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具備智能對位與輔助掛索功能的橋面吊機,包括用于起吊待架梁的橋面吊機本體、設置在橋面吊機本體上的輔助掛索裝置和搭載裝置,所述搭載裝置上設置有用于測量的攝影裝置,所述攝影裝置滑動設置在搭載裝置上,所述輔助掛索裝置用于輔助完成斜拉索的梁端掛索。該橋面吊機能實現測量、對位、掛索一體化作業,解決了作業空間有限、施工相互干擾、人員安全無法保障等問題。人員安全無法保障等問題。人員安全無法保障等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具備智能對位與輔助掛索功能的橋面吊機
[0001]本技術涉及橋梁架設安裝領域,具體為一種具備智能對位與輔助掛索功能的橋面吊機。
技術介紹
[0002]當前斜拉橋的施工方法中,節段梁對位施工通過采用手拉葫蘆、撬棍、碼板等施工機具配合起重設備進行節段梁的反復調整,從而完成節段梁的對位安裝,斜拉索掛索施工采用的是汽車吊與手拉葫蘆架相互配合的方式完成掛索施工。但是待安裝梁與已安裝梁銜接部分是動、靜結合部,臨邊防護設置困難,卻又是現場施工人員聚集的作業場所;斜拉橋掛索施工與橋面吊機吊裝施工工作面高度重合,作業空間有限,特別是前端索掛索施工汽車吊輔助作業會與橋面吊干涉,采用手拉葫蘆架每掛一次要重新進行安拆,而且掛索時進一步占用了有限的作業空間,施工相當繁瑣,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種具備智能對位與輔助掛索功能的橋面吊機克服目前施工存在的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測量、對位、掛索一體化作業的橋面吊機,以解決作業空間有限,施工相互干擾,人員安全無法保障等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備智能對位與輔助掛索功能的橋面吊機,包括用于起吊待架梁的橋面吊機本體、設置在橋面吊機本體上的輔助掛索裝置和搭載裝置,所述搭載裝置上設置有用于測量的攝影裝置,所述攝影裝置滑動設置在搭載裝置上,所述輔助掛索裝置用于輔助完成斜拉索的梁端掛索。
[0005]進一步地,所述搭載裝置包括上搭載機構和下搭載機構,所述上搭載機構設置在下搭載機構上方,所述上搭載機構上吊有搭載桿,所述上搭載機構用于控制搭載桿的升降,所述下搭載機構用于固定搭載桿,所述攝影裝置滑動設置在搭載桿上。
[0006]進一步地,所述上搭載機構包括設置在橋面吊機本體上部的第一橫梁以及用于控制搭載桿升降的第一提升裝置,所述第一提升裝置設置在第一橫梁上。
[0007]進一步地,所述下搭載機構包括設置在橋面吊機本體下部的第二橫梁,所述第二橫梁遠離橋面吊機本體一端設置有用于固定搭載桿的固定裝置。
[0008]進一步地,所述固定裝置包括設置在第二橫梁端部的固定套和設置在第二橫梁內部的自動插拔銷,所述搭載桿設置在固定套中,所述搭載桿的上部和下部分別開設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固定套開設有第三固定孔,所述自動插拔銷用于通過第三固定孔伸入第一固定孔或第二固定孔中對搭載桿進行固定。
[0009]進一步地,所述搭載裝置設置在橋面吊機本體兩側,所述上搭載機構還包括第一支撐座和第一折轉裝置,所述下搭載機構還包括第二支撐座和第二折轉裝置,所述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均固定在橋面吊機本體上,所述第一橫梁一端與第一支撐座鉸接,所述第二橫梁一端與第二支撐座鉸接,所述第一折轉裝置和第二折轉裝置用于控制第一橫梁和
第二橫梁同步轉動。
[0010]進一步地,所述輔助掛索裝置包括固定在橋面吊機本體上的支架、設置在支架上的第三折轉裝置以及滑動設置在第三折轉裝置上的起吊裝置,所述起吊裝置用于通過起吊斜拉索輔助完成斜拉索的梁端掛索,所述第三折轉裝置用于將起吊裝置折出支架和折回支架。
[0011]進一步地,所述折轉裝置包括驅動裝置、沿橋梁長度方向布置的軌道梁以及平行布置的兩個外伸橫梁,兩個所述外伸橫梁的一端均與支架鉸接,兩個所述外伸橫梁的另一端分別與軌道梁的兩端鉸接,所述起吊裝置滑動設置在軌道梁上,所述驅動裝置用于控制外伸橫梁的轉動。
[0012]進一步地,所述輔助掛索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支架上方的立柱、第一斜拉桿,所述立柱底部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一斜拉桿一端與立柱頂部鉸接,另一端與軌道梁的鉸接點鉸接,所述軌道梁的鉸接點為外伸橫梁和軌道梁的連接處。
[0013]進一步地,所述輔助掛索裝置還包括第二斜拉桿,所述第二斜拉桿與第一斜拉桿相對設置,所述第二斜拉桿一端與立柱頂部鉸接,另一端與支架鉸接。
[0014]本技術的有益效果:
[0015]1.本技術通過將搭載裝置和輔助掛索裝置設置在橋面吊機上,實現了橋面吊機測量、對位、掛索一體化作業,可有效的減少橋面吊機操作人員、監護人員必要的作業中斷時間,節省梁面掛索作業班組作業人員,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優化梁面作業班組管理,施工效率高。
