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中立電機,包括機殼,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電機前蓋,所述機殼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電機后蓋,所述機殼的內部安裝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左右兩側分別安裝有轉軸非輸出端和轉軸輸出端,所述機殼的內部右側安裝有蓋板,所述蓋板與機殼構成安裝腔體,安裝腔體充分利用轉軸所占的空間,使電機的結構更加緊湊,從而使電機整體體積變小,實現集成度的最大化,解決了現有的電機通常需要外置一柜體安裝相關元器件柜體使得現有技術中的電機整體體積較大且集成度較低,且絕大多數電機扭矩小導致使用該電機的叉車爬坡性能差,使用不便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中立電機
本技術涉及電機
,特別涉及一種中立電機。
技術介紹
電機在電路中是用字母M(舊標準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產生驅動轉矩,作為用電器或各種機械的動力源,發電機在電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目前,電機被廣泛的應用于人們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隨著電機技術發展,與電機配套的電氣元件(例如:變頻器、控制器等)越來越多。現有的電機通常需要外置一柜體安裝相關元器件柜體使得現有技術中的電機整體體積較大且集成度較低,且絕大多數電機扭矩小導致使用該電機的叉車爬坡性能差,使用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再生橡膠生產用冷卻輥,旨在解決現有的電機通常需要外置一柜體安裝相關元器件柜體使得現有技術中的電機整體體積較大且集成度較低,且絕大多數電機扭矩小導致使用該電機的叉車爬坡性能差,使用不便的問題。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中立電機,包括機殼,所述機殼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電機前蓋,所述機殼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電機后蓋,所述機殼的內部安裝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左右兩側分別安裝有轉軸非輸出端和轉軸輸出端,所述機殼的內部右側安裝有蓋板,所述蓋板與機殼構成安裝腔體,所述蓋板的中心開設有通孔,所述轉軸輸出端的一端穿過通孔貫穿機殼并延伸至機殼的外部,所述轉軸輸出端的外壁安裝有第二深溝球軸承,所述第二深溝球軸承位于安裝腔體的內部,所述轉軸非輸出端的外壁左端安裝有第一深溝球軸承。為了電機產生旋轉磁場,作為本實施例一種中立電機優選的:所述轉軸靠近轉軸非輸出端的一端的外壁安裝有轉子鐵芯,所述轉子鐵芯的外壁安裝有定子。為了防止潤滑油進入電機內部,作為本實施例一種中立電機優選的:所述第二深溝球軸承的右側安裝有孔用彈性擋圈,所述孔用彈性擋圈的右側安裝有油封。為了加強軸承剛性,作為本實施例一種中立電機優選的:所述第一深溝球軸承的左側安裝有彈性墊圈,所述彈性墊圈的左側可拆卸連接有兩個螺釘,所述第一深溝球軸承與彈性墊圈通過螺釘螺紋連接。為了方便電機出線,作為本實施例一種中立電機優選的:所述定子的左側安裝有出線圈,所述出線圈與機殼的內壁固定連接。為了電機內部散熱,作為本實施例一種中立電機優選的:所述轉軸輸出端的外壁安裝有散熱風扇,所述散熱風扇位于蓋板的左側。為了固定對輪,作為本實施例一種中立電機優選的:所述轉軸輸出端貫穿機殼的一端安裝有鍵。為了固定轉軸軸向運動,作為本實施例一種中立電機優選的:所述通孔內壁貼合連接有軸用彈性擋圈,所述蓋板的左右兩側均安裝有散熱翅片。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蓋板與機殼構成安裝腔體,蓋板的中心開設有通孔,通過設置安裝腔體,第二深溝球軸承安裝于安裝腔體內部,避免了在電機內部進行連線導致故障率較高的現象發生,安裝腔體充分利用轉軸所占的空間,使電機的結構更加緊湊,從而使電機整體體積變小,實現集成度的最大化;2.通過設置散熱風扇,轉軸輸出端轉動時,帶動散熱風扇轉動,散熱風扇對電機內部進行吹風冷卻,從而提高電機的散熱性能,通過設置散熱翅片,散熱翅片可以有效提高蓋板的散熱面積且提高散熱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整體內部結構圖;圖2為本技術蓋板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散熱風扇結構示意圖;圖中:1、機殼;2、電機前蓋;3、電機后蓋;4、定子;5、轉子鐵芯;6、轉軸;7、轉軸非輸出端;8、轉軸輸出端;9、第一深溝球軸承;10、第二深溝球軸承;11、孔用彈性擋圈;12、油封;13、安裝腔體;14、蓋板;15、彈性墊圈;16、螺釘;17、出線圈;18、鍵;19、散熱風扇;20、通孔;21、軸用彈性擋圈;22、散熱翅片。