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干燥設備,特別涉及一種干燥筒。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有筒體(1),所述筒體(1)內設有多個階梯狀翻板組(2)和支撐件(3),每個階梯狀翻板組(2)的兩端通過支撐件(3)與所述筒體(1)固接,階梯狀翻板組(2)之間相互平行,每個階梯狀翻板組(2)由多個翻板部件固接而成,每個翻板部件由第一翻板(5)和第二翻板(6)構成,第一翻板(5)和第二翻板(6)呈十字狀固接。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翻轉物料效率高,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使物料在干燥筒內停留的時間達到干燥物料的要求,利于提高干燥效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干燥設備,特別涉及ー種干燥筒。本技術適用于木片等物料的干燥。本技術屬于干燥設備制造加工
技術介紹
干燥筒是ー種常用的干燥設備。運行時,其干燥筒內部通干燥氣體,干燥筒沿筒的中心線旋轉,使筒內的物料與干燥氣體充分接觸,實現干燥目的。如中國專利公告號CN202002445U公開的新型滾筒干燥機,其包括滾筒,滾筒通過齒圈與由動カ源驅動的齒輪相嚙合,滾筒內設有貫穿滾筒的加熱管束和由電機驅動的絞龍,加熱管束通過支撐隔板支撐在滾筒內,滾筒內壁上均布有抄板,進料ロ設在滾筒外的絞龍上方,滾筒前端板上開設有絞龍入ロ,物料由進料ロ #絞龍輸送進入滾筒內,在滾筒后部筒壁上開設有出料ロ,在滾筒的出料ロ處設有拔汽裝置。 上述現有技術存在以下不足( I)由于翻板以懸臂方式和筒體相連,翻板尺寸和筒體直徑均受限,物料翻轉效率不聞;(2)傳熱管道單獨設置在筒體內占居刨花木片工作面積,影響木片的輸送量;(3)干的熱空氣與木片非直接接觸影響和交換,使木片在干燥筒內的熱交換時間加長,導致生產效率低下,生產成本增加。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翻轉物料效率高、利于提高干燥效果的干燥筒。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干燥筒,包括有筒體,所述筒體內設有多個階梯狀翻板組和支撐件,每個階梯狀翻板組的兩端通過支撐件與所述筒體固接,階梯狀翻板組之間相互平行,每個階梯狀翻板組由多個翻板部件固接而成,每個翻板部件由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構成,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呈十字狀固接。進ー步,所述翻板組中心線與筒體水平軸線的夾角是15° 90°,且翻板組中心線與筒體水平軸線的夾角隨所述筒體長度變長而變小。進ー步,所述翻板部件是外側端部朝同一圓周方向彎折的翻板部件。進ー步,所述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通過連接盤固接。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階梯狀翻板組的兩端通過支撐件與筒體固接,翻板尺寸能夠布置到筒體中間,使更多物料得到翻轉,翻轉效率高,提高干燥效果。十字狀翻板部件使物料在筒體旋轉時受到拋擲,提高干燥效果。(2)翻板組中心線與筒體水平軸線的夾角是15° 90°,且上述夾角隨筒體長度變長而變小,使物料在筒體的不同位置能受到不同的拋擲作用,提高干燥效果。(3)翻板部件是外側端部朝同一圓周方向彎折,更利于翻轉物料。(4)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通過連接盤固接,提高翻板部件的整體性,方便加工。本技術翻轉物料效率高,本技術使物料在干燥筒內停留的時間達到干燥物料的要求,利于提高干燥效果。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A-A剖視圖;圖3為圖I的B-B剖視圖; 圖4為圖I的C-C剖視圖;圖5為圖I的D-D剖視圖;圖6為單個翻板部件的第一結構圖;圖7為單個翻板部件的第二結構圖;圖8為圖3中I部的局部放大圖。圖中1、筒體,2、翻板組,3、支撐件,4、筒體的水平軸線,5、第一翻板,6、第二翻板,7、連接盤,P、物料在筒體內的運動方向,F、筒體的旋轉方向,α 1,第一段翻板組中心線與筒體水平軸線的夾角,α 2、第二段翻板組中心線與筒體水平軸線的夾角,α 3、第三段翻板組中心線與筒體水平軸線的夾角。