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定位結構的電機機殼,包括電機外殼,所述電機外殼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加強筋,且加強筋的表面膠合有石墨層,所述電機外殼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內部設置有導熱硅膠,所述電機外殼的底端固定安裝有固定底座,且固定底座的內部插設有固定螺絲。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置有從動齒輪與帶動齒輪,當轉動軸在轉動時,帶動帶動齒輪轉動,通過帶動齒輪帶動三組從動齒輪轉動,通過三組從動齒輪,可以使轉動軸定位,便于轉動軸在轉動時發現偏移抖動,通過導熱硅膠,在電機外殼內部電機工作產生熱量時,通過電機外殼可以將熱量快速的導出電機外殼內部,便于將電機外殼內部的熱量散發。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具有定位結構的電機機殼
本技術涉及電機
,具體為一種具有定位結構的電機機殼。
技術介紹
電動機是把電能轉換成機械能的一種設備。電動機按使用電源不同分為直流電動機和交流電動機,電力系統中的電動機大部分是交流電機,可以是同步電機或者是異步電機,電動機主要由定子與轉子組成,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運動的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現有的電機在日常使用時,由于電機外殼不具備定位功能,導致轉軸在轉動時會發生偏移或抖動,加重電機的損耗,同時電機在工作產生熱量時,現有的電機外殼散熱效果較差,從而導致電機產生的熱量散發較慢,因此亟需一種具有定位結構的電機機殼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定位結構的電機機殼,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轉軸在轉動時會發生偏移或抖動和熱量散發較慢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定位結構的電機機殼,包括電機外殼,所述電機外殼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加強筋,且加強筋的表面膠合有石墨層,所述電機外殼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內部設置有導熱硅膠,所述電機外殼的底端固定安裝有固定底座,且固定底座的內部插設有固定螺絲,所述電機外殼的右側安裝有固定倉,且固定倉的內壁與從動齒輪的表面相抵觸,所述從動齒輪的內部通過軸承安裝有固定軸,且固定軸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滑塊,所述固定軸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固定桿,且固定桿遠離固定軸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通過軸承安裝在轉動軸的表面,且轉動軸靠近電機外殼的一側表面固定連接有帶動齒輪。優選的,所述加強筋設置為V形結構,且加強筋設置有多組。優選的,所述固定底座的內部開設有通孔,且通孔的內壁設置有內螺紋,所述通孔內壁設置的內螺紋與固定螺絲表面的外螺紋相配合使用。優選的,所述固定倉的內壁設置有齒牙,且固定倉的內壁設置的齒牙與從動齒輪表面的呲牙相嚙合。優選的,所述從動齒輪圍繞帶動齒輪的表面設置有三組,且三組從動齒輪的表面與帶動齒輪的表面相嚙合。優選的,所述滑塊設置有三組,所述固定倉的內部開設有圓形滑槽,所述固定倉內部開設的圓形滑槽與滑塊組成滑動式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具有定位結構的電機機殼設置有從動齒輪與帶動齒輪,當轉動軸在轉動時,帶動帶動齒輪轉動,通過帶動齒輪帶動三組從動齒輪轉動,通過三組從動齒輪,可以使轉動軸定位,便于轉動軸在轉動時發現偏移抖動,通過導熱硅膠,在電機外殼內部電機工作產生熱量時,通過電機外殼可以將熱量快速的導出電機外殼內部,便于將電機外殼內部的熱量散發。(1)該裝置設置有從動齒輪與帶動齒輪,通過轉動軸的轉動帶動帶動齒輪轉動,通過帶動齒輪余從動齒輪表面相嚙合,可以在帶動齒輪轉動時,帶動三組從動齒輪轉動,通過三組從動齒輪在固定倉內部轉動,可以起到將轉動軸定位,防止轉動軸在轉動時發生偏移或抖動。(2)該裝置通過導熱硅膠,可以將電機在工作時產生的熱量傳導至電機外殼內部,通過石墨層,可以將熱量快速的散發至電機外殼外部,從而將電機外殼內部的熱量散發,通過加強筋,可以加強電機外殼的強度。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正視剖面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結構側視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固定桿與固定塊結構側視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結構側視剖面示意圖。圖中:1、電機外殼;2、加強筋;3、石墨層;4、固定板;5、導熱硅膠;6、固定底座;7、固定螺絲;8、固定倉;9、從動齒輪;10、固定軸;11、滑塊;12、固定桿;13、固定塊;14、轉動軸;15、帶動齒輪。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4,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具有定位結構的電機機殼,包括電機外殼1,電機外殼1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加強筋2,加強筋2設置為V形結構,且加強筋2設置有多組,通過多組加強筋2,可以加強電機外殼1的強度,且加強筋2的表面膠合有石墨層3,電機外殼1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板4,且固定板4的內部設置有導熱硅膠5,電機外殼1的底端固定安裝有固定底座6,且固定底座6的內部插設有固定螺絲7,固定底座6的內部開設有通孔,且通孔的內壁設置有內螺紋,通孔內壁設置的內螺紋與固定螺絲7表面的外螺紋相配合使用,通過固定螺絲7,可以將固定底座6固定,從而可以使電機外殼1整體固定。