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長度”、“寬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在本技術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請參閱圖1-3,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中立電機,包括機殼1,機殼1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電機前蓋2,機殼1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電機后蓋3,機殼1的內部安裝有轉軸6,轉軸6的左右兩側分別安裝有轉軸非輸出端7和轉軸輸出端8,機殼1的內部右側安裝有蓋板14,蓋板14與機殼1構成安裝腔體13,蓋板14的中心開設有通孔20,轉軸輸出端8的一端穿過通孔20貫穿機殼1并延伸至機殼1的外部,轉軸輸出端8的外壁安裝有第二深溝球軸承10,第二深溝球軸承10位于安裝腔體13的內部,轉軸非輸出端7的外壁左端安裝有第一深溝球軸承9。在本實施例中,通過設置安裝腔體13,第二深溝球軸承10安裝于安裝腔體13內部,避免了在電機內部進行連線導致故障率較高的現象發生,安裝腔體13充分利用轉軸6所占的空間,使電機的結構更加緊湊,從而使電機整體體積變小,實現集成度的最大化,通過設置散熱風扇19,散熱風扇19安裝于轉軸輸出端8的外壁,轉軸輸出端8轉動時,帶動散熱風扇19轉動,散熱風扇19對電機內部進行吹風冷卻,從而提高電機的散熱性能,通過設置散熱翅片22,散熱翅片22可以有效提高蓋板14的散熱面積且提高散熱效果。為了本使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轉軸6靠近轉軸非輸出端7的一端的外壁安裝有轉子鐵芯5,轉子鐵芯5的外壁安裝有定子4。在本實施例中,通過設置定子4,為電機提供旋轉磁場,為電機正常工作提供動力。為了本使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第二深溝球軸承10的右側安裝有孔用彈性擋圈11,孔用彈性擋圈11的右側安裝有油封12。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安裝油封12,油封12將第二深溝球軸承10外壁的潤滑油擋住,防止潤滑油在電機旋轉的過程中進入電機內部,造成電機工作不正常。為了本使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第一深溝球軸承9的左側安裝有彈性墊圈15,彈性墊圈15的左側可拆卸連接有兩個螺釘16,第一深溝球軸承9與彈性墊圈15通過螺釘16螺紋連接。在本實施例中,通過設置螺釘16,將彈性墊圈15固定于軸承左側,通過彈性墊圈15,提高軸承預加軸向載荷,提高軸承剛性。為了本使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定子4的左側安裝有出線圈17,出線圈17與機殼1的內壁固定連接。在本實施例中,通過設置出線圈17,方便電機出線。為了本使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轉軸輸出端8的外壁安裝有散熱風扇19,散熱風扇19位于蓋板14的左側。在本實施例中,通過設置散熱風扇19,散熱風扇19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中立電機,包括機殼,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電機前蓋,所述機殼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電機后蓋,所述機殼的內部安裝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左右兩側分別安裝有轉軸非輸出端和轉軸輸出端,所述機殼的內部右側安裝有蓋板,所述蓋板與機殼構成安裝腔體,所述蓋板的中心開設有通孔,所述轉軸輸出端的一端穿過通孔貫穿機殼并延伸至機殼的外部,所述轉軸輸出端的外壁安裝有第二深溝球軸承,所述第二深溝球軸承位于安裝腔體的內部,所述轉軸非輸出端的外壁左端安裝有第一深溝球軸承。/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中立電機,包括機殼,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電機前蓋,所述機殼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電機后蓋,所述機殼的內部安裝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左右兩側分別安裝有轉軸非輸出端和轉軸輸出端,所述機殼的內部右側安裝有蓋板,所述蓋板與機殼構成安裝腔體,所述蓋板的中心開設有通孔,所述轉軸輸出端的一端穿過通孔貫穿機殼并延伸至機殼的外部,所述轉軸輸出端的外壁安裝有第二深溝球軸承,所述第二深溝球軸承位于安裝腔體的內部,所述轉軸非輸出端的外壁左端安裝有第一深溝球軸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立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靠近轉軸非輸出端的一端的外壁安裝有轉子鐵芯,所述轉子鐵芯的外壁安裝有定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立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深溝球軸承的右側安裝有孔用彈性擋圈,所述孔用彈性擋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延峰,鈕建華,柏曉華,閔月峰,戴旭良,葉建華,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佳雪微特電機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