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測量發熱器具產生水蒸氣量的測量儀和水蒸氣量檢測方法,所述的測量儀,包括空氣氣源、氮氣氣源、第一干燥裝置、第一冷凝裝置、帶有恒溫夾套的密閉的恒溫反應筒和第二冷凝裝置,空氣氣源和干燥氮氣氣源通過三通調節閥,與第一干燥裝置、第一冷凝裝置、恒溫反應筒和第二冷凝裝置連通,恒溫反應筒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進氣口與第一冷凝裝置相連通,出氣口與第二冷凝裝置相連通;本發明專利技術可以用于發熱器具產生水蒸氣量的定量檢測。本發明專利技術可以模擬正常發熱時的室溫條件,并且溫度恒溫穩定,易于控制,測量儀器整體上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且便于操作,檢測精度高,重復性好,便于工業化應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測量發熱器具產生水蒸氣量的測量儀和水蒸氣量檢測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發熱器具產生水蒸氣量的裝置和水蒸氣量檢測方法。
技術介紹
一直以來,將具有透氣性的包覆材料內封入自發熱組合物,從而產生水蒸氣的發熱體被廣泛應用,市場上的具有產生水蒸氣的自發熱產品各類有很多,特別是蒸汽眼罩的應用最為廣泛,但是對于產生的水蒸氣的量的測量比較困難,市場上也沒有具體的測量儀器,對于產生的水蒸氣的量的測定成為了行業內的一大難點。而在現有的技術中,中國專利,申請號:99805684.7,名稱為蒸汽發生墊中公布了一種測量水蒸氣量的裝置,其中用于證明發熱器具中水蒸氣的質量減少,發熱體的質量發生了變化的方法為“發熱體的質量是在使發熱體層疊于片材的步驟中,測定片材質量,將發熱體層疊于片材后再次測定質量,計算兩者的差值而求出”。再算出測定的蒸氣的量與發熱體的變化量的比值,從而算出每質量的發熱體所產生的水蒸氣量,但這樣求出的發熱體的變化量不準確,因為發熱體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產出一定量的水蒸氣,但因為有氧氣的進入,發熱體最終生成的物質是有所增加的,所以從中得出的每質量的發熱體所產生的水蒸氣量也是不準確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測量發熱器具產生水蒸氣量的測量儀和水蒸氣量檢測方法,以滿足相關領域應用的需要。所述的測量發熱器具產生水蒸氣量的測量儀,包括空氣氣源、氮氣氣源、第一干燥裝置、第一冷凝裝置、帶有恒溫夾套的密閉的恒溫反應筒和第二冷凝裝置;所述的空氣氣源和干燥氮氣氣源分別通過三通調節閥,依次通過管線與第一干燥裝置、第一冷凝裝置、恒溫反應筒和第二冷凝裝置串聯連通;所述的恒溫反應筒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的進氣口與所述的第一冷凝裝置相連通,所述的出氣口與第二冷凝裝置相連通;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測量發熱器具產生水蒸氣量的測量儀可以用于發熱器具產生水蒸氣量的定量檢測。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帶有恒溫夾套的密閉的恒溫反應筒,可以模擬正常發熱時的室溫條件,并且溫度恒溫穩定,易于控制;空氣中的水份通過一次干燥、一次冷凝的雙重處理,水份除去更徹底,并且空氣排出口設置有第二干燥裝置,可以防止空氣中的水份從排出口進入到裝置內,測量儀器整體上結構簡單,制造成本底,且便于操作,檢測精度高,重復性好,便于工業化應用。附圖說明圖1為測量發熱器具產生水蒸氣量的測量儀結構示意圖。