[0016]2.本技術通過設置上搭載機構控制搭載桿的升降,攝影裝置通過第二提升裝置在搭載桿上豎向移動,測量距離的調整范圍廣,實現了一套裝置對已架梁和待架梁多個點位的測量,測量效率高;通過設置下搭載機構對搭載桿進行固定,下搭載機構包括固定套和自動插拔銷,固定套能夠使得搭載桿僅能沿豎直方向上移動,對水平向進行了限位,自動插拔銷通過插入搭載桿的固定孔中,對搭載桿進一步固定,能夠減少攝影裝置在測量過程中的擺動,提高測量精度,有利于提高待架梁與已架梁的拼接質量。
[0017]3.本技術通過設置可控制攝影裝置移動的搭載裝置,無需使用人工進行測量,設備操作人員可在橋面吊機的司機室內操作攝影裝置,保證了施工人員的安全。
[0018]4.本技術的輔助掛索裝置通過設置第一斜拉桿和第二斜拉桿,提高了軌道梁的起吊能力,使得輔助掛索裝置能夠完成塔區短索、中長索、長索施工。
[0019]5.本技術的搭載裝置和輔助掛索裝置均可向橋面吊機內側折轉,橋面吊機行走時可有效的避開已掛索,減少了對施工現場的干擾。
[0020]6.本技術的輔助掛索裝置位于橋面吊機的尾部,可有效降低整機行走配重,增加橋面吊機行走過跨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技術的使用狀態側視圖;
[0022]圖2為本技術的使用狀態正視圖;
[0023]圖3為本技術的行走狀態側視圖;
[0024]圖4為本技術的行走狀態正視圖;
[0025]圖5為本技術上搭載機構的正視圖;
[0026]圖6為本技術上搭載機構的俯視圖;
[0027]圖7為本技術下搭載機構的正視圖;
[0028]圖8為本技術下搭載機構的俯視圖;
[0029]圖9為本技術下搭載機構的側視圖;
[0030]圖10為本技術的起吊裝置折出支架時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11為圖10中A處放大圖;
[0032]圖12為本技術的折轉裝置和支架的俯視圖;
[0033]圖13為本技術的起吊裝置折回支架時的結構示意圖;
[0034]附圖標記說明:
[0035]橋面吊機本體100;主桁架101;上部框架102;前撐桿103;提升系統104;行走裝置105;支撐裝置106;錨固裝置107;
[0036]斜拉橋200;斜拉索201;上層橋面202;下層橋面203;上弦桿204;斜桿205;下弦桿206;已架梁207;待架梁208;
[0037]搭載裝置300;上搭載機構301;下搭載機構302;搭載桿303;耳板304;第一提升裝置305;第二提升裝置306;第一橫梁307;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備智能對位與輔助掛索功能的橋面吊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起吊待架梁(208)的橋面吊機本體(100)、設置在橋面吊機本體(100)上的輔助掛索裝置(400)和搭載裝置(300),所述搭載裝置(300)上設置有用于測量的攝影裝置(500),所述攝影裝置(500)滑動設置在搭載裝置(300)上,所述輔助掛索裝置(400)用于輔助完成斜拉索(201)的梁端掛索。2.如權利要求1所示的一種具備智能對位與輔助掛索功能的橋面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載裝置(300)包括上搭載機構(301)和下搭載機構(302),所述上搭載機構(301)設置在下搭載機構(302)上方,所述上搭載機構(301)上吊有搭載桿(303),所述上搭載機構(301)用于控制搭載桿(303)的升降,所述下搭載機構(302)用于固定搭載桿(303),所述攝影裝置(500)滑動設置在搭載桿(303)上。3.如權利要求2所示的一種具備智能對位與輔助掛索功能的橋面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搭載機構(301)包括設置在橋面吊機本體(100)上部的第一橫梁(307)以及用于控制搭載桿(303)升降的第一提升裝置(305),所述第一提升裝置(305)設置在第一橫梁(307)上。4.如權利要求3所示的一種具備智能對位與輔助掛索功能的橋面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搭載機構(302)包括設置在橋面吊機本體(100)下部的第二橫梁(309),所述第二橫梁(309)遠離橋面吊機本體(100)一端設置有用于固定搭載桿(303)的固定裝置。5.如權利要求4所示的一種具備智能對位與輔助掛索功能的橋面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包括設置在第二橫梁(309)端部的固定套(311)和設置在第二橫梁(309)內部的自動插拔銷(312),所述搭載桿(303)設置在固定套(311)中,所述搭載桿(303)的上部和下部分別開設有第一固定孔(313)和第二固定孔(314),所述固定套(311)開設有第三固定孔(315),所述自動插拔銷(312)用于通過第三固定孔(315)伸入第一固定孔(313)或第二固定孔(314)中對搭載桿(303)進行固定。6.如權利要求4所示的一種具備智能對位與輔助掛索功能的橋面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載裝置(300)設置在橋面吊機本體(100)兩側,所述上搭載機構(301)還包括第一支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鴻,張永濤,楊秀禮,陳鳴,吳啟和,肖浩,冷志堅,程茂林,易飛,紀曉宇,張曉平,
申請(專利權)人: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