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自動碳硫聯測儀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0367443 閱讀: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15
    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碳硫含量檢測儀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自動碳硫聯測儀。包括電弧燃燒爐、氧氣源、分析控制箱、水準瓶、貯氣瓶、吸收管、量氣筒、硫吸收杯、滴定管和滴定液杯,所述電弧燃燒爐通過氣管與硫吸收杯連接,氧氣源通過氣管與電弧燃燒爐連接;所述水準瓶的上端口通過氣管與氧氣源連接,且水準瓶與氧氣源之間的氣管上設有電磁閥一,水準瓶下端通過氣管與量氣筒下端連接,水準瓶上設有電極一和電極二;;所述分析控制箱與上述的電磁閥、電極分別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合理,通過精密傳感器、電磁閥控制與計算機技術結合實現碳硫含量的直接數顯,檢測無觸點運行實現全程自動化,無需操作者參與讀數計算提高了測量準確度和易操作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自動碳硫聯測儀
    本專利技術涉及碳硫含量檢測儀器
    ,特別涉及自動碳硫聯測儀。
    技術介紹
    在各種通用五金生產企業中,為了保證加工處理后的鋼材保證力學要求,需要在工藝流程確定前進行碳硫含量分析,避免產品在使用中由于強度不足導致設備故障、壽命縮短等問題。目前,碳硫含量分析一般使用氣體容量法、碘量法,產品樣本在電弧燃燒爐中反應后取其燃燒尾氣定量分析,然后對容量瓶內的刻度進行讀數和換算。由于樣品在電弧燃燒爐中產生高溫,儀器所處的環境溫度對測試精度有一定的影響,而現有的分析測量方法需要操作人員直接操控,其測試的精度和穩定性,較大程度取決于操作人員的熟練程度和專業水平,很難避免人為因素造成的測試誤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操作簡便、精確而穩定的自動碳硫聯測儀。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自動碳硫聯測儀,包括電弧燃燒爐、氧氣源、分析控制箱、水準瓶、貯氣瓶、吸收管、量氣筒、硫吸收杯、滴定管和滴定液杯,所述電弧燃燒爐通過氣管與硫吸收杯連接,氧氣源通過氣管與電弧燃燒爐連接;所述水準瓶的上端口通過氣管與氧氣源連接,且水準瓶與氧氣源之間的氣管上設有電磁閥一,水準瓶下端通過氣管與量氣筒下端連接,水準瓶上設有電極一和電極二,電極一的觸點插設于水準瓶的瓶底,電極二的觸點插設于水準瓶的上部;所述量氣筒上端通過氣管與貯氣瓶連接,量氣筒與貯氣瓶之間的氣管上設有吸收管,吸收管和貯氣瓶之間的氣管上設有電磁閥五,量氣筒上端通過氣管與硫吸收杯連接,且量氣筒與硫吸收杯之間的氣管上設有電磁閥三,量氣筒上部插設有電極三和電極四;所述滴定液杯通過氣管分別與氧氣源和滴定管上端連接,滴定液杯與氧氣源之間的氣管上設有電磁閥六,滴定管下端通過水管與硫吸收杯連接且該水管上設有電磁閥二,滴定管上端設有電極五和電極六;所述分析控制箱與上述的電磁閥、電極分別連接。進一步地,所述量氣筒和電磁閥三之間的氣管上連接設有排氣管,排氣管上設有電磁閥四,電磁閥四與分析控制箱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硫吸收杯下方設有內置堿石灰的廢液杯,硫吸收杯上的排液口連接于廢液杯上。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為:本專利技術結構合理,通過精密傳感器、電磁閥控制與計算機技術結合實現碳硫含量的直接數顯,檢測無觸點運行實現全程自動化,無需操作者參與讀數計算提高了測量準確度和易操作性。