩降。本緩降器的特點是,操作簡單,下降速度穩定,占地面積小,結構簡單實用,安全可靠。(*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中型的可多人使用,操作簡單,安全可靠,往復式的救生緩降裝置,屬于高層救生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出現的救生緩降器多為小型的可供個人使用的往復緩降器,此種緩降器有其靈活性,但是其不適合多人使用,效率較低,本技術特設計了一種中型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供多人逃生使用的緩降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中型勻速可供多人使用的救生緩降器,目的旨在提供一種更加安全可靠的,使用方便,速度穩定,多人逃生的樓房救生器械。該緩降裝置主要由收放軌道機構,行星輪風阻緩降機構,絲杠螺母傳動機構,支撐架,鏈條傳動機構和繩索回收機構組成。鋼結構支撐架上,安裝有可移動的行星輪風阻緩降機構,可移動軌道繩輪,可通過手輪搖動鏈條傳動機構,將緩降機構伸出,搖動收放軌道機構手輪放下軌道,逃生人員掛好緩降繩索的安全掛環后將隨著下降鋼絲繩一起下降。另外下降鋼絲繩的端部還有一小段鋼絲用于掛住軌道,使下降鋼絲和逃生者可沿著軌道下降。在險情排除后,可使用繩索回收機構收回鋼絲繩,之后將裝置復位等待下次使用。鋼結構支撐架,要求堅固耐用,其形狀如走廊,兩側封閉,過道可進人和操作,其頂部為可移動的緩降機構,通過絲杠螺母傳動機構控制,絲杠螺母傳動機構與后部的鏈傳動機構連接,最終通過手輪控制。絲杠螺母傳動可有效地使緩降機構定位,使其不會在絲杠上攢動,起到了自鎖的作用。該支撐架中部伸出兩根梁,其上安裝可移動收放軌道機構,使用時用手輪將軌道放下,不用時將其收回,并推到建筑物內部,鎖死。該裝置的緩降機構主要由鋼絲繩卷筒,鋼絲繩,轉動軸,行星輪機構及各輪上的扇葉組成。該機構有兩個鋼絲繩卷筒,其上的鋼絲繩旋向相反,行星輪風阻緩降裝置主要由行星輪加速機構,行星輪和太陽輪上的扇葉構成,位于卷筒兩側。在下降過程中,卷筒帶動轉動軸轉動,轉動軸又帶動兩端的行星輪風阻緩降裝置運轉,從而起到減速緩降的作用。由于兩個卷筒的鋼絲繩繞向相反,其運行方向總是相反的,故實現了往復運送之功能,鋼絲繩的末端可固定一個三角架,三角架上安裝由多個掛環,逃生人員可將安全帶上的掛鎖鉤住掛環,實現兩人或多人同時逃生。絲杠螺母傳動機構主要由絲杠,絲杠螺母,螺母固定座,軸承和軸承座組成。其中絲杠通過軸承安裝在兩個軸承座上。螺母與絲杠配合,同時螺母安裝在螺母固定座上,螺母固定座固定于安裝緩降機構的固定板上。鏈條傳動機構將轉動傳給絲杠,絲杠的轉動帶動螺母做直線移動,螺母與螺母固定座固聯,螺母直線移動帶動緩降機構移動。由于絲杠螺母的自鎖性,使得緩降機構可以在任意位置停止并自鎖固定。與絲杠傳動機構連接的鏈條傳動機構主要由手輪,大小鏈輪,鏈條,軸承及軸承座組成,搖動手輪,通過鏈傳動——錐齒輪組------絲杠螺母傳動將緩降機構移出和收回,此設計的目的是增加其安全性。收放軌道機構主要由軌道鋼絲繩,繩輪,轉軸,棘輪棘爪和手輪組成。鋼絲繩軌道上有可在其上自由滑動的掛環,且不會從軌道上脫落。其目的是在往復運送逃生人員時,防止載人鋼絲繩纏繞在一起。第一個逃生人員安全著陸后,其他逃生人員可將軌道放下,著陸的逃生人員可將空運行的繩索掛到軌道環上,此繩索將沿軌道收回,不至與下降繩索纏繞,如此往復。在使用完畢后將軌道收回,用棘輪棘爪將繩輪鎖死,而后將其推回到建筑物以內,這也是出于安全的考慮。此外軌道繩上的滑環還可實現剎車的功能,該滑塊主要由剎車塊,外殼,蓋板,螺釘和彈簧組成,正常情況下可實現上面所述的功能,在緊急情況下或失速的情況下,逃生人員可用手握緊該滑環,將剎車塊推進,即可實現剎車和減速的作用。 繩索回收機構主要由大小鏈輪,鏈條,手輪和錐齒輪對組成。手輪通過錐齒輪對與小鏈輪連接,大小鏈輪通過鏈條傳動,大鏈輪與載人鋼絲卷筒同軸,使用時搖動手輪,即可 將鋼絲卷回到卷筒上,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兩個卷筒繞向相反,且最后必定有一根為收起狀態,另一根為放開至地面狀態,故只要將以收起的鋼絲繩固定好,將另一根卷起后并固定好即可。