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冷彎成型機組,是一種冷彎成型機組的雙動沖壓裝置。包括底板、支撐底板的支架和雙動沖型裝置,所述雙動沖型裝置包括靜模、相對設置的上、下動壓模、若干導柱和上、下驅動油缸,下動壓模穿裝在靜模上的開口槽內且沿開口槽上下移動;上動壓模穿裝在靜模上的導柱上;上驅動油缸的活塞桿與上動壓模的上表面固定連接,下驅動油缸的活塞桿與下動壓模的下表面固定連接。還包括若干復位彈簧和間隙調整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利用沖壓裝置中的靜模和上動壓模作為支撐主體,上下驅動油缸分別與相對固定在靜模和上動壓模,通過上下驅動油缸驅動上、下動壓板完成壓型工作,代替了現有設備中的框架和立柱,結構簡單輕巧、體積小、制造成本大大降低。(*該技術在201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冷彎成型機組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冷彎成型機組的 沖壓裝置。
技術介紹
鋼板冷彎壓型機組的除了設有壓型工序和切斷工序以外,還有設有沖型工 序,現有用于沖型工序的裝置多采用框架結構固定在冷彎壓型機組上,該框架 結構一般包括四根立柱和上下框架板。這種框架結構,結構復雜,外型體積大, 制造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冷彎成型機組的雙動沖壓裝置結 構復雜,外型體積大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冷彎成型機 組的雙動沖壓裝置,包括底板、支撐底板的支架和雙動沖型裝置,所述雙動沖 型裝置包括靜模、相對設置的上、下動壓模、若干導柱和上、下驅動油缸,所述靜模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底板及靜模上分別設有與下動壓模橫截面 形狀大小適配的縱向開口槽,所述下動壓模穿裝在所述開口槽內且沿開口槽上 下移動,所述上動壓模設置在靜模的上方;所述上動壓模上分別設有若干導柱 穿裝通孔,所述導柱固定在靜模上,上動壓模穿裝在導柱上且沿導柱上下移動; 所述上驅動油缸的缸體與導柱固定連接,上驅動油缸的活塞桿端部與上動壓模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下驅動油缸的缸體與底板下表面固定連接,下驅動油 缸的活塞桿端部穿過底板上的開口槽與下動壓模的下表面固定連接。作為本技術的改進,還包括若干復位彈簧,所述上動壓模上的導柱穿 裝孔朝向靜模的一端分別設有沉孔,所述復位彈簧分別套裝在導柱上且復位彈 簧的上下表面分別與動壓模上的沉孔的底面及靜模的上表面抵接。進一步地,所述靜模上設有若干導柱穿裝孔,所述靜模上的導柱穿裝孔朝 向上動壓模的一端分別設有沉 L,導柱的下端分別插裝在靜模上的導柱穿裝孔 內,復位彈簧分別套裝在導柱上且復位彈簧的下表面分別與上動壓模上的沉孔 的底面及靜模上的導柱穿裝孔的沉孔的底面抵接。本技術還包括左右調節裝置,所述左右調節裝置分別包括導向楔板、 若干頂調螺栓和若干拉調螺栓,所述導向楔板上設有若干拉調螺栓螺紋通孔, 導向楔板設置在靜模上的開口槽內且分別與下動壓模的兩個側面抵接;所述靜 模上的側面分別設有若干拉調螺栓穿裝通孔和若干頂調螺栓穿裝螺紋通孔;所 述拉調螺栓分別穿過靜模側面上的通孔與導向楔板螺紋連接,所述頂調螺栓旋 裝在靜模側面上的螺紋通孔內且與導向楔板的外側面抵接。再進一步,所述靜模由平行設置的前、后靜模板組成。本技術,利用沖壓裝置中的靜模和上動壓模作為支撐主體,上下驅動 油缸分別相對固定在靜模和上動壓模上,通過上下驅動油缸驅動上、下動壓板 相向運動完成壓型工作,代替了現有設備中的框架和立柱,結構簡單輕巧、體 積小、制造成本大大降低。附圖說明圖l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左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出詳細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技術包括底板1、支撐底板1的支架2和雙動沖型裝 置,支架2與底板1螺紋固定,所述雙動沖型裝置包括靜模,相對設置的上、 下動壓模3、 4,四根導柱5和上、下驅動油缸7、 9。欲沖壓的型板100放置 在上、下動壓模3、 4之間;所述靜模由平行設置的前、后靜模板ll、 12組成, 前、后靜模板11、 12分別固定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所述底板1上設有與下 動壓模4的橫截面形狀大小適配的縱向開口槽,所述開口槽與前、后靜模板11、 12所夾空腔相對,所述下動壓模4設置在前、后靜模板ll、 12之間且沿前、 后靜模板ll、 12所夾空腔上下移動,所述上動壓模3設置在前、后靜模板ll、 12的上方;所述上動壓模3和前、后靜模板11、 12上分別設有四根導柱穿裝通孔, 所述導柱5分別插裝在前、后靜模板ll、 12上的導柱穿裝通孔內,上動壓模3 穿裝在導柱5上且沿導柱5上下移動;為了固定上、下驅動油缸7、 9,本技術還包括上、下油缸連接板6, 上、下油缸連接板6上分別設有四個通孔,導柱5的上部為臺階軸,且臺階軸 的上端設有螺紋,上油缸連接板6套裝在導柱5上且上油缸連接板6的下表面 與導柱5上部的臺階面靠接。