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具備多模式的混合汽車用驅動裝置
以下實施例涉及汽車用混合驅動裝置。技術背景將行星齒輪組和兩個馬達發(fā)電機與引擎一起使用的混合驅動裝置,在沒有另外的變速器來控制馬達發(fā)電機的速度,可執(zhí)行由電運行的無級變速器的作用,由控制馬達發(fā)電機的速度,可體現(xiàn)馬達模式、引擎模式、混合模式及再生制動模式等。根據(jù)需求可進行引擎的開/關控制,可使更能提高燃料消耗率,且最小化制動時摩擦制動器的使用,可提高再生制動效率。作為使用兩個馬達發(fā)電機的混合電動汽車用動力系統(tǒng)被廣泛使用的方式,兩個馬達發(fā)電機中某一個馬達發(fā)電機,具有固定于輸出軸的鎖定連接的輸入分割(inputsplittype)結構。如上述結構的動力系統(tǒng)在形成沒有鎖定在輸出軸的其他馬達發(fā)電機的速度為0的機械點(Mechanicalpoint)的變速比中效率最好,且以此為基準增加或減少變速比,效率開始降低,且變速比減少情況的效率低下比變速比增加的情況急劇變大。即,變速比隨著超過所述機械點減小(隨著車數(shù)增加),動力系統(tǒng)的效率急劇低下。一方面,作為使用現(xiàn)有兩個馬達發(fā)電機的混合電動汽車用動力系統(tǒng)被廣泛使用的方式中的另外一個,具有兩個馬達發(fā)電機都不鎖定在輸出軸或輸入軸,連接在行星齒輪裝置的各個其他旋轉元件的復合分割(compoundsplit)結構。在2008年10月01日申請的KR2008-0096396,公開了關于‘車輛的混合驅動裝置’。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技術課題根據(jù)一個實施例,其目的是為了提供在動力分割混合車輛,將引擎及兩個馬達布置、連接在行星齒輪的最佳位置,可具有優(yōu)秀的燃料消耗率及加速性能的混合驅動裝置。此外,其目的是提供使用比較簡單的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混合驅動裝置,其包括:第一行星齒輪裝置,具備至少三個旋轉元件;第一馬達、輸出軸、第二馬達,分別連接在第一行星齒輪裝置第一、第二、第三旋轉元件;第二制動器,設置為使所述第一行星齒輪裝置的第三旋轉元件針對固定部件可變旋轉束縛狀態(tài);引擎,與所述第一行星齒輪裝置的第一旋轉元件可變連接;及離合器,使所述第一行星齒輪裝置的第一旋轉元件和所述引擎相互間的旋轉束縛狀態(tài)可變地可變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5.12.29 KR 10-2015-01882341.一種混合驅動裝置,其包括:第一行星齒輪裝置,具備至少三個旋轉元件;第一馬達、輸出軸、第二馬達,分別連接在第一行星齒輪裝置第一、第二、第三旋轉元件;第二制動器,設置為使所述第一行星齒輪裝置的第三旋轉元件針對固定部件可變旋轉束縛狀態(tài);引擎,與所述第一行星齒輪裝置的第一旋轉元件可變連接;及離合器,使所述第一行星齒輪裝置的第一旋轉元件和所述引擎相互間的旋轉束縛狀態(tài)可變地可變連接。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驅動裝置,還包括:第一制動器,設置為使所述第一行星齒輪裝置的第一旋轉元件針對固定部件旋轉束縛狀態(tài)可變。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驅動裝置,還包括:減速齒輪或增速齒輪,位于所述離合器和所述引擎之間,與所述離合器及所述引擎連接。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驅動裝置,其特征為,所述第一行星齒輪裝置的第一、第二、第三旋轉元件分別為第一環(huán)形齒輪、第一托架、第一中心齒輪,且所述第一環(huán)形齒輪與第一馬達、第一制動器及離合器連接,所述第一小齒輪與輸出軸連接,所述第一中心齒輪與第二馬達及第二制動器連接。5.一種混合驅動裝置,其包括:第一行星齒輪裝置,具備至少三個旋轉元件;第二行星齒輪裝置,與所述第一行星齒輪裝置可變連接,具備至少三個旋轉元件;第一馬達、輸出軸、第二馬達,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一行星齒輪裝置第一、第二、第三旋轉元件;第二制動器,設置為使所述第一行星齒輪裝置的第三旋轉元件針對固定部件旋轉束縛狀態(tài)可變;引擎,連接在所述第二行星齒輪裝置。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驅動裝置,還包括:第一制動器,設置為使所述第一行星齒輪裝置的第一旋轉元件針對固定部件旋轉束縛狀態(tài)可變。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驅動裝置,還包括:離合器,使所述第一行星齒輪裝置的第一旋轉元件和所述第二行星齒輪裝置相互間的旋轉束縛狀態(tài)可變地可變連接。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驅動裝置,其特征為,所述第二行星齒輪裝置的第一旋轉元件與所述引擎連接,且所述第二行星齒輪裝置的第二旋轉元件被接地,并且所述第二行星齒輪裝置的第三旋轉元件,經(jīng)所述離合器與所述第一行星齒輪裝置的第一旋轉元件可變連接。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驅動裝置,其特征為,所述第一行星齒輪裝置的第一、第二、第三旋轉元件分別為第一環(huán)形齒輪、第一小齒輪、第一中心齒輪,且所述第二行星齒輪裝置的第一、第二、第三旋轉元件分別為第二環(huán)形齒輪、第二小齒輪、第二中心齒輪。10.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驅動裝置,其特征為,所述第二行星齒輪裝置的第一旋轉元件被接地,且所述第二行星齒輪裝置的第二旋轉元件及第三旋轉元件,經(jīng)所述離合器與所述第一行星齒輪裝置的第一旋轉元件可變連接,并且所述第二行星齒輪裝置的第四旋轉元件與所述引擎連接。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琴東錫,姜鎮(zhèn)建,金賢俊,陶馬德·巴爾胡米,
申請(專利權)人:韓國科學技術院,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韓國,KR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