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紗線車間自動加濕裝置,包括若干個噴霧三通、若干根水管、水容器、若干組紡織機架,每一組紡織機架上設置有若干個噴霧三通,每兩個噴霧三通之間通過一根水管連接,每一組紡織機架并行連接在水容器上,自動加濕裝置上還設置有一個濕度調節器,濕度調節器通過若干個電磁閥與水容器相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精確地控制每一組紡織機架上設置的噴霧三通對紗線車間的局部或者全部位置進行加濕,從而保證了紗線加工車間每一個工段均具有良好的濕度,避免了加工過程中的飛絮對工作人員和紗線造成不好的影響,提供了較為合適的濕度環境,避免了紗線飛絮造成的紗線斷頭,靜電損傷,保護了工作人員的健康,提高了紗線加工機器的使用壽命。(*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紗線車間自動加濕裝置
本技術涉及紗線
,特別是涉及紗線車間自動加濕裝置。
技術介紹
紗線加工車間在生產時,由于紗線卷繞和傳動,容易產生靜電,或者紗線的線頭斷裂,使得紗線車間的空氣中有大量微小的絮絮到處飛舞,對車間的生產人員的健康非常不利,并且產生的絮絮不加以及時處理的話,絮絮還會飛舞至正在卷繞和傳輸的紗線中,對紗線的質量造成不好的影響。因此,目前在紗線加工的生產車間,會配置加濕設備,但都是采用噴水的方式進行加濕,加濕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并且什么時候應該加濕很難控制好。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紗線車間自動加濕裝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自動感應紗線加工車間的溫度和濕度的裝置,從而保證紗線加工車間具有良好的濕度,避免加工過程中的飛絮對工作人員和紗線造成不好的影響,提供較為合適的濕度環境,避免紗線飛絮造成的線頭,靜電損傷,保護了工作人員的健康。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紗線車間自動加濕裝置,包括若干個噴霧三通、若干根水管、水容器、若干組紡織機架,每一組紡織機架上設置有若干個噴霧三通,每兩個噴霧三通之間通過一根水管連接,每一組紡織機架并行連接在水容器上,自動加濕裝置上還設置有一個濕度調節器,濕度調節器通過若干個電磁閥與水容器相連接,本技術的自動加濕裝置,在水容器上設置了 一個濕度調節器,濕度調節器可以自動感應周圍的溫度和濕度,并按照設置好的溫度和濕度比例調節至合適的濕度,此外濕度調節器與水容器之間設置了若干個電磁閥,從而方便精確地控制每一組紡織機架上設置的噴霧三通對紗線車間的局部或者全部位置進行加濕,從而保證了紗線加工車間每一個工段均具有良好的濕度,避免了加工過程中的飛絮對工作人員和紗線造成不好的影響,提供了較為合適的濕度環境,避免了紗線飛絮造成的紗線斷頭,靜電損傷,保護了工作人員的健康,提高了紗線加工機器的使用壽命。進一步地,水容器底部還設置有增壓泵,從而為每一組紡織機架提供噴霧的動力源。進一步地,每一個電磁閥連接一組紡織機架,從而實現對每一組紡織機架附近的濕度環境的單獨控制。更進一步地,為了得到噴霧,每一個噴霧三通上設置有一個噴霧嘴,對周圍的環境進行加濕處理。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的自動加濕裝置,在水容器上設置了 一個濕度調節器,濕度調節器可以自動感應周圍的溫度和濕度,并按照設置好的溫度和濕度比例調節至合適的濕度,此外濕度調節器與水容器之間設置了若干個電磁閥,從而方便精確地控制每一組紡織機架上設置的噴霧三通對紗線車間的局部或者全部位置進行加濕,從而保證了紗線加工車間每一個工段均具有良好的濕度,避免了加工過程中的飛絮對工作人員和紗線造成不好的影響,提供了較為合適的濕度環境,避免了紗線飛絮造成的紗線斷頭,靜電損傷,保護了工作人員的健康,提高了紗線加工機器的使用壽命。本技術的自動加濕裝置,保證了紗線加工車間每一個工段均具有良好的濕度,避免了加工過程中的飛絮對工作人員和紗線造成不好的影響,提供了較為合適的濕度環境,避免了紗線飛絮造成的線頭,靜電損傷,保護了工作人員的健康。【附圖說明】圖1為紗線車間自動加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加深對本技術的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對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構成限定。如圖1所示,紗線車間自動加濕裝置,包括若干個噴霧三通1、若干根水管3、水容器5、若干組紡織機架8,每一組紡織機架8上設置有若干個噴霧三通1,每兩個噴霧三通I之間通過一根水管3連接,每一組紡織機架8并行連接在水容器5上,自動加濕裝置上還設置有一個濕度調節器6,濕度調節器6通過若干個電磁閥4與水容器5相連接,本技術的自動加濕裝置,在水容器5上設置了一個濕度調節器6,濕度調節器6可以自動感應周圍的溫度和濕度,并按照設置好的溫度和濕度比例調節至合適的濕度,此外濕度調節器6與水容器5之間設置了若干個電磁閥4,從而方便精確地控制每一組紡織機架8上設置的噴霧三通對紗線車間的局部或者全部位置進行加濕,從而保證了紗線加工車間每一個工段均具有良好的濕度,避免了加工過程中的飛絮對工作人員和紗線造成不好的影響,提供了較為合適的濕度環境,避免了紗線飛絮造成的紗線斷頭,靜電損傷,保護了工作人員的健康,提高了紗線加工機器的使用壽命。此外,水容器5底部還設置有增壓泵7,從而為每一組紡織機架8提供噴霧的動力源。并且,每一個電磁閥4連接一組紡織機架8,從而實現對每一組紡織機架8附近的濕度環境的單獨控制,為了得到噴霧,每一個噴霧三通I上設置有一個噴霧嘴2,對周圍的環境進行加濕處理。本技術的自動加濕裝置,保證了紗線加工車間每一個工段均具有良好的濕度,避免了加工過程中的飛絮對工作人員和紗線造成不好的影響,提供了較為合適的濕度環境,避免了紗線飛絮造成的紗線斷頭,靜電損傷,保護了工作人員的健康,提高了紗線加工機器的使用壽命。本技術的實施例公布的是較佳的實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極易根據上述實施例,領會本技術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變化,但只要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都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紗線車間自動加濕裝置,包括若干個噴霧三通(1)、若干根水管(3)、水容器(5)、若干組紡織機架(8),每一組所述紡織機架(8)上設置有若干個噴霧三通(1),每兩個噴霧三通(1)之間通過一根水管(3)連接,每一組所述紡織機架(8)并行連接在水容器(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加濕裝置上還設置有一個濕度調節器(6),所述濕度調節器(6)通過若干個電磁閥(4)與水容器(5)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紗線車間自動加濕裝置,包括若干個噴霧三通(I)、若干根水管(3)、水容器(5)、若干組紡織機架(8),每一組所述紡織機架(8)上設置有若干個噴霧三通(1),每兩個噴霧三通(I)之間通過一根水管(3)連接,每一組所述紡織機架(8)并行連接在水容器(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加濕裝置上還設置有一個濕度調節器(6),所述濕度調節器(6)通過若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鐘鳴,蔣大澤,項華浩,
申請(專利權)人:郎溪和心化纖織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