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軋輥磨床魚叉式軋輥軸承箱翻轉機構,驅動電機固設于軋輥磨床尾架上,驅動電機動力輸出端與減速箱動力輸入端連接,減速箱動力輸出端驅動第一齒輪,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嚙合連接,第二齒輪可轉動軸向止動定位于軋輥磨床尾架一側,第二齒輪一側與撥叉另一端固連,第二齒輪另一側固設有兩個限位撞塊,該兩個限位撞塊與第二齒輪軸心連線所成夾角呈九十度,軋輥磨床尾架一端固設有行程開關,行程開關可分別感應第二齒輪上兩個限位撞塊的位置,行程開關感應信號傳輸給驅動電機控制其制動,本發明專利技術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控制簡單,實用可靠。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軋輥磨床的輔助機構,特別涉及一種軋輥磨床魚叉式軋輥軸承箱 翻轉機構。
技術介紹
目前,軋輥磨床在磨削熱軋的精軋機工作輥時通常都需要將軋輥的軸承箱卸下, 待磨削加工完畢后再將軋輥軸承箱重新安裝后使用,但拆裝過程復雜、繁瑣耗時,增加了大 量的輔助時間,效率低,導致生產成本提高,若磨削加工時對工作輥進行帶箱磨削則能解決 上述問題,但由于工作輥軸承箱特殊外形尺寸,磨削時軋輥軸承箱與磨床砂輪架會發生干 涉,若能將工作輥軋輥軸承箱翻轉特定的角度,則能避免砂輪架與軸承箱的干涉問題,基于 以上的問題,已經專利技術了四連桿式和圓弧導軌式的傳統翻箱機構。但隨著鋼鐵行業的快速 發展,工作輥變得愈來愈大,軋輥軸承箱也變得愈來愈大,翻轉轉矩和回轉直徑也隨著增 大,這樣對于傳統式翻箱機構來說,要求加高磨床中心,增大了磨床制造成本,另外傳統翻 箱機構還必須增加輔助支撐,還要專門配有液壓系統,上述原因導致傳統式翻箱機構存在 體積龐大、安裝空間大、重量大、制造復雜、不易于控制、成本高的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彌補以上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軋輥磨床魚叉式軋輥軸承箱翻轉機構,該 軋輥磨床魚叉式軋輥軸承箱翻轉機構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控制簡單,實用可罪。本專利技術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軋輥磨床魚叉式軋輥軸 承箱翻轉機構,包括軋輥磨床尾架、驅動電機、減速箱、第一齒輪、第二齒輪、撥叉、限位撞塊 和行程開關,以使用方向為基準,驅動電機固設于軋輥磨床尾架上,驅動電機動力輸出端與 減速箱動力輸入端連接,減速箱動力輸出端驅動第一齒輪,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嚙合連接, 第二齒輪可轉動軸向止動定位于軋輥磨床尾架一側(第二齒輪可繞軸線轉動不可沿軸線 方向移動),第二齒輪一側與撥叉另一端固連,撥叉一端與軋輥軸承箱可拆卸固連,第二齒 輪另一側固設有兩個限位撞塊,該兩個限位撞塊與第二齒輪軸心連線所成夾角呈九十度, 軋輥磨床尾架一端固設有行程開關,該行程開關可分別感應第二齒輪上的兩個限位撞塊的 位置,行程開關感應信號傳輸給驅動電機控制其制動,驅動電機通過減速箱驅動第一齒輪, 第一齒輪驅動第二齒輪轉動,第二齒輪則帶動撥叉轉動,撥叉就帶著軋輥軸承箱轉動,當第 二齒輪開始轉動時,第二齒輪上與行程開關感應的限位撞塊離開行程開關,行程開關則反 饋軋輥軸承箱開始轉動的信息給驅動電機,當第二齒輪旋轉九十度時,其上的另一個限位 撞塊與行程開關感應,行程開關馬上傳送信息給驅動電機使驅動電機停止轉動,從而完成 九十度翻箱動作。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該行程開關可分別感應第二齒輪上的兩個限位撞塊的 位置的結構為行程開關上設有至少兩個觸點,該兩個觸點間設有設定距離,該兩個觸點分3別對應感應第二齒輪上的兩個限位撞塊,以使用方向為基準,翻箱前位于第二齒輪轉動方 向前方的限位撞塊與行程開關的一個觸點接觸感應,當翻箱完成后,位于第二齒輪轉動方 向后方的限位撞塊與行程開關的另一個觸點接觸感應,行程開關的兩個觸點分別將感應信 號傳給驅動電機。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驅動電機為抱閘電機,驅動電機得到行程開關發來的 軋輥軸承箱旋轉了九十度的信息后立即抱間制動,進一步保證了對軋輥軸承箱翻轉角度的 精準控制。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設有尾架電機,該尾架電機(通過減速器以及齒輪齒 條)可帶動軋輥磨床尾架沿軋輥磨床床身導軌(軋輥軸線方向)做往返的直線運動,使用 時,首先軋輥磨床尾架通過尾架電機能實現其沿床身導軌做往返直線運動,而軋輥磨床尾 架的移動使撥叉與軋輥磨床尾架一起沿軋輥軸線方向做往返直線運動,進而帶動撥叉靠近 或遠離軋輥,這樣方便調整撥叉與軋輥軸承箱的裝夾,使該翻箱機構與軋輥軸承箱的連接 更方便更準確,保證了其連接安全性,能實現此種功能的結構都為普通技術人員所熟知的, 如通過螺紋嚙合驅動、采用蝸輪蝸桿驅動等,此處不再詳細敘述。