電機外殼1的右側安裝有固定倉8,且固定倉8的內壁與從動齒輪9的表面相抵觸,固定倉8的內壁設置有齒牙,且固定倉8的內壁設置的齒牙與從動齒輪9表面的呲牙相嚙合,通過固定倉8內部的齒牙,可以使三組從動齒輪9在固定倉8內部轉動,從動齒輪9的內部通過軸承安裝有固定軸10,且固定軸10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滑塊11,滑塊11設置有三組,固定倉8的內部開設有圓形滑槽,固定倉8內部開設的圓形滑槽與滑塊11組成滑動式結構,通過滑塊11在固定倉8內部滑動,可以使從動齒輪9帶動固定軸10移動,通過固定軸10,可以起到將從動齒輪9限位的作用,固定軸10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固定桿12,且固定桿12遠離固定軸10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塊13,固定塊13通過軸承安裝在轉動軸14的表面,且轉動軸14靠近電機外殼1的一側表面固定連接有帶動齒輪15,從動齒輪9圍繞帶動齒輪15的表面設置有三組,且三組從動齒輪9的表面與帶動齒輪15的表面相嚙合,通過從動齒輪9的表面與帶動齒輪15的表面相嚙合,可以在轉動軸14帶動帶動齒輪15轉動時,通過帶動齒輪15帶動三組從動齒輪9同時轉動。工作原理:當電機外殼1內部的電機在工作時,根據附圖1、圖2和圖3,通過轉動軸14的轉動帶動帶動齒輪15轉動,通過帶動齒輪15的轉動帶動三組從動齒輪9同時轉動,當三組從動齒輪9在固定倉8內部轉動時,從動齒輪9內部安裝有的固定軸10同時移動,通過固定軸10可以將三組從動齒輪9限位,通過三組從動齒輪9的轉動,可以有效的防止轉動軸14在轉動時發生抖動或偏移,當電機外殼1內部的電機在工作產生熱量時,通過導熱硅膠5,可以將熱量傳導至電機外殼1內部,這時通過電機外殼1內部設置的石墨層3,可以使熱量均勻的散發至外界,從而可以將電機在工作時產生的熱量快速散發出電機外殼1內部,提高電機的使用壽命。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技術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技術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技術。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技術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具有定位結構的電機機殼,包括電機外殼(1),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外殼(1)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加強筋(2),且加強筋(2)的表面膠合有石墨層(3),所述電機外殼(1)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板(4),且固定板(4)的內部設置有導熱硅膠(5),所述電機外殼(1)的底端固定安裝有固定底座(6),且固定底座(6)的內部插設有固定螺絲(7),所述電機外殼(1)的右側安裝有固定倉(8),且固定倉(8)的內壁與從動齒輪(9)的表面相抵觸,所述從動齒輪(9)的內部通過軸承安裝有固定軸(10),且固定軸(10)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滑塊(11),所述固定軸(10)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固定桿(12),且固定桿(12)遠離固定軸(10)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塊(13),所述固定塊(13)通過軸承安裝在轉動軸(14)的表面,且轉動軸(14)靠近電機外殼(1)的一側表面固定連接有帶動齒輪(15)。/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定位結構的電機機殼,包括電機外殼(1),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外殼(1)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加強筋(2),且加強筋(2)的表面膠合有石墨層(3),所述電機外殼(1)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板(4),且固定板(4)的內部設置有導熱硅膠(5),所述電機外殼(1)的底端固定安裝有固定底座(6),且固定底座(6)的內部插設有固定螺絲(7),所述電機外殼(1)的右側安裝有固定倉(8),且固定倉(8)的內壁與從動齒輪(9)的表面相抵觸,所述從動齒輪(9)的內部通過軸承安裝有固定軸(10),且固定軸(10)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滑塊(11),所述固定軸(10)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固定桿(12),且固定桿(12)遠離固定軸(10)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塊(13),所述固定塊(13)通過軸承安裝在轉動軸(14)的表面,且轉動軸(14)靠近電機外殼(1)的一側表面固定連接有帶動齒輪(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定位結構的電機機殼,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蔣坤,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鑫寶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