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采礦用抓緊裝置,包括固定柱本體,所固定柱本體右側面的上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正反電機,固定柱本體的右側面開設有第一插口,第一正反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桿,轉桿遠離第一正反電機的一端貫穿第一插口并延伸至固定柱本體的左側,轉桿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履帶,固定柱本體左側面的上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支撐板的下方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面開設有凹槽。該采礦用抓緊裝置,能夠使履帶收縮的時候帶動固定板升降,能夠使履帶只在擋板之間收縮,有效的避免了履帶出現脫落的現象,能夠使正螺紋條路和反螺紋條路轉動的時候使兩個螺紋管相互靠近,有效的增強了向礦井運輸工具的工作效率,降低的人工的操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采礦用抓緊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采礦
,具體為一種采礦用抓緊裝置。
技術介紹
采礦可分為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地下開采通常打井進去把礦石挖空,采礦工業是一種重要的原料工業,金屬礦石是冶煉工業的主要原料,非金屬礦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建筑材料,在這個開采礦石的過程中,我們都會使用到一些抓緊裝置,向地下運輸各種工具。目前在開采礦石的過程中,都是使用人工向礦井內運輸工具,這個既影響工作的進度,也浪費人力,在使用人工的情況下,無法使礦井內部的工具運輸到地面,給工作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擾,為此,我們提供了一種采礦用抓緊裝置來解決這一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采礦用抓緊裝置,解決了在開采礦石的時候向礦井內運輸工具比較困難的問題。(二)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采礦用抓緊裝置,包括固定柱本體,所固定柱本體右側面的上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正反電機,所述固定柱本體的右側面開設有第一插口,所述第一正反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桿,所述轉桿遠離第一正反電機的一端貫穿第一插口并延伸至固定柱本體的左側,所述轉桿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履帶,所述固定柱本體左側面的上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下方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面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內側壁固定連接有軸承,所述固定板的左側面開設有第二插口,且第二插口與凹槽相連通,所述固定板的左側面固定連接有第二正反電機,所述第二正反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傳動桿,所述傳動桿遠離第二正反電機的一端貫穿第二插口并與軸承的內圈固定連接,所述傳動桿的外表面分別開設有正螺紋條路和反螺紋條路,且正螺紋條路和反螺紋條路呈對稱狀,所述正螺紋條路均位于反螺紋條路的左側,所述凹槽的內部放置有兩個相對稱的螺紋管,且每個螺紋管分別與正螺紋條路和反螺紋條路螺紋連接,所述固定柱本體的左側面開設有滑槽,所述固定板的右側面固定連接有與滑槽像相適配的滑塊,且滑塊卡接在滑槽的內部,所述履帶遠離轉桿的一端與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開設有滑孔,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與滑孔相適配的滑桿,且滑桿貫穿滑孔并延伸至支撐板的上方,每個所述螺紋管的底面均固定連接固定塊,每個所述固定塊的底面均固定連接誒有抓手。優選的,所述滑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檔桿,且檔桿的水平長度值大于滑孔的水平長度值。優選的,所述固定柱本體的底面固定連接有插桿,且插桿呈錐型狀。優選的,所述固定柱本體左右兩側面的下部均固定連接有支撐塊,每個所述抓手均呈半圓狀。優選的,所述轉桿的上表面和轉桿的底面均固定連接有兩個相對稱的擋板,且履帶位于擋板之間。優選的,所述第一插口的豎直長度值大于轉桿的豎直長度值,所述第二插口的豎直長度值大于傳動桿的豎直長度值。(三)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采礦用抓緊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1)該采礦用抓緊裝置,通過設置有第一正反電機,能夠為轉桿的轉動提供動力,通過設置有轉桿,能夠通過轉桿的轉動收縮履帶,通過設置有履帶,能夠使履帶收縮的時候帶動固定板升降,通過設置有擋板,能夠使履帶只在擋板之間收縮,有效的避免了履帶出現脫落的現象,通過開設有滑槽,配合滑塊,能夠使固定板升降的時候,起到一定的穩定作用,避免了固定板出現傾斜的現象,通過設置有滑桿和滑孔,能夠有效的增強固定板在升降過程中的平衡性。(2)該采礦用抓緊裝置,通過設置有第二正反電機,能夠為傳動干的轉動提供動力,通過設置有傳動桿,能夠使傳動桿轉動的時候帶動正螺紋條路和反螺紋條路轉動,通過設置有兩個螺紋管,能夠使正螺紋條路和反螺紋條路轉動的時候使兩個螺紋管相互靠近,從而能夠使抓手合攏,有效的增強了向礦井運輸工具的工作效率,降低的人工的操作,能夠有效的避免了無法使礦井內的工具向外運輸的現象。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固定板正視圖的剖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圖1中A處結構放大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固定板的正視圖。圖中:1固定柱本體、2滑槽、3軸承、4滑塊、5履帶、6第一正反電機、7第一插口、8擋板、9轉桿、10檔桿、11滑孔、12固定板、13第二正反電機、14第二插口、15正螺紋條路、16抓手、17插桿、18支撐塊、19反螺紋條路、20固定塊、21螺紋管、22傳動桿、23滑桿、24支撐板、25凹槽。