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ー步詳細地說明。實施例如圖I 5所示,一種干燥筒,包括有筒體1,筒體I內設有多個階梯狀翻板組2和支撐件3,每個階梯狀翻板組2的兩端通過支撐件3與所述筒體I固接,階梯狀翻板組2之間相互平行,多個翻板部件通過直角形狀的鋼構件串聯固接成單個階梯狀翻板組2。其中每個翻板部件由第一翻板5和第二翻板6構成,第一翻板5和第二翻板6呈十字狀固接。具體說明,如圖7所示翻板部件由第一翻板5和第二翻板6構成,第二翻板6垂直焊接在第一翻板5中間。正常使用時,筒體I在動カ源作用下旋轉,筒體的旋轉方向F是單向,物料在筒體內的運動方向P是從筒體的一端到筒體另一端,熱風在筒體I內流動。物料隨著階梯狀翻板組2在整個筒體I內翻轉而運行。在此過程中,物料與熱風接觸,從而實現干燥物料的目的。其中十字狀翻板部件利于上部物料向下拋落時,下部葉片接住該物料,從而使物料與熱風充分接觸,提高物料的干燥效果。上述階梯狀翻板組2兩端通過支撐件3與筒體I固接,實現翻板組2兩端受力,整個翻板組結構穩定。此外,翻板尺寸能夠布置到筒體中間,使更多物料得到翻轉,翻轉效率高,干燥效果好。事實上,為進ー步提高整個階梯狀翻板組2的穩定性,防止階梯狀翻板組2中間變形,相互平行的階梯狀翻板組2之間也能設支撐件3。如圖8所示,上下相鄰的第一翻板5之間通過支撐件3固接。上述支撐件3能夠但不限于槽鋼,支撐件3與階梯狀翻板組2之間采用螺栓固接,支撐件3與筒體I之間采用焊接方式固接。為提高干燥效果,所述翻板組中心線與筒體水平軸線的夾角是15° 90°,且翻板組中心線與筒體水平軸線的夾角隨所述筒體I長度變長而變小。具體說明以物料在筒體內的運動方向P為方向線,將筒體I分成各個不同的段,其中筒體的起始段為第一段筒體,筒體的末尾段為第三段筒體,筒體的中間段為第二段筒體。各段筒體的水平軸線4相同。第一段筒體內的翻板組如圖3所示,第一段翻板組中心線與筒體水平軸線的夾角α I 是 90°。隨著物料在筒體I內運動,第二段筒體內的翻板組如圖4所示,第二段翻板組中心線與筒體水平軸線的夾角α 2是60°。·當物料運動到第三段筒體,第三段筒體內的翻板組如圖5所示,第三段翻板組中心線與筒體水平軸線的夾角α3是15°。如此,隨著筒體I長度變長,翻板組中心線與筒體水平軸線的夾角逐漸變小。當然,本技術還能夠但不限于以下情況第一段翻板組中心線與筒體水平軸線的夾角α 是85°,第二段翻板組中心線與筒體水平軸線的夾角ci2是55°,第三段翻板組中心線與筒體水平軸線的夾角α3是20°。為方便物料翻轉,如圖6或7所示,十字狀翻板部件的外側端部朝同一圓周方向彎折。即第一翻板5和第二翻板6的外側均朝同一圓周方向彎折。如圖6所示,翻板部件還能夠由第一翻板5、第二翻板6和連接盤7構成,第一翻板5和第二翻板6以十字狀方式固接于連接盤7上。該方案使翻板部件加工方便。本技術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凡采用等同或等效替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技術要求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干燥筒,包括有筒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1)內設有多個階梯狀翻板組(2)和支撐件(3),每個階梯狀翻板組(2)的兩端通過支撐件(3)與所述筒體(1)固接,階梯狀翻板組(2)之間相互平行,每個階梯狀翻板組(2)由多個翻板部件固接而成,每個翻板部件由第一翻板(5)和第二翻板(6)構成,第一翻板(5)和第二翻板(6)呈十字狀固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干燥筒,包括有筒體(1),其特征在干所述筒體(I)內設有多個階梯狀翻板組(2)和支撐件(3),每個階梯狀翻板組(2)的兩端通過支撐件(3)與所述筒體(I)固接,階梯狀翻板組(2)之間相互平行,每個階梯狀翻板組(2)由多個翻板部件固接而成,每個翻板部件由第一翻板(5)和第二翻板(6)構成,第一翻板(5)和第二翻板(6)呈十字狀固接。2.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水保,周偉,李樹安,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保龍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