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地下透氣管道,平放于植物下方的土壤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透氣管道的中空的內部空間用于容置空氣;所述地下透氣管道的側壁設有透氣孔,所述透氣孔的上沿向外向下延伸,形成一個外檐,所述外檐的下沿的最高點低于所述透氣孔下沿的最低點;或所述透氣孔的下沿向內向上延伸,形成一個內臺,所述透氣孔上沿的最高點低于所述內臺的上沿的最低點,或所述透氣孔的上沿向外向下延伸,形成一個外檐,同時所述透氣孔的下沿向內向上延伸,形成一個內臺,所述外檐的下沿的最高點低于所述內臺的上沿的最低點。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優勢在于,可以改善植物根部的呼吸狀況,解決城市綠化帶的植物根部透氣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地下管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提高植物根部透氣性的地下透氣管道。
技術介紹
在城市綠化過程中,由于城市的路面大量使用水泥和瀝青,形成大量硬化路面,不透氣也不透水,道路兩旁種植的植物的根部無法呼吸到氧氣,大部分都生長不良,新栽綠植的成活率也不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城市道路兩旁種植的植物的根部的透氣問題。一種地下透氣管道,平放于植物下方的土壤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透氣管道的中空的內部空間用于容置空氣;所述側壁設有透氣孔,所述透氣孔的上沿向外向下延伸,形成一個外檐,所述外檐的下沿的最高點低于所述透氣孔下沿的最低點;或所述透氣孔的下沿向內向上延伸,形成一個內臺,所述透氣孔上沿的最高點低于所述內臺的上沿的最低點,或所述透氣孔的上沿向外向下延伸,形成一個外檐,同時所述透氣孔的下沿向內向上延伸,形成一個內臺,所述外檐的下沿的最高點低于所述內臺的上沿的最低點。可以理解的,外部空氣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進入地下透氣管道,如從所述地下透氣管道上方通過管道引入或通過所述地下透氣管道的末端引入。本專利技術的優勢在于,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地下透氣管道可以讓空氣存儲于所述地下透氣管道中空的內部空間,然后通過側壁上的透氣孔接觸地下土壤,改善了植物根部的呼吸狀況,另一方面,透氣孔的結構是一個內高外低的空氣通道,土壤無法進入地下透氣管道內,能夠保持地下透氣管道的空氣通暢。進一步的,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地下透氣管道還包括:一個通風裝置,所述通風裝置設置于所述地下透氣管道的一個末端,或通過其他封閉管道連通到所述地下透氣管道。所述通風裝置強迫所述地下透氣管道內空氣流動,置換所述地下透氣管道內空氣,保障所述地下透氣管道內空氣的含氧量。進一步的,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地下透氣管道還包括一個控制裝置和一個設置于所述地下透氣管道內的空氣成分檢測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分別與所述空氣成分檢測裝置和所述通風裝置相連接。進一步的,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空氣成分檢測裝置為二氧化碳含量檢測裝置或氧氣含量檢測裝置。以上實施例的優勢在于,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空氣成分檢測裝置按預定的時間間隔進行檢測,當空氣成分檢測裝置的檢測數據達到預設值,所述控制裝置才激活所述通風裝置引進外部空氣,盡量節省能源。上述說明僅是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附圖說明圖1為地下透氣系統第一實施例的橫截面示意圖。圖2為地下透氣系統第二實施例的橫截面示意圖。圖3為地下透氣系統第三實施例的橫截面示意圖。圖4為地下透氣系統第四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理解本專利技術,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專利技術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專利技術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第一實施例請參閱圖1,地下透氣管道100平放于植物下方的土壤中,在地下透氣管道100的側壁10上設有透氣孔20,透氣孔20的上沿21向外向下延伸,形成一個外檐30,外檐30的下沿31的最高點低于透氣孔20的下沿22的最低點。本實施例中,透氣孔20為圓孔,在其他實施例中,透氣孔20還可以是方孔或任意不規則孔。本實施例中僅設有一個透氣孔20,在多數情況下,一個地下透氣管道100的側壁10上設有多個透氣孔20,某些實施例中,多個透氣孔還可以橫向連接在一起成為一個帶狀透氣孔。