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開關電源的同步整流驅動電路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36696726 閱讀: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10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開關電源的同步整流驅動電路,屬于開關電源技術領域。所述變壓器副邊繞組的兩端分別為同名端和異名端;所述異名端與第一電阻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阻的另一端與第一NPN型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一NPN型三極管的集電極與異名端連接;所述第一NPN型三極管的發射極與第一N溝道MOS管的柵極連接,所述第一N溝道MOS管的漏極與同名端連接;所述同名端與第二電阻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電阻的另一端與第二NPN型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二NPN型三極管的集電極與同名端連接。本驅動電路適應電源模塊寬輸入電壓范圍工作,防止原副邊共通現象。原副邊共通現象。原副邊共通現象。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開關電源的同步整流驅動電路


    [0001]本技術屬于開關電源
    ,尤其涉及一種開關電源的同步整流驅動電路。

    技術介紹

    [0002]開關電源以效率高、體積小,從而取代傳統的線性電源而被廣泛使用。在開關電源中,以電源模塊的功率密度最高。而提高功率密度,即要提高轉換效率。一種有效提高電源模塊效率的方法,是采用同步整流技術,即用場效應管替代傳統的二極管整流方式,場效應管需要驅動信號進行驅動,因此,需要增加驅動電路。
    [0003]而現有的驅動技術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0004]1.自驅動同步整流技術,采用次級繞組直接對功率開關管進行驅動,此技術不能適應寬的輸入電壓范圍,且驅動信號電壓會隨著輸入電壓變化而變化,在一定范圍內波動,可能造成功率開關管的損壞。
    [0005]2.采用集成驅動芯片進行驅動的方式,芯片需要專門的輔助供電電路,增加了元器件數量,即增加了電路板的占用空間,又增加了成本,不便于集成,提高功率密度。
    [0006]3.取原邊驅動信號進入隔離傳輸芯片,到次級輸出信號,作為驅動電路的輸入信號,隔離傳輸芯片本身存在延時,造成次邊開關管不能及時打開,造成效率損失。且由于時延的存在,可能造成原副邊共通,及次邊共通現象發生。
    [0007]因此需要一種可以新的驅動電路,以克服上述開關電源驅動技術所帶來的技術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0008]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出一種開關電源的同步整流驅動電路。
    [0009]一種開關電源的同步整流驅動電路,包括:變壓器,所述變壓器副邊繞組的兩端分別為同名端和異名端;第一電阻,所述異名端與第一電阻一端連接;第一NPN型三極管,所述第一電阻的另一端與第一NPN型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一NPN型三極管的集電極與異名端連接;第一穩壓二極管,所述第一NPN型三極管的基極與第一穩壓二極管的負極連接,所述第一穩壓二極管的正極接地;第一N溝道MOS管,所述第一NPN型三極管的發射極與第一N溝道MOS管的柵極連接,所述第一N溝道MOS管的漏極與同名端連接;第二電阻,所述同名端與第二電阻一端連接;第二三級管,所述第二電阻的另一端與第二NPN型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二NPN型三極管的集電極與同名端連接;第二穩壓二極管,所述第二NPN型三極管的基極與第二穩壓二極管的負極連接,所述第二穩壓二極管的正極接地;第二N溝道MOS管,所述第二NPN型三極管的發射極與第二N溝道MOS管的柵極連接,所述第二N溝道MOS管的漏極與異名端連接,所述第二N溝道MOS管的源極與第一N溝道MOS管的源極連接。
    [0010]進一步的,還包括第一電容,所述第一電容的兩端分別與第一電阻的兩端連接;第二電容,所述第二電容的兩端分別與第二電阻的兩端連接。
    [0011]進一步的,還包括第一整流二極管,所述第一整流二極管的負極與第一NPN型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極管的正極與第一NPN型三極管的發射極連接;還包括第二整流二極管,所述第二整流二極管的負極與第二NPN型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二整流二極管的正極與第二NPN型三極管的發射極連接。
    [0012]進一步的,還包括:第三電容和第三電阻,所述第三電阻的一端與第一N溝道MOS管的漏極連接,所述第三電阻的另一端與第三電容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三電容的另一端與第一N溝道MOS管的源極連接;第四電容和第四電阻,所述第四電阻的一端與第二N溝道MOS管的源極連接,所述第四電阻的另一端與第四電容的一端連接,所述第四電容的另一端與第二N溝道MOS管的漏極連接。
    [0013]進一步的,所述第一N溝道MOS管的漏極和源極分別連接有第一輸出端和第二輸出端。
    [0014]進一步的,包括第一電感,所述第一輸出端經第一電感與第一N溝道MOS管的漏極連接。
    [0015]進一步的,還包括第五電容,所述第五電容的兩端分別于第一輸出端和第二輸出端連接。
    [0016]有益效果: 1、本驅動電路能適應電源模塊寬輸入電壓范圍工作,且能將輸出的驅動信號穩定在一個設定的安全電壓。2、本驅動電路輸入信號直接取自于次邊繞組,可以防止原副邊共通的現象,及次邊整流管與續流管的共通現象。 3、本驅動電路不需要額外的輔助供電電壓,電路簡單、可靠,外圍元器件少,成本低,可減小占用電路板面積,便于集成,提高電源模塊功率密度。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技術所提出的一種開關電源的同步整流驅動電路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描述。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
