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升降炒飯機,該自動升降炒飯機主要包括用于翻炒食物的攪動條、翻轉食物的滾筒、驅動滾筒翻炒轉動的鍋體、承托鍋體并實現自動升降的支撐座、以及控制支撐座及鍋體動作的底座。炒飯機插上電源后進入待機狀態,工作前按下升降按鈕,翻轉電機啟動,驅動鍋體和滾筒向下翻轉到合適位置,用戶將準備好的食材(飯、面、粉等)放入滾筒內并按下啟動按鈕后,翻轉電機啟動,驅動鍋體和滾筒向上翻轉到工作位置,控制板驅動轉動電機和加熱線圈工作,使滾筒、攪動條在電磁加熱的作用下差速轉動,實現食物的翻炒。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自動升降炒飯機
本技術涉及自動烹飪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升降炒飯機。
技術介紹
傳統炒飯需要人工來進行,耗費時間和人工,令企業經營成本高,炒飯的出品口味也會不一致,由于耗時也讓餐飲店的客戶的等候時間過長,令客戶服務體驗感差。因此,現有技術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自動升級炒飯機。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自動升降炒飯機,該炒飯機主要包括用于翻炒食物的攪動條、翻轉食物的滾筒、驅動滾筒翻炒轉動的鍋體、承托鍋體并實現自動升降的支撐座、以及控制支撐座及鍋體動作的底座。所述底座設為支撐穩定的長方體結構,內部設有用于控制翻炒進程的控制板,底座的正面設有便于用戶操作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與控制板電連接。所述支撐座設為兩個,均固定安裝在底座上。所述鍋體位于兩個支撐座之間,與支撐座傳動連接。所述滾筒安裝在鍋體內,可相對鍋體轉動。所述攪動條設置在滾筒內,可相對滾筒轉動;所述攪動條與滾筒同軸安裝,兩者的轉動軸線相同。具體的,所述鍋體還包括分別驅動滾筒和攪動條轉動的驅動模塊、以及用于加熱滾筒的電磁模塊。所述驅動模塊位于滾筒的后方,包括轉動電機、第一齒輪組和第二齒輪組。所述轉動電機固定在鍋體內,與控制板電連接。所述第一齒輪組和第二齒輪組均設置在傳動電機的輸出軸上,并分別與滾筒和攪動條傳動連接,實現電機分別驅動滾筒和攪動條轉動。所述電磁模塊設為盤繞成盤形的加熱線圈,并通過導線與控制板電連接。具體的,所述支撐座設為提高支撐穩定性的類三角形結構,其內部設有用于驅動鍋體翻轉的翻轉電機、主動輪、從動輪、以及傳動帶。所述鍋體通過位于兩側的連接軸與支撐座軸承連接。所述翻轉電機固定在支撐座內,與控制板電連接。所述主動輪安裝在翻轉電機的輸出軸上,所述從動輪安裝在連接軸上,所述傳動帶分別連接主動輪和從動輪,實現翻轉電機驅動鍋體翻轉。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為了便于用戶在炒飯前將材料加入滾筒,炒飯后將食物從滾筒倒出來,本技術所述控制面板設有用于控制鍋體一鍵升降的升降按鈕。該升降按鈕按下后,控制板驅動翻轉電機轉動,從而帶動主動輪、傳動帶、從動輪、連接軸轉動,進而帶動鍋體翻轉,從而實現鍋體、滾筒一鍵升降的功能,大大提高了炒飯的效率,節省時間。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為了進一步提高加熱滾筒的熱效率,本技術所述電池模塊設為提高熱效率的環形環繞加熱線圈,所述加熱線圈的一端設在滾筒底部的外側,另一端從滾筒的前方一直環繞到后方,實現加熱線圈覆蓋滾筒的結構設計。這樣的線圈環繞方式可以使線圈全面覆蓋滾筒的側面,確保滾筒的整個側面都加熱均勻,從而避免熱量分布不均而影響炒飯質量的現象發生,大大地提高了炒飯機出品的口感。