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濕法脫硫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石灰石-石膏脫硫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將石灰石漿液輸送至吸收塔內;(2)石灰石漿液在吸收塔內經霧化噴淋,與煙氣逆向充分接觸以吸收SO2;(3)吸收SO2后的石灰石漿液與空氣進行氧化反應,得到石膏晶體;(4)經吸收塔排出的石膏漿液由石膏排出泵輸送至脫水系統進行脫水處理后,排出固態石膏,脫硫后的煙氣經除霧、升溫后排入大氣;所述吸收塔內的石灰石漿液pH值與機組負荷滿足線性關系:y=0.002x+4.4,其中x為機組負荷,機組負荷單位為MW,y為pH值。經過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排出的石膏純度得到了提高,達到了90%以上,提高了石膏純度的同時,降低了石灰石耗量和吸收塔循環泵電耗。石耗量和吸收塔循環泵電耗。石耗量和吸收塔循環泵電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石灰石
?
石膏脫硫工藝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濕法脫硫
,特別是涉及一種石灰石
?
石膏脫硫工藝。
技術介紹
[0002]隨著工業迅猛發展,人們對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鍋爐等設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已經成為加速大氣惡化的主要原因,隨著經濟的日益繁榮,人們對物質生活的日益提高,能源的消耗不斷增大,減少煙氣中二氧化硫污染已成為大氣環境治理的緊要任務,不少企業都已經在使用煙氣脫硫工藝。常見的脫硫工藝有電子束法、氨法脫硫、石灰石
?
石膏法、爐內噴鈣、海水脫硫、旋轉噴霧法、循環硫化床、煙氣CFB等等,目前市面上的脫硫工藝,對各類鍋爐和焚燒爐尾氣的治理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0003]石灰石
?
石膏法脫硫工藝是目前世界上應用較為廣泛的脫硫技術之一,在脫硫系統運行過程中,石膏中各項指標均應嚴格控制,以保證石膏純度合格,石膏純度對系統影響很大,如果不達標,影響石灰石漿液活性、吸收塔漿液密度,表現在系統石灰石耗量增加、漿液循環泵耗電量增加、石膏脫水困難,最終增加設備磨損,導致脫硫系統效率降低及故障率升高。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石灰石
?
石膏脫硫工藝,以解決現有脫硫系統運行中石膏純度偏低導致的石灰石耗量增加、漿液循環泵電量增加、石膏脫水困難等問題。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石灰石
?
石膏脫硫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0007](1)將石灰石漿液輸送至吸收塔內;
[0008](2)石灰石漿液在吸收塔內經霧化噴淋,與煙氣逆向充分接觸以吸收SO2;
[0009](3)吸收SO2后的石灰石漿液與空氣進行氧化反應,得到石膏晶體;
[0010](4)經吸收塔排出的石膏漿液由石膏排出泵輸送至脫水系統進行脫水處理后,排出固態石膏,脫硫后的煙氣經除霧、升溫后排入大氣;
[0011]所述吸收塔內的石灰石漿液pH值與機組負荷滿足線性關系:y=0.002x+4.4,其中x為機組負荷,機組負荷單位為MW,y為pH值。
[0012]優選的,在上述石灰石
?
石膏脫硫工藝中,步驟(1)中所述石灰石漿液的濃度為1200
?
1300kg/m3。
[0013]優選的,在上述石灰石
?
石膏脫硫工藝中,步驟(1)中所述石灰石漿液的細度為250目篩過篩率大于95%。
[0014]優選的,在上述石灰石
?
石膏脫硫工藝中,步驟(2)中所述吸收塔內的石灰石漿液pH值為5
?
5.8。
[0015]優選的,在上述石灰石
?
石膏脫硫工藝中,吸收塔內所述石灰石漿液流量與煙氣流量的液氣比≥15L/m3。
[0016]優選的,在上述石灰石
?
石膏脫硫工藝中,步驟(2)中所述霧化噴淋通過漿液循環泵實現,且所述漿液循環泵的運行電流不超過額定電流的101%,所述漿液循環泵的運行壓力不低于額定壓力的98%。
[0017]優選的,在上述石灰石
?
石膏脫硫工藝中,步驟(4)中所述脫水系統運行時吸收塔內的漿液濃度為1100
?