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3,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采礦用抓緊裝置,包括固定柱本體1,固定柱本體1的底面固定連接有插桿17,且插桿7呈錐型狀,通過設置有插桿17,能夠使固定柱本體1通過插桿17插入到地面,插桿17呈錐型狀,具備了能夠更加方便的使插桿17插入到地面,插桿17插入到地面能夠使固定柱本體1起到固定的作用,固定柱本體1左右兩側面的下部均固定連接有支撐塊18,每個抓手16均呈半圓狀,通過設置有支撐塊18,能夠使固定柱本體1插入地面后通過支撐塊18起到固定固定柱本體1的作用,有效的避免了出現傾斜的現象,抓手16呈半圓狀,具備了使兩個抓手16合攏后能夠成圓型,起到了能夠更好的抓緊工具的作用,所固定柱本體1右側面的上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正反電機6,第一正反電機6又稱電機正反轉,正反轉控制電路圖及其原理分析要實現電動機的正反轉只要將接至電動機三相電源進線中的任意兩相對調接線即可達到反轉的目的,固定柱本體1的右側面開設有第一插口7,第一插口7的豎直長度值大于轉桿9的豎直長度值,具備了能夠使轉桿9在第一插口7的內部更好的轉動,第二插口14的豎直長度值大于傳動桿22的豎直長度值,具備了能夠使傳動桿22在第二插口14的內部更好的轉動,有效的避免了出現卡頓的現象,第一正反電機6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桿9,轉桿9的上表面和轉桿9的底面均固定連接有兩個相對稱的擋板8,且履帶5位于擋板8之間,通過設置有擋板8,能夠使履帶5只在擋板8之間收縮,有效的避免了履帶5出現脫落的現象,轉桿9遠離第一正反電機6的一端貫穿第一插口7并延伸至固定柱本體1的左側,轉桿9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履帶5,固定柱本體1左側面的上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板24,支撐板24的下方放置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底面開設有凹槽25,凹槽25的內側壁固定連接有軸承3,固定板12的左側面開設有第二插口14,且第二插口14與凹槽25相連通,固定板12的左側面固定連接有第二正反電機13,第二正反電機13又稱電機正反轉,正反轉控制電路圖及其原理分析要實現電動機的正反轉只要將接至電動機三相電源進線中的任意兩相對調接線即可達到反轉的目的,第二正反電機13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傳動桿22,傳動桿22遠離第二正反電機13的一端貫穿第二插口14并與軸承3的內圈固定連接,傳動桿22的外表面分別開設有正螺紋條路15和反螺紋條路19,且正螺紋條路15和反螺紋條路19呈對稱狀,正螺紋條路15均位于反螺紋條路19的左側,凹槽25的內部放置有兩個相對稱的螺紋管21,且每個螺紋管21分別與正螺紋條路15和反螺紋條路19螺紋連接,固定柱本體1的左側面開設有滑槽2,固定板12的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采礦用抓緊裝置,包括固定柱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固定柱本體(1)右側面的上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正反電機(6),所述固定柱本體(1)的右側面開設有第一插口(7),所述第一正反電機(6)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桿(9),所述轉桿(9)遠離第一正反電機(6)的一端貫穿第一插口(7)并延伸至固定柱本體(1)的左側,所述轉桿(9)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履帶(5),所述固定柱本體(1)左側面的上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板(24),所述支撐板(24)的下方放置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底面開設有凹槽(25),所述凹槽(25)的內側壁固定連接有軸承(3),所述固定板(12)的左側面開設有第二插口(14),且第二插口(14)與凹槽(25)相連通,所述固定板(12)的左側面固定連接有第二正反電機(13),所述第二正反電機(13)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傳動桿(22),所述傳動桿(22)遠離第二正反電機(13)的一端貫穿第二插口(14)并與軸承(3)的內圈固定連接,所述傳動桿(22)的外表面分別開設有正螺紋條路(15)和反螺紋條路(19),且正螺紋條路(15)和反螺紋條路(19)呈對稱狀,所述正螺紋條路(15)均位于反螺紋條路(19)的左側,所述凹槽(25)的內部放置有兩個相對稱的螺紋管(21),且每個螺紋管(21)分別與正螺紋條路(15)和反螺紋條路(19)螺紋連接,所述固定柱本體(1)的左側面開設有滑槽(2),所述固定板(12)的右側面固定連接有與滑槽(2)像相適配的滑塊(4),且滑塊(4)卡接在滑槽(2)的內部,所述履帶(5)遠離轉桿(9)的一端與固定板(1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板(24)的上表面開設有滑孔(11),所述固定板(1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與滑孔(11)相適配的滑桿(23),且滑桿(23)貫穿滑孔(11)并延伸至支撐板(24)的上方,每個所述螺紋管(21)的底面均固定連接固定塊(20),每個所述固定塊(20)的底面均固定連接誒有抓手(16)。...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采礦用抓緊裝置,包括固定柱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固定柱本體(1)右側面的上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正反電機(6),所述固定柱本體(1)的右側面開設有第一插口(7),所述第一正反電機(6)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桿(9),所述轉桿(9)遠離第一正反電機(6)的一端貫穿第一插口(7)并延伸至固定柱本體(1)的左側,所述轉桿(9)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履帶(5),所述固定柱本體(1)左側面的上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板(24),所述支撐板(24)的下方放置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底面開設有凹槽(25),所述凹槽(25)的內側壁固定連接有軸承(3),所述固定板(12)的左側面開設有第二插口(14),且第二插口(14)與凹槽(25)相連通,所述固定板(12)的左側面固定連接有第二正反電機(13),所述第二正反電機(13)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傳動桿(22),所述傳動桿(22)遠離第二正反電機(13)的一端貫穿第二插口(14)并與軸承(3)的內圈固定連接,所述傳動桿(22)的外表面分別開設有正螺紋條路(15)和反螺紋條路(19),且正螺紋條路(15)和反螺紋條路(19)呈對稱狀,所述正螺紋條路(15)均位于反螺紋條路(19)的左側,所述凹槽(25)的內部放置有兩個相對稱的螺紋管(21),且每個螺紋管(21)分別與正螺紋條路(15)和反螺紋條路(19)螺紋連接,所述固定柱本體(1)的左側面開設有滑槽(2),所述固定板(1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健,
申請(專利權)人:蕪湖渤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