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納米燃油添加劑,其中,組分以重量份計,包括納米氧化鈰20%~30%,亞微米銅粉4%~6%,甲醇10%~20%,乙酰丙酮10%~15%,聚乙二醇醚10%~15%,聚乙二醇10%~15%,甘油10%~15%;一種納米燃油添加劑的制備方法,向反應釜內按比例添加納米氧化鈰、亞微米銅粉、甲醇、乙酰丙酮、聚乙二醇醚、聚乙二醇,加熱至70~90℃,攪拌5~6小時至混合均勻,停止加熱,冷卻至40~60℃時加入甘油并攪拌均勻,后冷卻得到納米燃油添加劑。本發明專利技術組分簡單,成本低廉,提高了燃油的燃燒效率,減少了燃油燃燒過程中有害物質的排放,解決了納米粒子在燃油中的分散性,改善了燃油本身的潤滑性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燃油添加劑
,具體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我國油品質量不高,主要表現在熱值較低,動力性差,燃油組分不穩定,造成燃燒效果不佳,燃油中輕組分比例大,不耐燒,不易充分燃燒,燃燒積炭多。燃油不完全燃燒產生C0、未完全燃燒的烴類物質、N0JP顆粒物PM等,不僅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危害人類身體健康,而且沉積在引擎室內細小的積炭顆粒會堵在化油器的油針、噴油嘴的噴油這些瓶頸位置,造成油路不暢通,長久會導致引擎性能下滑,發動機內零件老化。為了使得燃料充分燃燒并提高發動機機械效率以達到節油、減少積炭、凈化尾氣的目的,通常在燃油產品里內添加具有助燃和清潔功能的添加劑。現有的燃油添加劑組分多,生產工藝較復雜,添加劑制備成本較高,雖然能夠在一定范圍能提高燃油的燃燒效率并清除引擎室內的積炭,但效果不明顯,并且現有的燃油添加劑作用功效較為單一,綜合性能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納米燃油添加劑,它組分簡單,成本低廉,提高了燃油的燃燒效率,減少了燃油燃燒過程中有害物質的排放,解決了納米粒子在燃油中的分散性,改善了燃油本身的潤滑性能。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種納米燃油添加劑,其中,組分以重量份計,包括納米氧化鈰20%?30%,亞微米銅粉4%?6%,甲醇10%?20%,乙酰丙酮10%?15%,聚乙二醇醚10%?15%,聚乙二醇10%?15%,甘油10%?15%。—種納米燃油添加劑的制備方法,向反應釜內按比例添加納米氧化鈰、亞微米銅粉、甲醇、乙酰丙酮、聚乙二醇醚、聚乙二醇,加熱至70?90°C,攪拌5?6小時至混合均勻,停止加熱,冷卻至40?60°C時加入甘油并攪拌均勻,后冷卻得到納米燃油添加劑。本專利技術的納米燃油添加劑功效為:納米氧化鈰能夠減少毒廢氣、顆粒排放的三元轉換器中廣泛用作催化劑,其內包含的二氧化鈰可用作化學活性成分,通過在還原氣體時釋放氧氣和通過與氧化物反應去除氧氣作為氧氣庫,為燃油的燃燒提供了充分的助燃劑;亞微米銅粉,直徑為0.5?0.9微米,亞微米銅粉的比表面積大、表面活性中心數目眾多,能夠激發燃油的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催化燃燒性能,能夠提高燃油的燃燒效率,進而增加發動機輸出功率,同時還具亞微米銅粉還具有良好的潤滑功能,與普通的潤滑油是滑動摩擦不同,亞微米銅粉是彈性銅球滾動摩擦,摩擦系數減小,減少添加劑自身和廢氣中的固體顆粒發動機的磨損以及摩擦動力損失;甲醇具有粘稠性或抗流動性,可溶于燃油,使得添加劑能夠較好的溶于燃油中并降低燃料的揮發性,控制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等有害氣體排放問題;乙酰丙酮和聚乙二醇醚混合后能夠有效溶解燃油燃燒過程中產生的膠質和積炭;聚乙二醇,具有分散性,使得納米級的氧化鈰和亞微米級的銅粉能夠迅速擴散,均勻分散在燃油中,以使燃料燃燒完全,降低NOx生成物,并能夠有效地清理積炭。甘油10?15,具有粘度調節劑功能,并與亞微米銅粉協同作用進一步提高添加劑自身潤滑性能,并能夠吸收硫化氫和二氧化硫,凈化燃油燃燒過程中排放的廢氣。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它組分簡單,成本低廉,提高了燃油的燃燒效率,減少了燃油燃燒過程中有害物質的排放,解決了納米粒子在燃油中的分散性,改善了燃油本身的潤滑性能。【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闡述:實施例1一種納米燃油添加劑,其中,組分以重量份計,包括納米氧化鈰20%,亞微米銅粉4%,甲醇10%,乙酰丙酮10%,聚乙二醇醚10%,聚乙二醇10%,甘油10%。