1160kg/m3。
[0018]優選的,在上述石灰石
?
石膏脫硫工藝中,步驟(4)中所述脫水系統包括一級脫水系統和二級脫水系統;
[0019]所述一級脫水系統在石膏旋流站進行,用于濃縮石膏漿液并使石膏晶體分級;所述二級脫水系統在真空皮帶脫水機進行,用于將水分抽出,排出固態石膏。
[0020]優選的,在上述石灰石
?
石膏脫硫工藝中,所述一級脫水系統依次連接有廢水處理裝置和污泥處理裝置,所述廢水處理裝置每天至少運行兩小時,所述污泥處理裝置每天至少處理污泥18噸。
[0021]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石灰石
?
石膏脫硫工藝,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2](1)經過本專利技術方法排出的石膏純度得到了提高,達到了90%以上,提高了石膏純度的同時,降低了石灰石耗量和吸收塔循環泵電耗,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增加32.5萬元左右;
[0023](2)經過本專利技術方法得到的石膏顏色變淺、含水量降低、脫水皮帶層濕度降低;
[0024](3)本專利技術減少了設備運行時間,降低了設備磨損,節省人力物力,提高脫硫系統運行穩定性,防止環保數據超標,創造了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附圖說明
[0025]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3機組、#4機組的真空泵電流對比圖;
[0026]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3機組、#4機組的真空度對比圖;
[0027]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改進前pH值與機組負荷關系圖;
[0028]圖4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改進后pH值與機組負荷關系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將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0030]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首先對我廠使用同一公用系統,且入口硫份、發電量接近的#3機組與#4機組的石灰石耗量、循環泵電耗、石膏脫水情況進行分析對比,其中#3機組的入口SO2均值為2160.12mg/m3,發電量為138348*104kw﹒h;#4機組的入口SO2均值為2080.09mg/m3,發電量為144403.2*104kw﹒h。
[0031]調查2016年7月至11月,#3機組和#4機組的石灰石耗量及循環泵電耗,統計結果參見表1:
[0032]表1
[0033][0034]由表1可知,#4機組2016年7~11月份的石灰石耗量平均值為4622.4t,高出#3機組4.38%;#4機組的循環泵電耗平均值為1679.6
×
103kW
·
h,高出#3機組4.43%;因此,在相似工況下,#4機組在石灰石耗量和循環泵電耗上都明顯高于#3機組,運行方式非常的不經濟。
[0035]繼續對#3、#4吸收塔漿液石膏脫水情況進行對比,對比相同密度下,真空泵電流和真空度,并對出現頻率較高的1150~1160kg/m3范圍內進行多次取樣統計,結果參見表2:
[0036]表2
[0037][0038]在相同密度下,對#3、#4機組石膏脫水情況進行分析,并通過上述數據制得如圖1所示的真空泵電流對比圖及如圖2所示的真空度對比圖,可以得出的是:同一脫硫系統,石膏漿液密度越大,石膏脫水越容易;#4脫硫系統石膏的脫水難度明顯大于#3脫硫系統,增加設備電耗和磨損。
[0039]同時,還統計了#4機組脫硫系統石膏的化驗結果,并分析了各含量超標情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石灰石-石膏脫硫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將石灰石漿液輸送至吸收塔內;(2)石灰石漿液在吸收塔內經霧化噴淋,與煙氣逆向充分接觸以吸收SO2;(3)吸收SO2后的石灰石漿液與空氣進行氧化反應,得到石膏晶體;(4)經吸收塔排出的石膏漿液由石膏排出泵輸送至脫水系統進行脫水處理后,排出固態石膏,脫硫后的煙氣經除霧、升溫后排入大氣;所述吸收塔內的石灰石漿液pH值與機組負荷滿足線性關系:y=0.002x+4.4,其中x為機組負荷,機組負荷單位為MW,y為pH值。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石-石膏脫硫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石灰石漿液的濃度為1200-1300kg/m3。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石-石膏脫硫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石灰石漿液的細度為250目篩過篩率大于95%。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石-石膏脫硫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吸收塔內的石灰石漿液pH值為5-5.8。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石-石膏脫硫...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樊佳敏,孫旭洋,常宏飛,張曉麗,王舒雅,賀連奎,
申請(專利權)人:內蒙古上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