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涂覆裝置,包括:底座;支撐體,所述支撐體連接在所述底座上;涂覆組件,所述涂覆組件可活動地設在所述支撐體上。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涂覆裝置,通過將涂覆組件可活動地設在支撐體上,可對建材(如鋁模)表面進行自動涂覆,使建材在使用時能在表面形成需要的涂層。而且相對人工涂抹而言,采用涂覆裝置自動涂覆,其均勻性、品質的一致性都能保障,也能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省時省力。
Coating devic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涂覆裝置
本技術屬于建筑施工設備
,具體是一種涂覆裝置。
技術介紹
在建筑工地施工的過程中,由于鋁模穩定性高、承載力強、且適用于多種建筑構件、易于拆裝,因此建筑施工過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到鋁模。但是鋁模在使用完成后需要拆除,人工拆除費時費力。而且有的建筑工地鋁模需要循環使用,會形成鋁模難拆的惡性循環。為解決這一問題,目前采用的方案是在澆筑前給鋁模表面涂抹脫模劑,但是此操作工程量巨大,對工人要求也非常高,難以保證每塊鋁模都能良好涂抹。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技術提出一種涂覆裝置,所述涂覆裝置可對建材(如鋁模)表面進行自動涂覆(如脫模劑),提高建材表面涂層的品質,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涂覆裝置,包括:底座;支撐體,所述支撐體連接在所述底座上;涂覆組件,所述涂覆組件可活動地設在所述支撐體上。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涂覆裝置,通過將涂覆組件可活動地設在支撐體上,可對建材(如鋁模)表面進行自動涂覆,使建材在使用時能在表面形成需要的涂層。而且相對人工涂抹而言,采用涂覆裝置自動涂覆,其均勻性、品質的一致性都能保障,也能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省時省力。在一些實施例中,涂覆裝置還包括用于給所述涂覆組件供給涂料的供給機。具體地,所述供給機設置在所述涂覆裝置的下部,其中,所述供給機的涂料輸出管的輸出端固定在所述涂覆組件上,所述涂料輸出管的至少部分管段為軟管;或者,所述供給機的涂料輸出管的輸出端固定在所述底座或所述支撐體上,在所述涂覆組件活動至所述輸出端處時向所述涂覆組件輸出所述涂料。在一些實施例中,涂覆裝置還包括至少一級調節板,所述調節板可升降地設在所述支撐體上,所述涂覆組件可活動地設在所述調節板上;當所述調節板為多級時,第一級的所述調節板可升降地設在所述支撐體上,所述涂覆組件可活動地設在最后一級的所述調節板上,后一級的所述調節板可升降地設在前一級的所述調節板上。具體地,所述調節板僅有一級,所述支撐體和所述調節板之間設有第一導向機構,所述第一導向機構包括第一導軌和第一滑塊,所述第一導軌沿豎向設置在所述支撐體上,所述第一滑塊設在所述調節板上且與所述第一導軌相配合;所述調節板和所述涂覆組件之間設有第二導向機構,所述第二導向機構包括第二導軌和第二滑塊,所述第二導軌設置在所述調節板上,所述第二滑塊設在所述涂覆組件上且與所述第二導軌相配合。可選地,涂覆裝置還包括:用于驅動所述調節板升降的第一驅動傳動機構,所述第一驅動傳動機構包括第一伺服電機;用于驅動所述涂覆組件升降的第二驅動傳動機構,所述第二驅動傳動機構包括第二伺服電機。在一些實施例中,涂覆裝置還包括:第三驅動傳動機構,所述第三驅動傳動機構驅動所述支撐體在所述底座上水平移動。具體地,所述第三驅動傳動機構包括:平移齒條、平移齒輪和第三伺服電機,所述平移齒條設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三伺服電機設在所述支撐體上,所述平移齒輪與所述第三伺服電機相連,且所述平移齒輪與所述平移齒條相嚙合。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涂覆組件包括:滾筒支架,所述滾筒支架的兩端設有連接耳;滾筒,所述滾筒連接在兩個所述連接耳之間。可選地,所述滾筒上設有多個排出孔。本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附圖說明本技術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1為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涂覆裝置的一個方向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涂覆裝置的另一個方向結構圖。