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肥料生產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有機肥生產設備,包括預處理機構、第一篩分機構和第二篩分機構,預處理機構包括兩個擠壓輥、預處理箱和用于支撐預處理箱的第一支架,兩個擠壓輥平行設于預處理箱內,兩個擠壓輥相向旋轉,兩個擠壓輥上設有刷毛,預處理箱的頂端設有進料漏斗,預處理箱上設有用于將預處理箱內的肥料排入第一篩分機構的第一出料管。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篩分顆粒肥料之前,將顆粒肥料進行預處理,使得粘結的肥料被分開,從而提高后續篩分工序中,對顆粒肥料的篩分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有機肥生產設備
本技術涉及肥料
,具體涉及一種有機肥生產設備。
技術介紹
有機肥生產設備所產產品是以鮮雞、牛糞、豬糞為原料,不含任何化學成份,而雞、豬、牛消化能力差,只能消耗掉25%的營養成份,而飼料中另外75%營養成份隨糞便排出,因此糞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鉀、有機質、氨基酸和白質等成份;在有機肥生產過程中,通過造粒機造粒完成的顆粒狀肥料,由于顆粒大小不同,所以需要對肥料顆粒進行分類篩分。但是由于造粒后的肥料顆粒容易粘結在一起,而粘結在一起的肥料顆粒不容易被篩分,所以需要一種在篩分之前可以對肥料進行預處理,使粘結的肥料可以被打散的篩分設備,以提高篩分設備的篩分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機肥生產設備,以解決現有有機肥生產中,篩分肥料顆粒的設備篩分效率低下的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基礎技術方案為:有機肥生產設備,包括預處理機構、第一篩分機構和第二篩分機構,所述第一篩分機構用于處理預處理機構處理之后的肥料,所述第二篩分機構用于處理第一篩分機構處理之后的大顆粒肥料,所述預處理機構包括兩個擠壓輥、預處理箱和用于支撐預處理箱的第一支架,兩個所述擠壓輥平行設于預處理箱內,兩個所述擠壓輥相向旋轉,兩個所述擠壓輥上設有刷毛,所述預處理箱的頂端設有進料漏斗,所述預處理箱上設有用于將預處理箱內的肥料排入第一篩分機構的第一出料管。本技術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造粒后的顆粒肥料從進料漏斗進入預處理箱內,進入預處理箱的顆粒肥料在兩個擠壓輥的作用下,可以將粘結在一起的肥料分開,隨后掉落在預處理箱的底端,并從第一出料管排入第一篩分機構進行篩分,通過第一篩分機構篩分后的大顆粒肥料繼續通過第二篩分機構篩分,經過兩次篩分之后,可以完成對顆粒肥料根據粒徑進行分類的目的。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在篩分顆粒肥料之前,將顆粒肥料進行預處理,使得粘結的肥料被分開,從而提高后續篩分工序中,對顆粒肥料的篩分效率。方案二,此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所述預處理箱的底端內側設有導料板。設置導料板便于將預處理箱底端的顆粒肥料從第一出料管排出。方案三,此為方案二的優選,所述第一篩分機構包括第一篩分筒、第一篩網和用于支撐第一篩分筒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篩分筒位于第一出料管的下方,所述第一篩網傾斜設置于第一篩分筒內,所述第一篩網與第一篩分筒滑動連接,所述第一篩分筒內固定連接有圓環狀的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位于第一篩網的下方,所述第一篩網和支撐板之間連接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篩分筒內設有驅動第一篩網向上移動的第一驅動單元,所述第一篩分筒的側面設有用于將第一篩網頂端的大顆粒肥料排入第二篩分機構的第二出料管。第一出料管排出的顆粒肥料落入第一篩分筒后,掉落在第一篩網的頂端,第一篩網通過第一驅動單元和第一彈簧的配合上下振動,使第一篩網上的小顆粒肥料掉落在第一篩分筒的下方,而位于第一篩網上的大顆粒肥料通過第二出料管排入第二篩分機構繼續篩分。本方案通過使第一篩網上下振動,可以避免第一篩網上的顆粒肥料堆積,進而提高顆粒肥料的篩分效率。方案四,此為方案三的優選,所述第一驅動單元包括第一轉軸和驅動第一轉軸轉動的電機,所述第一轉軸設于第一篩分筒內部,并位于支撐板和第一篩網之間,所述第一轉軸的兩端分別與第一篩分筒轉動連接,所述第一轉軸上連接有第一凸輪。在電機轉動時可以帶動第一轉軸轉動,第一轉軸轉動帶動第一凸輪轉動,在第一凸輪轉動的過程中與第一篩網的底端接觸,并向上擠壓第一篩網時,第一彈簧被拉伸,當第一凸輪與第一篩網的底端分離后,第一篩網在第一彈簧應力的作用下,上下振動。方案五,此為方案四的優選,所述第一篩分筒的底端為錐狀,所述第一篩分筒的下方設有第一集料槽。設置第一集料槽便于收集第一篩分機構篩分的顆粒肥料。方案六,此為方案五的優選,所述第二篩分機構包括第二篩分筒、第二篩網和用于支撐第二篩分筒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二篩分筒位于第二出料管的下方,所述第二篩網傾斜設置于第二篩分筒內,所述第二篩網與第二篩分筒滑動連接,所述第二篩分筒內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位于第二篩網的下方,所述第二篩網和支撐板之間連接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二篩分筒內設有驅動第二篩網向上移動的第二驅動單元,所述第二篩分筒的側面設有用于排出第二篩網頂端的大顆粒肥料的第三出料管。