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為了提高翻轉電機的傳動效率,更好地驅動鍋體翻轉,本技術所述翻轉電機設為同步電機,所述主動輪、從動輪、傳動帶分別設為主同步輪、從同步輪以及同步帶。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為了進一步提高翻轉電機驅動鍋體的穩定性,本技術兩個所述支撐座內均設有用于驅動鍋體翻轉的電機模塊,即鍋體的翻轉通過兩個支撐座內的翻轉電機同時驅動,驅動力更大、驅動更平穩。進一步的,由于電磁模塊和控制板在工作時產生大量熱量,需要及時排出,本技術所述鍋體和底座底部均底部設有用于散熱的條形散熱孔組,所述條形散熱孔組設為圓形,該條形散熱孔組的面積與為電池模塊和控制板散熱的風扇面積相當,因此風扇吹出的風全部通過條形散熱孔組排出,從而獲得更好的散熱效果。進一步的,由于鍋體背部為傳動部件,為了確保這些部件的正常工作,避免被外力損壞,本技術所述鍋體背部還設有用于保護驅動模塊的擋板。本技術的工作過程和原理是:炒飯機插上電源后進入待機狀態,工作前按下升降按鈕,翻轉電機啟動,驅動鍋體和滾筒向下翻轉到合適位置,用戶將準備好的食材(飯、面、粉等)放入滾筒內并按下啟動按鈕后,翻轉電機啟動,驅動鍋體和滾筒向上翻轉到工作位置,控制板驅動轉動電機和加熱線圈工作,使滾筒、攪動條在電磁加熱的作用下差速轉動,實現食物的翻炒。本技術還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的優點。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還具有以下優點:(1)本技術所提供的自動升降炒飯機采用一鍵升降滾筒裝置,升降更加方便、減少升降桿、機械體積更小、造型更加美觀、提升餐飲店人氣。(2)本技術所提供的自動升降炒飯機采用一鍵開關機器裝置,操作更加方便。(3)本技術所提供的自動升降炒飯機采用電磁加熱模塊,比傳統電阻式加熱導熱快、省電、熱感應靈敏度高。(4)本技術所提供的自動升降炒飯機具有多功能、活動式的攪拌滾筒優點,可以炒飯,也可以炒粉,實現一機多用。(5)本技術所提供的自動升降炒飯機的電機控制的自動按鈕,讓滾筒自動升降,省去人工,操作方便、電磁加熱,省電,導熱快,節省時間、風機散熱,延長機械實用壽命、控制面板中配備旋鈕式開關,實現恒溫控制和溫度調節。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所提供的自動升降炒飯機的立體圖。圖2是本技術所提供的自動升降炒飯機的主視圖。圖3是本技術所提供的自動升降炒飯機的右視圖。圖4是本技術所提供的自動升降炒飯機的俯視圖。上述附圖中的標號說明:1-鍋體,2-支撐座,3-底座,4-控制面板,5-條形散熱孔組,6-擋板。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升降炒飯機,該炒飯機主要包括用于翻炒食物的攪動條、翻轉食物的滾筒、驅動滾筒翻炒轉動的鍋體1、承托鍋體1并實現自動升降的支撐座2、以及控制支撐座2及鍋體1動作的底座3。所述底座3設為支撐穩定的長方體結構,內部設有用于控制翻炒進程的控制板,底座3的正面設有便于用戶操作的控制面板4,所述控制面板4與控制板電連接。所述支撐座2設為兩個,均固定安裝在底座3上。所述鍋體1位于兩個支撐座2之間,與支撐座2傳動連接。所述滾筒安裝在鍋體1內,可相對鍋體1轉動。所述攪動條設置在滾筒內,可相對滾筒轉動;所述攪動條與滾筒同軸安裝,兩者的轉動軸線相同。具體的,所述鍋體1還包括分別驅動滾筒和攪動條轉動的驅動模塊、以及用于加熱滾筒的電磁模塊。所述驅動模塊位于滾筒的后方,包括轉動電機、第一齒輪組和第二齒輪組。所述轉動電機固定在鍋體1內,與控制板電連接。所述第一齒輪組和第二齒輪組均設置在傳動電機的輸出軸上,并分別與滾筒和攪動條傳動連接,實現電機分別驅動滾筒和攪動條轉動。所述電磁模塊設為盤繞成盤形的加熱線圈,并通過導線與控制板電連接。