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可自動清除殘料的涂布機構,包括載板,所述載板正面的底部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有涂布輥,涂布輥的表面設置有涂布,載板的正面且位于涂布輥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壓輥,壓輥的底部與涂布的頂部接觸,載板正面左側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斜塊,斜塊頂部的左側開設有滑槽,滑槽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滑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載板、涂布輥、涂布、壓輥、斜塊、滑槽、滑塊、涂料斗、殘料清除機構、限位墊和移動孔的配合使用,解決了該裝置不具有清除殘料功能的問題,該可自動清除殘料的涂布機構,具備自動清除殘料的優點,便于使用者清除壓輥表面的殘料,節省了使用者大量的時間,縮短了涂布的加工周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可自動清除殘料的涂布機構
本技術涉及涂布機
,具體為一種可自動清除殘料的涂布機構。
技術介紹
涂布機主要用于薄膜、紙張等的表面涂布工藝生產,此機是將成卷的基材涂上一層特定功能的膠、涂料或油墨等,并烘干后收卷,它采用專用的多功能涂布頭,能實現多種形式的表面涂布產生,涂布機的收放卷均配置全速自動接膜機構,PLC程序張力閉環自動控制,涂布機在涂布生產時會用到,涂布機的壓輥在使用時表面會附著一層涂料,需要殘料清除機構涂料清除,如中國專利網公開了“一種輥筒涂布機”(專利號:201610913684.3),包括機臺、輸送機和涂布裝置,涂布裝置包括涂布輥筒、調節輥筒、調節蝸箱和所升降氣缸,涂布輥筒和調節輥筒安裝在同一個滑塊上,滑塊通過一組導軌與機臺安裝,升降氣缸與滑塊和調節蝸箱相連接,調節蝸箱安裝在機臺上。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輥筒涂布機,可以保證在停機和板狀工件接縫通過時,涂布輥筒可以升降氣缸的驅動下自動與板狀工件脫離接觸,不僅可以保護涂布輥筒不受損壞,而且還可以避免板狀工件的頭部和尾部涂布不平整的問題,但是,該裝置不具有自動清除殘料的功能,不便于使用者清除壓輥表面的殘料,浪費了使用者大量的時間,延長了涂布的加工周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自動清除殘料的涂布機構,具備自動清除殘料的優點,解決了該裝置不具有清除殘料功能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自動清除殘料的涂布機構,包括載板,所述載板正面的底部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有涂布輥,所述涂布輥的表面設置有涂布,所述載板的正面且位于涂布輥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壓輥,所述壓輥的底部與涂布的頂部接觸,所述載板正面左側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斜塊,所述斜塊頂部的左側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涂料斗,所述載板正面頂部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殘料清除機構。優選的,所述滑槽的槽型為梯形,所述滑塊的橫截面為梯形,所述滑塊與滑槽配合使用。優選的,所述滑槽內壁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限位墊,所述限位墊的左側與滑塊的右側接觸。優選的,所述涂料斗位于涂布的左側,所述涂料斗的右側與涂布的左側接觸。優選的,所述殘料清除機構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背面與載板的正面固定連接,所述殼體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貫穿至殼體的內部固定連接有螺桿,所述螺桿的右端固定連接有軸承,所述軸承的右側與殼體內壁的右側固定連接,所述螺桿的表面螺紋連接有螺套,所述螺套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移動桿,所述移動桿的底部貫穿至殼體的外部固定連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右側的頂部開設有通孔,所述收集箱的右側且位于通孔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右側與壓輥的表面接觸,所述收集箱的內部橫向固定連接有濾網,所述收集箱左側的底部連通有出料管。優選的,所述殼體的底部開設有移動孔,所述移動桿的表面與移動孔的內壁滑動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術通過設置載板、涂布輥、涂布、壓輥、斜塊、滑槽、滑塊、涂料斗、殘料清除機構、限位墊和移動孔的配合使用,解決了該裝置不具有清除殘料功能的問題,該可自動清除殘料的涂布機構,具備自動清除殘料的優點,便于使用者清除壓輥表面的殘料,節省了使用者大量的時間,縮短了涂布的加工周期。2、本技術通過設置滑槽和滑塊,能夠提高涂料斗移動的穩定性,防止涂料斗移動使晃動,通過設置限位墊,能夠對滑塊向右滑動的位置進行限制,防止滑塊向右滑動與滑槽內壁的右側接觸,延長了滑槽的使用壽命,通過設置殘料清除機構,能夠對壓輥表面的殘料進行清除,同時對清除下來的殘料進行收集,通過設置移動孔,能夠提高移動桿移動的穩定性,防止螺套移動時轉動。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圖1中滑槽與滑塊的結構左視圖;圖3為本技術圖1中A的局部結構放大圖。