本技術救生緩降裝置的優點是I、結構合理,操作簡單,運行穩定,安全可靠,運行方式為往復運行。2、不受外界環境變化影響,堅固耐用,易于維護,可多次重復使用,救生效率高,有利于群體逃生。3、節約能源,不許外接電源,不產生運行費用。4、本裝置使用時將部分露出樓外,使用完畢后將收回到樓內,不影響樓的美觀性。可廣泛使用在高層建筑中。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主結構圖a。圖2為本技術的主結構圖b。圖3為行星輪風阻緩降機構剖面圖。圖4為行星輪風阻緩降機構部分結構圖。 圖5為絲杠螺母傳動機構剖面圖。圖6為收放軌道機構圖。圖7為行星輪結構圖。圖8為太陽輪結構圖。圖9為扇葉結構圖。圖10為三角架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結構和原理做進一步的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主結構側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主視圖。該使用新型主要由收放軌道機構I,緩降機構II,絲桿螺母傳動機構III,支撐架IV,鏈條傳動機構V和回收機構VI組成。該緩降裝置的支撐架IV為鋼結構,要求堅固耐用,其形狀如走廊,兩側封閉,過道可進人和操作,其頂部為可移動的緩降機構II,通過絲杠螺母傳動機構III對其進行移動,絲杠螺母傳動機構與后部的鏈傳動機構V連接,通過手輪控制。該支撐架中部伸出兩根梁,其上安裝可移動收放軌道機構I,使用時用手輪將軌道放下至地面。收放軌道機構I如圖1,6所示,該機構主要由軌道繩輪11,手輪12,轉動軸13,棘輪棘爪機構14,螺紋桿15和鎖緊螺母16組成。在使用時,可將棘爪放開,將軌道搖下直至地面,由已逃生人員在地面將軌道與地面預埋的掛鉤掛好。另外由于軌道上有一可自由移動的滑環,下降和上升的載人繩索可通過端部的一掛鉤與其掛好,這樣就實現了載人繩索沿軌道移動,防止其纏繞在一起。不用的時候,搖動手輪11將軌道收起,將棘爪放下并卡住繩輪,然后將該機構退回于建筑物內,不要使其外漏于建筑物外,這是出于安全的考慮,在拆裝軌道繩輪時,可將轉動軸13拔出即可將整卷的鋼絲繩裝上和拆下,在安裝好后,用鎖緊螺母16將繩輪緊固,此操作簡單而且節省時間。緩降機構II如圖3,4所示,該機構主要由鋼絲卷筒21,轉軸22,錐齒輪對23,軸承座24,扇葉25,太陽輪26,行星輪27,軸承和三角架等組成。其中兩個鋼絲繩卷筒上的鋼 絲繩索繞向相反,在使用時若為單人操作,逃生者可將卷筒21上的繩索端部的安全掛鉤鉤住身上的安全帶,即可緩慢下降至地面。若為多人逃生,可將圖10所示的鋼絲繩末端的三角架掛好,此時允許兩人或多人同時將安全鎖掛到三角架上進行逃生,在第一批逃生者安全著陸后,上面的逃生人員可以將兩側軌道放下,此軌道主要用以防止空載的繩索在空中發生纏繞,而帶來的不必要的危險。兩條軌道放至地面后,地面的逃生人員將其與地面預埋的掛鉤鉤好,將第一根空載的繩索鉤住軌道上的滑環,之后第二批人員可以用另一根繩索下降逃生,在下降過程中,由于兩根繩索的繞向相反,第一根將會收回。如此往復,可實現多人的安全逃生。該機構是通過行星輪式空氣阻尼減速的,具體來講就是通過行星輪機構加速,使太陽輪26以較高的速度旋轉,同時靠安裝在行星輪及太陽輪上的扇葉在轉動中受到的空氣阻尼來減速。該機構共兩個,安裝在卷筒兩端。緩降機構的三角架如圖10所示,其上通過掛環與載人鋼絲繩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人往復式逃生緩降裝置主要由收放軌道機構,行星輪風阻緩降機構,絲杠螺母傳動機構,支撐架,鏈條傳動機構和繩索回收機構組成,該使用新型特征為,鋼結構支撐架上,安裝有可移動的行星輪風阻緩降機構,可移動軌道繩輪,可通過手輪搖動鏈條傳動機構,將緩降機構伸出,通過軌道機構手輪放下軌道,逃生人員掛好緩降繩索后將沿著軌道緩慢下降逃生,在險情排除后可使用繩索回收機構將繩索收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巨國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