    [0019]實施例1
    [0020]參照圖1,一種開關電源的同步整流驅動電路,包括:變壓器T1,變壓器T1原邊繞組和副邊繞組組成,T1為隔離變壓器的次邊繞組,用于傳遞輸出能量。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避免現有問題中出現的原副邊共通現象,因此本驅動電路直接從次邊繞組取電。所述變壓器T1副邊繞組的兩端分別為同名端和異名端;第一電阻R1,所述異名端與第一電阻R1一端連接;第一NPN型三極管Q1,所述第一電阻R1的另一端與第一NPN型三極管Q1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一NPN型三極管Q1的集電極與異名端連接;第一穩壓二極管ZD1,所述第一NPN型三極管Q1的基極與第一穩壓二極管ZD1的負極連接,所述第一穩壓二極管ZD1的正極接地;第一N溝道MOS管Q2,所述第一NPN型三極管Q1的發射極與第一N溝道MOS管Q2的柵極連接,所述第一N溝道MOS管Q2的漏極與同名端連接;第二電阻R2,所述同名端與第二電阻R2一端連接;第二三級管Q4,所述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與第二三級管Q4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二三級管Q4的集電
    極與同名端連接;第二穩壓二極管ZD2,所述第二三級管Q4的基極與第二穩壓二極管ZD2的負極連接,所述第二穩壓二極管ZD2的正極接地,ZD1、ZD2為穩壓二極管,分別為Q2、Q3柵極驅動提供一個基準電壓;第二N溝道MOS管Q3,所述第二三級管Q4的發射極與第二N溝道MOS管Q3的柵極連接,所述第二N溝道MOS管Q3的漏極與異名端連接,所述第二N溝道MOS管Q3的源極與第一N溝道MOS管Q2的源極連接。本驅動電路從次邊繞組直接取電,作為驅動電路的輸入信號,根據理想變壓器工作原理及同名端定義,次邊繞組信號與原邊繞組信號同相位、同時序,不存在延時,即不存在原副邊共通的現象,且不會導致次邊整流管與續流管的共通現象,提高了電源模塊的工作可靠性。
    [0021]實施例2
    [0022]在上述基礎電路中,進一步的,還包括第一電容C1,所述第一電容C1的兩端分別與第一電阻R1的兩端連接;第二電容C2,所述第二電容C2的兩端分別與第二電阻R2的兩端連接, R1、R2分別為ZD1、ZD2提供能穩定工作的必要電流, C1、C2為加速電容,分別為Q2、Q3快速建立柵極驅動電壓,減小Q2、Q3損耗。
    [002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開關電源的同步整流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變壓器,所述變壓器副邊繞組的兩端分別為同名端和異名端;第一電阻,所述異名端與第一電阻一端連接;第一NPN型三極管,所述第一電阻的另一端與第一NPN型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一NPN型三極管的集電極與異名端連接;第一穩壓二極管,所述第一NPN型三極管的基極與第一穩壓二極管的負極連接,所述第一穩壓二極管的正極接地;第一N溝道MOS管,所述第一NPN型三極管的發射極與第一N溝道MOS管的柵極連接,所述第一N溝道MOS管的漏極與同名端連接;第二電阻,所述同名端與第二電阻一端連接;第二三級管,所述第二電阻的另一端與第二NPN型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二NPN型三極管的集電極與同名端連接;第二穩壓二極管,所述第二NPN型三極管的基極與第二穩壓二極管的負極連接,所述第二穩壓二極管的正極接地;第二N溝道MOS管,所述第二NPN型三極管的發射極與第二N溝道MOS管的柵極連接,所述第二N溝道MOS管的漏極與異名端連接,所述第二N溝道MOS管的源極與第一N溝道MOS管的源極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開關電源的同步整流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電容,所述第一電容的兩端分別與第一電阻的兩端連接;第二電容,所述第二電容的兩端分別與第二電阻的兩端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開關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思宇,曹加勇,唐建,吳操,趙寒睿,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啟微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成人无码区免费A片视频WWW|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少妇仑乱A毛片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午夜福利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片软件|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18禁成年无码免费网站无遮挡| 人妻丰满熟妞av无码区|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 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片视频| 日本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白峰美| 国产成人无码av|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区免费|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大全|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成年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麻豆国产精品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电影|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 无码爆乳护士让我爽|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