【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 1、電弧燃燒爐;2、氧氣源;3、分析控制箱;4、水準瓶; 5、貯氣瓶;6、吸收管; 7、量氣筒;8、硫吸收杯; 9、滴定管;10、滴定液杯;11、廢液杯;12、排氣管; 21、電磁閥一;22、電磁閥二; 23、電磁閥三;24、電磁閥四; 25、電磁閥五;26、電磁閥六;31、電極一;32、電極二; 33、電極三;34、電極四;35、電極五;36、電極六。【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自動碳硫聯測儀,包括電弧燃燒爐1、氧氣源2、分析控制箱3、水準瓶4、貯氣瓶5、吸收管6、量氣筒7、硫吸收杯8、滴定管9和滴定液杯10,所述電弧燃燒爐I通過氣管與硫吸收杯8連接,氧氣源2通過氣管與電弧燃燒爐I連接;所述水準瓶4的上端口通過氣管與氧氣源2連接,且水準瓶4與氧氣源2之間的氣管上設有電磁閥一 21,水準瓶4下端通過氣管與量氣筒7下端連接,水準瓶4上設有電極一 31和電極二 32,電極一 31的觸點插設于水準瓶4的瓶底,電極二 32的觸點插設于水準瓶4的上部;所述量氣筒7上端通過氣管與貯氣瓶5連接,量氣筒7與貯氣瓶5之間的氣管上設有吸收管6,吸收管6和貯氣瓶5之間的氣管上設有電磁閥五25,量氣筒7上端通過氣管與硫吸收杯8連接,且量氣筒7與硫吸收杯8之間的氣管上設有電磁閥三23,量氣筒7上部插設有電極三33和電極四34 ;所述滴定液杯10通過氣管分別與氧氣源2和滴定管9上端連接,滴定液杯10與氧氣源2之間的氣管上設有電磁閥六26,滴定管9下端通過水管與硫吸收杯8連接且該水管上設有電磁閥二 22,滴定管9上端設有電極五35和電極六36 ;所述分析控制箱3與上述的電磁閥、電極分別連接。上述量氣筒7和電磁閥三23之間的氣管上連接設有排氣管12,排氣管12上設有電磁閥四24,電磁閥四24與分析控制箱3連接。上述硫吸收杯8下方設有內置堿石灰的廢液杯11,硫吸收杯8上的排液口連接于廢液杯11上。本專利技術工作原理如下: 初始狀體下,電磁閥一 21和電磁閥六26斷電即氧氣源2輸出管路處于切斷狀態,水準瓶4、貯氣瓶5、滴定液杯10內存有液體。對零操作時,電磁閥四24通電則水準瓶4、量氣筒7與外界空氣連通,水準瓶4和量氣筒7內的液面持平,進而通過調整水準瓶4內液量或量氣筒7直讀標尺使量氣筒7內的最低液面與零刻度平齊。測量準備時,電磁閥一 21和電磁閥四24通電,氧氣源2與水準瓶4連通進而將水準瓶4內的液體壓入量氣筒7內,注滿量氣筒7內的液面與電極三33和電極四34的觸點接觸,此時分析控制箱3斷開電磁閥一 21和電磁閥四24電源;同時電磁閥六26通電低壓氧氣進入滴定液杯10,滴定液杯10內的滴定液壓入滴定管9,滴定管9內的液面上升至與電機五35和電極六36接觸則電磁閥六26斷電,多余的滴定液由虹吸作用自動返回滴定液瓶,此時滴定管9內的液面高度與零刻度對齊。分析操作時,分析控制箱3首先根據設定執行上述的對零和準備程序,電弧燃燒爐I引弧燃燒樣品則燃氣進入硫吸收瓶8,經過約6秒過氣時間,電磁閥三23通電燃氣進入量氣筒7開始取樣,量氣筒7內液面隨之下降;此時水準瓶4內的液面上升與電機二 32接觸則取樣結束,電磁閥三23斷電且電磁閥四24通電,量氣筒7與大氣接通其內部的燃氣恢復至常態溫度壓力,延時10秒以后電磁閥四24斷電切斷排氣管12,電磁閥五25和電磁閥一 21通電,氧氣源2使量氣筒內的氣體壓入貯氣瓶5,氣體經過吸收管6時其所攜帶的二氧化碳氣體被吸收,當量氣筒7內氣體被清空則其液面與電極三33和電極四34接觸時,電磁閥一 21斷電;此時貯氣瓶5內的液面壓力差使氣體重新被壓回量氣筒7,二氧化碳再次被吸收管6吸收,等待氣壓平衡后電磁閥五25斷電且分析控制箱3上的吸收狀態燈熄滅;由于二氧化碳被吸收,量氣筒7內的氣體體積減少,且吸收前后的氣體的體積差在量氣7內產生高度差,分析控制箱3根據讀數顯示和打印測試結果。同時,電磁閥二22通電使滴定管9內的滴定液進入硫吸收杯8,進而由分析控制箱3自動控制顯示分析結果。