圖2為第一冷凝裝置和第二冷凝裝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所述的測量發熱器具產生水蒸氣量的測量儀,包括:空氣氣源1、氮氣氣源12、第一干燥裝置2、第一冷凝裝置3、帶有恒溫夾套7的密閉的恒溫反應筒4和第二冷凝裝置5;所述的空氣氣源1和干燥氮氣氣源12分別通過三通調節閥9,依次通過管線與第一干燥裝置2、第一冷凝裝置3、恒溫反應筒4和第二冷凝裝置5串聯連通;所述的恒溫反應筒4設有進氣口401和出氣口402,所述的進氣口401與所述的第一冷凝裝置3相連通,所述的出氣口402與第二冷凝裝置5相連通;優選的,還包括第二干燥裝置6,所述的第二干燥裝置6與所述的第二冷凝裝置5通過管線相連通;優選的,還包括流量計8,所述的流量計8設置在第一干燥裝置2與所述的第一冷凝裝置3之間的管線上;優選的,所述的空氣氣源1為空氣壓縮機;優選的,所述的第一干燥裝置和第二干燥裝置為裝有干燥劑的玻璃管,且兩端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的干燥劑無水氯化鈣、無水硫酸鎂、固體氫氧化鈉和堿石灰等,優選無水氯化鈣;參見圖2,優選的,所述的第一冷凝裝置和第二冷凝裝置包括裝有冷凝劑100的密閉的杯體10和U型冷凝管11,所述的U型冷凝管11的兩端分別伸出所述的杯體10外,一端為空氣入口1101,另一端為空氣出口1102,所述的U型冷凝管11的下部設有集水球110,所述的冷凝劑優選為液氮;優選的,所述的夾套設有進水口402和出水口403;采用上述的測量發熱器具產生水蒸氣量的測量儀對發熱器具產生水蒸氣量進行測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恒溫的水送入夾套401,保持恒溫反應裝置內的溫度恒定在設定的溫度,一般為20~25℃;(2)將被測發熱器具放入恒溫反應裝置內;(3)啟動空氣氣源1,切換三通調節閥9,使得空氣通過三通調節閥9,并控制流量為0.8~1L/min,記錄初始時間t0,空氣依次通過第一干燥裝置2、氣流測速裝置和第一冷凝裝置3,將經過干燥處理過的空氣通過恒溫反應裝置的進氣口進入恒溫反應裝置,與被測發熱器具100進行反應,最后空氣再通過恒溫反應裝置的出氣口,進入第二冷凝裝置,通過第二冷凝裝置將空氣中的水蒸汽的進行冷凝液化,冷凝液化后的空氣再經過第二干燥裝置排入大氣中,其中第二干燥裝置是防止大氣中的帶有水蒸汽空氣的通過空氣回流進行第二冷凝裝置內;(4)經過預定時間后,關閉空氣氣源1,記錄時間t1;(5)切換三通調節閥9,啟動氮氣氣源12,將干燥氮氣經過第一干燥裝置、流量計8和第一冷凝裝置后輸送至恒溫反應裝置內,將恒溫反應裝置內的空氣全部排出,并依次經過第二冷凝裝置和第二干燥裝置排出到大氣中;所述的干燥氮氣為經過干燥的純氮氣,可采用常規的方法,如將純氮氣通過干燥劑氯化鈣等將純氮氣中的水份去除;(6)關閉三通調節閥9,將所述的第二冷凝裝置冷凝管11稱重,記為G1,G0為第二冷凝管11初始重量;(7)空白試驗:重復上述步驟(1)至步驟(6),恒溫反應裝置內不放入發熱器具,記錄相同的時間內第二冷凝裝置內得到的水重量G2;被測發熱器具實際的產生水蒸氣量G為:G=G1-G0-G2,單位時間發熱器具發熱時產生的水蒸汽的量:G3/(t1-t0)。實施例1~3采用圖1所示的裝置,對發熱器具產生的水蒸氣量進行檢測,所述的發熱器具如中國專利,專利號:201410145975.3,專利名稱:薄片型自發熱體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專利公開的自發熱片。檢測方法如下:(1)將恒溫的水送入夾套401,保持恒溫反應裝置內的溫度恒定25℃;(2)將所述的被測發熱器具放入恒溫反應裝置內;(3)啟動空氣氣源1,切換三通調節閥9,使得空氣通過三通調節閥9,并控制流量為1L/min,記錄初始時間t0,空氣依次通過第一干燥裝置2、流量計8和第一冷凝裝置3,將經過干燥處理過的空氣通過恒溫反應裝置的進氣口進入恒溫反應裝置,與被測發熱器具100進行反應,最后空氣再通過恒溫反應裝置的出氣口,進入第二冷凝裝置,通過第二冷凝裝置將空氣中的水蒸汽的進行冷凝液化,冷凝液化后的空氣再經過第二干燥裝置排入大氣中,其中第二干燥裝置是防止大氣中的帶有水蒸汽空氣的通過空氣回流進行第二冷凝裝置內;(4)經過預定時間后,關閉空氣氣源1,記錄時間t1;(5)切換三通調節閥9,啟動氮氣氣源12,將干燥氮氣經過第一干燥裝置、氣流測速裝置和第一冷凝裝置后輸送至恒溫反應裝置內,將恒溫反應裝置內的空氣全部排出,并依次經過第二冷凝裝置和第二干燥裝置排出到大氣中;所述的干燥氮氣為經過干燥的純氮氣,可采用常規的方法,如將純氮氣通過干燥劑氯化鈣等將純氮氣中的水份去除;(6)關閉三通調節閥9,將所述的第二冷凝裝置冷凝管11稱重,記為G1,G0為第二冷凝管11初始重量;(7)空白試驗:重復上述步驟(1)至步驟(6),恒溫反應裝置內不放入發熱器具,記錄相同的時間內第二冷凝裝置內得到的水重量G2;被測發熱器具實際