地下透氣管道100的末端或封閉,或直接連通到地面,或通過管道連通到外部接入空氣。本實施例中,地下透氣管道100的截面為矩形,在其他實施例中,截面還可以為圓形、三角形、梯形或其他不規則形狀。地下透氣管道100的縱向延伸形狀可以是長條狀或彎曲狀等。圖中所示的地下透氣管道100可視為一個基本單元,它還可以設置成多個,首尾連接,連成一個長的地下透氣管道,或者展開多個分支,以覆蓋更大范圍。本實施例提供的地下透氣管道100將空氣儲存于中空的內部空間112,再通過側壁10上的透氣孔20進入土壤內部,改善了植物根部的呼吸狀況,另一方面,由于外檐30的下沿31的最高點低于透氣孔20的下沿22的最低點,使土壤無法進入地下透氣管道100內,保持了地下透氣管道100的空氣通暢。第二實施例請參閱圖2,地下透氣管道200平放于植物下方的土壤中,在地下透氣管道200的側壁10上設有透氣孔20,透氣孔20的下沿22向內向上延伸,形成一個內臺40,透氣孔20的上沿21的最高點低于內臺40的上沿41的最低點。本實施例中,透氣孔20為圓孔,在其他實施例中,透氣孔20還可以是方孔或任意不規則孔。本實施例中僅設有一個透氣孔20,在多數情況下,一個地下透氣管道200的側壁10上設有多個透氣孔20,某些實施例中,多個透氣孔還可以橫向連接在一起成為一個帶狀透氣孔。地下透氣管道200的末端或封閉,或直接連通到地面,或通過管道連通到外部接入空氣。本實施例中,地下透氣管道200的截面為矩形,在其他實施例中,截面還可以為圓形、三角形、梯形或其他不規則形狀。地下透氣管道200的縱向延伸形狀可以是長條狀或彎曲狀等。圖中所示的地下透氣管道200可視為一個基本單元,它還可以設置成多個,首尾連接,連成一個長的地下透氣管道,或者展開多個分支,以覆蓋更大范圍。本實施例提供的地下透氣管道200將空氣儲存于中空的內部空間212,再通過側壁10上的透氣孔20進入土壤內部,改善了植物根部的呼吸狀況,另一方面,由于透氣孔20的上沿21的最高點低于內臺40的上沿41的最低點,使土壤無法進入地下透氣管道200內,保持了地下透氣管道200的空氣通暢。第三實施例請參閱圖2,地下透氣管道300平放于植物下方的土壤中,在地下透氣管道300的側壁10上設有透氣孔20,透氣孔20的上沿21向外向下延伸,形成一個外檐30,同時透氣孔20的下沿22向內向上延伸,形成一個內臺40,外檐30的下沿31的最高點低于內臺40的上沿41的最低點。本實施例中,透氣孔20為圓孔,在其他實施例中,透氣孔20還可以是方孔或任意不規則孔。本實施例中僅設有一個透氣孔20,在多數情況下,一個地下透氣管道300的側壁10上設有多個透氣孔20,某些實施例中,多個透氣孔還可以橫向連接在一起成為一個帶狀透氣孔。地下透氣管道300的末端或封閉,或直接連通到地面,或通過管道連通到外部接入空氣。本實施例中,地下透氣管道300的截面為矩形,在其他實施例中,截面還可以為圓形、三角形、梯形或其他不規則形狀。地下透氣管道300的縱向延伸形狀可以是長條狀或彎曲狀等。圖中所示的地下透氣管道300可視為一個基本單元,它還可以設置成多個,首尾連接,連成一個長的地下透氣管道,或者展開多個分支,以覆蓋更大范圍。本實施例提供的地下透氣管道300將空氣儲存于中空的內部空間312,再通過側壁10上的透氣孔20進入土壤內部,改善了植物根部的呼吸狀況,另一方面,由于外檐30的下沿31的最高點低于內臺40的上沿41的最低點,使土壤無法進入地下透氣管道300內,保持了地下透氣管道300的空氣通暢。第四實施例請參閱圖4,本實施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地下透氣管道,平放于植物下方的土壤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透氣管道的中空的內部空間用于容置空氣;所述側壁設有透氣孔,所述透氣孔的上沿向外向下延伸,形成一個外檐,所述外檐的下沿的最高點低于所述透氣孔下沿的最低點;或所述透氣孔的下沿向內向上延伸,形成一個內臺,所述透氣孔上沿的最高點低于所述內臺的上沿的最低點,或所述透氣孔的上沿向外向下延伸,形成一個外檐,同時所述透氣孔的下沿向內向上延伸,形成一個內臺,所述外檐的下沿的最高點低于所述內臺的上沿的最低點;所述透氣孔用于使空氣與地下土壤接觸,增加土壤的透氣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地下透氣管道,平放于植物下方的土壤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透氣管道的中空的內部空間用于容置空氣;所述側壁設有透氣孔,所述透氣孔的上沿向外向下延伸,形成一個外檐,所述外檐的下沿的最高點低于所述透氣孔下沿的最低點;或所述透氣孔的下沿向內向上延伸,形成一個內臺,所述透氣孔上沿的最高點低于所述內臺的上沿的最低點,或所述透氣孔的上沿向外向下延伸,形成一個外檐,同時所述透氣孔的下沿向內向上延伸,形成一個內臺,所述外檐的下沿的最高點低于所述內臺的上沿的最低點;所述透氣孔用于使空氣與地下土壤接觸,增加土壤的透氣性。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透氣管道,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俊峰,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樂聚一堂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