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專利技術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專利技術專利申請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自動碳硫聯測儀,其特征在于:包括電弧燃燒爐(1)、氧氣源(2)、分析控制箱(3)、水準瓶(4)、貯氣瓶(5)、吸收管(6)、量氣筒(7)、硫吸收杯(8)、滴定管(9)和滴定液杯(10),所述電弧燃燒爐(1)通過氣管與硫吸收杯(8)連接,氧氣源(2)通過氣管與電弧燃燒爐(1)連接;所述水準瓶(4)的上端口通過氣管與氧氣源(2)連接,且水準瓶(4)與氧氣源(2)之間的氣管上設有電磁閥一(21),水準瓶(4)下端通過氣管與量氣筒(7)下端連接,水準瓶(4)上設有電極一(31)和電極二(32),電極一(31)的觸點插設于水準瓶(4)的瓶底,電極二(32)的觸點插設于水準瓶(4)的上部;所述量氣筒(7)上端通過氣管與貯氣瓶(5)連接,量氣筒(7)與貯氣瓶(5)之間的氣管上設有吸收管(6),吸收管(6)和貯氣瓶(5)之間的氣管上設有電磁閥五(25),量氣筒(7)上端通過氣管與硫吸收杯(8)連接,且量氣筒(7)與硫吸收杯(8)之間的氣管上設有電磁閥三(23),量氣筒(7)上部插設有電極三(33)和電極四(34);所述滴定液杯(10)通過氣管分別與氧氣源(2)和滴定管(9)上端連接,滴定液杯(10)與氧氣源(2)之間的氣管上設有電磁閥六(26),滴定管(9)下端通過水管與硫吸收杯(8)連接且該水管上設有電磁閥二(22),滴定管(9)上端設有電極五(35)和電極六(36);所述分析控制箱(3)與上述的電磁閥、電極分別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自動碳硫聯測儀,其特征在于:包括電弧燃燒爐(I)、氧氣源(2)、分析控制箱(3)、水準瓶(4)、貯氣瓶(5)、吸收管(6)、量氣筒(7)、硫吸收杯(8)、滴定管(9)和滴定液杯(10),所述電弧燃燒爐(I)通過氣管與硫吸收杯(8)連接,氧氣源(2)通過氣管與電弧燃燒爐(I)連接;所述水準瓶(4)的上端口通過氣管與氧氣源(2)連接,且水準瓶(4)與氧氣源(2)之間的氣管上設有電磁閥一(21),水準瓶(4)下端通過氣管與量氣筒(7)下端連接,水準瓶(4)上設有電極一(31)和電極二(32),電極一(31)的觸點插設于水準瓶⑷的瓶底,電極二(32)的觸點插設于水準瓶(4)的上部;所述量氣筒(7)上端通過氣管與貯氣瓶(5)連接,量氣筒(7)與貯氣瓶(5)之間的氣管上設有吸收管(6),吸收管(6)和貯氣瓶(5)之間的氣管上設有電磁閥五(25),量氣筒(7)上端通過氣管與硫吸收杯(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作祥居孝紅鄭前東周斌劉旭東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管通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精东影业|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无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的视频|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 无码丰满熟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67194成是人免费无码|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 | 久久ZYZ资源站无码中文动漫|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无码|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av|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H无码精品3D动漫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18 | 曰韩无码无遮挡A级毛片|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国产AV巨作情欲放纵无码| 亚洲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v|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