的產生水蒸氣量G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測量發熱器具產生水蒸氣量的測量儀,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氣氣源(1)、氮氣氣源(12)、第一干燥裝置(2)、第一冷凝裝置(3)、帶有恒溫夾套(7)的密閉的恒溫反應筒(4)和第二冷凝裝置(5);所述的空氣氣源和干燥氮氣氣源分別通過三通調節閥,依次通過管線與第一干燥裝置、第一冷凝裝置、恒溫反應筒和第二冷凝裝置串聯連通;所述的恒溫反應筒設有進氣口(401)和出氣口(402),所述的進氣口與所述的第一冷凝裝置相連通,所述的出氣口與所述第二冷凝裝置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測量發熱器具產生水蒸氣量的測量儀,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氣氣源(1)、氮氣氣源(12)、第一干燥裝置(2)、第一冷凝裝置(3)、帶有恒溫夾套(7)的密閉的恒溫反應筒(4)和第二冷凝裝置(5);所述的空氣氣源和干燥氮氣氣源分別通過三通調節閥,依次通過管線與第一干燥裝置、第一冷凝裝置、恒溫反應筒和第二冷凝裝置串聯連通;所述的恒溫反應筒設有進氣口(401)和出氣口(402),所述的進氣口與所述的第一冷凝裝置相連通,所述的出氣口與所述第二冷凝裝置相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量發熱器具產生水蒸氣量的測量儀,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干燥裝置(6),所述的第二干燥裝置與所述的第二冷凝裝置通過管線相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量發熱器具產生水蒸氣量的測量儀,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流量計(8),所述的流量計設置在第一干燥裝置與所述的第一冷凝裝置之間的管線上。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測量發熱器具產生水蒸氣量的測量儀,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流量計(8),所述的流量計設置在第一干燥裝置與所述的第一冷凝裝置之間的管線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量發熱器具產生水蒸氣量的測量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氣氣源為空氣壓縮機。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量發熱器具產生水蒸氣量的測量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干燥裝置和第二干燥裝置為裝有干燥劑的玻璃管,且兩端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測量發熱器具產生水蒸氣量的測量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劑無水氯化鈣、無水硫酸鎂、固體氫氧化鈉和堿石灰。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測量發熱器具產生水蒸氣量的測量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冷凝裝置和第二冷凝裝置包括裝有冷凝劑(100)的密閉的杯體(10)和U型冷凝管(11),所述的U型冷凝管的兩端分別伸出所述的杯體外,一端為空氣入口(1101),另一端為空氣出口(110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湯小雄,孫經一,徐發展,劉寶寶,張冬,陳鵬,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暖友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