第二出料管排出的顆粒肥料落入第二篩分筒后,掉落在第二篩網的頂端,第二篩網通過第二驅動單元和第二彈簧的配合上下振動,使第二篩網上的小顆粒肥料掉落在第二篩分筒的下方,而位于第二篩網上的大顆粒肥料通過第三出料管排出。本方案通過使第二篩網上下振動,可以避免第二篩網上的顆粒肥料堆積,進而提高顆粒肥料的篩分效率。方案七,此為方案六的優選,所述第二驅動單元包括第二轉軸和設于第二轉軸上的第二凸輪,所述第二轉軸設于第二篩分筒內部,并位于支撐板和第二篩網之間,所述第二轉軸的兩端分別與第二篩分筒轉動連接,所述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通過皮帶傳動連接。由于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傳動連接,所以在電機轉動時,第二轉軸也隨著轉動,第二轉軸轉動帶動第二凸輪轉動,在第二凸輪轉動的過程中與第二篩網的底端接觸,并向上擠壓第二篩網時,第二彈簧被拉伸,當第二凸輪與第二篩網的底端分離后,第二篩網在第二彈簧應力的作用下,上下振動。方案八,此為方案七的優選,所述第二篩分筒的底端為錐狀,所述第二篩分筒的下方設有第二集料槽。設置第二集料槽便于收集第二篩分機構篩分的顆粒肥料。方案九,此為方案八的優選,所述第三出料管的下方設有第三集料槽。設置第三集料槽便于收集第二篩分機構篩分的大顆粒肥料。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有機肥生產設備的主視圖;圖2是圖1沿A-A的縱剖圖;圖3是本技術有機肥生產設備中支撐板的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第一支架1、預處理箱2、導料板3、第一出料管4、擠壓輥5、刷毛6、進料漏斗7、第一篩分筒8、第二支架9、第一篩網10、第二出料管11、第一彈簧12、支撐板13、第一轉軸14、第一凸輪15、電機16、第一集料槽17、第二篩分筒18、第二篩網19、第三出料管20、第二彈簧21、第二轉軸22、第二凸輪23、第二集料槽24、第三集料槽25、第三支架26。實施例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有機肥生產設備,包括預處理機構、第一篩分機構和第二篩分機構,預處理機構、第一篩分機構、第二篩分機構從左至右依次設置,第一篩分機構用于處理預處理機構處理之后的肥料,第二篩分機構用于處理第一篩分機構處理之后的大顆粒肥料,預處理機構包括兩個擠壓輥5、預處理箱2和用于支撐預處理箱2的第一支架1,兩個擠壓輥5平行設于預處理箱2內,兩個擠壓輥5相向旋轉,兩個擠壓輥5上固定設有刷毛6,預處理箱2的頂端連通有進料漏斗7,預處理箱2的底端內側固定設有導料板3,預處理箱2的右側固定設有用于將預處理箱2內的肥料排入第一篩分機構的第一出料管4。第一篩分機構包括第一篩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有機肥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預處理機構、第一篩分機構和第二篩分機構,所述第一篩分機構用于處理預處理機構處理之后的肥料,所述第二篩分機構用于處理第一篩分機構處理之后的大顆粒肥料,所述預處理機構包括兩個擠壓輥、預處理箱和用于支撐預處理箱的第一支架,兩個所述擠壓輥平行設于預處理箱內,兩個所述擠壓輥相向旋轉,兩個所述擠壓輥上設有刷毛,所述預處理箱的頂端設有進料漏斗,所述預處理箱上設有用于將預處理箱內的肥料排入第一篩分機構的第一出料管。/n
【技術特征摘要】
1.有機肥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預處理機構、第一篩分機構和第二篩分機構,所述第一篩分機構用于處理預處理機構處理之后的肥料,所述第二篩分機構用于處理第一篩分機構處理之后的大顆粒肥料,所述預處理機構包括兩個擠壓輥、預處理箱和用于支撐預處理箱的第一支架,兩個所述擠壓輥平行設于預處理箱內,兩個所述擠壓輥相向旋轉,兩個所述擠壓輥上設有刷毛,所述預處理箱的頂端設有進料漏斗,所述預處理箱上設有用于將預處理箱內的肥料排入第一篩分機構的第一出料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肥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處理箱的底端內側設有導料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有機肥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篩分機構包括第一篩分筒、第一篩網和用于支撐第一篩分筒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篩分筒位于第一出料管的下方,所述第一篩網傾斜設置于第一篩分筒內,所述第一篩網與第一篩分筒滑動連接,所述第一篩分筒內固定連接有圓環狀的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位于第一篩網的下方,所述第一篩網和支撐板之間連接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篩分筒內設有驅動第一篩網向上移動的第一驅動單元,所述第一篩分筒的側面設有用于將第一篩網頂端的大顆粒肥料排入第二篩分機構的第二出料管。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有機肥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單元包括第一轉軸和驅動第一轉軸轉動的電機,所述第一轉軸設于第一篩分筒內部,并位于支撐板和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文俊,禹淏,王奕丹,高麗君,
申請(專利權)人:新疆鼎高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新疆;6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