上驅動油缸7的缸體固定在上油缸連接板6的上 表面,在上動壓模3的上表面還設有連接板8,連接板8與上動壓模3的上表 面螺紋連接,上驅動油缸7的活塞桿端向下穿過上油缸連接板6與上動壓模3 上的連接板8通過軸銷71鉸接。下油缸連接板6通過四根螺柱10與底板1固定連接,下驅動油缸9的缸體固定在下油缸連接板6的下表面,下驅動油缸9 的活塞桿向上穿過下油缸連接板6與下動壓模4通過銷30軸連接。為了解決上動壓模3的復位問題,本技術還包括四個復位彈簧2,上 動壓模3和前、后靜模板ll、 12上的導柱穿裝通孔,在彼此相對端分別設有 沉孔,所述復位彈簧2分別套裝在導柱5上且復位彈簧3的上下表面分別與上、 下動壓模3、 4上的沉孔的底面抵接。當上、下驅動油'缸7、 9相向運動時,夾 在上動壓模3和前、后靜模板ll、 12之間的復位彈簧2被壓縮,沖型完成后, 復位彈簧2釋能,將上動壓模3向上推起,使上動壓模3回到原來的位置。進一步地,本技術還包括左右調節裝置,所述左右調節裝置分別包括 導向楔板20、若干頂調螺栓22和若干拉調螺栓23,所述導向楔板20上設有 若干拉調螺栓螺紋孔,導向楔板20分別設置在靜模上的開口槽內且分別與下 動壓模4的兩個側面抵接;所述靜模的左右側面上分別設有若干拉調螺栓穿裝 通孔和若干頂調螺栓穿裝螺紋通孔;所述拉調螺栓23分別穿過靜模左右側面 上的通孔與導向楔板20螺紋連接,頂調螺栓22旋裝在靜模左右側面上的螺紋 通孔內且與導向楔板20的外側面抵接。本技術的左右調節裝置也可以設置在前、后靜模板11、 12左、右任 一側,而在其相對側設置固定擋板。同樣可以實現下動壓板4的左右調整。本技術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技術的 啟示下作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技術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 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冷彎成型機組的雙動沖壓裝置,包括底板、支撐底板的支架和雙動沖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動沖型裝置包括: 靜模,所述靜模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上; 相對設置的上、下動壓模,所述底板及靜模上分別設有與下動壓模橫截面形狀大小適配的的縱向 開口槽,所述下動壓模穿裝在所述開口槽內且沿開口槽上下移動,所述上動壓模設置在靜模的上方; 若干導柱,所述上動壓模上分別設有若干導柱穿裝通孔,所述導柱固定在靜模上,上動壓模穿裝在導柱上且沿導柱上下移動; 上、下驅動油缸,所述上驅動 油缸的缸體與導柱固定連接,上驅動油缸的活塞桿端部與上動壓模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下驅動油缸的缸體與底板下表面固定連接,下驅動油缸的活塞桿端部穿過底板上的開口槽與下動壓模的下表面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冷彎成型機組的雙動沖壓裝置,包括底板、支撐底板的支架和雙動沖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動沖型裝置包括靜模,所述靜模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上;相對設置的上、下動壓模,所述底板及靜模上分別設有與下動壓模橫截面形狀大小適配的的縱向開口槽,所述下動壓模穿裝在所述開口槽內且沿開口槽上下移動,所述上動壓模設置在靜模的上方;若干導柱,所述上動壓模上分別設有若干導柱穿裝通孔,所述導柱固定在靜模上,上動壓模穿裝在導柱上且沿導柱上下移動;上、下驅動油缸,所述上驅動油缸的缸體與導柱固定連接,上驅動油缸的活塞桿端部與上動壓模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下驅動油缸的缸體與底板下表面固定連接,下驅動油缸的活塞桿端部穿過底板上的開口槽與下動壓模的下表面固定連接。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彎成型機組的雙動沖壓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 括若干復位彈簧,所述上動壓模上的導柱穿裝孔朝向靜模的一端分別設有沉 孔,所述復位彈簧分別套裝在導柱上且復位彈簧的上下表面分別與動壓模上的 沉孔的底面及靜模的上表面抵接。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季約德,
申請(專利權)人:季約德,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3[中國|浙江]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