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第一齒輪直徑小于第二齒輪直徑。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第二齒輪可轉動軸向止動定位于軋輥磨床尾架一端的 結構為軋輥磨床尾架靠近軋輥軸承箱的一側設有圓柱部位,設有一軸承,該軸承固定套設 于軋輥磨床尾架的圓柱部位外側,第二齒輪固定套設于該軸承外側。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軸承為滾動軸承。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技術效果是本專利技術的驅動電機通過減速器和第一、二齒輪嚙合帶 動撥叉轉動,從而使撥叉帶動軋輥軸承箱翻轉九十度,而通過軋輥磨床尾架上的行程開關 感應第二齒輪上的限位撞塊來控制驅動電機的轉動,從而精確控制軋輥軸承箱翻轉角度, 本專利技術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控制簡單,實用可靠。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剖面主視圖;圖2為圖1中的B部放大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左視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種軋輥磨床魚叉式軋輥軸承箱翻轉機構,包括軋輥磨床尾架1、驅動電 機2、減速箱3、第一齒輪4、第二齒輪5、撥叉6、限位撞塊7和行程開關8,以使用方向為基 準,驅動電機2固設于軋輥磨床尾架1上,驅動電機2動力輸出端與減速箱3動力輸入端連 接,減速箱3動力輸出端驅動第一齒輪4,第一齒輪4與第二齒輪5嚙合連接,第二齒輪5 可轉動軸向止動定位于軋輥磨床尾架1一側(第二齒輪5可繞軸線轉動不可沿軸線方向移 動),第二齒輪5 —側與撥叉6另一端固連,撥叉6 —端與軋輥軸承箱可拆卸固連,第二齒輪 5另一側固設有兩個限位撞塊7,該兩個限位撞塊7與第二齒輪5軸心連線所成夾角呈九十 度,軋輥磨床尾架1 一端固設有行程開關8,該行程開關8可分別感應第二齒輪5上的兩個限位撞塊7的位置,行程開關感應信號傳輸給驅動電機控制其制動,驅動電機2通過減速箱 3驅動第一齒輪4,第一齒輪4驅動第二齒輪5轉動,第二齒輪5則帶動撥叉6轉動,撥叉6 就帶著軋輥軸承箱轉動,當第二齒輪5開始轉動時,第二齒輪5上與行程開關感應的限位撞 塊7離開行程開關8,行程開關8則反饋軋輥軸承箱開始轉動的信息給驅動電機2,當第二 齒輪5旋轉九十度時,其上的另一個限位撞塊7與行程開關8感應,行程開關8馬上傳送信 息給驅動電機2使驅動電機2停止轉動,從而完成九十度翻箱動作。所述行程開關8可分別感應第二齒輪5上的兩個限位撞塊7的位置的結構為行 程開關8上設有至少兩個觸點81,該兩個觸點81間設有設定距離,該兩個觸點81分別對應 感應第二齒輪上的兩個限位撞塊7,以使用方向為基準,翻箱前位于第二齒輪5轉動方向前 方的限位撞塊7與行程開關8的一個觸點接觸感應,當翻箱完成后,位于第二齒輪5轉動方 向后方的限位撞塊7與行程開關8的另一個觸點接觸感應,行程開關8的兩個觸點81分別 將感應信號傳給驅動電機2。所述驅動電機2為抱閘電機,驅動電機2得到行程開關8發來的軋輥軸承箱旋轉 了九十度的信息后立即抱間制動,進一步保證了對軋輥軸承箱翻轉角度的精準控制。設有尾架電機9,該尾架電機9 (通過減速器以及齒輪齒條)可帶動軋輥磨床尾架 1沿軋輥磨床床身導軌(軋輥軸線方向)做往返的直線運動,使用時,首先軋輥磨床尾架1 通過尾架電機9能實現其沿床身導軌做往返直線運動,而軋輥磨床尾架1的移動使撥叉6 與軋輥磨床尾架1 一起沿軋輥軸線方向做往返直線運動,進而帶動撥叉6靠近或遠離軋輥, 這樣方便調整撥叉6與軋輥軸承箱的裝夾,使該翻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軋輥磨床魚叉式軋輥軸承箱翻轉機構,其特征是:包括軋輥磨床尾架(1)、驅動電機(2)、減速箱(3)、第一齒輪(4)、第二齒輪(5)、撥叉(6)、限位撞塊(7)和行程開關(8),以使用方向為基準,驅動電機(2)固設于軋輥磨床尾架(1)上,驅動電機(2)動力輸出端與減速箱(3)動力輸入端連接,減速箱(3)動力輸出端驅動第一齒輪(4),第一齒輪(4)與第二齒輪(5)嚙合連接,第二齒輪(5)可轉動軸向止動定位于軋輥磨床尾架(1)一側,第二齒輪(5)一側與撥叉(6)另一端固連,第二齒輪(5)另一側固設有兩個限位撞塊(7),該兩個限位撞塊(7)與第二齒輪(5)軸心連線所成夾角呈九十度,軋輥磨床尾架(1)一端固設有行程開關(8),該行程開關(8)可分別感應第二齒輪(5)上的兩個限位撞塊(7)的位置,行程開關感應信號傳輸給驅動電機控制其制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宇中,雷邦昀,張勇,王曉東,朱宗雨,
申請(專利權)人:昆山華辰重機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2[中國|江蘇]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