附圖標記:涂覆裝置300;底座310;伸縮腳311;行走輪312;支撐體320;底板321;豎板322;涂覆組件330;滾筒331;滾筒支架332;調節板340;第三驅動傳動機構350;第三伺服電機351;平移齒條352;平移齒輪353;供給機360;涂料輸出管361;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縱向”、“上”、“下”、“前”、“后”、“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建筑領域里無論房屋還是樓宇,都會用到大量建材,這些建材的現場處理是個難題。以鋁模為例,由于鋁模穩定性高、承載力強、且適用于多種建筑構件、易于拆裝,因此建筑施工過程中常常使用鋁模澆筑混凝土。但是一幢建筑往往使用的鋁模數量非常多,為節約成本通常反復使用,例如當下方樓層鋁模搭建的澆筑腔澆筑成型后,可拆下該鋁模然后將其搬到上方樓層重復利用。每一次重復使用前,均需要做清灰處理,以清理鋁模表面的灰漿,清灰后還要在鋁模表面涂脫模劑,方便使用后脫模。這些工作不僅重復性高,而且如果全部由人工完成,不僅要消耗大量勞動力,而且工作效率也非常低。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實施例提出一種涂覆裝置300。建材可以為金屬板材、金屬合金建材、鋼材、鋁模、砌塊、木材等,下文中主要以鋁模為例說明。下面參考附圖描述本技術實施例的涂覆裝置300。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涂覆裝置300,如圖1和圖2所示,涂覆裝置300包括:底座310、支撐體320和涂覆組件330,支撐體320連接在底座310上,涂覆組件330可活動地設在支撐體320上,涂覆組件330用于將涂料涂覆在建材上。這里,支撐體320可固定連接在底座310上,也可以為可移動地連接在底座310上。底座310主要用來為支撐體320及上部其他部件提供支撐力,并使得支撐體320免于直接支撐在工地地面上。涂覆組件330可活動設置,指的是涂覆組件330在涂覆時是可以運動的。其運動形式不做限定,可以是平動,轉動,或者擺動等。這樣涂覆組件330在活動時形成一定軌跡,能夠將涂覆區域擴大,從而避免對建材表面形成大面積涂覆。這樣設置,建材在涂覆時可以直接固定在涂覆裝置300的一側無需運動,也可以在涂覆裝置300涂覆一段時間后再運動,這樣可以減少建材在涂覆時的運動量,甚至建材在涂覆時完全不用運動。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涂覆裝置300,通過將涂覆組件330可活動地設在支撐體320上,可對建材(如鋁模)表面進行自動涂覆,使建材在使用時能在表面形成需要的涂層。而且相對人工涂抹而言,采用涂覆裝置300自動涂抹,其均勻性、品質的一致性都能保障,也能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涂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支撐體,所述支撐體連接在所述底座上;/n涂覆組件,所述涂覆組件可活動地設在所述支撐體上。/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涂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支撐體,所述支撐體連接在所述底座上;
涂覆組件,所述涂覆組件可活動地設在所述支撐體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給所述涂覆組件供給涂料的供給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涂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給機設置在所述涂覆裝置的下部,其中,
所述供給機的涂料輸出管的輸出端固定在所述涂覆組件上,所述涂料輸出管的至少部分管段為軟管;或者,所述供給機的涂料輸出管的輸出端固定在所述底座或所述支撐體上,在所述涂覆組件活動至所述輸出端處時向所述涂覆組件輸出所述涂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一級調節板,所述調節板可升降地設在所述支撐體上,所述涂覆組件可活動地設在所述調節板上;
當所述調節板為多級時,第一級的所述調節板可升降地設在所述支撐體上,所述涂覆組件可活動地設在最后一級的所述調節板上,后一級的所述調節板可升降地設在前一級的所述調節板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涂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板僅有一級,所述支撐體和所述調節板之間設有第一導向機構,所述第一導向機構包括第一導軌和第一滑塊,所述第一導軌沿豎向設置在所述支撐體上,所述第一滑塊設在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安鵬,毛家振,張天豫,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