具體的,所述支撐座2設為提高支撐穩定性的類三角形結構,其內部設有用于驅動鍋體1翻轉的翻轉電機、主動輪、從動輪、以及傳動帶。所述鍋體1通過位于兩側的連接軸與支撐座2軸承連接。所述翻轉電機固定在支撐座2內,與控制板電連接。所述主動輪安裝在翻轉電機的輸出軸上,所述從動輪安裝在連接軸上,所述傳動帶分別連接主動輪和從動輪,實現翻轉電機驅動鍋體1翻轉。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為了便于用戶在炒飯前將材料加入滾筒,炒飯后將食物從滾筒倒出來,本技術所述控制面板4設有用于控制鍋體1一鍵升降的升降按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自動升降炒飯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翻炒食物的攪動條、翻轉食物的滾筒、驅動滾筒翻炒轉動的鍋體、承托鍋體并實現自動升降的支撐座、以及控制支撐座及鍋體動作的底座;所述底座設為支撐穩定的長方體結構,內部設有用于控制翻炒進程的控制板,底座的正面設有便于用戶操作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與控制板電連接;所述支撐座設為兩個,均固定安裝在底座上;所述鍋體位于兩個支撐座之間,與支撐座傳動連接;所述滾筒安裝在鍋體內,可相對鍋體轉動;所述攪動條設置在滾筒內,可相對滾筒轉動;所述攪動條與滾筒同軸安裝,兩者的轉動軸線相同;所述鍋體還包括分別驅動滾筒和攪動條轉動的驅動模塊、以及用于加熱滾筒的電磁模塊;所述驅動模塊位于滾筒的后方,包括轉動電機、第一齒輪組和第二齒輪組;所述轉動電機固定在鍋體內,與控制板電連接;所述第一齒輪組和第二齒輪組均設置在傳動電機的輸出軸上,并分別與滾筒和攪動條傳動連接,實現電機分別驅動滾筒和攪動條轉動;所述電磁模塊設為盤繞成盤形的加熱線圈,并通過導線與控制板電連接;所述支撐座設為類三角形結構,其內部設有用于驅動鍋體翻轉的翻轉電機、主動輪、從動輪、以及傳動帶;所述鍋體通過位于兩側的連接軸與支撐座軸承連接;所述翻轉電機固定在支撐座內,與控制板電連接;所述主動輪安裝在翻轉電機的輸出軸上,所述從動輪安裝在連接軸上,所述傳動帶分別連接主動輪和從動輪,實現翻轉電機驅動鍋體翻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動升降炒飯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翻炒食物的攪動條、翻轉食物的滾筒、驅動滾筒翻炒轉動的鍋體、承托鍋體并實現自動升降的支撐座、以及控制支撐座及鍋體動作的底座;所述底座設為支撐穩定的長方體結構,內部設有用于控制翻炒進程的控制板,底座的正面設有便于用戶操作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與控制板電連接;所述支撐座設為兩個,均固定安裝在底座上;所述鍋體位于兩個支撐座之間,與支撐座傳動連接;所述滾筒安裝在鍋體內,可相對鍋體轉動;所述攪動條設置在滾筒內,可相對滾筒轉動;所述攪動條與滾筒同軸安裝,兩者的轉動軸線相同;所述鍋體還包括分別驅動滾筒和攪動條轉動的驅動模塊、以及用于加熱滾筒的電磁模塊;所述驅動模塊位于滾筒的后方,包括轉動電機、第一齒輪組和第二齒輪組;所述轉動電機固定在鍋體內,與控制板電連接;所述第一齒輪組和第二齒輪組均設置在傳動電機的輸出軸上,并分別與滾筒和攪動條傳動連接,實現電機分別驅動滾筒和攪動條轉動;所述電磁模塊設為盤繞成盤形的加熱線圈,并通過導線與控制板電連接;所述支撐座設為類三角形結構,其內部設有用于驅動鍋體翻轉的翻轉電機、主動輪、從動輪、以及傳動帶;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忠義,
申請(專利權)人:張忠義,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