優選為,本專利技術在使用時添加劑總體按0.2%加入燃油中。上述納米燃油添加劑的制備方法為:向反應釜內按比例添加納米氧化鈰、亞微米銅粉、甲醇、乙酰丙酮、聚乙二醇醚、聚乙二醇,加熱至80°C,攪拌5.5小時至混合均勻,停止加熱,冷卻至50°C時加入甘油并攪拌均勻,后冷卻得到納米燃油添加劑。實施例2一種納米燃油添加劑,其中,組分以重量份計,包括納米氧化鈰25%,亞微米銅粉5%,甲醇15%,乙酰丙酮12%,聚乙二醇醚12%,聚乙二醇12%,甘油12%。優選為,本專利技術在使用時添加劑總體按0.25%加入燃油中。上述納米燃油添加劑的制備方法為:向反應釜內按比例添加納米氧化鈰、亞微米銅粉、甲醇、乙酰丙酮、聚乙二醇醚、聚乙二醇,加熱至70°C,攪拌5小時至混合均勻,停止加熱,冷卻至40°C時加入甘油并攪拌均勻,后冷卻得到納米燃油添加劑。實施例3一種納米燃油添加劑,其中,組分以重量份計,包括納米氧化鈰30%,亞微米銅粉6%,甲醇20%,乙酰丙酮15%,聚乙二醇醚15%,聚乙二醇15%,甘油15%。優選為,本專利技術在使用時添加劑總體按0.3%加入燃油中。上述納米燃油添加劑的制備方法為:向反應釜內按比例添加納米氧化鈰、亞微米銅粉、甲醇、乙酰丙酮、聚乙二醇醚、聚乙二醇,加熱至90°C,攪拌6小時至混合均勻,停止加熱,冷卻至60°C時加入甘油并攪拌均勻,后冷卻得到納米燃油添加劑。上述實施例1-3所制得的納米燃油添加劑提高了燃油的燃燒效率,減少了燃油燃燒過程中有害物質的排放,解決了納米粒子在燃油中的分散性,改善了燃油本身的潤滑性會κ。盡管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專利技術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專利技術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主權項】1.一種納米燃油添加劑,其特征在于,組分以重量份計,包括納米氧化鈰20%?30%,亞微米銅粉4%?6%,甲醇10%?20%,乙酰丙酮10%?15%,聚乙二醇醚10%?15%,聚乙二醇10%?15%,甘油10%?1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燃油添加劑,其特征在于,組分以重量份計,包括納米氧化鈰25 %,亞微米銅粉5 %,甲醇15 %,乙酰丙酮15 %,聚乙二醇醚15 %,甘油1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納米燃油添加劑,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時添加劑總體按0.2%?0.3%加入燃油中。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納米燃油添加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反應釜內按比例添加納米氧化鈰、亞微米銅粉、甲醇、乙酰丙酮、聚乙二醇醚、聚乙二醇,加熱至70?90°C,攪拌5?6小時至混合均勻,停止加熱,冷卻至40?60°C時加入甘油并攪拌均勻,后冷卻得到納米燃油添加劑。【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納米燃油添加劑,其中,組分以重量份計,包括納米氧化鈰20%~30%,亞微米銅粉4%~6%,甲醇10%~20%,乙酰丙酮10%~15%,聚乙二醇醚10%~15%,聚乙二醇10%~15%,甘油10%~15%;一種納米燃油添加劑的制備方法,向反應釜內按比例添加納米氧化鈰、亞微米銅粉、甲醇、乙酰丙酮、聚乙二醇醚、聚乙二醇,加熱至70~90℃,攪拌5~6小時至混合均勻,停止加熱,冷卻至40~60℃時加入甘油并攪拌均勻,后冷卻得到納米燃油添加劑。本專利技術組分簡單,成本低廉,提高了燃油的燃燒效率,減少了燃油燃燒過程中有害物質的排放,解決了納米粒子在燃油中的分散性,改善了燃油本身的潤滑性能。【IPC分類】C10L1/198, C10L1/1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納米燃油添加劑,其特征在于,組分以重量份計,包括納米氧化鈰20%~30%,亞微米銅粉4%~6%,甲醇10%~20%,乙酰丙酮10%~15%,聚乙二醇醚10%~15%,聚乙二醇10%~15%,甘油10%~1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珂,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焱津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重慶;8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