圖中:1載板、2涂布輥、3涂布、4壓輥、5斜塊、6滑槽、7滑塊、8涂料斗、9殘料清除機構、10限位墊、901殼體、902電機、903螺桿、904軸承、905螺套、906移動桿、907收集箱、908通孔、909刮板、910濾網、911出料管、11移動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3,一種可自動清除殘料的涂布機構,包括載板1,載板1正面的底部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有涂布輥2,涂布輥2的表面設置有涂布3,載板1的正面且位于涂布輥2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壓輥4,壓輥4的底部與涂布3的頂部接觸,載板1正面左側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斜塊5,斜塊5頂部的左側開設有滑槽6,滑槽6內壁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限位墊10,限位墊10的左側與滑塊7的右側接觸,通過設置限位墊10,能夠對滑塊7向右滑動的位置進行限制,防止滑塊7向右滑動與滑槽6內壁的右側接觸,延長了滑槽6的使用壽命,滑槽6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滑塊7,滑槽6的槽型為梯形,滑塊7的橫截面為梯形,滑塊7與滑槽6配合使用,設置滑槽6和滑塊7,能夠提高涂料斗8移動的穩定性,防止涂料斗8移動使晃動,滑塊7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涂料斗8,涂料斗8位于涂布3的左側,涂料斗8的右側與涂布3的左側接觸,載板1正面頂部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殘料清除機構9,殘料清除機構9包括殼體901,殼體901的背面與載板1的正面固定連接,殼體901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電機902,電機902的輸出端貫穿至殼體901的內部固定連接有螺桿903,螺桿903的右端固定連接有軸承904,軸承904的右側與殼體901內壁的右側固定連接,螺桿903的表面螺紋連接有螺套905,螺套905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移動桿906,移動桿906的底部貫穿至殼體901的外部固定連接有收集箱907,收集箱907右側的頂部開設有通孔908,收集箱907的右側且位于通孔908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刮板909,刮板909的右側與壓輥4的表面接觸,收集箱907的內部橫向固定連接有濾網910,收集箱907左側的底部連通有出料管911,通過設置殘料清除機構9,能夠對壓輥4表面的殘料進行清除,同時對清除下來的殘料進行收集,殼體901的底部開設有移動孔11,移動桿906的表面與移動孔11的內壁滑動連接,通過設置移動孔11,能夠提高移動桿906移動的穩定性,防止螺套905移動時轉動,本技術通過設置載板1、涂布輥2、涂布3、壓輥4、斜塊5、滑槽6、滑塊7、涂料斗8、殘料清除機構9、限位墊10和移動孔11的配合使用,解決了該裝置不具有清除殘料功能的問題,該可自動清除殘料的涂布機構,具備自動清除殘料的優點,便于使用者清除壓輥表面的殘料,節省了使用者大量的時間,縮短了涂布的加工周期。使用時,將滑塊7放置在滑槽6的內部,推動涂料斗8帶動滑塊7在滑槽6的內部向右滑動,滑塊7向右滑動與限位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可自動清除殘料的涂布機構,包括載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載板(1)正面的底部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有涂布輥(2),所述涂布輥(2)的表面設置有涂布(3),所述載板(1)的正面且位于涂布輥(2)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壓輥(4),所述壓輥(4)的底部與涂布(3)的頂部接觸,所述載板(1)正面左側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斜塊(5),所述斜塊(5)頂部的左側開設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滑塊(7),所述滑塊(7)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涂料斗(8),所述載板(1)正面頂部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殘料清除機構(9)。/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自動清除殘料的涂布機構,包括載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載板(1)正面的底部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有涂布輥(2),所述涂布輥(2)的表面設置有涂布(3),所述載板(1)的正面且位于涂布輥(2)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壓輥(4),所述壓輥(4)的底部與涂布(3)的頂部接觸,所述載板(1)正面左側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斜塊(5),所述斜塊(5)頂部的左側開設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滑塊(7),所述滑塊(7)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涂料斗(8),所述載板(1)正面頂部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殘料清除機構(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自動清除殘料的涂布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的槽型為梯形,所述滑塊(7)的橫截面為梯形,所述滑塊(7)與滑槽(6)配合使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自動清除殘料的涂布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內壁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限位墊(10),所述限位墊(10)的左側與滑塊(7)的右側接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自動清除殘料的涂布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斗(8)位于涂布(3)的左側,所述涂料斗(8)的右側與涂布(3)的左側接觸。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余小州,
申請(專利權)人:徐州強越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